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浮誇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這無疑是一句好詩,特別是“縱橫”與“半面”用得極爲巧妙。只是歷來好詞好句,但卻不一定會是好的韻意。

粵西這邊的學子卻強忍着拍手稱讚的衝動,眼睛的餘光睥向了一旁的吳桂芳,心裡泛起了一絲擔憂。

“哈哈!狂妄!”

“看你這次怎麼死!”

“僥倖中了一個解元,卻連參政大人都不放眼裡了,呵呵!”

……

與之相比,先前起鬨的粵中舉子心裡卻是得意無比,鄙夷地望了林晧然一眼,然後幸災樂禍地等着吳桂芳的暴怒。

這句詩無疑是有點打吳桂芳的臉,這句詩的意思類似於“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實話意不錯,但用的場合卻不對的。

如今吳參政大人讓你來題畫,自然是想讓你對他的這副畫進行吹捧,結果你卻偏偏來了這麼一句,不是打臉又是什麼?

正是如此,粵中的那些考生心裡很高興,想看這個搶奪他們解元之位的小子吃癟。

“好!好!”

正是這時,兩個“好”字突兀地在宴會中響起,第一個“好”字像是有感而發,第二個“好”字則像是經過深思的評價。

“怎麼這樣?”

“真是見鬼了!”

“我怎麼覺得寫得很一般呢?”

……

粵中的舉子尋聲望去,卻是一個個都是呆若木雞,難與置信地望着座上的尹臺。

咦?

不要說粵中的舉子,哪怕是心向着林晧然的粵西舉子亦是愣然,驚訝地望着座上的老者。

卻見今晚一直魂不守舍的尹臺,這時卻是流下了兩行濁淚。

一時間,整個宴會的目光都落在尹臺的身上。

大家看着尹臺如此大的反應,不由得面面相覷。卻是誰都不夠明白,主考官大人爲何突然間哭泣,這詩似乎沒這般大的威力纔對?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知魚之樂,焉知魚之痛?

尹臺作爲此次宴會的主角,成爲七十五名新科舉子的恩師,但卻難掩心中的失落。

雖然很多人都在猜測着,此次他被任命爲廣東的鄉試主考官,是不是已經受到了上層的關注,進而有機會回到北京六部擔任待郎,從南京的泥澤中爬出。

只是以着他對朝政形勢的判斷,卻知道不會有這一種可能性。能夠從南京爬出的,要麼是黨爭中的勝者,要麼就是能成爲嘉靖帝的有用棋子。

但如今的首輔嚴嵩對嘉靖是言聽計從,簡直就是無微不至,根本就是無孔可鑽。只要能讓嘉靖開心,嚴嵩能夠將天下的黎民百姓置於水火,試問有着這樣“盡心盡力”的首輔,嘉靖何須來南京找聽話的人呢?

而在黨爭中,他打一開始就錯站清流的隊伍中。爲官三十六載,仍然不得志,最終更是被打到南京養老,成爲官場中的失意人。

不過,他雖然明悟得有些太晚,但就在前陣子,卻有一個巨大的機會擺在他的面前。

只是世事弄人,他最後沒能抓住,這次回南京註定要繼續坐冷板凳。

今晚看着這些意氣風發的舉子,不由得想起曾經在瓊林宴上的自己,一時間卻是悲由中來。曾經的理想,如今的困局,讓他心裡再難以平靜。

正是他痛苦萬分的時候,一首詩卻是傳到了他的耳中,讓到他心裡猛然一震。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這句詩其實藏着一個典故,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下》述:“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現在這句詩的意思是:不需要像那個主管僧寺事務的和尚一樣每天報竹的平安,因爲高節清風是竹子的本性,這點大家都知道。

是的,這詩句如同一道閃電,突然將他照亮。

尹臺一下子撥開了心頭的所有迷霧,他的本性跟竹子一般高風亮節,一輩子都不會改變,故而亦不需要“日報平安”。

一念至此,他的心中大定,爲着這詩叫好,亦爲着自己叫好。當即放下了沒能抱上嚴嵩大腿的懺悔,心裡甚至還涌起了僥倖。

吳桂芳正欲要表達什麼,結果聞言便微微愣神,轉而扭頭望向了流着兩行濁淚的尹臺,心裡仍是驚訝得無以復加。

雖然他官運亨通,在官階上亦比尹臺低上半級而已,但是對這個足足比他先進入官場二十三年的尹待郎,他還是很敬重的。

只是他很不明白,尹臺若是有心護着此子,一句話稱讚下便可,犯不着故意裝着感動流淚,這個戲不覺得演得太浮誇嗎?

