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

劉備一路匆匆,到了府中,見到馬鈞,但見馬鈞拜道:“主公,臣不負主公所託,如今水排成矣!”

劉備一聽,心道如果如此,於是喜道:“德衡,汝且帶我觀之。”於是君臣等人一道出府上馬,往城外奔去了。

到得一處冶煉場所,劉備只見高爐中黑煙滾滾,而水排長長,探入河中,河水嘩嘩,川滾不息,帶動水排不停翻滾,而水排這一頭連接的鼓風機,則快速而有節奏的往高爐內鼓風。又看得一會兒,聽得匠人高呼道:“讓開讓開,開爐了開爐了。”

馬鈞在旁邊道:“主公,還請遠避。”

劉備帶了諸人,遠遠站到高地,便見在一羣匠人的操作下,火紅的鐵水緩慢涌了出來,慢慢流向那些做成長條或者是圓型的模具內。煙霧中,工匠們的臉色通紅,光着膀子流汗如雨。劉備想道,從古至今乃至後世,華夏的技術能得以發展,便全靠這些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匠人了。他們既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動手能力。可惜的是在古代卻不被人重視。

史載中國最遲在春秋晚期開始,就有了鍊鋼的歷史了,《史記》和《荀子議兵篇》都說過楚國宛城出產的兵器刃鋒如蜂刺,後世各種出土的文物也能證明。而同時期羅馬士兵的刀劍則是熟鐵,打仗時一刺就彎。可惜戰亂紛紛,這種先進的鍊鋼法並沒有流傳下來。

劉備之前瞭解到,此時的工匠們一般都是用木炭作燃料,在爐中將礦石冶煉成固體,然後冷卻後取出,然後再將固體狀的塊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千錘百煉到斤兩不減,於是便得百鍊鋼。

歷史上曹操曾命有司造百辟刀五把,孫權有寶刀稱爲百鍊利器,劉備寶刀上刻七十二煉。這些都是能夠斬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百鍊鋼刀。

不過這個時候生產效率很低,原料獲取困難不說,冶煉之後的塊鐵還要等完全冷化後才能開始鍛打,而百鍊則要反覆加熱,摺疊鍛打到雜質盡出,這樣的技術太費工時人力,所以名匠鑄刀,動不動就是數月甚至是以年來計算時間。

現在有了煤,有了水排,在燃料和助燃方面,不再是問題。劉備相信,麾下的鐵產量將會大幅提高。有了那麼多鐵,還怕沒有鋼嗎?

其實劉備這個理科盲人壓根就不知道,自己麾下的工匠們,已經在使用漢朝最先進的生鐵鍊鋼技術了。《太平經》中有記載:“今軍師兵,不祥之器也……乃後使工師擊冶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可以戰鬥御急者……”

目前青州方面得了煤與水排,已經開始直接把鐵礦石溶成鐵水,然後在熔爐中攪拌,以藉助空氣中的氧和鐵水中所的碳進行中和,降低含碳量從而得出鋼或者是熟鐵,再進行鍛造。這在此時,還是一種最新的技術。因爲劉備在青州招募天下名匠,於是,青州工曹便掌握了這種除青州外絕大多數地方都不知道的技術。而這,在整個人類史上,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次技術革命,畢竟放眼全球,歐洲要到千年之後的英國,似乎才掌握這種冶煉技術。

劉備其實也就明白個生鐵、熟鐵和鋼的區別,他來自後世鋼產量穩居全球第一的國度,也沒明白過來自己麾下的這羣工匠們到底是有多了不起。他還以爲別的諸侯鍊鐵和他這裡差不多呢。最多自己多了個水排,效率上要比其他諸侯快很多,產量會比他們高罷了。

不過劉備不明白,馬鈞卻是個明白人。他少年遠遊,見多識廣,後來又一路從扶風跑到青州,可以謂是從漢朝西邊一直到了東邊,橫跨整個大漢帝國。一路上也不知道見識到了多少手藝人。自然知道青州工匠們的貢獻和厲害。於是馬鈞便細細的向劉備解釋了一番。

聽完之後,劉備才反應過來,於是臉色一變,對左右道:“傳令,調親軍一營,駐守冶煉營地。嚴令守密,有擅泄露者斬。”

又對馬鈞道:“德衡,我任命你爲司金校尉,負責工匠營中諸事,匠人子弟優待與薪酬上調及賞賜諸事,你可速擬條陳來報我。”

吩咐完之後,又在馬鈞的陪同下,見了幾個名匠,好言撫慰了一番,這才返身回府。一路上,劉備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我青州這就要進入鋼鐵時代了?

在古代,鋼鐵技術的不斷髮展,首先便是得益於王侯們對神兵名器的不斷追求。而匠人想要出頭,還有什麼是比統治者鑄造一柄可以傳世的神兵來得更容易呢?所以歷史上,神兵與名匠互相輝映。如歐冶子,如干將莫邪之類。

而這些名匠,於深山荒野,忍受寂寞,實驗數年而得名劍鑄造之法,自然是不願將這秘法輕易傳於他人,而是當作傳家之秘。可惜後人因種種原因,而使這些秘法失傳,就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數百年來,如歐冶子、干將莫邪一類的神匠,至此也消蹤匿跡,不復再現。

古代鋼鐵技術有了些微進步後,諸侯們的第一反應,不是用於民生,而是首先用於裝備軍隊。用來廝殺爭戰。這就極大的限制了鋼鐵的產量和用途。軍用市場畢竟比不過民用市場前景廣大。而且,這麼多軍隊,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負擔得起全軍裝備的費用的。最多也就是心腹將領和精銳部隊以及親軍換裝。這樣一來,匠人們耗費心血,造出一批名刀後,他們或許一輩子就再也沒有大批量鑄造的機會了。這可能也是華夏曆史上,許多技術大放其彩後又迅速消失的原因之一吧。小農經濟的社會,什麼也抵不過統治者的意志。

不過,劉備有青、徐二州還有遼東在手,這幾個地方,他都發現了大鐵礦,他會放棄在領地大規模推廣鋼鐵的機會嗎?

自然不會,靠收點人頭稅和田租,怎麼能夠滿足劉備的野心。不知道多少次劉備一個人把大漢帝國的輿圖翻來覆去的反覆觀看。好不容易來此走上一遭,再興大漢便夠了嗎?不,遠遠不夠!不打下足夠的疆土,怎麼對得起這些謀臣名將?怎麼對得起後世的子孫?

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七百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七百五十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六百七十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七百十八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六百七十六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七百三十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