第二十四章 公審

原告與被告分列特里託德摩斯的前方。按法律規定,鑑於原告、被告對條目繁多的《戴奧利亞法典》不一定了解,口才不一定好,他們是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法庭控辯的。而本案中最先被審判的波呂克西斯卻這決定由自己來辯護,由於他所犯的罪行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的原告(即解放奴隸)所控告的範圍,因此由法院指定的公訴人提起訴訟。而擔任公訴人的就是戴弗斯曾經的書記員亞里斯多克拉底。

亞里斯多克拉底在獲得戴奧尼亞預備公民之後,戴弗斯就建議他去法院工作,而他也順利的通過考覈,從最初的法庭記錄員開始,一邊辛勤工作,一邊刻苦學習戴奧尼亞法律。當他成爲戴奧尼亞正式公民之後,就擔任了巡回法庭的低級法官,一年多來以判“200多案例和糾紛無紕漏”的耀眼成績成爲戴奧尼亞法官中的新星。這一次的審判,戴弗斯親自點將讓其作爲公訴人,對他抱有厚望。

由於戴弗斯將後世的庭審系統經過改造後移植到了戴奧尼亞,它從一開始就顯得與衆不同。

要知道這個時代最受推崇的雅典法庭是沒有專門的法官的,只有秩序官維持法庭的程序,而審判的權力掌握在陪審團手中,但陪審團卻沒有固定的人數,而是根據案件的大小來決定人數的多少,最高的陪審團成員人數可達兩千人以上,以多數票制來決定審判的結果。因此雅典是無論案件大小都必須有陪審團參與,每天約有三四千公民來回奔波於城內和港口的各個法庭,也被其他城邦戲稱“雅典人是熱愛訴訟的希臘人”。

但在戴奧尼亞,除了重要的案件如殺人案、叛國案……等等纔能有陪審團來進行裁決外,其他的民事糾紛一般由法官直接進行終裁,即使被告提出需要陪審團的要求,也有極大可能被駁回。究其原因,戴奧尼亞聯盟的公民們都比較繁忙,軍訓、田間勞作、市場貿易、公共設施建設……沒有那麼多的空閒時間坐在法庭裡,聽原被告講述與自己無關的事。

而雅典因爲城邦極其富有,擔當陪審員是有金錢補償的,有的公民甚至以此爲生,所以公民樂而往之。

總之,以戴奧尼亞現有的實力和財力還負擔不起這種耗時又耗錢的雅典式庭審方式,而且也不準備這樣實行。戴奧尼亞人由於擔心違法而使自己在進入軍團、擔任公職、獲得城邦獎勵等方面受到影響,真正大的犯罪很少見。因此像這樣的有陪審團的大型庭審場面,民衆們甚少見到,不少人可以說是第一次親眼見證戴奧尼亞庭審的運行方式。

勝利廣場很快就被民衆佔滿,場外還不斷有人趕來……

當水鐘的液麪落至八點的刻度時,特里託德摩斯敲響了開庭的鐘聲。

由於原告、被告均已在場上,所以一開始由公訴人作陳述。亞里斯多克拉底將解放奴隸神廟告狀、巡邏隊按例搜查、發現證據……等經過簡要說明後,緊接着向陪審團展示所搜索到的證據,控告波呂克西斯非法佔有土地、限制他人自由等罪行。

