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6章 見鬼了

南京內城,兵部衙門的議事堂,瀰漫着一股濃郁的茶香。

李遂一直端坐在堂中,在這幾十年的官場沉浮中,令到他養出了泰山崩於前不改色的鎮定自若,正是慢悠悠地喝着茶水。

他先前看到戰功赫赫的胡宗憲都被徐黨清算的時候,心裡亦是生起了一陣惶恐,不過這次振武營兵變再度給他看到了一縷希望。

只是他能夠順利地解決這一場兵變,再跟着徐黨將振武營兵變的責任推給戶部,那麼他無疑能繼續穩坐在這個位置上。

一念至此,他亦是扭頭望向了旁邊端坐着的南京大理寺卿徐陟。

徐陟跟徐階那種慈祥的長相不同,面容顯得憨厚,發現李遂朝着他望過來,顯得高深莫測地扯了扯嘴角並點頭回應。

官場上很多事情不需要點破,只要能夠意會即可。

從解散振武營的文書一直被壓在南京兵部,再到振武營提督李庭竹裝病在家,接着振武營藉着拖欠月餉的名義兵變,這一切已然是有人有背後操縱。

魏國公徐鵬舉和臨淮侯李庭竹一道從茅房小解歸來,顯得有說有笑的模樣,似乎並不將此次兵變放在心上。

哎……

朱衡在吏部任職多年,最擅長便是觀人,現在看着這兩個勳貴如此的做派,心裡是着實感到無奈和悲哀。

魏國公徐鵬舉是南京守備,肩負着南京城的安危之責。臨淮侯李庭竹是振武營的提督,現在他所管制的振武營兵變,竟然還能如此的輕鬆。

朱衡雖然頗爲失望,但深知他這個嚴黨舊人被髮配南京已經是“法外開恩”,現在他在這裡並沒有什麼話語權。

“本國公跟臨淮侯剛剛交流了一下看法,振武營現在怕是不肯被解散,這事咱們又該怎樣做呢?”徐鵬舉坐回到椅子上,卻是拋出問題地道。

衆官員聽到這話,卻是紛紛望向坐在堂上的南京兵部尚書李遂。

正是沒有等到李遂表態,旁邊坐着的徐陟突然開口道:“事以至此,怕是強求不得了,咱們還是以大局爲重!”

所謂的大局爲重,大家心裡明白指的是什麼,亦是他們選擇向振武營妥協的緣由。

“徐寺卿,這可是朝廷的決定,我們該怎麼向朝廷解釋呢?”兵部侍郎張燁的眉頭微微蹙起,當即提出擔憂地道。

衆官員知道解散振武營的命令已經傳達到南京兵部衙門,如果他們想要朝廷收回這道命令,已然亦是需要一個解釋。

徐陟那張憨厚的臉上浮現笑容,扯了扯嘴角,一副自信滿滿地道:“我們如實上奏!因戶部拖延兵餉,南京振武營羣情激憤,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在場除了兩位勳貴,已然都是官場的老油條,如何不知徐陟分明是想要藉着這個事情,將一切責任都推到戶部,推到戶部尚書林晧然的身上。

朱衡輕呷一口茶水,抿着嘴無奈而笑。

本以爲從京城到南京,他已然是離開了那個明槍暗箭的朝堂,卻不曾想這裡更加的兇險。這徐黨爲了排除異己,卻是什麼卑劣的手段都用上了。

“徐大人此乃謀國之言也!”李庭竹朝着徐陟豎起大拇指,顯得由衷地誇獎道。

只是臨淮侯李庭竹的奉承之言,並沒有得到其他官員的附和,甚至直接招來了白眼。

李庭竹的祖上李景隆有着開城放明成祖朱棣進城的軍功不假,但此等二面三刀的做派,已然還是令人不齒。

今日他能爲功利而賣主求榮,他日倭人打到城下,恐怕亦會打開城門迎接倭人入城,故而很多官員都選擇跟李庭竹這位侯爺劃清界限。

李遂知道徐陟背後站着的是當朝首輔,卻是微笑着說道:“那便如徐寺卿所言,此事便就此向朝廷上疏,亦望徐大人能夠跟元輔大人說清這裡事情的始末!”

“下官自當如此,一定將事情原原本本彙報於皇上!”徐陟迎着李遂的目光,顯得高興地拱手道。

李遂卻是發出一聲長嘆,顯得心灰意冷地道:“此事過後,我亦是無顏在留在這南京兵部尚書的位置上,且年事已高,亦得向朝廷遞交辭呈、告老還鄉了!”

