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徐黨之劫

五月,這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季節。

在掃清障礙和有很大機會除掉徐階後,嚴世蕃伸手將旁邊美豔的蘇娘摟抱過來,繼續着這裡醉生迷死的生活,享受着這一種奢華至極的精品人生。

縱觀整個大明朝,誰是當代最風光的衙內,嚴世蕃可謂是當仁不讓。

他出生於首輔之家,從小得到母親的溺愛。雖然他無法走上科舉入仕的道路,但卻以官萌輕鬆進入官場,並很順利地出任了工部左侍郎,更是一度掌握着天下官員的任免。

當下只要一年守孝期結束,他便能再度以侍奉老父的名義重回內閣,參與到實際的票擬事務中,成爲凌駕於百官之上的小閣老。

此時此刻,嚴世蕃既期待着時間慢一些,好讓他在這美人鄉多呆一會,卻又希望日子過得快些,好讓他儘快重返內閣。

京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漩渦,每時每刻都旋轉着,似乎隨時都會將人吞噬掉。生活在這裡的官員,卻是一刻都不得安寧。

徐府客廳,空氣瀰漫着一團淡淡的愁雲。

雖然今日並不是休沐日,但這裡已經坐着七八位官員,其中不乏高級官員。除了大常寺少卿徐璠之外,還有兵部左侍郎胡鬆、吏部郎中喬玉石以及徐階的幾個得意門生。

徐階主持的是嘉靖三十二年的會試,只是當年的前三甲的境遇不佳。

狀元陳謹在翰林院擔任修撰期間,奉命冊封藩府,授命後因病逾期落職,被外放任惠州推官,從而早早便失去儲相的資格。榜眼曹大章早早外放地方,而探花溫應祿應病過世。

在諸多門生中,詞臣這一脈呈現着頹勢,而最出彩的則是徐階在翰林院擔任教習收的一名弟子——張居正。

張居正脣紅齒白,一張標準的國子臉,整個人顯得風度翩翩。他是嘉靖二十四年的進士,以庶吉士入翰林院,而後一步步地嶄露頭角。

現如今,他在國子監擔任司業一職,雖然僅是一個小小的正五品的官員,但他走的卻是一條通天路,地位卻顯得超然。

遠的不說,現在的閣臣袁煒在三年前亦不過是一個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大學士,只是經過禮部左侍郎過度,便直接入閣拜相了。

張居正在搭上徐階這條線後,亦是時常進出于徐階,而是經常得到徐階的點撥。得知皇上派遣左副都御史董威出任欽差前往松江府調查毀堤淹田一案,他下衙便即刻趕來徐府。

“聖上怎麼就同意讓董威前去調查,難道不知董威是嚴黨的爪牙嗎?”徐璠的心裡早就憋着一股怒氣,此刻當着衆人的面進行抱怨道。

衆人聞言亦是面露苦笑之色,都清楚左副都御史董威是嚴黨的重要成員。若是派着他過去調查,哪怕徐家沒做毀堤淹田的事情,董威亦會找辦法給徐家潑髒水,甚至虛構證據來誣陷徐家。

“皇上豈能不知,不過嚴閣老恐怕又是倚老賣老,皇上亦就遂他的願。去年,吳萬里(吳鵬)去職,嚴閣老不亦是推舉他的小舅子,當真是舉賢不避親啊!”監察御史鄒應龍應答,說到最後明顯透露着幾分嘲諷之意。

張居正等人亦是無奈,雖然嚴嵩已經老邁,但卻仍然深受皇上的恩寵,以致這種明顯“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

兵部左侍郎吳鬆顯得老誠持重,喝了一口茶淡淡地開口說道:“咱們都別在這裡抱怨了,都想一想現在該怎麼辦吧!”

此言一出,衆人當即閉嘴。

由於禮部尚書嚴訥沒有到場,而吳鬆這位南直隸籍的兵部左侍郎已然成爲主心骨般,更是這裡官職最高和資格最老的官員。

徐璠眼睛突然一亮,當即提議道:“要不咱們一起上疏彈劾董威不堪用事,請求聖上罷用董威,要求另派他人前往!”

