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各有謀算

大典結束之後,朝廷便繼續忙碌起來。

在到年底之前這段時間,大漢朝出現了一種以往沒有,或者是當今皇帝陛下登基以來所沒有的畫面。

朝廷是前所未有的齊備,一片清朗,除了曹操外,可以說是衆正盈朝,呈現一片昂揚向上的態勢。

但有一種情況,令朝野覺得怪異,心裡嘀咕。

那就是,向來戰鬥在第一線,將各種‘新政’強加給朝廷,用各種手段逼迫朝廷按照他的意志行事的皇帝陛下,不知不覺的開始了神隱。

但劉辯很忙。

芳林苑。

亭子裡,劉辯懷裡是兩個動來動去的小傢伙,身前小桌上,是一本厚厚的公文,內容主要是關於大漢漕運。

漕運這一塊,劉辯以前沒有怎麼在意,下意識的認爲,現在的漕運並不重要。

直到巡視了一圈才發現,不是漕運不重要,而是在崩壞的制度下,漕運已經完全脫離朝廷,變得可有可無。

但見笮融藉着漕運斂了那麼多錢,劉辯想不重視都難。

看着這份寫好不久,還飄着墨香的文書,結合着水利地圖,劉辯眉頭一直沒有鬆開過。

現在的河道與後世有着極大的不同,彷彿是兩個世界。

劉辯慢慢看着,算着,估算着投入與收成。

大漢朝現在十分缺錢,這漕運無疑是一塊可以開發的寶藏,如果運作得利,或許一年能收個二十萬緡,這是現在朝廷賦稅的近兩倍。

“嗚哇嗚哇……”

懷裡的兩個小傢伙抓着東西扔出去,然後趴在劉辯腿上,嗚哇哇的叫着,想要爬出去。

劉辯低頭一掃,將小玩具撿回來,繼續看着公文。

不知道過了多久,直到大小喬過來接孩子了,劉辯擡起頭,雙眼裡出現一個個黑圈,大小喬的人影都看不清楚。

劉辯緊閉着眼睛,將兩個孩子一個一個的抱起來,遞給大小喬,道:“睡了一會兒,晚上你們要辛苦了。”

大小喬恭謹應着,將兩個孩子接走。

劉辯坐在原地,好一陣子才恢復視力,搖了搖頭,喝了口茶,看向不遠處的潘隱,道:“宮外有什麼事情嗎?”

潘隱上前,道:“尚書檯以及六曹九寺有多道奏本送上來,盧毓按照陛下的旨意,全送回尚書檯了。”

劉辯抱着茶杯,細細思索,道:“盧毓,也應該安排出去鍛鍊鍛鍊了。”

盧毓是盧植之子,在掌宮令上做了好些年,也出去此處奔走過,能力與品行都十分不錯。

“讓盧毓去尚書檯吧,任尚書中書,負責尚書檯日常事務,總管文書來往,上傳下達。”

尚書中書?

潘隱心裡唸叨這個名字,旋即也明悟,大概與過去的尚書令相當,只是品級應該不高,重要性卻是一樣。

“是。”潘隱應道。

劉辯又喝了口茶,想着新任掌宮令人選。

小輩還是有很多人才的,也都初露頭角,但掌宮令看似不起眼,卻又十分特殊,掌管着宮裡奏本、文書的傳遞,功能類似於後世的司禮監。

“司馬懿吧。”

在陳羣與司馬懿之間,劉辯選擇了司馬懿。

這個人,要好好培養,用好了,是一把好刀,能文能武。

“是。”潘隱神色不動的應道。

盧家並不是當世大世家,盧植死後,盧家沒落,唯有小小年紀的盧毓苦苦支撐。

但司馬家不一樣,始終是大世家,尤其是當前,即便司馬俊過世,可司馬防爲徐州牧,司馬朗、司馬懿一直在朝廷當值,是炙手可熱的大世家。

一旦司馬懿成爲掌宮令,司馬家可以預見,將更上一層樓!

劉辯扶着桌子站起來,捶了捶痠麻的雙腿,望着宮外道:“那司馬朗,調去大司馬府吧,給劉備做掾屬。”

“是。”潘隱道。

劉辯看着桌上的文書,又有些頭疼。

漕運的事情太過複雜,令他有些無從下手,而且諸多水路不通,想要開槽,也沒錢沒糧。

“還是得慢……”

劉辯輕聲自語,他想做很多事情,但無異需要大量的錢糧作爲支撐,或者說,足夠的國力。

他想做,而且必須要做的事情,不是一次性的,往往好日長久,需要有穩定的稅賦作爲來源。

“治大國如烹小鮮,古人誠不欺我。”

劉辯有些感嘆的說了一句,道:“回吧。”

潘隱一揮手,四周的黃門、宮女動了起來,他跟在劉辯身旁,道:“陛下,御史中丞,請旨調查工曹。”

劉辯眉頭一挑,道:“這麼快?”

