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鴨翼之間的比拼

看到林鵬似乎聚精會神地在觀看陣風的表演,唐佔文總師就不禁想要考校他一下,畢竟今天揚威總師也在這兒,若能讓揚威總師也提攜一下林鵬,他將來的成就必定就會更高。

所以唐佔文總師便轉而向林鵬道:“小林,今天揚威總師也在這兒,你來說說這法國人的陣風戰鬥機,與咱們的殲十戰鬥機氣動設計有何異同?”

林鵬也沒想到唐總師會問到這個問題呢,不過作爲一名重生的飛機設計師,他對二者的異同早就瞭如指掌,再加上剛剛又獲取了陣風戰鬥機最真實最詳細的技術資料,所以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太簡單了。

不過在唐總師和揚總師看來,卻是有點爲難林鵬了。

畢竟現在殲十戰鬥機也纔剛剛完成定型試飛任務,進入小批量生產,外界對它的性能和設計都還沒有什麼瞭解,就算是中航內部,也知之不多。

更何況林鵬還是一個工作才兩年不到的飛機設計師,雖然他主持設計了DSI進氣道,但並不代表他就對這兩款鴨式佈局戰鬥機有多少了解。

哪知道林鵬的表現卻是出乎了唐佔文和揚威的意料,特別是揚威作爲殲十雙座機的總師,同時也是殲十A的副總師,更是主持了殲十A飛機的飛控系統設計,他對殲十戰鬥機這一類鴨式佈局戰鬥機的性能是最清楚不過的。

但旁人可就不一定了,哪怕就是唐佔文總師,由於他一直在一飛院,搞得殲轟七A也是常規氣動佈局,也不見得知道很多鴨式佈局細節的東西。

看到兩大總師都在等着自己,林鵬想了想便回答道:“我覺得首先是鴨翼位置的不同選擇。歐洲三大新銳戰機,和咱們的殲十戰鬥機一樣,都選擇了鴨式氣動佈局,這也說明鴨式氣動佈局的確有常規氣動佈局不及的優點。”

頓了頓,林鵬繼續道:“但是鴨式佈局,在鴨翼和主翼的相對位置選擇上,是最考驗設計師功力的,因爲決定鴨翼和主翼之間位置時,既要考慮超音速配平,又要考慮到大迎角飛行時對主翼產生的氣動影響,還要考慮低速大迎角增升的效果。”

兩位總師都露出讚許的目光,這讓林鵬更加自信地道:“從這四種鴨式佈局戰鬥機的鴨翼位置和大小上看,四種戰鬥機都是有所取捨的。颱風和陣風走的都是極端,颱風戰鬥機鴨翼位置最遠,而陣風則是最近的。倒是鷹獅和咱們的殲十戰鬥機,都取了中間位置。”

“鴨翼位置最遠的颱風戰鬥機,設計師考慮的應當是便於獲得更大的配平力矩,陣風戰鬥機的鴨翼佈局甚至與主翼產生了重疊,這主要是爲了減少鴨翼下洗流對主翼升力係數的影響。”林鵬的回答非常的準確。

揚威總師也忍不住笑道:“說得非常好,看不出來小林你對鴨式佈局還有這些研究。”

林鵬不好意思地笑道:“我也就是胡亂比較一下罷了。說到殲十與陣風的氣動佈局設計異同,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鴨翼與主翼之間的垂直間距,我們的殲十明顯要大於陣風,這一方面是與殲十的腹部進氣道設計有關,還有一點我想是宋老故意而爲之的吧?”

揚威笑道:“不錯,不錯,這都讓你猜到了!”

林鵬道:“這樣設計的結果,就是我們的殲十戰鬥機有了一對高置的鴨翼,這使得它不僅僅在低速時能發揮良好的增升作用,在高速飛行時也能產生好的氣動效果,這從殲十戰鬥機的定位上是比較符合的,我們沒有放棄對高速機動性的追求。”

“當然我們的殲十能做到這樣,也是與揚總師您主持設計的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分不開的,這套飛控系統我認爲要比陣風戰鬥機的好!”林鵬這話也並不是拍馬屁,而是通過獲取陣風戰鬥機真實技術資料所得出的結論。

揚威總師聽了,還是很受用的,他不禁笑道:“說得好,這話我愛聽!”

唐佔文總師也是對林鵬的表現相當滿意,他衝着揚威總師笑道:“怎麼樣?小林不比你你年輕時候差吧?”

