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人各有志

鍾繇在長平亭等了三日,郭圖才姍姍來遲。

一見面,問清事情經過,他便責備鍾繇道:“元常啊,元常,你何時變得這麼急躁?身爲名士,竟然不坐車而乘馬,匆匆忙忙,成何體統。”

鍾繇也不與他爭辯,打了個哈哈,敷衍過去。

他雖與郭圖年紀相當,名聲卻不如郭圖遠甚。郭圖一向居高臨下,他早就習慣了。

若非如此,郭圖也不敢讓人來追他,讓他在這裡等幾天。

“你來上黨作甚?”郭圖收起笑容,裝作一副不經意的模樣。

“元則,你何必明知故問?”鍾繇笑了起來。

郭圖從河內追來,自然是知道他與張楊見面的事,知道他來上黨是請兵勤王。

郭圖笑笑,也不再掩飾。“告訴你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我剛剛收到消息,朝廷被李傕困在華陰了,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

鍾繇心中一緊,臉上卻看不出半點破綻。“看來你在朝廷的耳目衆多,不止是我。”

郭圖笑而不語,面帶得色。

“張濟有何動向?”

“張濟率部西向。”郭圖不緊不慢地說道:“不過他被段煨擋住了,應該無法參戰。元常,你熟悉段煨其人嗎?”

鍾繇暗自鬆了一口氣。張濟無法參戰,天子至少可以避免腹背受敵。

雖然也好不到哪兒去。

“不太熟。”鍾繇說道。

他對段煨的確不太瞭解。段煨常年駐紮華陰,幾乎沒有接觸,只在路上聽人說過一些隻言片語,知道段煨與其他西涼諸將不太一樣,屯田安民,似乎做得還不錯。

郭圖搖搖頭,面帶不屑。“之前李傕和郭汜殺得你死我活,現在段煨又生內訌,擋住張濟的去路,西涼人真是難成大器。”

鍾繇佯作未聞,心中卻平添幾分厭惡。

西涼人固然不團結,關東人又何嘗萬衆一心,袁紹的冀州牧不就是從韓馥手中奪來的。

“元常,你來上黨是請兵勤王?我勸你就不要白費心思了。就算你能請到兵,也來不及救駕,等你趕到華陰,勝負早就判然了。”

鍾繇目光微閃。“那你還去嗎?”

“去,但不急在一時。”郭圖撫着鬍鬚,得意洋洋。“等他們分出勝負,我和勝者談就是了。”

鍾繇沉思良久。“元則,你還記得壬寅日那天夜裡的天象嗎?”

“自然知道。”郭圖打量着鍾繇,嘴角帶笑。“劉氏起於東南,終於西北,這是天意,非人力可回。朝廷被李傕所困,正合乎天象,可謂昭昭。”

“關於天象,我倒是聽到另外一個解釋。”

“說來聽聽。”郭圖忍不住露出了嘲諷之意。

長社鍾氏真是可憐,竟將希望寄託在這麼一個廢物身上。年近半百,還不知天命。天意如此明白,竟猶豫再三,又生變故。

早知如此,就不該來追他,讓他自生自滅好了。

“大漢爲火德,紫宮爲天子所在。赤氣貫紫宮,乃大漢氣運集於天子一身。由東南而西北,乃是逆勢而動,由卑向高,由弱而強。”

鍾繇還沒說完,郭圖便放聲大笑。“依你所言,大漢還有幾百年國運?”

鍾繇淡淡的說道:“昆陽之戰時,又有誰能想到光武皇帝能大破王邑,中興大漢?”

郭圖面色微變。“這種事,你也信?”

鍾繇幽幽地說道:“你能信‘瞻烏爰止,於誰之屋’,我爲何不能信史書所言?”

郭圖沉下了臉,剛要說話,有騎士從遠處狂奔而來。奔到面前,騎士翻身下馬,衝到郭圖面前,語氣急促地耳語了幾句。

郭圖赫然變色,轉頭盯着鍾繇看了兩眼,欲言又止。

鍾繇心跳加速,卻不敢主動發問,生怕被郭圖看出虛實。

郭圖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地吐了出來。“華陰傳來消息。三日前,天子大獲全勝,李傕陣亡。”

鍾繇愣住了,臉色漸漸泛紅,氣息漸漸加粗。

“你再說一遍。”

郭圖尷尬地搖搖頭。“你沒聽錯,天子勝了,而且親手砍下了李傕的首級。”

鍾繇狂喜,舉起雙手,仰天大呼。

“上邪!天降英主,火德不滅。”

——

郭圖追了三百里,卻成了看客,大感無趣。

他再無心情關注鍾繇的去向,掉頭趕回華陰。

他甚至沒敢取道河內,而是直接去了河東。

河內太守張楊聽到這個消息,肯定不會給郭圖好臉色。

本來張楊已經接受了鍾繇的勸說,準備派兵接應天子,被郭圖一說,又放棄了。

現在郭圖又告訴他,天子勝了。不僅勝了,而且是大勝,親手砍下了李傕的首級,張楊會不會一怒之下,砍下他郭圖的首級?

