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送死”艦隊

如同蔣海龍這樣的“普通”軍官,在帝國海軍中絕不少見,在任何一支艦隊裡都有,而且佔的比例很大。如果說每一名軍官都是一盞燈泡的話,如同談仁皓,黃曉天這類的傑出將領就是亮度最大的那幾盞燈泡,而正是他們放出的光芒過於刺眼,所以讓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如同蔣海龍這類普通軍官的存在。

絕不能否認蔣海龍這類普通軍官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他們比談仁皓,黃曉天這類傑出的將領一點都不差,沒有他們,談仁皓與黃曉天也不可能在戰場上打勝仗。筆者花了一節的篇幅來介紹蔣海龍這個“範例”,就是要說明一點,在轟炸機,巨炮主宰着戰場的時候,個人英雄注意已經離開了戰爭,這不再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一名將領就能頂得上千百萬的士兵。在這個由飛機坦克戰艦大炮主宰的戰場上,每一個人,包括元帥在內,都只是戰爭中很普通的一份子,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每一名軍人都在做着貢獻,他們都是軍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是軍隊的血與肉!

坎珂的經歷將蔣海龍磨練得異常的堅毅。他從沒有羨慕過那些飛速晉升的同僚,而是很感激第四特混艦隊,感激黃曉天給了他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在他接到升任爲巡洋艦艦長的消息時,蔣海龍還想找機會專程去感謝司令官的提拔,可他一直沒有找到這個機會,因爲黃曉天一直很忙碌,沒有時間來處理私人事情。顯然,蔣海龍也是一個很樸實的人,他沒有什麼奢求,沒有什麼貪念,是一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默默無聞貢獻的普通軍人,就如同他身邊的千百萬個帝國海軍軍人一樣。這同樣也決定了一點,那就是。在需要他做出犧牲的時候,他不會有任何的遲疑,不會有任何的猶豫,因爲他知道,在他穿上帝國海軍軍服之後,總有一天,他要兌現在鎮海旗前宣讀的誓言,他將用自己的鮮血。生命去捍衛帝國的尊嚴,去捍衛帝國的利益!

黃曉天給了機會,當“根河”號巡洋艦被編入了“敢死艦隊”,而且被任命爲了“敢死艦隊”的指揮官之後,蔣海龍義無返顧的率領着“根河”號上的500多名官兵,以及另外兩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另外2000多名官兵踏上了單程航線,從一開始,蔣海龍就知道。他們將有去無回。也許他們再次回到帝國的時候,將其衣冠冢被安置在帝國海軍軍人公墓裡的時候了吧。

蔣海龍不喜歡“敢死艦隊”這個稱呼,他不是不怕死。也不是認爲死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那些爲帝國獻身的口號是喊出來給別人聽的,而且更多的時候只需要記在腦海中,在關鍵的時候用行動去兌現誓言就行了,有必要不停的掛在嘴邊嗎?誰都怕死,軍人也怕死。可真正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知道有生還希望的情況下,還要去面對死亡。這涉及到了哲學,蔣海龍不懂哲學,可他知道。如果官兵們都抱着生的希望,那就不可能勇敢的面對死亡。只有在知道必死無疑地情況下,意志頑強地人才能爆發出比常人大得多的能力。這就是生與死的差別。

在蔣海龍地口裡,“敢死艦隊”變成了“送死艦隊”。這有兩層不同的意思,一是他們這次必死無疑,是爲了更多人獲得生的希望而去主動送死,是去做出有價值的犧牲。二是把死亡帶給敵人,把死亡送給敵人。通俗點說,就算要完蛋。那也得拖上幾個墊背的!

在脫離第四特混艦隊的時候,蔣海龍就讓人在“根河”號上升起了一面白色長旗,接着,其他的戰艦桅杆頂端上也升起了同樣的白色飄帶。這是蔣海龍,以及2000多名官兵在宣告他們的決心,他們已經不再奢望能夠回到帝國,他們甚至在出發的時候把遺書交給了前來送行地戰友,或者是留下了遺言,他們不再考慮未來,也許他們會懷念過去,可他們都有一個同樣的信念,他們的犧牲,將換來最大的勝利!

