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 又見彈劾

四月好天氣的背後卻是多雲少雨,令到西苑宮殿羣的屋頂多了一些積灰,而北邊樹林子的知了顯得更加的煩躁不安。

只是不管外界如何嘈雜或喧囂,萬壽宮始終顯得靜悄悄的,這一座高大的宮殿甚至還透着一絲陰森恐怖。

昨晚在大高元殿前建醮祈長生,嘉靖今日睡到太陽曬屁股才起牀洗漱,而後又到靜室進行玄修,事畢服下一顆丹藥。

皇帝的一舉一動都倍受外界關注,卻註定不可能像普通人那般隨意郊遊和逛街,致使每日的生活難免單調地重複着。

丹藥順着水送入肚子裡,嘉靖卻明顯感到丹藥的效果在下降,只是他的心裡對長生的執念卻是不減反增。

他服下丹藥之後,心裡卻是暗歎一聲。只希望這個朝堂能夠少一些煩心事,讓他更專注於修玄,從而早上踏進長生之境,甚至能夠白日飛昇。

“主子,你感覺怎麼樣?”黃錦接着嘉靖遞回來的水杯,當即關切地詢問道。

嘉靖前些時日咳嗽的症狀剛剛消失,早上起來卻是出現了乾嘔的症狀,令到黃錦此時顯得頗爲擔心地望着他。

面對着黃錦關切的目光,嘉靖卻是隨意地擺了擺手,便是徑直離開了靜室,打算開始今日作爲皇帝的工作。

到了殿中,馮保和另一個年輕的太監早已經在這裡忙碌開來。

兩京十三省的奏疏經過分門別類,大致是以輕重緩急進行劃分,此時整整齊齊地堆放在那一張黑漆的長案上。

嘉靖深知宦官干政的害處,故而登基以來,一直保持着對宦官的打壓。

哪怕他選擇信任於嚴嵩那種“奸臣”,亦是沒有想過將“批紅權”交給這些內監,而是始終將這幫內監當成僕人般驅使。

馮保年僅二十歲出頭便擔任四大秉筆太監之一,除了因爲他有一手好筆法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這種年輕的太監不容易干預政事,而是老老實實地做好文書的工作。

嘉靖先是側臥在軟榻上,接着將手伸向那疊重要的奏疏,這些通常都是言官彈劾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的奏疏。

對於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言官,他素來是不喜歡的。跟着那些自命不凡的清流相比,他更喜歡聽話的官員,哪怕這些官員身上或多或少有着毛病。

話又說回來,他朱厚熜亦算不上明君。

從他主導左順門血案,且眼睜睜地看着救過自己的皇后活活被燒死,便註定他在史書上不會留下好聲名。

現如今,他只有一個念頭:好好地修玄覓得長生,做一個千秋萬代的君王,讓那些跟自己作對的臣子通通下地獄。

嘉靖隨手翻起了一份奏疏,只是看着彈劾的人和被彈劾的人,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

黃錦注意到嘉靖的這個表情,卻是不由得好奇地望向那份奏疏,發現上疏之人竟然是禮部右侍郎秦鳴雷。

“黃錦,朕可曾下達過‘佛郎機人若不退還滿加剌的土地便永不召見’的聖旨?”嘉靖將奏疏合上,對着黃錦進行地詢問道。

黃錦認真地想了一下,旋即意識到這個應該是早期的事情,而他那時還是宮裡負責起居的小太監,卻是苦笑地搖頭道:“奴才不記得了,不過此事可以查覈!”

“好吧,你查一查,看看是否有此一事!”嘉靖將奏疏擱置一旁,淡淡地說了一句道。

黃錦當即應了一聲,不過這個事情卻不是一時半會便有答案的,便是轉身對一名小太監進行吩咐,讓他領着幾個人前去資料庫查證。

嘉靖又取了一份奏疏進行翻閱,只是臉色突然變得凝重起來。

黃錦送上了茶水,這一次倒是看得真切,已然是刑科給事中張嶽的一道奏疏。

嘉靖思忖片刻,便是將奏疏直接遞交給旁邊的馮保道:“送至內閣!”

馮保應了一聲,只是將這一份奏疏輕輕地放到一邊。由於大量的奏疏都要送到內閣,這一份奏疏並不會單獨送過去,而是等會跟着其他奏疏一併送至內閣。

兩京十三省的事務多且繁雜,涉及到大明方方面面的問題。不僅關乎人事,還有錢財的徵調,甚至還會有自然災害等問題。

今年開春以來,多地的雨水不足。

嘉靖採用了一貫的做法,當即決定進行建醮祈雨,讓道士齎香帛於各地撫臣,遣使祭鎮海河瀆山川之神,命鎮守湖廣安遠侯震醮承天元佑宮。

由於昨夜睡得不好,加上年紀大了,難免會精力不濟,嘉靖在花費一個時辰處理那些重要的奏疏後,便對着馮保大手一揮。

馮保當即心領神會地施禮,便領着小太監將一大堆不算太重要的奏疏親自送到內閣,看到戶部尚書嚴訥恰好在場,便是對着這位重臣施禮,而後便是匆匆離開。

徐階看着馮保離開,伸手拿起上面最重要的奏疏,先是微微蹙起眉頭,旋即將那份奏疏直接遞給了對面的嚴訥。

嚴訥接過那份奏疏,不明所以地翻了開來,卻見奏疏中寫道:“微臣刑科給事中張嶽謹奏:今吏治清明,唯兵部沒有整頓,任用黃印、黃承慶等皆不法而革職。兵部曹司亂而沒有章法,部屬結爲朋黨,狼狽爲奸,打擊將領小校,其罪過當應進行懲處!”