郭圖沿途不斷收到消息,對華陰之戰的瞭解越來越多,心裡也越來越不安。

天子不僅斬殺了李傕,而且收編了李傕、郭汜的人馬,擁有步騎五六萬人。

一想到幾年前,這些西涼兵曾經大破討董聯軍,郭圖就覺得頭疼。

難道真如鍾繇所說,天子是天降英主?

那袁紹該怎麼辦?

自董卓廢少帝,立天子以來,袁紹就一直不承認天子。他這次奉命出使也不是袁紹自己的意思,而是迫於無奈,不得不敷衍一下。

最初提議迎奉天子的是沮授。

沮授提出這個建議後,附和者甚衆,袁紹不得不答應試一試。一開始是交付曹操去辦,但曹操被呂布襲取兗州,自顧不暇,袁紹只得派他出使長安,以塞衆口。

袁紹之所以派他出使,就是因爲他清楚袁紹的心意,不會真將天子迎至鄴城。

所以他一路拖延,從鄴城趕到河內就用了一個多月。聽說鍾繇由河內趕往上黨,請兵勤王,又一路追到上黨,就是希望把這段時間混過去,最好是等到天子被殺,沮授的建議無疾而終。

萬萬沒想到,天子不僅戰勝了李傕,而且是大獲全勝。

他不知道袁紹收到這個消息之後,會作如何想。

但他很清楚,如果讓沮授等人知道這個消息,迎天子至鄴城的意願必然更加強烈。

孝靈帝自出河間,天子的母族又是趙國人,在某種程度上,冀州人對奉迎天子是有所想法的。如果讓他們知道天子大破李傕,有天命在身,不知道會有什麼想法。

對處境艱難的袁紹來說,這無異於當頭一棒。

創業維艱,但袁紹的創業未免也太難了些。

先是被何進所困,不得施展,後又被董卓奪了大權,好容易在冀州站穩腳跟,又被公孫瓚所迫,大戰經年不歇。

若是天子再崛起關中,朝廷聲勢復振……

郭圖不敢想。

第18章 再試楊修第632章 忘年之交第686章 時代轉折第677章 閉目塞聽第204章 百密一疏第129章 人無信不立第514章 初戰第591章 以身踐行第183章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第1001章 高瞻遠矚第181章 糊塗之人(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557章 今非昔比第1220章 一對神童第926章 自欺欺人第1192章 惟楚有材第921章 最後的仁慈第1063章 蜀郡張鬆第323章 君臣同心第443章 志當存高遠第275章 郭嘉進計第652章 火上澆油第987章 有意爲之第606章 常人之見第209章 荀彧進諫(玄清竹打賞加更)第719章 以惡制惡第926章 自欺欺人第893章 爾虞我詐第30章 逼宮第668章 鬥而不破第153章 人各有志第1054章 如我所願第354章 摧枯拉朽第29章 誰有勇無謀第1164章 年終總結第380章 飛來橫禍第621章 顛倒黑白第590章 少年孔明第987章 有意爲之第60章 小道消息第1010章 杞人憂天第1160章 本性難改第1032章 大有文章第1018章 和而不同第644章 不學禮,無以立第1157章 移風易俗第269章 郭圖歸來第49章 羣策羣力第1197章 少年有爲第317章 初次接戰第734章 百川歸海第146章 女史蔡琰第898章 兔死狐悲第761章 成事成名第146章 女史蔡琰第614章 討價還價第1071章 術有專攻第776章 輕重緩急第597章 提前行動第305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627章 身不由己第1028章 興亡繼絕第1043章 棋逢對手第49章 羣策羣力第1238章 身後清名第273章 一念之差第809章 善始善終第1262章 不忘初心第446章 建安二年第456章 韋端父子第1115章 前車之鑑第381章 五禽戲第867章 禮尚往來第593章 劉曄進計第285章 一擊即潰第1076章 水到渠成第358章 半邊天第46章 原本是交易第616章 陰謀陽謀第509章 滴水成冰第895章 事出意外第428章 似拙實巧第1171章 同道爲朋第756章 親疏遠近第243章 釜底抽薪第922章 含沙射影第457章 難得糊塗第227章 弄巧成拙第324章 主動出擊第939章 時不再來第1120章 老而彌辣第674章 舐犢情深第637章 一場空第1146章 客隨主便第499章 集結,準備戰鬥!第1155章 主動請纓第150章 賞功罰過(找狗糧的二哈打賞加更)第164章 大義在我第366章 釜底抽薪第1039章 勢如破竹第324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