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啊……”

不大的茶館內,吳景由衷的感嘆道。

對面的孫策,孫權兩兄弟也是默默點頭,心裡震驚於洛陽城這場本應該翻天的風波,居然以這種方式收尾了。

彷彿是理所當然,又十分詭譎。

這洛陽城的種種,當真是‘詭譎’!

他們以一衆旁觀者的角度,觀察、期待着這場滔天風波,不曾想,在最爲熾烈,最有可能炸開的空隙,戛然而止。

吳景感嘆了一陣,轉頭看向孫策,道:“伯符,你這段日子去了哪裡?”

孫策神色一正,道:“舅父,我被趙雲帶去了城外。原來,在洛陽城被,駐紮了一支秘密禁軍,總數有兩萬,十分精銳,一看就是百戰老兵。”

吳景太陽穴跳了跳,意外之色散去,道:“倒是也不意外,這種情形朝廷要是沒有佈置,那纔是怪事。”

“不過,來之前,趙雲告訴我,會有新的任務給我,具體是什麼沒有說,明天才能知道。”孫策又緊跟了一句。

吳景頓時心中暗緊,急急思索起來,自語般的道:“給你的任務?是給你一人,還是跟隨趙雲什麼人?又會是什麼任務?”

孫策的身份在朝野來說是頗爲敏感的,起始於他的父親孫堅的‘肆意妄爲’,哪怕孫策極力表現出忠於朝廷以及在‘剿滅董卓’一事上不要命的拼殺,仍舊沒能打消朝廷的懷疑。

現在孫策被宮裡那位陛下帶到了洛陽,朝廷會怎麼處置孫策?

這一直是懸掛在他們頭頂的利劍,令他們心驚膽戰,食不下咽,寢不安枕。

孫權坐在那,臉色繃緊,仔細想了又想,還是想不到。

他在宮裡相對是自由的,與那二位皇子一同上學下學,同時還能接觸到衆多朝廷大員,無形中能探查到朝廷諸多密事。

孫策自然也猜不到,沉色道:“舅父,我這邊暫且不用擔心,陛下還沒有殺我的意思,需要我們來抵擋袁紹。我擔心的是舅父。”

吳景一怔,旋即道:“不用擔心,我已經接到尚書檯的命令,要我儘快返回太原。”

孫策、孫權兩兄弟頓時大鬆一口氣,能放吳景離開洛陽,那就說明,朝廷暫時不會追究吳景。

“都是好消息。”

吳景看着二兄弟的表情,微笑着道:“依我的推斷,朝廷目前困境重重,不會想再橫生枝節,可以安心一點了。”

孫策,孫權兩兄弟皆是點頭,他們而今遠離吳郡,寄人籬下,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

“舅父,”

孫策好似突然想到了什麼,道:“以伱的推斷,朝廷現在的困難程度需要多久才能渡過,要多長時間才能發動滅袁之戰?”

吳景眉頭擰起,沉思着道:“朝廷的困境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還是國庫空虛。是以朝廷在竭力推行‘新政’,但‘新政’想要有所成效至少十年,而這推行的過程中,勢必困難重重,激起各種大亂。想要與袁紹開戰,以我來看,十年內,是沒有希望的。”

孫權也跟着點頭,道:“太倉現在是寅吃卯糧,依靠借債度日,我聽說,太倉與戶曹已經欠下了超過十年的賦稅,這借債越來越多,稅賦反而極少,遲早要出大問題。”

吳景神色認真的看着孫策,道:“朝廷確實艱困難以自拔,但也不是沒牙的老虎,一旦被逼急了,別說一個袁紹,就是十個,也能輕易滅掉,你切不可大意!”

孫策目中的厲芒隱晦一閃,道:“那之後呢?朝廷不得不開戰,事後還能控制局勢嗎?”

吳景,孫權具是神色微震,繼而有些激動的呼吸急促。

在先帝時,大漢朝已無力鎮壓黃巾之亂,只能將權力不斷下放,依靠各士族大戶來抵抗黃巾軍。

簡而言之,那時的大漢朝已是虛有其表,家底早就光了,隨時都可能崩潰。

雖然經過當今陛下六七年的勵精圖治,但想要恢復元氣,哪有那麼簡單。

一旦朝廷傾力一戰,定然會將噤聲的力氣耗光,大漢朝不崩也得崩!

回天乏術!

到了那時,神器無主,羣雄逐鹿!

不過片刻,吳景就按下了某種情緒,越發認真的道:“伯符,我還是那句話,萬事不可衝動!”

孫策鄭重擡手,道:“舅父交回,伯符謹記!”

吳景這才放心,起身道:“我還有別的事,你們兩兄弟也不要聊的太久,早點回去,免得令人起疑。”

兩兄弟齊齊擡手,恭敬的道:“舅父慢走。”

等吳景一走,孫權沉默片刻,看着孫策道:“兄長……是不是有事瞞着舅父?”