咦?

在聽到這個話的時候,徐鵬舉和李庭竹頗爲意外地扭頭望向了李遂,卻是沒有想到李遂竟然生起了告老還鄉的心意。

朱衡和葛守禮則是默默地交流了一下眼色,同樣是混跡官場幾十年的老油條,卻是一眼窺破了李遂的小心思。

“李尚書,此言不妥!若非是你坐鎮,此次南京城怕已經亂了,是你爲南京百姓避免了一場禍事!既然你立下如此的大功,皇上和首輔大人自然要更加重用於你纔是!”陳陟顯得一本正經地說道。

“此次老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即可!”李遂聽到這個保證,心裡則是一種舒暢,卻顯得謙虛地迴應道。

雖然他今年已經六十出頭,但在時下的官場並不算離譜。不說前首輔嚴嵩做到八十四歲才退休,且他比當今首輔徐階還要年輕一歲,卻有什麼理由今年便告老還鄉。

官場是一個很講究悟性的地方,堂下的官員有人已然是從中看到了“交易”,有人僅僅是看到了陳陟對陳遂的挽留。

在大明朝做官,已然是講究天賦,而林晧然能夠爬得這麼高,卻不僅是他有着後世的學識,跟他本身的悟性亦是分不開。

正是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動靜。

“寧侍郎回來了!”

一行人從外面走了進來,堂下的官員和將領紛紛轉過身子望過去,有人見到進來的人中竟然有着兵部職方郎中寧江,當即脫口而出地欣喜道。

議事堂中的衆大佬自然是穩坐在椅子上,不過聽到寧江回來,心裡還是涌起了一份期待。卻是不知道寧江此次出去,將犒銀砍了多少,是十萬兩還是二十萬兩?

兵部尚書李遂、魏國公徐鵬舉和臨淮侯李庭竹看到寧江先是一喜,但再看到他身邊另一個人的時候,卻是如同見到鬼般地瞪起了眼睛。

第411章 開審第428章 入職第251章 暗流涌動第1133章 取號第908章 新年第1470章 憤慨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201章 意外之舉第1447章 強勢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465章 一南一北第158章 喜事第41章 府試第1334章 揭曉第554章 城破第1715章 隱憂第767章 濠鏡危機第492章 虎妞的小寶貝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1714章 權力洗牌?第1478章 分歧第165章 溫書、爭論第1003章 迷妹的威力第1070章 聖旨第1056章 林晧然的野心第1756章 三方得失第1204章 失意人第216章 意外(月票加更)第1495章 醉與不醉第1041章 官員大調動請假!第1375章 水浸街第242章 瓊林宴第1322章 花落誰家第1452章 弊病第58章 橋燒、肉香起第838章 南洋計劃第832章 紅薯出土第1632章 聖人祭第140章 衝突第178章 煙起第733章 市井第49章 給乞丐第1113章 百姓的訴狀第1552章 立功?第851章 艦隊朝西第131章 神仙也跳牆第1486章 危情第1554章 老朱計深遠第1614章 京城三月第216章 意外(月票加更)第354章 廷議第1638章 各有謀劃第1554章 老朱計深遠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547章 身份第875章 隱憂第205章 抗拒從嚴(蓋樓加更)第1436章 不翻案第1693章 反轉第1691章 英雄第745章 友誼萬歲第11章 驚人賭約第292章 奇特的旨意第695章 客運線第1760章 治國第一人第1650章 五月食日第1723章 嚴世蕃的遺念第1548章 破綻?第1347章 聖旨第721章 該信誰?第158章 喜事第1206章 最壞的打算第259章 一聲吼第790章 陳公公的調皮第317章 走出牢籠第1754章 六部第一侍郎第559章 壞心情第1268章 小鬼難纏第616章 血濺第608章 問罪第1144章 重磅消息第372章 江員外第519章 廉州府第1455章 林晧然的抉擇第493章 實習職工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551章 硇洲島第317章 走出牢籠第599章 傳承之鑰現第1085章 徐階的應對第1028章 柳暗花明第782章 昔日的巧遇第1621章 花映容的意圖?第536章 斡旋第1005章 以次充好?第234章 傳臚大典第1322章 花落誰家第1516章 大序幕第295章 分餅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