雖然這封奏疏的矛頭直指兵部及兵部官員,並沒有直接指名道姓,但矛頭已然是暗指現任兵部尚書楊博。

六部衙門的吏治均進行整頓,卻偏偏沒有整頓兵部,其中便是因爲兵部尚書楊博的緣故。正是因爲楊博持寵而驕,將兵部當成自留地,阻止吏部對兵部人事上的干涉,更是在兵部和軍隊排除異己、培植黨羽。

嚴訥看過上面奏疏的內容,略一思索,顯得震驚地擡起頭道:“皇上此次沒有將這份奏疏扣下,而是讓人送到您這裡,皇上莫不是要對楊博動手了?”

作爲皇上的身邊人,他沒少揣摩這位性情多變的帝王,瞭解着他真實的意圖。一些看起來無關輕重的舉動,往往會透露着一些深意。

“現在還無法判斷聖意如何,但去年蒙古騎兵跑到了北京城下,加上以林晧然爲首的官員沒少質疑楊博的軍事才能,皇上對楊惟約怕是沒先前那般寵信了!”徐階輕輕地搖頭,並進行判斷道。

嚴訥深知徐階比他更能揣測皇上的意圖,亦是認同徐階的判斷,當即認真地詢問道:“元輔大人,此事如何是好?”

“咱們先將此事告訴楊惟約,既然是他惹出來的禍事,自然是要由他來化解!”徐階的眼睛閃過一抹厲色,當即沉聲地迴應道。

其實是何止皇上,他對楊博亦是產生了怨念。

楊博一直將兵部當成了自留地般,推舉的都是他派系的官員和將軍,但偏偏屢番出事故。像在楊尚英的任命上,便被林晧然加以利用,從而將張偉推上了浙江巡撫的寶座。

現如今,刑部給事中張嶽上疏彈劾於他,且皇上還將奏疏丟到他這裡,證明這個楊博的地位不再是牢不可破。

他跟楊博雖然關係密切,但楊博惹出這種事端,卻不可能由他來幫楊博擦屁股,自然是要楊博去想辦法解決此事。

嚴訥捕捉到徐階態度上的微妙轉變,亦是輕輕地點頭認同。

楊博在下衙回到家裡得到這個被彈劾的消息,當即氣得直跳腳地咒罵道:“此事一定是林若愚想要置我於死地!”

如果要弄一個最痛恨之人的排行榜,那麼林晧然已然是高居首位。自從林晧然回京,令到他的日子不再像以前那般滋潤,而今林晧然更是步步逼近,竟然想要一舉將他揪下兵部尚書的寶座。

“爹,現在該如何是好!”楊俊民是從頂頭上司嚴訥那裡得到的消息,這時坐在旁邊的椅子上,臉上滿是擔憂地詢問道。

現在刑科給事中張嶽彈劾老爹的奏疏已經到了內閣,雖然憑藉着他家跟徐階的親密關係,徐階自然會偏向於老爹。

只是事情的關鍵並不在內閣,而是在於聖意。

若是他爹像當年的首輔嚴嵩般突然失去了聖意,那麼很可能就會丟掉兵部尚書的位置,這纔是目前最爲擔憂的事情。

楊博端起管家送上來的茶盞喝了一口,雖然心裡很是憤怒,但卻保持着冷靜的頭腦,顯得憤恨地咬牙道:“我明日便上疏自辯,請辭以示清白!”