孫策一愣,道:“什麼事?”

孫權面色猶豫,道:“兄長瞞得過舅父,瞞不過我。兄長剛纔欲言又止,想必是另有謀劃吧?”

孫策雙眸灼灼的盯着孫權,心裡思索起來。

他對於這個弟弟,一直抱有極大期望。孫權自幼聰慧異常,年長一些後,更是能文能武,江東士族不知道多少人誇讚他‘能斷能謀,王佐志才’。

“不錯,”

並沒有想多久,孫策便神色果斷的道:“仲謀,父親逝世,你我兄弟當攜手而行,勠行父親遺志!”

孫權見孫策提到他們的老爹,不由得坐正,肅色道:“還請兄長指教。”

孫策要張嘴,臉角忽的抽搐了一下,還是道:“有人聯絡我,共謀大業!”

孫權面露果然如此的表情,道:“此人可靠嗎?兄長答應了?”

孫策搖頭,道:“也是早年叛亂被朝廷平定的喪家之犬,我並沒有答應,不過,未必沒有可能。”

孫權見孫策還是語焉不詳,認認真真想了又想,道:“兄長的決定是對的,現在決不能做出頭之鳥,一定要等,等大變之機!”

孫策見孫權並無慌亂,說的有理有據,不由得笑着道:“你能這麼說,爲兄很高興!我已在洛陽,我想辦法,將你送回去。”

孫權卻立即搖頭,道:“兄長,我不可離開!我一旦離開……”

咚咚咚

孫權話音未落,門外忽然響起敲門聲,接着是一聲低喚,道:“主人,那趙雲派人傳信,要你即刻去見他。”

孫策應了一聲,顧不得與孫權多說,起身道:“你先好生在宮裡待着,我自有安排。”

孫權還想說,孫策已經急匆匆的走了。

孫權臉色糾結在一起,現在的情形發展,對他們來說十分不利。……

第二天一早。

洛陽城裡還有着沸蕩的餘波,終於有人反應過來,對於曹操的處置過於‘輕率’,拼力呼喊,但已經沒有什麼人理會了。

劉辯一大早便出了城,在城外一處官道旁,親自給曹操送行。

在簡單的見禮之後,劉辯、曹操一前一後的漫步着。

在他們身後,跟隨的人分作兩列,右邊的是呂布,孫策,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樂進,許褚等等一衆武將,左邊以賈詡爲首,審配,司馬懿,陳羣等緊隨其後。

在人羣不遠處,還有典韋,趙雲騎着馬,率領禁軍護衛在左右。

劉辯手持摺扇,輕搖漫步,微笑着道:“卿家,這一大早便這麼燥熱,據說北平那邊更是酷暑,可有準備?”

曹操躬着身,面不改色的道:“回陛下,臣久經軍陣,這點天氣不算什麼。”

劉辯側頭瞥了他一眼,笑呵呵的道:“嗯,卿家着實是辛苦了。”

這時,不遠處一匹快馬飛奔而來,落在左側的趙雲跟前。

嘀嘀咕咕一陣,趙雲拍馬來到劉辯跟前,跳下後,道:“陛下,黃中郎將部將,卓膺校尉奉命押解軍糧到了。”

劉辯已經看到了,點點頭,道:“有多少?”

趙雲剛要說話,見人多眼雜,改了口道:“回陛下,足夠大軍一月有餘!”

劉辯頓時笑着與曹操道:“朝廷準備了一部分,黃忠一部分,冀州,幽州那邊都有一部分人,三個月,卿家,夠嗎?”

曹操神情不動,擡手道:“回陛下,區區烏桓,一月足以!”

劉辯道:“那就先放在冀州,用了就調,等你得勝歸來再說。”

“臣領旨!”曹操道。

劉辯嗯了一聲,拉了他一下,繼續向前走,道:“今天,除了給你糧草外,還有幾件事,朕要囑咐卿家。”

“臣在。”曹操立即道。

劉辯踱着步子,目光看向幽州方向,雙眸冷冽森然,道:“區區烏桓,確實不足爲慮,不過,家裡的狗不聽話了還要打幾棒子,何況是烏桓,這一次一定要打的狠一點。鮮卑那邊,朕已經降旨去斥責了,他們要是亂動,一併收拾!”

“臣明白。”曹操道。滿臉絡腮鬍,看不出什麼表,只是聲音平穩有力。

劉辯手裡的摺扇一合,道:“你也不用擔心孤軍奮戰,臣已經去旨給匈奴,他們會率軍一萬協同。加上遼東、北平,也會聽命於你,你能調用的大軍,超出六萬,足夠你施展了。”

曹操腳步頓了下,旋即沉聲道:“臣領旨!”