很多人都不明白,爲什麼數百年來,帝國,帝國海軍能夠一次次的在逆境中站起來,能夠一次次的在逆境中戰勝強大的敵人。如果瞭解帝國的文化背景,瞭解帝國軍人那從不畏懼死亡的決心與信念的話,那麼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帝國軍隊在逆境中往往能夠爆發出更爲強悍的戰鬥力,爲什麼會在數百年的歷史中涌現出那麼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許蔣海龍,以及跟隨他的那2000多名帝國海軍官兵算不上英雄,可他們確實是英雄,平凡的英雄。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敢死艦隊”,或者說“送死艦隊”的命運就已經決定了。不管他們最後的犧牲有多大的意義,他們都是值得每一個人敬佩,值得每一名帝國軍人效仿的優秀軍人,帝國千萬個優秀軍人中的一小部分。

在收到黃曉天發來的情報,美軍登陸艦隊很有可能放棄了前往中途島的行動,要麼正在向南航行,規避打擊,要麼就正在向東航行,返回內克島的消息之後,蔣海龍沒有立即公佈這一消息,而是將幾名艦長叫到了“根河”號巡洋艦上來。而九個人做出了共同的決定,即暫時不返回第四特混艦隊,繼續向南航行,就算無法截擊美軍登陸艦隊,那他們肯定還能做點別的什麼事情,當然,至於能發揮什麼作用。九個人都不是很清楚。

隨後收到的另外一封電報也證實,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黃曉天沒有讓“送死艦隊”返回,而是繼續南下,並且準備應付美軍轟炸機的打擊。至此,蔣海龍明白了“送死艦隊”的意義,如果他們能夠纏住幾百架美軍轟炸機的話,那就能爲第四特混艦隊獲得一次殲滅敵人地寶貴機會。就算他們不可能在戰鬥中幹掉多少敵人,可他們的犧牲肯定是有意義的,而且是極爲重大的意義。

戰鬥的發展與黃曉天的預料不一樣,也與蔣海龍的預料不一樣。在30日上午,只有一架討厭的美軍偵察機出現在了艦隊附近,美軍的轟炸機一直沒有飛過來。也許,別人會爲此而高興,可蔣海龍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甚至感到很沮喪,因爲他沒有能夠完成任務。美軍的轟炸機肯定是去對付航母了。

事實確實如此。可蔣海龍一直沒有收到第四特混艦隊發來的消息,到了下午一點多,他終於忍不住。主動發回了電報,詢問戰鬥情況。這也就是嚴宇龍收到的那封電報。從而提醒了黃曉天,“送死艦隊”還沒有被幹掉,而且只用掉了幾十發高射炮彈而已,現在艦隊還有着完整的戰鬥力,肯定能夠做點什麼。

焦急的等了近一個小時,第四特混艦隊才發來了回電。收到新的命令後,蔣海龍立即派人去把另外八名艦長叫了過來。

“這是才收到的電報。”蔣海龍把電報交給了“嫩江”號巡洋艦的艦長,讓大家傳着看一下。“司令官他們才結束了與第五艦隊的作戰行動,現在三艘航母已經被炸傷了。而且距離第五艦隊有300多海里,根本就追不上第五艦隊。不過,第五艦隊裡地六艘航母也都被炸成了重傷,我們距離第五艦隊不會超過200海里,也許只有不到150海里。現在,第五艦隊的速度不會超過20節,如果我們立即前去攔截的話,在第五艦隊返回岸基轟炸機的掩護範圍之前,我們就能將其截擊下來!”

另外八名艦長先後看完了電報。黃曉天沒有用命令地方式讓“送死艦隊”去截擊第五艦隊,只是提到了截擊第五艦隊的可能性,以及“送死艦隊”是唯一能夠截擊第五艦隊的力量了。當然,這同時也表明,“送死艦隊”不會得到任何支援,電報中也提到第五艦隊還有數量衆多的護航戰艦。因此前去截擊第五艦隊的話,那真跟“送死”沒有多大的差別。也正因爲如此,八名艦長都沒有立即表態。

“至少,我們打不過第五艦隊,也不會被第五艦隊壓着打,我們的速度不比美軍的重巡洋艦慢多少。”

“逃跑?我絕不逃跑,要打那就要往死裡打,就算我們完蛋了,那也要美國佬多賠上幾艘戰艦,如果我們不完蛋,那就要把美國佬徹底給幹掉!”

“對,要打的話,那我們就絕不逃跑,如果要逃,那我們乾脆現在就逃!”

“現在就逃?那我們南下做什麼?‘送死艦隊’難道成了‘逃命艦’隊,?”

“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應該保存實力。”

“如果能夠幹掉幾艘航母的話,就算是完蛋了,那我們也賺了,到了陰間也會笑地!”

“管他航母還是巡洋艦,只要能幹掉比我們多的美軍戰艦就賺到了!”

“幹吧,現在說什麼都是廢話!”