‘河道’的源頭在工曹,而當時的工曹尚書是吳景,現任的幷州牧。

田豐心心念念想要徹查河道一事,已經憋了大半年了。

潘隱亦步亦趨在劉辯身後,道:“是,田中丞已經上書,但尚書檯的意思,想要等到明年,找個理由將吳景詔回洛陽,當面對峙,儘可能的妥善處置。”

吳景不止是前任工曹尚書,現任幷州牧,更是孫策的舅父,一旦動他,孫策的態度很可能發生變化。

劉辯踱着步子,心裡沉吟不斷。

孫策不是大漢忠臣,這一點毫無疑問。

劉辯留他在吳郡,根本目的就是爲了拖住袁紹,爲他的‘新政’爭取時間。

但孫策本身實力並不全,只有吳郡一地。

“查吧。”

不過片刻,劉辯微笑着恢復了腳步,道:“告訴田豐,讓他放開手腳去查,不論是誰,依國法辦。”

“遵旨。”潘隱道。

潘隱不是十二常侍,可他對朝局的洞察,外面的朝臣都比之不過。

一旦吳景落罪,或許會逼迫孫策公開謀反,更加緊密的與劉表、袁紹之流苟合,對江南的局勢有着莫測的影響。

劉辯出了芳林苑,路過了永安宮,餘光一瞥,便看到一個少年,在認真悉心的教一個少年劍術。少女七八歲模樣,嬌笑不止,少年卻十分認真,一板一眼,如同一個嚴苛的老先生。

劉辯站在門口,眯着眼看着,好一陣子,道:“這樣的情況有多久了?”

潘隱低着頭,道:“回陛下,是太后娘娘允准的,有幾日了。”

劉辯靜靜看着孫權與劉旌,心裡慢慢轉悠。

“孫權,好像十六了吧?”劉辯道。

潘隱道:“越過年,正十六歲。”

劉辯微微點頭,再看着女兒那興奮通紅的小臉,不由笑道:“伯符也是一個人才,明年讓他參加科舉吧。”

“是。”潘隱屏住呼吸,小碎步跟着劉辯離開。

離開最後一點,他餘光還是瞥向了不遠處的長公主以及孫權。

剛剛決定對吳景動手,現在孫權又與長公主走的極近,但陛下反而誇獎孫權是人才,還要他參加明年科舉!

潘隱不敢多想,緊跟着劉辯。

宮外的尚書檯,荀彧等人比以往更加忙碌。

除了年底的事情太多,還有就是宮裡做了甩手掌櫃,將所有事情的決策交給了尚書檯。

天色漸晚,尚書檯依舊燈火通明,不止是尚書檯的官吏來來去去,還有宮外的官吏進進出出。

這段時間,宮門幾乎沒有關過,外廷自由出入。

荀攸突然衝出了值房,拿着一道公文,臉色陰沉來到了荀彧值房,怒聲道:“丞相,你看看吧。”

荀彧擡頭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打開公文看去。

不等荀彧看完,荀攸就坐在他邊上,怒氣填胸,恨聲道:“王景興真是好大的魄力,這是要將我潁川人一網打盡了!”

荀彧看完了,臉色有些沉凝。

這份公文是王朗上來的,內容是要將北方七州的郡縣主官進行大規模輪調,其公文裡聲稱這樣是爲了加速整頓吏治,理清地方弊政。

荀攸見荀彧不說話,鐵青着臉道:“我看駁回吧,他太過明目張膽了,這麼大的事,事先不稟報,反而直接尚書,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爲,決不能縱容!”

荀彧點頭,道:“駁回吧。”

荀攸一怔,本來還準備好一肚子話,準備好好說服荀彧,不曾想,荀彧簡單利落的答應了。

在他的注視下,荀彧拿起筆,在這道公文上,工工整整的寫上了‘駁回’二字。

荀攸不解了,道:“你真駁回了?”

荀彧頭也不擡,繼續翻着公文,道:“太過劇烈了,而且沒有詳細的規劃,這種舉措,只會引來混亂。你派人通知王景興,讓他有空來尚書檯當面陳述。”

荀攸瞬間會意,道:“好,我派人與他說。還有,那田豐在尚書檯動作很大,清退了很多人,任命了新的三臺主官,還有左右司,對七路監察御史替換了大半,還從洛陽府調了諸多卒役,我懷疑,他要做事情了。”

荀彧拿起筆,寫了幾個字,在換公文的間隙道:“御史臺的事務,不歸尚書檯管,你莫要插手,更不要說什麼。”

或許是荀彧答應駁回了王朗的計劃,荀攸神態相對輕鬆許多,道:“那些我不管,我是擔心田豐,這個人膽子大,手段狠,一旦放開他,還不知道要惹出多大的禍亂來。”