臺下民衆就開始出現騷動了。

特里託德摩斯不得不敲鐘,以提醒在場民衆保持安靜。然後他示意被告波呂克西斯可以進行辯護了。

作爲一名長期混跡政治的老手,波呂克西斯仍然是昂首挺胸,保持着精神抖擻,因爲他知道如果表現出頹廢,就會被民衆們認爲他自覺心中有罪。當初,雖然在法律庭審制度的制定時,他沒有參與,但他旁聽了戴弗斯說服元老們的全過程,因此他知道在戴奧尼亞的大型庭審中要想無罪獲釋,關鍵在於陪審團身上,於是他用飽含熱情的聲音說道:“各位陪審團的成員,此刻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我的祖父……作爲圖裡伊城最早的建立者之一,他們將自己的全部的心力和熱血灑在了這一片曾經是荒野的土地上,纔會有今天繁榮的城市。而我自己受父輩的影響,從成年以來,就一直爲這座城市做出着自己的努力,和你們一樣,在田地裡耕作、當過士兵、參加過戰鬥、擔任過低級公職人員,到後來多次被民衆推選爲圖裡伊將軍,爲了這個城邦用盡了心力——”

這時,亞里斯多克拉底站起來,打斷他的話:“波呂克西斯,作爲曾經的圖裡伊的將軍之一,你應該爲圖裡伊城的焚燬承擔責任!並且在最後城破之時,作爲將軍的你沒有率領民衆迎敵,而是消失不見了,居然還敢說自己爲了城邦付出了一切!這根本不是事實!”顯然,亞里斯多克拉底事先仔細調查過波呂克西斯的生平。

他話剛說完,臺下就有人響應:“他說的沒錯!當初我就在迎戰克羅託內人的隊伍裡,不少人戰死了,包括涅昂西斯,但是從頭到尾都沒見過波呂克西斯你的人影!”

“膽小鬼!”

“懦夫!”

……

臺下有人開始大罵。

“安靜!安靜!”特里託德摩斯不得不再次敲響小鐘,提醒民衆保持安靜,同時告誡道:“你們兩位不要說與本次辯護無關的話題,回到被指控的問題上來。”

應該說由於戴奧尼亞各法庭大型的庭審案件不多,像亞里斯多克拉底這樣年輕的法官經驗有所欠缺,否則在波呂克西斯剛開口之際,就可以提出抗議。

但是他們這一開始的交鋒卻吸引了民衆的注意。法庭如戰場,脣槍舌劍,關係生死,其中的風險和激烈程度遠勝過看一場戲劇。戴奧尼亞民衆們開始睜大眼睛,期待着他們接下來的更加精彩的辯論。

波里克西斯頗爲尷尬,自私的他是真的忘了自己曾當過逃兵的事,原本還想繼續宣揚一下自己在元老院裡的勞苦功高,這下都沒戲了。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對手,然後開始說道:“我作爲戴奧尼亞元老院的元老,一直以來視執政官戴弗斯爲榜樣,響應哈迪斯的啓示,所以纔不顧自家的損失,大量的給予家裡奴隸們自由,至今爲止已經釋放了57位奴隸,有6人成爲正式公民,我想除了戴弗斯大人,戴奧尼亞還有哪位公民像我一樣如此善待奴隸的!沒有!”波呂克西斯環視周圍,一幅凜然的神情。

“解放的奴隸們,出於感激和報答,每年要給予我一些錢物作爲回報,我推辭不過他們的盛情,才勉強收下。因爲有了更多的錢,我才能買來更多的奴隸,給予更多的奴隸以自由!……唉,但是我萬萬沒想到,竟然會被大家誤認爲是貪污!這……這實在是對我一心想向戴弗斯大人學習的熱情的一個巨大的打擊!這是誤會啊!……”他朝着陪審團擺出一副委屈的模樣。

亞里斯多克拉底冷冷說道:“波呂克西斯是否貪腐,請法官大人允許我詢問證人。”

特里託德摩斯點頭表示同意。

亞里斯多克拉底一共叫上來十名證人,全是波呂克西斯的解放奴隸,有剛釋放的、有已經成爲預備公民的、還有的已經是正式公民了。這幾個有公民身份的證人本不想出庭,但被法庭強制執行,因爲這是聯盟公民的義務。

在他們向哈迪斯神宣誓不會撒謊之後,亞里斯多克拉底一一向其詢問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其間,波呂克西斯幾次試圖打斷,但遭到特里託德摩斯法官的呵斥。

