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

劉備繼續看卷宗,巴郡叛亂,太守率兵平叛又敗退回來,頓時全郡亂成一鍋粥,沒法子只好上報給益州刺史,讓他老人家想辦法。

益州刺史也給嚇住了,尼瑪等賊勢已成你才報給我,這不是坑我麼。不過官場上大抵是欺上不瞞下,益州刺史他也能理解。太守瞞着他,他就接着瞞着朝廷。於是調集附近幾郡的郡兵,想匯合在一起平賊。結果漢中太守帶了人馬跑到廣漢郡邊界,又掉頭回去了,把益州刺史差點氣個半死。不過人家也派人來傳話了,刺史大人我也沒辦法,漢中郡也出現叛賊了,我可不能坐視自己的地盤不顧,去幫巴郡平叛吧?

州部的刺史雖然權重,但畢竟是監察官,平時也主要靠着檢舉揭發來獲得政績。太平時節哪怕是郡守也都會小心翼翼好言相對,生怕被刺史抓住了什麼把柄。因爲刺史的奏章不必通過三公的檢驗,可以直上皇帝的御案前。要是被刺史來這麼一下,想挽救一下的機會都沒有。並不是誰都有太史慈這等好漢可以前去幫自己在京城之中奪回奏章的。於是這次漢中太守便鳥也未鳥益州刺史,徑自帶兵回漢中了。郡守天生就排斥刺史,更何況他知道,這次叛亂過後,不管怎樣,益州刺史都會換人,且自己守土有責,一點錯都沒有,那還怕他個鳥?

就這樣,益州刺史率着犍爲、廣漢兩郡人心不齊的軍隊順着涪水而下巴郡,想去救援,結果被蠻賊獲知,半路相截,一場混戰之後,官軍見勢不妙,一鬨而散。益州刺史見軍敗,自知無力迴天,只好選擇上報朝廷。再不上報,搞不好下面的郡太守們都要上報了。這才因緣際會,引了蕭瑗和劉備前來。

劉備看完之後,把一干卷宗盡付予蕭瑗,以供參考。第二日召衆人議事,如今漢中一郡皆平,犍爲人煙稀少賊兵不來因而無事,止有廣漢、巴郡賊勢甚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蕭瑗便問三郡太守:“我意調集大軍,先平廣漢之亂,再順水入巴郡。諸公可出多少兵力、糧草,派何人爲將?何時能至雒縣?”

三郡太守對視一眼,先平廣漢也是應該的,不然巴郡都不好進去,就算進去了,都不好出來。便紛紛點頭。想了一會,便報出自己能徵發的精兵員額,府庫中所存糧草物資的多少和將領名單。巴郡太守沒來,他就是想來也來不了,還得他在巴郡主持大局呢,這次來的是郡丞,一聽還要旬日才能集結軍隊,再整軍出發,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巴郡,不由哭道:“諸公,巴郡殘破,賊勢浩大,若再拖延時日,江州必破,請蕭公與諸公憐我江州百姓無辜,速速發兵討之!”他倒是哭得真心實意,一家老小和親族都在江州呢,城外四面都是賊,一個人跑了就跑了,一大家子想跑,那就難了。

蕭瑗心道,這時知道急了?早幹什麼去了?等老夫平定地方,騰出手來第一個就是要收拾你們!臉上卻一臉無奈的扶起巴郡丞,好言慰之:”勿慌,汝急,老夫更急,老夫身負皇恩,必夙夜不懈,以圖早日破賊,還益州清朗乾坤!兵事,只能按步爲之,豈可圖一時之快?一味圖快,反而遭敗……“好不容易勸住郡丞又和三郡太守道:”諸君,還請速速調集大軍至我處,一刻也不得拖延!“衆人應命而出。

又是數日,壞消息不斷傳來,犍爲那裡聽說是去打蠻人,民衆紛紛不應徵,逃散山中。都聽說蠻人身高二丈,力壯如牛,還生食人肉,這如何打得過?漢中那裡吧,老是推說軍糧不夠,也不知道是虧空還是自己貪污了。廣漢這裡還好,在蕭瑗的親自關注下,一切進行得很順利,可是巴郡卻不太好,賊兵又一次圍江州,這一次,差點就打進江州城了。

巴郡丞聞了,每日跑到蕭瑗這哭哭啼啼,讓人好不心煩。蕭瑗不知是被他弄煩了還是自己真急了,這日與劉備又看了一次卷宗之後,蕭瑗便對劉備道:”玄德,事態緊急,吾不願再坐此待軍,老夫欲親往巴郡,說降叛賊!“

劉備被蕭老頭嚇得差點跳起來,開什麼玩笑,還想孤身入賊營說降蠻賊?蕭老頭,可不帶這樣玩的,你想玩單刀赴會,可萬一你有個閃失,我怎麼辦?曹節這王八蛋不趁機把罪名栽我頭上纔怪!

