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初識蔡琰
“早就聽說蔡大人有個聰明的女兒,文才志氣過人,常常自詡爲班昭第二,今rì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呀。”
“皇子過獎了,蔡琰是心比天高,如何能夠當得過班昭那樣的才女之贊呢?”
“蔡琰姑娘可有字號?”
“我等女兒家,哪裡有什麼字號呢?”
“姑娘心中定不是如此想的,你一定想的是,男女爲什麼不能平等呀,我輩女兒家爲什麼不能做男兒之事呢,所以何況是取一個字號。如果姑娘沒有字號,劉辯可以送姑娘一個,不知可好?”
“哦,不知道殿下想送我一個什麼字號?”
“昭姬。”劉辯一字一句輕輕地念道。
蔡琰的身體一震,因爲這正是她偷偷地給自己取的字號,只是一向沒有告訴過任何人,因爲她還是害怕父親責備,害怕世俗的聲討,畢竟此時的她還如此年幼,還不是那個長大後特立獨行的蔡文姬。
“多謝殿下所贈字號,蔡琰一定謹記在心。”
看着劉辯與蔡琰在旁邊談得非常融洽,蔡邕的老母和妻子也沒有打擾他們,而是面帶微笑地望着他們,同時心中涌起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要是能夠將蔡琰許配給皇子劉辯,也許他們會是一對完美的組合。
“好了,琰兒,不要再纏着皇子了,皇子的事情比較多,不能在這裡陪你太久的。”
看到二人又討論起了詩賦文章,蔡邕的老母親連忙打斷了他們,不過二人都有些戀戀不捨,只是他們也知道時間確實不早了。
“蔡老夫人,劉辯有一個想法,希望老夫人能夠委屈一下,在家裡裝病,然後派人託話給我父皇,也許父皇會考慮將老師召回京城來的。”
“沒什麼,只要邕兒能夠回來,老身不要說裝病,就是真的大病一場也沒有什麼打緊的。”
第二天,盧植在朝堂之上遞上了一個奏摺:“聖上,昨天蔡大學士的家人到尚書府來稟報,說是蔡老夫人如今大病了,恐怕將不久於人世,她希望能夠在臨死之前見上蔡大人一面,請聖上體諒一個病危老人的苦心,將蔡大人召回來吧。”
“是呀,聖上,臣等無能,無法教導皇子辯殿下,如今天下的大儒,恐怕只要蔡大人才有這個能力,希望聖上開恩呀。”
“請聖上開恩。”
頓時,衆多的大臣都齊聲說道,靈帝點了點頭,心中暗道是時候召蔡邕回京了,因爲這幾天晚上何皇后爲此有些不高興了,雖然還是順從了他,但是他卻感覺得到她心中的不快。
“你們幾個說說看,對於蔡邕回京一事,有什麼想法沒有?”
散朝之後,靈帝將張讓、趙忠等人叫到了御書房來,他一向尊重這幾個人,而且還稱呼張讓爲讓父,因爲當初他本是侯國之子,只因爲先皇無子,才挑選了他爲皇帝,其中張讓等人出力頗多的。
“聖上,奴才等人沒有意見,既然是皇子辯要找老師,那自然是要找天下最好的大儒,而蔡大學士當之無愧,他的文才學識爲天下之最,皇子辯能夠有他教導,也是一件好事呀。”
“呵呵,難得你們這麼大度,不過蔡邕回京教導皇子辯可以,但是朕不會再恢復他以前的職務了,就讓他專心地教導皇子辯吧,免得因爲公事分了心了。”
“聖上所言甚是,一切就請聖上定奪。”
不久,靈帝下旨,赦免大學士蔡邕的不敬之罪,召他當即回京,爲皇子辯的老師,不過卻並沒有提到恢復他原來的職務。
劉辯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暗暗地鬆了一口氣,距離這個任務的時間限制還有半個月的樣子,蔡邕應該是能夠在半個月內回到京城的吧。
他看了看這個臨時任務的進度,果然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五十了,相信只要等到蔡邕回到京城,就可以完成了,所以接下來的時間他用在了修練和訓練上面,其餘的時間就是與那些羽林軍將士打成一遍,與府上的老媽子小丫頭們說說笑笑的。
十二天後,蔡邕回到了京城之中,見過了聖上之後,就來到了史府,與劉辯相見了。他們互相打量着對方,劉辯看到的蔡邕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廝文先生,峨冠博帶,一身素服,雖然風塵僕僕,但是卻jīng神健旺,目光明亮而深沉,充滿了睿智的光芒,彷彿能夠洞穿一個人的心靈,而且蔡邕的身上有着一陣強大的氣場,與劉辯的天賦能力穩重威儀相比竟然絲毫也不遜sè。
同時震驚的還有蔡邕,他還沒有到京城就有故舊門生前去迎接他了,從那些人口中也知道了自己能夠回到京城,主要靠的就是這個素未謀面的皇子劉辯。
本來他以前也一直聽人說起靈帝對大皇子劉辯不甚滿意的,所以心裡對皇子劉辯營救自己的事情感到奇怪,而且他還出了一些內容來,那就是朝中如今有不少大臣,特別是以尚書盧植、司徒陳眈、諫議大夫劉陶爲首的,都比較傾向於支持大皇子劉辯了,其中還包括了他的一些故舊門生。
今天一見劉辯,蔡邕表面上絲毫不動聲sè,但是卻感覺到了他身上的氣度風采,心中暗暗地驚奇了起來,因爲他從劉辯的身上感覺到了帝皇的氣度。
“劉辯拜見大學士,請老師上座。”
在蔡邕面前,劉辯非常地恭敬,而蔡邕也沒有推辭,徑直坐到了上位,然後向劉辯點了點頭:“我一回到京城,就聽一些故人說起了皇子辯的事情,你曾經考過他們問題,今天本學士也有一個問題想問皇子辯。如果你的回答能夠讓本學士滿意,本學士可以收你爲弟子,但是如果本學士不滿意,那麼我會請聖上再放我回嶺南的。”
劉辯聽了蔡邕的話,絲毫沒有意外的樣子,他知道這些大儒都是有着自己的尊嚴和個xìng的,所以點了點頭:“請大學士出題。”
“皇子辯若爲君,如何挽救大漢的頹勢?”蔡邕的問題非常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