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

正是因爲如此,往日裡漢軍大營也從來不留大股兵馬看守。麴義與段煨就是這麼自信,你要攻我大營,任你攻去。我自奪黃華大營來用便是。

這一招,把張進給迷惑了。張進出城之後,漢軍大營又開了,徐晃率了兩千虎賁,抖擻而來。直撲張進後軍。

麴義與段煨見引了張進出來,不由相視一笑。於是麴義自去攻打黃華大營,段煨卻把後軍當前軍,原地轉向,齊齊向張進殺來。張進一見漢軍調頭來攻,立時便走。忽然後面一通鼓響,一支漢軍正攔在路間,中間一員大將,黑甲紅袍,大笑道:“張賊哪裡去!”

張進唬得魂飛魄散,便欲奪路而逃。徐晃追至,手起刀落,將其揮作兩段。又梟了其首而還。張進既死,餘部皆降。

段煨便命徐晃進城撫民,自己便又返回去助麴義攻打黃華。黃華在高樓之上,望見張進軍破,不禁長嘆:“事休矣。”

於是出營請降。麴義拿了黃華,道:“任官而叛者,不得赦。”遂斬之。受黃華牽連,左右親信將校被殺者數十。

剛打掃完戰場,忽然數騎自西而來,見城外之慘狀,便欲奔走。麴義見了,遂使斥候追之,未幾,擒而還。麴義一問,這才知道,這是酒泉來尋黃華的,敦煌太守知漢軍至,遂使從事張恭擊酒泉,酒泉西邊諸縣悉平矣。

麴義大喜,於是對麴義道:“本以爲西方數郡皆從賊,未曾想敦煌仍有忠臣義士在。”於是便留徐晃守張掖,與段煨一道引軍西行。

酒泉都尉沒等到黃華,卻把漢軍給招了來。在煌煌大勢之前,只好自縛出城請降。段煨與麴義殺起人來,毫不手軟,在城門處立馬便砍了酒泉都尉的人頭,然後對城中將士道:“首惡已誅,餘皆不論。”城中將士們這才放下心來。對遙遠的朝廷,心中更是敬畏萬分。

張恭在旁邊見了,心中羨慕,暗道,這纔是我漢家手段。敢叛朝廷者,立誅之。

麴義與段煨進了城,開始撫民。百姓們見漢軍盔甲鮮明,殺氣騰騰進得城來,心中又畏又驚,生怕大軍進城,胡亂害民。後來見得漢軍紀律森嚴,買賣皆用錢,不搶不佔,這才放下心來,歡喜道:“果真大漢之王師也。”

麴義與段煨又召張恭問詢河西與西域情況,張恭一一對答,二將互望一眼,暗道此子不錯。於是便隨張恭一路西行到了敦煌。

敦煌太守馬艾出迎,聞得黃華、張進皆死,不由大喜。對麴義、段煨拜道:“久不聞中原音信,今得二將軍之助,何其幸也。”

馬艾在敦煌當了幾十年太守,頭髮都白了,中原大亂,也沒人來管他。麴義見馬艾滿臉風霜,心中也是暗歎。於是便向劉備上書。錄敘河西諸郡之事。

月餘之後,劉備的命令下來了,征馬艾爲尚書,表張恭爲敦煌太守,蘇則爲酒泉太守,楊阜爲張掖太守。

馬艾得了詔書,不由大喜,道:“老朽亦得返中原哉?”這年月,中原對邊郡守令的吸引,還是很大的。當年班超平定西域,在西域鎮守多年,後來年老想回去了,於是上疏皇帝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於是一個忠心爲國的委屈老臣躍然紙上,皇帝一看便心中酸楚,於是便徵還班超回朝。馬艾也是如此,他原本以爲自己要終老敦煌,想不到在有生之年,還有回去的機會。

他也知道,若不是麴義與段煨上書,估計朝廷也不會理睬自己。於是便於府中設宴,相待二將。得知麴義與段煨奉了軍令,欲西行入西域,便笑指張恭道:“諸事可問新任太守。其在敦煌多年,西域之事,不下於我。”

馬艾在敦煌收拾停當之後,便攜了家眷,興沖沖的一路東歸了。麴義便問張恭西域情況。張恭便對麴義等人一一說明。

卻原來西域大大小小數十國,各自攻伐征戰不休。此時的西域大國,以疏勒、龜茲、于闐、鄯善等爲最。至於當年的西域大國烏孫,自從分裂各立大小昆彌以來,已經衰落了。大宛也是如此,曾經一度臣服於莎車,在莎車爲疏勒所吞併後,又臣服於疏勒……

自從靈帝末年,天下大亂以來,河西與涼州亦是混亂不堪,自從張恭之父戊己校尉行西域長史張晏逝世之後,朝廷也沒有再任命新的西域長史和戊己校尉。而西域諸國,已經不復來朝多年了。

麴義與段煨聽了,也是嘆息不已。漢朝自張騫始通西域以來數百年,到了今日,竟然成了這樣。於是便道:“先人心血,不忍廢棄,故大將軍遣我等來此,定要再復西域,使諸國爲大漢之臣妾。”

於是與張恭議定之後,便打算向西域進軍。

卻說臧霸在兗州,欲殺羊氏,爲陳宮、夏侯惇所拒,於是引軍至泰山,驅其出城。羊氏忿然,住得好好的,竟然要把自己給趕出去,簡直是豈有此理。這百多年傳承的家業不要了麼?

臧霸冷眼旁觀,只等羊氏鬧事便欲發作。關鍵時刻還是羊氏老人穩重,勸壓住了年輕人,收拾了細軟,攜了族人,一路北行,往臨甾去尋姻親孔融、蔡邕尋公道去了。

臧霸兵屯泰山,以拒太史慈。此時兗州北部,東郡、濟北國、泰山郡已經邊成一片。張飛與太史慈在這條線上,隨時都可以從任何一點上突擊。

陳宮等人也是暗暗叫苦,雖然用兗州百姓阻礙了漢軍南下的腳步,但自己這邊卻是獲得罵聲一片。放火燒糧是痛快,但火勢起來之後,哪裡能夠控制得住,總會殃及到一些無辜。而流言與八卦,總是莫名其妙的便出現。一會說這裡燒死多少人,一會說那裡燒死多少人。百姓們聽了市井流言,便把陳宮等人給恨上了。誰家沒幾個親戚故舊,萬一陳宮等人放火燒到自己身上來了呢?

陳宮等在兗州着急,曹操在益州也在發愁。

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八百十七章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