這八個艦長的意見並不完全一致,可很快就達成了一致,都決定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出來,不管怎麼說,他們絕不撤退。

蔣海龍掃視了衆人一眼。“那我們就幹,艦隊等下跟隨‘根河’號一起轉向,第五艦隊很有可能直接返回內克島,我們以31節的速度南下,在明天凌晨的時候就能將第五艦隊攔截下來!”

“對,利用夜色接近,然後發動魚雷攻擊。如果美軍的護航戰艦反擊的話,由巡洋艦牽制住護航戰艦,我們每艘驅逐艦上有兩份備用魚雷,只要給我們半個小時的時間,就能重新裝填好魚雷,用魚雷幹掉美軍的航母!”一名驅逐艦艦長立即提出了一套戰術。

蔣海龍就是幹驅逐艦出身的,他很清楚驅逐艦上的那些重型魚雷的威力有多大,而這也是驅逐艦對付大型戰艦最有效的武器。而在多數情況下,驅逐艦在夜間進行魚雷攻擊的威力比巡洋艦上的重炮大得多,如果真能抓住機會進行兩三輪魚雷攻擊的話,就算美軍的護航戰艦數量再多,美軍的航母也將遭到沉痛打擊。

“不錯,讓我們三艘巡洋艦去吸引美軍的護航戰艦,然後驅逐艦趁機靠近,發射魚雷,再全速脫離戰鬥,由我們來擋住美軍的驅逐艦。就算三艘巡洋艦都拼光了,只要驅逐艦的魚雷攻擊得手,那我們就賺到了!”另外一名巡洋艦的艦長,也就是“涇河”號的艦長完善了這個戰術。

其他幾個艦長也都點頭符合,這是唯一有效的戰術,要指望巡洋艦上的200毫米重炮去幹掉航母是不現實的,而且這還得首先“徵求”美軍十幾艘巡洋艦會不會同意,至於驅逐艦上的155毫米火炮,那就更沒有戲了。

“好吧,那我們就這麼幹!”蔣海龍站了起來,“巡洋艦掩護驅逐艦發動魚雷攻擊,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利用我們的雷達優勢儘量消滅美軍的航母!”

作戰計劃就這麼訂了下來,這根本就算不上是作戰計劃,因爲連一份草案都沒有,就是幾個艦長商量的結果而已。實際上,也不需要任何的作戰計劃,因爲九艘戰艦的作戰行動規模並不大,指揮也不復雜,戰術更爲簡短。對這九名艦長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一份完善的作戰計劃,而是必死的決心,以及那麼一點點運氣而已!

第28節 要害第27節 侍機而動第1節 勇猛將軍第30節 心領神會第23節 緊急出發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2節 制衡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31節 秘密任務第18節 軟肋第18節 形勢逼人第45節 戰場馳援第42節 隼擊長空第63節 撿漏第22節 最後的努力第83節 天公不作美第26節 拂曉出擊第28節 引狼入室第45節 前途艱難第5節 回家第6節 訪問日本(下)第25節 選位第15節 跟蹤攔截第46節 “送死”艦隊第53節 擅自行動第25節 膽大包天第33節 爲家而戰第2節 慘痛的勝利第15節 主次第61節 大鵬展翅第7節 明修棧道第16節 黃昏出擊第25節 目的地第16節 安全艦隊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16節 黃昏出擊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21節 中途之島第22節 分歧第41節 佈局第46節 陸戰隊的戰鬥第31節 “逃犯”歸來第28節 混亂的線索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44節 突擊“大和”號第46節 接力打擊第27節 伏擊第35節 非常同盟第34節 迫敵出戰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1節 由海到陸第54節 指西打東第10節 澳洲捷報第28節 軍人之魂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7節 靈活搭配第23節 分頭出擊第17節 實戰練兵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12節 陰差陽錯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37節 秘密裝備第25節 選位第19節 巷戰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6節 經濟枷鎖第34節 兵工廠第4節 承前啓後第39節 拖延第36節 火焰羣島第28節 飛向東京第11節 重點:進攻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65節 風火燎原第46節 “送死”艦隊第29節 夜間突襲第19節 嘲弄(下)第21節 大轟炸第20節 兩敗俱傷第58節 飛行員的抗爭第34節 雙豐收(下)第2節 嚴重分歧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4節 風波平息(上)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73節 “蚊子艇”第24節 炮轟海港第6節 籠子裡的野獸第13節 圍攻“赤城”(下)第21節 海軍先鋒第63節 絕望的艦隊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47節 阻敵增援第5節 公與私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61節 棄卒保帥第34節 海軍武官(上)第25節 意外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