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陳老聽了以後,高興地道:“小林啊,你這個想法,太好了,我個人是非常支持的。這樣,我現在就給校長打電話!”

陳老電話一打過去,沒想到校長聽了很是高興,立刻就讓他們過去細談。

到了校長辦公室,林鵬又看到了以前他上本科時還是副校長的趙國棟,不過現在已經是校長了。

林鵬趕緊上前問好,趙校長高興地道:“林同學,你有這個想法是很好的,我們西工大正好有一個航模小組,小組裡的幾名大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他們也快畢業了,我想他們要是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高興壞了!”

林鵬笑道:“太好了,趙校長,我還擔心找不到願意投身於民用無人機領域的學弟呢!聽您這麼一說,咱們這個無人機公司,肯定得開起來了!”

接下來雙方談得非常愉快,趙校長也是知道林鵬這麼一個傑出的學生,現在林鵬要和西工大一起搞無人機公司,趙校長是一百個支持,因爲這個無人機公司投資並不大,但是他聽到林鵬的分析,也對民用無人機市場未來的發展頗爲看好。

並且這個公司的名字,也確定下來了,就叫做大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名字還是趙校長給取的,其中的意義嘛,林鵬心裡面也清楚着呢!

很快西工大航模小組的組長,大四學生林棟也跟着指導老師黃建國一起來了。

林鵬和他們見面之後,就開門見山地道:“林東學弟,是這樣的,剛纔我和趙校長都說好了,我們共同出資成立一家無人機科技公司,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加入?”

林東其實早就想在畢業後幹這事兒了,只不過他一個窮大學生,哪來的資金?他們這個航模小組,那是相當的厲害,在好多航模大賽上都拿過大獎的。

只不過要成立公司,資金可不是小數。

這下可好,林東一聽就激動地道:“林學長,太好了!其實我早就想在畢業後做這個,只是我們沒有資金啊,如果現在能夠和學校一起,和你一起共同開創無人機的事業,我當然願意了,不僅僅是我願意,我們航模小組的成員,都是願意加入的!”

林鵬可以說是近年來,從西工大走出去的,最厲害的年輕飛機設計師了,可以說他已經成爲了很多西工大在校大學生心中的偶像,這林東也不例外,現在偶像要和學校一起創辦無人機公司,他怎麼會不願意加入呢?

林鵬笑道:“那很好,不過你們要知道,目前民用無人機市場,還處於剛剛萌芽的時代,並且航模和無人機,其實是不能等同的,兩者之間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這一點,你們清楚嗎?”

林東點了點頭道:“嗯,我知道,要把航模變成無人機,確實需要改變很多。但是我們都非常希望能夠做這個事情,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和條件,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做出全世界最好的民用無人機!”

林鵬笑道:“那好,剛纔我和趙校長,還有陳教授商量好了,學校出資八十萬,佔百分之八十股份,其餘的百分之二十股份,就由咱們這些人來入股,我個人呢準備投入兩萬,你們就自己看着辦吧,有錢出錢,沒有錢就出人!”

趙校長呵呵笑道:“抓住這個好機會吧,跟着你們學長幹,不會吃虧的!”

林東急忙點頭道:“校長,我們一定會好好幹,不辜負校領導的期望!”

接下來林鵬和陳老,就跟着林東和黃建國一起去他們的航模小組實驗室。

現在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林鵬就直接對林東說出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要做出二十臺四軸無人機來,當然這二十臺四軸無人機的用處,林鵬就暫時沒有說出來。

林東聽了之後,驚訝地道:“林大哥,這麼急嗎?是不是您那裡已經有了訂單?”

林鵬笑道:“也不能算是有訂單,只是有一些用處,而且比較急。當然這二十臺四軸無人機,我會把設計方案提供給你們,你們只需要按我的設計方案來做,肯定是來得及的!”

對於林鵬說的話,林東當然不會懷疑,甚至陳老他們也是一百個相信,林鵬說的肯定地。

陳老呵呵笑道:“小林啊,你這麼急,我知道是有什麼用了!”

林東不知道情況,當然就是一臉的矇蔽了。

進入西工大航模小組實驗室,林鵬發現這些大學生,還真是不錯,他們的航模做得已經很好了,當然距離無人機還有比較大的落差。

說起西工大航模小組的歷史,已經非常的久了。早在五十年代中期,西工大航模小組,就設計製作出中國第一架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紫金山之鷹”,並且在次年的在布達佩斯舉行的“國際航空模型競賽”中,取得了兩個項目的第三名。

並且,西工大航模小組,還出了陶老這樣的無人機專家,那一架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紫金山之鷹”就是陶老設計的,後來陶老成爲了西工大的教授,無人機研究所總工。

