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土匪

自古孝子無數,又有幾人能夠割肉伺母!

兩世爲人的周士相已然被斷臂喂母的胡老大震駭住,胸口如有一重物壓不着能呼吸,久久,方喃喃吐出一句:“真丈夫也。”

宋襄公也感慨道:“是啊,胡老大真丈夫也!”

“斷臂喂母,比之二十四孝不逞多讓,此驚天偉地之孝,胡大哥又何以不願提及此事?似乎,還有不快,不願爲人知道?”周士相不解,小心翼翼的向宋襄公打探起來。

宋襄公苦笑一聲,指了指心窩處,低聲道:“胡老大始終未能救活老孃,又救不了兩個親弟弟,這心中有愧,故而不願與人多說此事,說多,傷心啊....好了,不說胡老大的事了,來,周兄弟,我再爲你介紹其他幾位弟兄。”

說完,拉着周士相的手便走到那長滿絡腮鬍子的漢子面前,道:“這位是彭大柱兄弟,廣東本省人,紹武皇帝那會投的軍,先前一直跟着凌海將軍陳奇策,去年咱們打新會失敗後,他跟隊伍失散了,半路上碰到咱們便合夥一起幹了。”

說到合夥一起幹了的時候,宋襄公和彭大柱臉上都有些不自在,周士相併沒有注意,便是注意到了也不會有什麼想法。他也看出來了,眼前這幫漢子幹得就是落草爲寇的事,否則一幫拿刀拿槍的漢子聚在一起做什麼。

彭大柱這會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對自己剛纔的舉動很是後悔,他雙手抱拳,慚愧道:“周兄弟,方纔真是對不住了,要是讓我老彭知道周兄弟是殺韃子的好漢,我老彭就是豬油蒙了心說也不會對周兄弟無禮!”

周士相忙道:“彭兄弟也是不知情而矣,這事已經過去,千萬別再放在心上。”

“好!”

彭大柱看來也是豪爽的漢子,重一點頭,便不再多說。

宋襄公又向周士相介紹那個獵人打扮的漢子,此人姓趙名四海,也是廣東本省人,和胡老大一樣都曾在李成棟軍中當過兵,後來李成棟敗亡,他便和胡老大他們一起做些打家劫舍的買賣。

趙四海同樣抱拳對周士相道:“剛纔叫秀才見笑了,等回了寨子,我請秀才喝酒,給秀才好生壓壓驚!”他沒有同其他人一樣稱呼周士相爲“兄弟”,而是喚他“秀才”,看樣子,他對讀書人還是很有好感和敬重的。

“不必宋先生介紹了,我們自己報上名字。”

不等宋襄公介紹那兩個滿臉橫肉的漢子,這兩人就自個走到了周士相面前,個高的那個道:“我叫葛五,旁邊這個是我親兄弟葛六,我弟兄二人幹得就是打家劫舍的買賣,長得也兇了些,周兄弟要是瞧着不順眼,就甭正眼看咱,咱弟兄不見怪。”

葛五、葛六說得不假,兄弟二人是地道的土匪,清軍還沒有打進廣東時,他們就在粵西山區做些攔路搶劫的勾當,爲此沒少被南明廣東官府緝捕,可二人仗着對地形熟悉,手下又有幫不要命的嘍羅,官府剿了他們幾次都無功而返。後來清軍進了廣東,南明在廣東的統治土崩瓦解,這明清兩頭的官府就誰也沒再顧得上他們兄弟二人了,讓他們着實快活了一陣。

去年兄弟二人也響應了南明大學士郭之奇的號召,帶領手下百十個弟兄出山幫助明軍攻打新會清軍,不過卻不是爲了殺韃子,而是想着能夠混水摸魚撈上一筆。哪知,財沒發着,卻和胡老大他們一樣也被清軍擊敗,手下弟兄死傷大半,葛六也受了重傷,若不是路上碰到胡老大一行,得了宋襄公救治,恐怕這命就沒了。打這以後,兄弟二人便唯胡老大馬首是瞻,自年初起就跟着胡老大一直在這大樵山裡活動。

葛五、葛六這番自我介紹讓周士相無話可說,含笑點頭,算是知道的意思。

“對了,周兄弟,那韃子的榜文上說你是個秀才,可我就弄不明白了,你說你一秀才昨能殺了由雲龍那賊子的?”宋襄公突然又提起那個讓周士相難以回答的問題。

“這....”

周士相吱唔一聲,道:“當日那由雲龍也認爲我是個秀才,手無縛雞之力,故而根本沒有疑我,這才讓我靠近一擊得手,現在想來,當真是僥倖,僥倖...若是那賊子有備,便是再有十個周士相,也是斷然殺不了他的。”

“僥倖?”

宋襄公眉頭皺了皺,也不知是信了還是沒信,好在,他並沒刨根到底問下去。

就在周士相以爲能夠糊弄過去時,趙四海忽然道:“秀才以前騎過馬?”

這個問題讓周士相再次一驚,急中生智,脫口道:“先考曾替人當過馬伕,故在我小時候便教過我些馬術,原是小孩子家學着玩,哪知日後會用得上。”說到這裡,他長長的嘆了口氣,似是心中無限傷感。

趙四海見了,嘴巴微張,卻也沒再問。彭大柱和葛五、葛六兩兄弟實實在在的大老粗,哪裡會問這麼多事,只知那由雲龍是周士相所殺就行,這會周士相說什麼,他們便信什麼。

宋襄公也沒說什麼懷疑的話,而是對周士相道:“不知周兄弟現在有何打算?”

周士相道:“我殺了由雲龍,韃子肯定到處通緝我,這廣東肯定是沒法再呆了,我父母妻兒大仇單隻殺了一個由雲龍還不夠,故我想去廣西投奔李定國將軍的兵馬和韃子拼命,可在這山裡轉了兩天卻是始終沒找着出山的路。”

“到廣西投軍?”

宋襄公愣了下,正要說話,外面傳來胡老大的聲音,“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回寨子裡說話。老三,你去牽周兄弟的馬,夜黑,山路陡,小心點,莫把馬摔了。”

“哎,曉得了。”趙四海大聲應了便去牽馬。

見狀,宋襄公也不便再說什麼,改而對周士相道:“周兄弟,若是不棄,便到我寨中歇上一歇。”

“正求之不得!”能有落腳處,正是周士相所想之事,立時就答應下來,側身請道:“還請宋先生前頭帶路。”

當下,周士相便跟了胡老大他們往寨子裡去,那柄由雲龍的佩刀也還給了他。

...........

作者注:紹武皇帝,南明隆武皇帝(唐王朱聿鍵)之弟,隆武皇帝殉國後,其於隆武二年被大學士蘇觀生及廣東布政使顧元鏡等在廣州擁立,年號紹武,與肇慶的永曆帝(朱由榔)朝廷互相抗衡。紹武王朝的壽命很短,只有一個月。廣州失陷,紹武帝自殺殉國。

先考:死去的父親。

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爲了帝國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十一章 朝廷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一千三十章 滿世界都是肥羊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五十章 出征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九百五十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