荀彧神情動了動,拿起的筆,慢慢又放下。

荀攸的話,無疑戳中了荀彧。

那田豐在豫州治水時,發瘋了一樣,殺了多少河官,甚至欽使都不放過,這樣的膽子,滿朝野找不出第二個來。

田豐要是洛陽重複豫州的事,簡直是袁術第二,再屠一次洛陽城了。

“他答應了陛下,應該不會亂來。”荀彧思索再三道。

荀攸搖頭,道:“你別忘了,河道一事,牽連衆多,那一個吳景,或許就能將工曹全數拉進去,再加上御史臺的巡河御史,戶曹負責錢糧的司官,或許,還有一些大士族參與其中。到時候,即便田豐想大事化小,怕也收不住手。”

荀彧其實已經想到,聽到荀攸的話,還是不自禁的臉角微抽。

自當今陛下登基以來,雖然進行了多次吏治整頓,但爲了穩定,一直是抓大放小,給了天下人一種溫和寬容的假象。

頭痛醫頭,治標不治本,治病除根,纔是正途。

現在,他們要之根,就需要連根拔起,那所帶來的影響,將是誰都無法預料的。

當今登基滿打滿算不足七年,七年之前,大漢朝是什麼模樣,荀彧,荀攸什麼清楚,皇帝、太后帶頭,貪污腐敗,肆意斂財,幾乎沒有他們不敢做,沒做過的事情。

上行下效,大漢官場,在多年前就已經病入膏肓,深入骨髓了。

“盯着他。”

荀彧雙眸平靜,注視着荀攸,道:“必要的時候,強行遏阻事態。”

‘強行遏阻’,遏阻的不是事態,是事態的觸發人——田豐。

荀攸重重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御史臺近來與吏曹走的迫近,名義上說是爲了‘京察’,我擔心,他們兩人密謀約定了某些事。”

荀彧擡頭,看向黑漆漆的門外,眸光深邃、銳利道:“不管他們密謀什麼,約定什麼,凡事皆須尚書檯定奪,我相信他們清楚這一點。”

荀攸注意到了荀彧的眼神變化,心裡猛的一動,道:“你有什麼計劃?”

荀彧迅速恢復如常,拿起筆,繼續批示,道:“我準備起復一些被黨錮的官員。”

荀攸一怔,道:“黨錮的那些人?他們能聽我們的嗎?再說了,他們大部分與楊、袁兩族關係密切,是否不妥?”

“用不着那麼多,關鍵幾個位置就行,”

荀彧批覆的速度加快,道:“我與陳宮商議過了,準備進行大規模的屯田、開墾,還有就是治河,也要動用大量的青壯,這些要避開朝廷現在的官吏,又需要很多有實際經驗的官員來主導,陛下已經首肯了。”

荀攸臉上浮現笑意,彷彿洞悉了荀彧的目的,道:“好,這一點我支持你。不過,這些需要大量的錢糧,戶曹怕是拿不出來吧?”

“皇家錢鋪那邊,鑄造的新錢,有二十萬緡,”

荀彧頭也不擡,道:“這筆錢是出自內庫,陛下已經允准,暫借給我。”

“二十萬緡……”

荀攸有些吃驚,道:“內庫有這麼大錢嗎?”

旋即,他立即收聲,醒悟過來。

朝廷的屢次征討,繳獲了大量的錢糧,諸多寶物,雖然每次都會有相當一部分錢糧撥給朝廷,但絕大部分入了內庫。

其中,應該還有諸多抄家得來的。

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381章 瑞雪兆豐年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74章 王允的野望465.第465章 敏銳484.第484章 獻計473.第473章 狼狽第551章 分崩離析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132章 全部處決第600章 大勝第367章 不啻驚雷430.第430章 恐怖猜測第553章 修身養息第139章 義父第319章 會盟第59章 世家風骨第387章 千奇百怪497.第497章 公第534章 聰明與糊塗第43章 先安後定(求追讀)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364章 滅董就在今日第85章 圍起來463.第463章 賈詡之言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553章 修身養息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576章 人言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417.第417章 許攸第406章 殺雞駭猴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34章 沖淡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276章 出乎意料第299章 橫推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第283章 敏感時刻第559章 遠航第192章 豢養第97章 大圖謀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466.第466章 舊事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379章 詐第37章 終於來了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14章 籌碼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550章 陰陽460.第460章 誘惑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34章 沖淡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164章 郭嘉的猜測 洛陽的沸騰第142章 蔡侯紙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548章 選擇二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第554章 瑜亮第23章 沆瀣一氣第178章 關雲長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577章 廢長立幼第121章 九卿之首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442.第442章 弔詭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594章 在即第25章 曹操第43章 先安後定(求追讀)480.第480章 國本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596章 失利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392章 透心涼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105章 匈奴單于445.第445章 尾隨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356章 天雷滾滾504.第504章 一聲殿下第36章 制衡第250章 鏖戰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538章 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