證人們見波呂克西斯情況不妙,害怕再擔上說謊的罪名,被判處“瀆神罪”,於是一五一十全部吐露出來。

現在木臺附近的民衆們已經聽明白了:首先,這些證人所擁有土地的位置就已經讓人羨慕了,全是緒巴里平原上肥沃的土地。要知道聯盟初成立時,人多地少,爲了不讓土地荒蕪,有不少土地是讓自由民和解放奴隸租種的。到了後來,緒巴里土地的租種開始緊張,分給預備公民都嫌不夠,哪還能讓自由民租種,波呂克西斯剛釋放的奴隸還能租種到好地,這就是非常大的問題了;

其次,在這些證人們交完聯盟的租稅,還要再交給波呂克西斯土地收入的40%;

再次,成爲正式公民的證人居然還要每年給予波呂克西斯自己土地收入的5%。爲什麼正式公民還主動給他送錢?因爲波呂克西斯收買了農務部的一些人,給這些成爲正式公民的人分配“份地”的時候,丈量土地時作個手腳,多個一畝半畝的。由於他們的“份地”往往都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不易被人發覺。因此,這些來自波呂克西斯家族的公民得了好處,又怕每年農務部抽查土地時會被收回,就主動給波呂克西斯好處。

等亞里斯多克拉底問完話,波呂克西斯已經感到了臺下民衆的怒火,他急忙大聲說道:“他們都在撒謊!都在撒謊!我根本就沒有做過這些事,是有人在陷害我!怕我動搖他對戴奧尼亞的——”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提亞攻防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三百四十章 奪燈塔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十六章 入侵克羅頓北部平原第七章 羅馬與迦太基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學校(三)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兩百三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噩耗第七十八章 斯巴達的決定第二百四十章 小亞細亞會戰(一)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訓練與回家第兩百八十三章 瑪哥的決心第五十五章 道尼戰爭的進展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八十二章 合約談判的衝突第一百四十六章 隊官們第一百一十八章 克羅託內攻城戰(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漢諾派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雙雄鬥智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學校(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七章 惡性案件第二章 疑惑第九章 殺機第九十四章 阿里司提拉斯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普那特河會戰之戰前偵查第三百一十一章 叛亂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兩百七十四章 羅馬滅亡第一百四十章 錫拉庫扎人的震驚第兩百八十三章 塞克斯圖斯與斯托洛第四十二章 奇襲(二)第一百零六章 拉俄斯新貌第一百九十三章 姐妹第八十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五十六章 塞薩利在行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百九十四章 軍務部的計劃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事膠着第十九章 和談第一百一十六章 普林托爾斯的猜疑第七十四章 戴奧尼亞的行軍和錫拉庫扎的突進第二十五章 圖裡伊會戰(一)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三十九章 戰後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十四章 庫諾戈拉塔的建議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三)第三十四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一)第四章 克羅託內醫生第三十九章 各自的謀劃第兩百六十二章 迦錫聯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後的憂傷第三百五十六章 迦太基海戰(二)第二十三章 建築師赫拉克萊德第六十八章 薩莫奈人的計劃第一百八十章 德爾斐降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將至 (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柏拉圖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普布利烏斯的任務第二十七章 斯巴達的那些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拉俄斯的疑慮第三十六章 凱旋式與昔日戰友(一)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一百八十五章 繁榮的比雷埃夫斯港第二十章 奇怪的盟約第七章 標槍與食物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達登陸戰(一)第九十四章 不安的色諾芬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希臘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五十七章 戰爭開始前雙方的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地道戰第五十七章 戰爭開始前雙方的準備第九十章 以身作則第三十三章 選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五十七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六十三章 薩莫奈人的來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赫格西圖斯第四十九章 慶典前夜第兩百六十九章 暴露第五章 神眷者第一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見伊帕密隆達第二十章 神廟求救事件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醫學論壇第一百九十二章 希伯尼安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