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雖然春夏之交的夜幕要降臨得晚一些,但徐府已經提前亮起了燈火,門口、前院和內宅都掛上了燈籠。
一頂顯得很普通的轎子在前院徐徐地落下,從裡面鑽出來的正是當朝的首輔徐階,一個慈眉善目的和藹老人。
“爹,你可回來了,我都等你半天了!”徐璠在這裡等候多時,看到徐階從轎子走出來,當即便是迎了上去打招呼道。
徐階卻是不待見這個毛糙的兒子,而是對着徐璠身後的兩個身穿七品官服的官員溫和地打招呼道:“若雨,司直,你們二個來了?”
跟在徐璠後面的正是當下風頭正盛的南京御史林潤和刑科給事中歐陽一敬,二個人都是地道的南方人,中等身材,但都有着一張國子臉的好官相。
“下官拜見元輔大人!”林潤和歐陽一敬當即上前,一起恭敬地施禮道。
歐陽一敬是嘉靖三十八年的進士,初授蕭山知縣,得益於徐階的提拔,三年後被朝廷召回京城授爲刑科給事中。
在大明的官場中,有着一羣特殊的羣體。他們的品秩僅是正七品和從七品,卻是負責上諫和監察百官,權柄相當之大。
哪怕封疆大吏和朝堂大佬有了過錯,他們同樣能夠上疏彈劾,承擔着糾察百官的責任。
只是時到今日,科道言官成爲了黨同伐異的最重要的攻堅利器。像這一次,由林潤髮起彈劾,徐階在背後推動事情的發展,最終徹底解決了嚴嵩父子。
“無須多禮,咱們到裡面坐!飯菜準備好了嗎?”徐階顯得溫和地擺手,又是對着杵在旁邊的徐璠詢問道。
徐璠早已經被老爹呼之即來喚之即去,當即進行迴應道:“爹,飯菜已經準備好了!”
不說今日是徐階親自交待下來的酒席,哪怕平日徐階這個時候回來,廚房亦會提前準備好飯菜,他們徐府自是不會在乎這一筆開銷。
“你陪若雨和司直到飯廳坐一會,我換衣服便來!”徐階對徐璠吩咐了一句,又是溫和地對林潤和歐陽一敬點了點頭。
林潤和歐陽一敬顯得受寵若驚,特別林潤僅僅是南京的監察御史,其地位實則比十三省的監察御史高不了多少。
陪着當朝首輔吃飯,自是不會過於自在,吃過飯後便到書房用茶。雖然這個時候已經有賓客上門,但徐階卻是讓人在客廳等着。
徐階在翰林院充當很長的教習,顯得很是健談,跟着二人聊了一些關於個人前途規劃的事情,鼓勵二人在言官的位置上要敢做敢言。
林潤的心裡是失落的,但多年的官場生涯讓他知道很多情緒不能表露在臉上,哪怕面前這位首輔要卸磨殺驢。
在臨走的時候,徐階卻是突然叫住林潤道:“嚴世蕃此次得以伏法,皆是若雨的功勞!老夫已經支會吏部,提議吏部酌情將你提拔到南京通政司左參議。”
從南京監察御史升任正五品的南京通政司左參議,這已經算是一個“大高升”。
監察御史的通常去向都是十三省的布政司參政,雖然這個官職的品階,但卻沒有什麼實權,最重要是歸爲“外官”之列。
反而南京通政司左參議雖然品階不高,但仍然還是“京官”。
若是沒有人脈的話,在南京自然是養老,但他現在已經抱上了徐階的大腿。只要在南京混到足夠的資歷,同樣能夠像張偉那樣出任地方的督撫,這已然是言官最風光的升遷路徑。
“多謝元輔大人提拔!”林潤的眼睛當即大亮,按捺着激動的心情拱手道。
徐階很滿意林潤沒有居功自傲,便又是進行許諾道:“你且安心在南京任職,侍到時機成熟,老夫會提議朝廷!”
“多謝元輔大人栽培!”林潤顯得感動地行了一個半拜之禮。
成守節看着林晧然竟然如此高升,眼睛卻是閃過一抹羨慕和忌妒。他現在是刑部給事中,身份遠在這個南京監察御史之上,但偏偏給這位仁兄捷足先登了。
正要邁步離開,他突然當即一愣,眼睛閃過一抹亮光。既然林潤要升任南京左參議,敢情徐閣老今晚的那番話是在鼓勵於他啊!
徐璠看着二人離開,顯得眉飛色舞地提議道:“爹,咱們再加一把勁,定然能夠讓嚴老頭亦……!”說着,比劃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徐階伸手端起茶盞,卻是瞪了一眼徐璠!他何嘗不想將嚴嵩亦是推上斷頭臺,但嚴嵩跟皇上有着二十多年的君臣情份,如果不是嚴嵩的年紀老了,這個首輔的寶座仍然沒他徐階什麼事。
再說了,如果他執意要將嚴嵩推上斷頭臺,雷禮那幫得到嚴嵩恩惠的一大幫官員定然不會袖手旁觀,甚至一起跳出來爲嚴世蕃的事情叫屈。
徐階並沒有點破這點這個不可爲之事,卻是用沒有商量餘地的口吻迴應道:“現在嚴家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了!”
“爲何?”徐璠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那張精彩飛揚的臉戛然而止地反問道。
徐階喝了一口茶水,朝着吳府的方向望過去道:“咱們是時候要對待他了!”
在上一次紫光閣的公然對抗中,他算是重新認識到吳山這號人,當真是會咬人的狗不叫。
雖然吳山是爲了庇護林晧然而挺身而出,但亦是證明了他確實有着不容小窺的影響力,令到他手底下根本沒有人敢於跟吳山正面叫板。
有着夏言和嚴嵩的前車之鑑,一旦被吳山或林晧然揪了小辮子,恐怕他這位大明首輔會成爲吳山的墊腳石。
“爹,吳曰靜都還沒入閣,你不是應該最先要防的是袁煒嗎?”徐璠卻是猜到老爹指的是吳山,顯得困惑地詢問道。
徐階的鼻間冷哼一聲,顯得自信滿滿地道:“袁煒已經不足爲慮了!”
“這是爲何?”徐璠聽到這個答案,顯得更加困惑地追問道。
徐階沉吟片刻,悠悠地說道:“他已經失了聖眷!”
隔日,一個震驚朝野的消息傳出,這可謂是大明朝堂近三年來的最大的一個朝堂地震:當朝次輔袁煒上疏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