“徐少卿,不說聖上會不會同意,你說現在派誰前去合適呢?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秉公決斷?”鄒應龍顯得不客氣地迴應道。

這話一出,不僅是徐璠本人,其他人亦是苦口無言。

若是派他們這邊的人,那嚴黨那邊肯定不會同意,甚至會指責他們這邊試圖掩蓋真相。只是派一箇中間人過去,不說這個人敢不敢得罪嚴黨,這個人未嘗不希望他們這邊倒大黴。

在當下的朝廷中,黨同伐異早已經成爲了主流,想要找一個跟包龍圖那般鐵面無私的人,簡直比找三條腿的青蛙還要難尋。

徐璠卻是心裡一動,脫口而出說道:“咱們提議派遣林若愚如何?”

“老夫敢肯定,那小子是最希望你爹倒臺的人!徐璠,你莫要忘記,此事正是由那小子挑起的!”胡鬆放下茶盞望着徐璠,顯得很是肯定地說道。

一直不吭聲的張居正亦是開口說道:“林若愚這人雖有青天的美名,但其野心比誰都要大。若是由他到松江府查案,憑着他的智慧,咱們當真是引狼入室了!”

“相比之下,董威比那小子還要好呢!”鄒應龍顯得諷刺地道。

只是他們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昔日被他們輕視的小子,如今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已經變成一個極度棘手的人物,甚至已經讓他們產生了畏懼心理。

事實亦是如此,若不是林晧然點起這一把火,他們亦不會落到如此艱難的處境,他們的黨首徐階極可能在這場浩劫中下臺。

徐璠發現衆人簡直將他當成出氣筒,當即兩手一攤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們說說了,現在該怎麼辦嘛?”

胡鬆等人大眼瞪小眼,頓時如同泄氣的氣球般,當即便犯難了。這董威明明不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但他們縱使一起站出來反對,似乎亦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張居正看着衆人都沒有主張,語速平緩地開口說道:“要不,咱們先等老師回來,看看他老人家怎麼說吧?”

衆人剛剛點頭,一名僕人匆匆進行彙報道:“老爺回府了!”

第79章 憤怒的江月白第1426章 擒龍第1597章 啞迷第1618章 魚死網破?第1313章 考語第484章 捕快第1198章 有客上門第67章 待客第1538章 又見聖旨第1524章 鹽弊第1335章 變天了第232章 審卷第865章 袁煒的怒第1295章 抉擇第299章 謎底第324章 打砸的玄機第625章 風雨欲來第349章 辦事效率第1695章 清官之殤第1631章 禮部點卯第1459章 花魁大賽第1635章 謀巡撫官第674章 衝擊波第290章 後知後覺第1491章 松江第1146章 門庭若市第471章 錢善的小九九第1743章 吳閣老第145章 明悟與曙光第984章 王弘海的犟第1412章 落幕第235章 焦殿傳臚第1178章 運籌帷幄第1783章 烏雲第172章 階下囚第293章 徐遠平的反擊第584章 合格的父親第1079章 當務之急第372章 江員外第293章 徐遠平的反擊第1076章 衝擊波5第696章 歌功頌德第1687章 破家知縣?第1417章 幕後之人第791章 花落林家第180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2第220章 第一張關係網第1260章 怪案第1288章 試探第1692章 延議結果第1258章 志同道合第1520章 新鹽法第488章 找死第1060章 暗流涌動第1745章 老薑徐階第597章 圖窮匕見第667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630章 洗牌第1370章 手腕第291章 傳聞(月票加更)第580章 自作孽第1371章 魚死網破第946章 考前的期許第606章 嚴家父子第456章 對決第1059章 賭徒第457章 守成更難第1615章 蘇州第1079章 當務之急第6章 富貴險中求第883章 多事之秋第1309章 釣魚執法第1586章 元宵第1153章 票鹽法第1168章 躲貓貓?第1217章 新氣象第1384章 蒞臨揚州第1507章 老狐狸第982章 意外收穫第1684章 寶地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12章 趕集第217章 紅面紗第180章 作別第1172章 茶與茶女第751章 香山新城的阻力第718章 羊城第1364章 路見不平第536章 斡旋第1248章 虎妞的小九九第1809章 東宮三師第1469章 道路第683章 年齡的劣勢第124章 廣州府第1785章 盡責第338章 提親第221章 門生帖第554章 城破第751章 香山新城的阻力第815章 新官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