劉備心思電轉間,忙出言相勸:”蕭公,萬萬不可!蠻人不通禮數,且又佔據上風,如何說得通?若蕭公有甚閃失,則益州平叛便成畫餅矣,叫我如何回京獨對聖上?且等大軍至,而後我等緩緩圖之便可!”

蕭瑗堅定的道:“不然,玄德,板楯蠻歸順我大漢數百年,不曾有事,至如今也是因爲酷吏所逼,造反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我料蠻人還是人心思漢,我若以朝廷之命,親身說之,教之以仁義,約之以恩信,如此大事可定。然則還可爲朝廷節省軍資,不必徒耗錢糧與我漢家兒郎之性命也!”

劉備再欲進言,蕭瑗阻道:“玄德,我意以決!不必多言!玄德,吾將兵事託付於你,吾自入巴郡之後,爾可領軍隨後而行,以爲我之後援。蠻兵聞之,必不敢有所加害於我!玄德,老夫一身所繫,就全靠你啦!”說完,竟笑了起來。

劉備看着這個倔強的老頭,嘴巴動了動,卻不知道說什麼好。只好默默一拜,表示受命。心中卻是暗暗想,蕭老頭,我一定會保證你的人身安全!

第二日,蕭瑗又召廣漢、漢中、犍爲三郡太守議事,說出自己的決定。三郡太守驚呆了。這也太兇險了吧,若把御史中丞給陷在了益州,他們也不好交待。到時朝廷問你們這麼多兵將,護不住一個御史中丞?你們想幹什麼呢?他們怎麼回答?說蕭中丞自己去送死,怎麼攔也攔不住?

於是衆人勸了又勸,包括郡丞在內。巴郡丞每日來哭鬧,也只是想讓蕭瑗催促地方郡縣手腳快點,不要拖延,他可沒想過蕭瑗會這樣幹。尼瑪,誰敢入敵營說降?他就不怕死?

其實蕭瑗哪裡不怕死?人命都只有一條,都會怕死,但蕭瑗仔細想過。一來再這樣下去,巴郡就真的殘了。二來不管誰打誰,蠻人漢人都是大漢治下之民,都向朝廷繳納皇糧國稅的,死傷一個他都會覺得難過。不像鮮卑這種外族,死了拉倒。最後讓他堅定這個想法的是,就是蠻人並不是完全不講道理,只要條件談好,能讓他們信服。他們就不會再生事。畢竟他們也有家有口,有田有屋,不像異族,只知劫掠爲生。蕭瑗來之前、來之後都做過大量功課,西南夷也好,南蠻也好,叛後而被郡國官員說降的例子不在少數。他就不信了,郡國能做成的事,他堂堂御史中丞便做不成?

衆人苦勸無效,只好罷手。蕭瑗又把之後的督統兵權給了劉備。衆太守早聞劉備之名,雖然敬佩其名聲氣節,但畢竟劉備年止弱冠,且名位又低,只爲一郎中,心中哪肯服氣。只是蕭瑗執意如此,衆人只得依了。心中卻是想,蕭瑗你如此固執不聽人言,且看你結果如何,若是成功便罷,若是……哼哼,少不得參你一本。

劉備受了蕭瑗之命,出列與衆人相談。衆人心灰意冷,只想着等大軍到了,便讓你劉玄德去折騰吧,我們頂多負責你的後勤保障不出事,其他的,你自己做主,我們便要看看,你聲名四播海內,又究竟是有幾分本事?於是一個個的口不對心,敷衍幾句便紛紛告辭。

劉備相送之後回來,看着蕭瑗苦笑道:“蕭公,你可是把小子架在火上烤,方纔諸位使君滿臉不以爲然之色,蕭公你可看得清楚?”

蕭瑗撫須大笑,道:“玄德,你若無手段,我豈肯以大軍相托?莫讓老夫失望纔是啊!”最後一句話說得語重心長。

劉備知道蕭瑗這是壓上一切了,當下振奮精神道:“蕭公還請試看之,劉備必不讓蕭公失望!”

蕭瑗望着這個英氣勃勃的少年,心中暗歎年輕真好。

劉備又讓蕭瑗帶上劉恪一旁護衛,蕭瑗執意不肯,他知道劉恪乃劉備從弟,親密無間,劉備身邊也沒人,他哪肯帶着劉恪。只願帶着衛隊五十人同去。劉備勸了又勸,無果,只得聽從。

第二日,蕭瑗率衛士五十,與巴郡丞一道順水下巴郡。郡縣大小官員,皆來相送。不管喜歡不喜歡他,不管他到底對不對,最起碼,在這一刻,還是有許多人欽佩他的勇氣,祈禱他能平安歸來的。

回營後,劉備喚過劉恪,附耳道如此,半天后,劉恪滿臉不情願的出營,率二十人出了雒縣,不知所終。

三日後,三郡精兵六千人俱集雒縣,劉備披掛整齊,於大營中擊鼓聚將。

第三更奉上,還昨日只有一更的賬。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八百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