尹臺卻沒有理會大家所想,而是來到了畫前,對着畫進行誇讚道:“字已經初成大家之風,這詩……亦是傳世之作。”

“謝恩師誇獎!”林晧然聞言,便是拱手道歉。

尹臺聽到這話後,又是認真地打量着眼前的林晧然,眼睛明顯流露着欣賞之色,捋了捋鬍鬚道:“呵呵!不驕不躁,你是難得的一塊良玉也!”

“恩師謬讚了!”林晧然仍然擺着謙虛的姿態,又是拱手道。他卻是沒有想到,本來想用這詩討好吳桂芳,結果卻討好了這位南京禮部右待郎。

先前準備看林晧然笑話的粵中學子,這時卻徹底是傻眼了。任誰都可以看出,恩師對林晧然不像是演戲,而是真的青睞無比。

雖然他們在場的七十五人都跟尹臺結下師徒之情,但不可能人人都在恩師面前留下印象,甚至今晚恩師彷彿是一棟雕像,對誰都沒有正眼看上一眼。

其實這個結果,大家都還是可以接受,畢竟恩師這種分配很“均勻”。但誰能想到,恩師突然對林晧然青睞得無以復加,那眼睛彷彿都要瞧出花來了。

正是如此,粵中的學子眼中除了妒忌,還是妒忌,恨不得將林晧然掐死。

“或許我也應該試試!”

有些舉子在妒忌之餘,亦很看向吳桂芳的那副畫作。畢竟是竹是四君子之一,誰都會寫過竹詩,心中自然有一二首的,當即便是想往着上面再添一首詩。

第1490章 紮根第1166章 應對第1211章 剛正和民心第859章 一千萬的目標第984章 王弘海的犟第1028章 柳暗花明第467章 困擾第1450章 變天了第258章 風雨欲來第438章 甕中之鱉第941章 一戰成名6第289章 分歧第289章 分歧第686章 有份量的禮物第1007章 好一場苦肉計第1309章 釣魚執法第1707章 三司會審第804章 落幕和開始第161章 喜訊遠來第346章 聽到了第852章 馬六甲第1479章 亂子第1782章 舌辯和口才第1334章 揭曉第669章 又見炮臺第330章 弊端第308章 又見聖旨第1793章 協商?第752章 黃大富的提議第1267章 楊博的打算第824章 林晧然的算盤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1060章 暗流涌動第16章 圖窮匕見第1620章 無形的手第1715章 隱憂第1448章 判決第483章 虎妞的新興趣第603章 新想法第84章 幸運與倒黴第514章 但願海波平第1046章 不速之客第151章 解元第683章 年齡的劣勢第605章 最慘一屆第1114章 較量第157章 恩師第1664章 范仲淹的真正殺招第169章 一場假暴雨第1070章 聖旨第747章 虎妞歸來第981章 父子的代溝第1470章 憤慨第1649章 翱翔第943章 林算子第761章 開審(兩章合一)第725章 升堂第928章 熱心的徐爌第140章 衝突第1153章 票鹽法第537章 歸來第1510章 王炸第1169章 風雨歇?第525章 追擊第320章 怕與不怕第1026章 坦誠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883章 多事之秋第1307章 施壓第811章 汪柏的決斷第1441章 親親相匿第758章 緊張第1051章 林家有妹初成長第24章 愚蠢的狙擊第888章 老狐狸第567章 科技之光第686章 有份量的禮物第317章 走出牢籠第554章 城破第522章 倭寇第788章 聖旨第343章 積極態度第539章 言商第1773章 財神爺不好當第191章 深秋雨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596章 誰是繼承人?第577章 江府的底氣第828章 說客第597章 圖窮匕見第596章 誰是繼承人?第1605章 北京後海第1488章 不冤第1806章 胡宗憲的請求第50章 交心交底第1574章 上任第413章 並指第1522章 心扉第1789章 京城秋第1408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