在說到“請辭”兩個字的時候,咬得很重,更是充斥着一股濃濃的怨念。

ωwш ✿ttКan ✿C〇

“爹,你這就要認輸了嗎?”楊民的眼睛微微一瞪,顯得萬分驚訝地詢問道。

“皇上應該不會放你爹走,北邊還得依重你爹來守護!”楊博將手中的茶盞輕輕放下,顯得頗爲自信地說道。

跟着那些以青詞得寵的官員不同,他最大的政治資本是能夠保障九邊的穩固,能夠保障北京城的太平。

如果皇上要撤掉他兵部尚書一職,極可能是要面對一個不穩定的九邊,甚至會危及到北京城,這是皇上斷然不願看到的。

正是這個原因,他纔敢於肆無忌憚地在兵部和軍隊中排除異己、拉幫結派,致使兵部幾乎已經是遊離於朝堂之外。

現在他自然不是真的想要辭官回家,更不會輕易放下權勢,而是通過以退爲進來化解這一場潛在的大危機。

“爹,萬一你的辭呈遞交上去,皇上同意你請辭怎麼辦呢?”楊俊民卻不敢過於樂觀,而是擔心地詢問道。

“若真被皇上批准了,那你就跟我回山西老家,暫時避開那個林若愚吧!”楊博瞥了一眼楊俊民,便是做出最壞的打算道。

這請呈以示清白無疑是一步險棋,但他卻不得不這麼走。

如果不拿出辭官的姿態,這事怕是不容易平安地度過去。畢竟張嶽所彈劾確有其事,一旦朝廷認真追究起來,這打擊將領小校事小,如果坐實部屬結爲朋黨那就是一項大罪。

若是到了那時,不僅要丟掉他兵部尚書的寶座,而且恐怕還得下大獄了。

“孩子領命!”楊俊民聽着他老爹的安排,心裡頗不是滋味地拱手道。

他歷盡千辛萬苦才考得進士的功名,並熬到現在正六品戶部主事,可謂是苦盡甘來了。但偏偏地,他被動地捲入了這場朝堂鬥爭之中。

一旦他爹真的敗了,那麼他便要跟隨老爹離開朝堂躲避林晧然的鋒芒。只是林晧然比他還要年輕十歲,接下來入閣拜相已然是板上釘釘之事,讓他如何避得過去,莫不是要永世不爲官了?

只是楊博已然打定了主意,通過請辭的方式放手一博,成與敗全系嘉靖之手。

槐樹衚衕,吳府。

因刑科給事中張嶽上疏指責兵部弊病,這個事情已然令到現今朝局緊張過來,各方勢力亦是蠢蠢欲動。

林晧然剛剛從會同館回到家中,便得知吳山叫他過去一趟。由於兩家離得近,他索性連轎子都不坐,當即決定徒步前往隔壁衚衕的吳府。

“相公,那今晚我們便在我爹孃家裡一起用餐,可好?”吳秋雨看着林晧然要即刻前往,當即便是提議道。

“甚好!”林晧然顯得無所謂地點頭道。

吳秋雨得到應允,便是開心地讓人將菜餚送至孃家,同時跟隨林晧然一道前往。

林晧然和吳秋雨進到吳府,自然不用下人通稟,吳秋雨則前去尋找她的母親,而林晧然輕車熟路地來到了後院的涼亭上。

吳山是一個很講究規矩的人,更是約束着自身的行爲,故而並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每日處理吏部衙門的事務回到家中,亦是換了衣服便來到後園的涼亭中望那夕陽。

林晧然迎着夕陽的光輝來到涼亭中,對着坐在這裡喝茶的吳山恭恭敬敬地施禮道:“小婿見過岳丈大人!”

“彈劾楊博之事,是不是你讓張嶽乾的?”吳山將茶盞輕輕地放下,擡頭望着林晧然直接開門見山地道。

第1320章 離別第580章 自作孽第1077章 衝擊波6第819章 故人第580章 自作孽第687章 露絲的驚訝第992章 平靜與波瀾第451章 細作?第645章 辦法第970章 嚴世蕃的企圖第474章 亮劍第885章 阻力第306章 真相第1511章 後生可畏第131章 神仙也跳牆第1532章 帝心難測第760章 京城紛爭第535章 卑鄙第1229章 巧合?陰謀?第56章 幫主虎妞第847章 接舷戰第110章 自由?第351章 獅子大開口第1331章 酒令與不安第885章 阻力第1328章 來意第285章 情報第914章 暗流第1451章 暗流第1031章 問道第1070章 聖旨第1516章 大序幕第1059章 賭徒第1270章 取捨第379章 希望第78章 君自富於上第591章 大洞穴第783章 非常規操作第709章 芙蓉帳暖第525章 追擊第1176章 徐階之危第1048章 鬧至公堂第1112章 嘉靖的反應第238章 馮三的新名字第871章 佗城第1314章 世事無常第453章 被動出擊第989章 最壞的結果第1441章 親親相匿第1190章 生存之道第1555章 青天歸來第437章 財路第416章 樵夫第133章 震驚第127章 中秋燈會第1242章 吾往矣第558章 不好的事第426章 鉻印第1553章 漕弊?第913章 質疑?第1442章 甕中捉鱉第767章 濠鏡危機第1014章 徐嚴一家親?第1308章 身份第304章 牛如花的困惑第1392章 荷塘小築第26章 鬆詩第1358章 委任第718章 羊城第1790章 真禍第292章 奇特的旨意第1651章 平常之諾第1177章 長生夢第605章 最慘一屆第66章 染布坊第125章 救美第1320章 離別第1231章 木榆腦袋?第635章 兄妹第1386章 良策第916章 袁閣老的麻煩第71章 小生意大生意第1039章 拳頭第1388章 林晧然的手段第513章 另有打算第194章 情誼(月票加更)第458章 去哪裡?第1438章 證據第1582章 年近第230章 考題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359章 狼與羊第1345章 變數第146章 高薦第1311章 京城風雲第1157章 大費周章?第491章 鬥志第1372章 一場好戲第216章 意外(月票加更)第121章 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