劉辯回頭看了他一眼,今天的曹操,情緒有些不對勁。

他是發現了?發現了多少?

‘曹操屠三城’一案,到‘曹氏侵奪民田、買官賣官’,這裡面明顯的有人操弄,曹操懷疑並不奇怪。

只是,這曹操,發現了多少,猜測了多少?

劉辯不得而知,回過頭,繼續踱着步子,道:“對於幽州的‘軍政分離’,你趁機強行推動,幽州中郎將由你任命,關於幽州牧,尚書檯那邊會很快擬定人選,到時候,相互配合,莫要內訌。”

“臣明白。”曹操道。

劉辯右手摺扇輕輕拍打着左手手掌,腳步越發緩慢,道:“烏桓這邊解決了,也差不多該收回涼州了。但涼州的三羌與西羌、南羌、南蠻等的關係複雜,不動則已,一動就要定乾坤。你平定烏桓之後,歸還大司馬府,要制定詳細的平涼策略,最多三年內,朕要平定涼州!”

曹操神色動了又動,越發沉聲的道:“臣領旨!”

劉辯嗯了一聲,看着不遠處的官道以及等候着的隊列整齊的禁軍,停下腳步,道:“你還有什麼擔心的嗎?”

曹操站在劉辯身側,低着頭,道:“陛下,臣擔心朝廷。”

劉辯回過頭看向他,頓時一笑,道:“曹家不是與鍾家聯姻了嗎?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這樣吧,對你的納妾禁令解除,你想要納妾,事先知會朕一聲就行。”

“臣……領旨。”曹操頓了下,還是道。

對於劉辯當年給他的禁令,可以說令曹操這幾年的日子十分不好過。多少令他心動的美人不能親近,家裡的老妻以及婢女,早已經令他生厭。

但劉辯的話,明擺着是允許他與‘潁川黨’聯姻,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手握重兵的將帥與朝廷重臣聯姻,哪個皇帝能安心?

“好了。”

劉辯手裡的摺扇猛的打開,用力的扇了幾下,笑容滿面的道:“朕就送你到這裡,朕等着你旗開得勝,大坡烏桓的好消息!”

曹操單膝跪地,聲音堅定如雷,道:“臣領旨,此番出征,定不負聖恩!”

劉辯站在不動,沒有向以前那樣扶起他。

曹操等了片刻,起身後,大步向官道走去。

他身後的賈詡,審配,呂布,曹仁等人緊緊跟隨,半個隻言片語都沒有。

不久後,大軍開拔,腳步如震,錦旗烈烈,是風中颯颯作響。

一些土塵瀰漫而來,籠罩了劉辯的視線。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與走過來的趙雲的道:“子龍,你說,這曹司馬,今天是不是有些反常?”

趙雲回想了一下,道:“確實有些反常。”

趙雲雖然與曹操接觸不多,但曹操今天比往日明顯的少言寡語,似心事重重又忌憚非常。

劉辯望着迤邐而行,不斷北上的大軍,背起手,摺扇拍打着後背,道:“子龍,你覺得,朝廷那些人說的有道理嗎?不應該讓曹操出征,曹操出征烏桓,後果會比烏桓寇邊更爲嚴重。”

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這一次給了曹操這麼大的權力,前腳又將他抄家了,曹操,是否會反?

即便不反,向袁紹,劉表,劉璋等人一樣,聽宣不聽調,那也是一大禍患!

416.第416章 子曰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48章 直擊第77章 御史中丞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301章 曹 董501.第501章 搭配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421.第421章 貴公子506.第506章 殺意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109章 斬盡殺絕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95章 王佐之才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65章 世家有別430.第430章 恐怖猜測第35章 人來人往442.第442章 弔詭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408.第408章 老烏龜第383章 不足事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430.第430章 恐怖猜測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212章 大敗第94章 潛規則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388章 帝心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371章 納女入宮第25章 曹操第45章 眼睛與耳朵第257章 賈詡毒計484.第484章 獻計第97章 大圖謀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311章 打起來了第151章 大戰起第261章 天色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458.第458章 殺紅眼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513章 不軌第238章 準備第126章 太過安靜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123章 邀名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35章 人來人往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337章 三英戰呂布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62章 輪到朕了472.第472章 防備第259章 齷齪事477.第477章 抱負第17章 糾結第51章 潛伏第339章 毒計第357章 分兵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342章 點兵475.第475章 誅心第96章 四方雲動(求訂閱)第193章 長子出第2章 殺入禁宮第37章 終於來了第105章 匈奴單于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491.第491章 平定烏桓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193章 長子出第29章 爛攤子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96章 四方雲動(求訂閱)第515章 鋒芒第72章 朋黨論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404章 拳打腳踢第241章 壺關第118章 反轉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328章 前狼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