在去年舉行的梟龍杯全國空中機器人大賽中,西工大派出了三個代表隊,分別獲得兩項冠軍和一項亞軍。

西工大航模小組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每年要去參加各類的航空航天模型大賽,他們的表現也是相當的突出,獲得了不少的大獎。

只不過航模就是航模,和無人機還是差別很大的。

首先航模一般在在視距內遙控飛行。而無人機則是既可通過無線電遙控設備又可以通過自身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當然像軍用的無人機,可以飛幾千公里遠,可以掛導彈。

民用小型無人機雖然達不到那個程度,只是比航模遠一些,但同樣有很多不同。

比如說飛控系統,無人機必須要有導航飛控系統,航模則是沒有的。

當然無人機市場發展到後來,那種類似於航模的四軸飛行器,很小的那種也被稱爲無人機,比如後來小米科技推出的米兔無人機,才幾百塊錢一個,就有點類似於航模了。

第六百四十四章 太行改矢量發動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航空工業最年輕的專家委員第八百四十五章 ??普惠的齒輪傳動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八百六十六章 ??對不起我們不需要齒輪傳動風扇技術第四百一十八章 蘇霍伊超級噴氣支線客機第十三章 問題竟然被一個年輕人解決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全球最強反潛巡邏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九百二十一章 殲十戰鬥機隱身型號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關隱身梟龍的爭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局座又在電視上點評新飛豹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設計師眼中的胖妞運三零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亞級第二百七十四章 感人肺腑的獲獎感言第七百九十六章 重載着陸成功第五百九十二章 高超聲速飛行器哪家強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四百零七章 飛機設計師客串汽車設計師第九百零六章 競爭對手們很強第四百四十七章 中航汽車正式重組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主品牌汽車設計新高度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海東青隱身艦載戰鬥機方案第七百一十章 第六代戰鬥機是無人還是高超音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威龍戰鬥機變形記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075型兩棲攻擊艦立項論證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飛機終於正式立項第六百五十五章 三百噸級的運三零下線第一千零九十章 超越XB70的轟20戰略轟炸機快下線了第八百二十章 渦槳十發動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秦嶺發動機設計評審通過第七百零九章 中國的全村雕無人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國空軍要進入隱身性代?第二百五十八章 殲轟七B納米隱身塗料獲突破第一百零四章 空降兵立下奇功第九百八十八章 還是中國武直好啊第五百七十八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路在何方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義幹線客機與支線客機第一百零四章 空降兵立下奇功第八百二十四章 全球直播C929客機下線儀式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企造車有多難第八百零一章 大鵬景用SUV和景用飛機第八十五章 DSI技術驗證機開工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設計其實是保守的第三十九章 直指問題根源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國空軍要進入隱身性代?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鵬豪華遊艇製造公司第五百七十八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路在何方第九百九十二章 可惜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第六百七十六章 要做世界級的汽車集團第六百七十九章 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榜首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七百四十一章 戰略運輸機和轟炸機的共通之處第二百零三章 中國空軍將成爲第二支裝備隱身戰機的空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天雷遠程精確制導滑翔炸彈第四十章 唐總師也有深度改進殲轟七A的想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日內瓦車展上的中國車第四百六十章 營銷手段太重要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阿三空軍的算盤打錯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航空城加汽車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精確轟炸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直旋翼槳葉數量之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綜合電力推進075必須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產二十萬輛整車的新工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殲轟8與鷹獅戰鬥機比翼齊飛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的消息滿天飛第四百二十一章 寶馬X6更適合你第四百四十七章 中航汽車正式重組第四百九十七章 殲十B戰鬥機要首飛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殲20和殲轟8的相遇第三百七十七章 專家們心裡面也有一個環球霸王夢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端凌動、中端領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八百六十二章 ??局座的因果律放在骨頭鷹戰鬥機身上怎樣第八百一十三章 未來將生產噴氣式私人飛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三代機和四代機之間的電子對抗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二點三馬赫的速度讓戰鬥機也追不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長江一千渦扇發動機第七百六十八章 驚險的着艦時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超大型客機也會有的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VS蘇30MKI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敢挑釁中國空軍女飛行員葉子那就只有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一百零二章 JL-7雷達來背鍋第四百零一章 RB航空隊的隱形戰機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產大飛機項目呼之欲出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空戰王牌第六百零九章 中國航發太給力了(國慶第三更)第四百八十章 成也外國設計師敗也外國設計師第七百三十一章 運十五總師助理第九十二章 我們的殲十不比陣風差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國非常需要魚鷹這樣的傾轉旋翼機第八百七十四章 ???500、1000kg級渦扇發動機第六百七十二章 3D打印技術第一人第一百三十章 DSI技術驗證機改裝進度(跪求訂閱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宋老聊聊新一代隱身殲擊機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殲20加殲轟8世界最強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女間諜終於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