揚威總師笑道:“何止啊,比我們那會兒強太多了!小林啊,你接着說,你覺得咱們的殲十戰鬥機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挖一挖潛力,如何改進能讓它變得更強。”

林鵬道:“首先當然是進氣道這個地方還有潛力可挖,我認爲將來殲十戰鬥機也可以上DSI進氣道。有很多人認爲腹部進氣道有大迎角下進氣效率高的優點,但我認爲這不太正確。腹部進氣是一種上下不對稱的進氣,進氣崎變應該要比兩側進氣更嚴重一些。不過總的來說,腹部進氣道在大部分工況下進氣效率要優於兩側進氣,這對發動機推力相對較低的戰鬥機來說非常有效。”

頓了頓林朋又道:“至於爲什麼殲十戰鬥機選擇了腹部進氣,這個我不好妄加猜測,有不少人覺得是借鑑了F16戰鬥機的設計,認爲腹部進氣可以利用機頭下方空間對氣流進行預壓縮,我想這也不太靠譜,否則殲十戰鬥機進氣道上的附面層隔板就不會設計得那麼大,並且向前伸得也夠長,這應該是爲了兜住更多的氣流。”

“總的來說殲十的腹部進氣道,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在進氣道下方的前起落架設計,這也會增加機身結構重量,再加上形成了羅大的機身截面與進氣道過渡區,增大的阻力和雷達反射面積。”林鵬認真分析道。

揚威總師點頭道:“不錯,確實是這樣。”

林鵬又道:“所以我認爲殲十戰鬥機下一步改進的話,確實可以上DSI進氣道,一是可以減輕結構重量,二是能夠優化進氣效率,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儘管M國人在F16戰鬥機上面測試了DSI進氣道卻並沒有這樣改進,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不能做。正所謂發動機性能不夠,氣動設計來補,DSI進氣道應該也可以補上這個弱點吧!”

聽完林鵬的建議,揚威總師不禁豎起大拇指道:“好,你這個建議我都記下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一定會在後續的改進當中應用這項技術,只是你們一飛院到時候不要藏私就行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第三架FC31骨頭鷹戰鬥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艦載預警機正式立項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只要一千二百萬第九百九十四章 2.0版骨頭鷹揭開神秘面紗第三十八章 優先級與反轉第一百八十五章 給大飛機項目提點建議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第六十二章 葉子做到了第七百九十章 與吉慶汽車戰略合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六架殲轟七B同時出廠試飛(國慶第十一更)第六章 航空工業人才問題第八十五章 DSI技術驗證機開工第九百四十二章 最大載重50噸!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戰略運輸機設計師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龍X1正式上市第二百六十四章 蜂鳥一號無人機火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飛燕的精彩飛行表演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世界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飛豹發動機不夠給力啊(跪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 3D打印技術應用領先波音空客第四百三十四章 借鑑模仿是自主品牌難以避免的話題第二百八十章 中國航空學會專委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三代機和四代機之間的電子對抗第五百三十一章 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賣到M國去第八百六十八章 ??爲齒輪風扇發動機打印零部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點燃觀衆們的熱情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振奮人心的運三零首飛引發熱議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與否的關鍵: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十噸推力纔是理想動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殲轟七A立功,殲轟七B下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殲轟方案第一次論證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造一款國產轎跑SUV肯定行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熱鬧的竟然是大鵬汽車展臺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颱風射戰隼第八百五十九章 ???首飛成功的FC31比F35戰鬥機更出色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線和小幹線之間的界限第九百二十六章 殲20戰鬥機震撼表演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C929頒證,轟20要亮相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轟八動力系統測試第三百六十六章 守住中國這個市場商飛就成功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中航工業與中國航發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秦嶺發動機設計評審通過第六百一十八章 國產精品小型SUV標杆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轟的動力: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飛機是幾代航空人的夢想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戰鬥機和預警機一鍋端!第三百七十七章 專家們心裡面也有一個環球霸王夢第八百零八章 確定總體研製目標第十八章 有一個美麗的女飛行員叫葉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渦扇25C發動機壽命六千小時第二百一十二章 首條飛豹脈動式生產線落成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家鄉做點好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國際國內熱議c929寬體客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還是殲十C厲害第九百六十八章 亞洲航展明星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首次進入世界前十的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發結合三開縫襟翼和吹氣式襟翼的新襟翼第七十四章 放飛吧空警2000第一千零九十章 超越XB70的轟20戰略轟炸機快下線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葉子在林家的第一個新年第八百一十八章 FBC-3改進型雲豹戰鬥轟炸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殲轟八首滑被衛星拍到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倍受追捧的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第九十九章 伊爾七六被“擊落”第六十章 機長讓我來吧第五百四十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要開發隱身戰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林東想進軍乘用車製造第五百五十一章 雙發失效的A340緊急降落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不小心成了中國的凱利約翰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渦扇25B發動機試飛成功第七百五十六章 長江一千渦扇發動機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發結合三開縫襟翼和吹氣式襟翼的新襟翼第四百零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機第一千一十章 空軍試訓中心的新兵-殲轟8第五百六十六章 年的味道萬萬沒想到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四百八十章 成也外國設計師敗也外國設計師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豪華私人空中SUV第三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B要逼死蘇三零?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西波音的絕殺方案第一千零三十章 霹靂導彈可不是當年的不死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地效翼船第二十八章 險情突現第五百八十五章 若殲轟八對抗蘇三零可以二十比零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單位前面第一個吃螃蟹第六百二十九章 宋璐也要來大鵬汽車上班第一百四十九章 豹子和筷子之間的狗鬥第九百五十一章 全球最先進的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殲20和殲轟8的相遇第三百四十六章 殲轟七B震撼亮相第一千零六章 殲轟八設計師秒變帥氣飛行員第二百三十二章 曙光女神和脈衝爆震發動機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國空軍要進入隱身性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進渦槳支線客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定首筆國外意向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