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繼續分餅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修檢廳主要圍繞着《談古論今》二期而運轉。

鄧長生抱來了一疊厚厚的詩稿,這裡很多詩都是上上之選,怕整個大明都找不着這麼有質又有量的詩人來了。在聽取各方意見後,很快便敲定了一首鬆詩。

鬆,有長壽之意,而鄧長生這名字又極爲吉利,故而算是投嘉靖所好。

鄧長生初是有所慮,他覺得這不算是他最好的作品,但聽着林晧然的解釋後,當即是一陣狂喜。若不是雙方年齡相差太多,他都想跟林晧然來一場桃園結義。

至於各個版面,都有專門的翰林官負責,這些都是學富五車之人,做這種工作簡直是大炮打蚊子,絕對的大材小用。

只是大家清楚這《談古論今》的意義非同小同,所以都是精益求精,小心地應對着,任何細節都想要做到極致,力求做到完美。

林晧然則負責總攬全局,但亦添加了一些有趣的內容,將後世課文中的《蜀鄙二僧》放了進來,試圖進行樂寓於教。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鉢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

這篇文章對林晧然的影響很大,亦是記憶猶新,而且其中的寓意很好。最爲關鍵的是,這文章不存在於這個時代,有着原創的屬性。

他相信這篇文章一旦放出去,必然有着不錯的反映,亦能寓教於世人,算是《談古論今》的一個大賣點。

只是對於這類帶着趣味性的文章選入,其實是有些爭議的。在諸大綬等人看來,《談古論今》應該有更注重嚴肅性,減少這些小故事的篇幅。

林晧然卻沒有采納這種意見,來自於後世的繽紛世界,如何不知道娛樂期刊要遠強於那些專業性期刊,而娛樂產業曾一度給美國帶去80%以上的GDP產值。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他怎麼可能自廢羽翼,將這些娛樂因素給剔除掉。與之相反的是,他一直注意着《談古論今》的趣味性。

不過他沒有跟他們解釋太多,他可以跟大家討論一些東西,但作爲《談古論今》的總編,有時亦要表現出專制的一面。特別是《談古論今》的宗旨方面,他必定要堅守着趣味性。

關於時論策的選取,他則表現出民主的一面。由諸大綬/徐渭和陶大臨三人共同審覈,若三人出現分歧,則由他這個總編來定奪。

只是這一次,三人的審覈意見出奇的一致,甚至都沒有半點爭異。但推舉的人選卻讓林晧然很不滿意,甚至有直接否決掉的小衝動。

卻不得不承認,是金子總能發光。在衆多史官的時事策中,儲大綬三人一致推崇翰林修編張居正的時事策,認爲他的文章最是合適。

對於這位後世赫赫有名的能臣,林晧然心裡其實是很尊敬的,甚至一度還視爲偶像。但現在今非昔比,張居正卻成了他的“競爭者”。

按着歷史的發展,張居正是徐階的指定接班人,獲得徐階最核心的政治資源。現在林晧然有意投靠于徐階,那張居正就成了他的直接競爭者,成爲他接班徐階的最大障礙。

正是如此,他應該出手打壓張居正,不讓張居正有任何的出頭之機。

“若愚兄,覺得此文不妥乎?”諸大綬發現林晧然的臉色陰晴不定,便是認真地詢問道。

林晧然回過神來,最終嘆了一口氣道:“沒有!這篇文章簡直是一針見血,確實是最佳之選,那……就這篇了!”

雖然他很想將這篇文章擲在地上再踩上兩腳,但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爲了他公正的形象,亦爲了給其他史官一個交待,他只能默默地忍受這點的不如意。

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是《談古論今》的總編,在官位上又高張居正一頭,亦不需要太忌憚於張居正。

在時事策敲定後,《談古論今》的全部內容亦是敲定了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原有的欄目外,林晧然還添加了一個小欄目。

這個欄目的字數幾乎可忽略不計,只是一個迷語題:“二人並坐,坐到二更三鼓,一畏貓兒一畏虎,猜一字。——(答案下期揭曉)。”

這種留下懸念的銷售模式,自然不是林晧然的首創。在後世的很多期刊中,都故意留下一些懸念性的迷題,然後吸引消費者訂購下一期的期刊。

現在這種模式,被林晧然採用了,已經爲着《談古論今》的三期進行鋪墊了。

在定稿後,林晧然卻沒有馬上進行刊印,而是讓徐渭用上等的紙張認真地抄錄一份,並讓人用線繩訂定成冊,然後放置於一個精美的盒子中。

“若愚兄,這是何故?”徐渭看着他如此慎重,當即好奇地詢問道。

林晧然卻是朝着西邊作揖,然後微笑地睥了徐渭一眼,而徐渭的臉上當即浮起震驚之色。

林晧然不明白他爲何有這麼大的反應,便抱着精美的盒子向着內堂走去。

他深知利益均沾的道理,所以拿着這精裝版的《談古論今》,直接前去拜見恩師吳山。雖然吳山將《談古論今》的撰修權給了他,但他亦要投桃報李。

很是巧合,吳山今天下午恰好出現在翰林院,在內堂忙碌着。

吳山看着林晧然抱着精美的盒子進行,微微地蹙起眉頭,卻不明白這個徒弟是鬧哪一齣。自從那道聖旨下達後,他一直都不明白,《談古論今》有何獨特之處,竟然會讓聖上如此重視。

第659章 災情第310章 新的目標第1090章 升遷利器第552章 攻寨第1697章 口諭第1363章 雨村驚魂第769章 精明的許朝光第594章 第兩個方案第171章 馮三的感動第1683章 測字第899章 永定門第302章 謀利第788章 聖旨第41章 府試第1369章 官場陋習第1438章 證據第749章 唐素兒第1324章 東窗事發?第190章 (月票加更)第1181章 罪臣徐階第975章 劍拔弩張第607章 香山知縣第1124章 錢去哪了?第355章 關宮門第1240章 官場圈子第60章 俠女阿麗?第540章 江夫人要栽?第436章 遠謀第1388章 林晧然的手段第1573章 朝堂形勢第466章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第277章 修檢廳第一炮第1576章 分管工作第885章 阻力第436章 遠謀第195章 來咬我呀第1235章 歷史的真相第1183章 一潭渾水第1678章 宗藩條例第918章 藍道行第1531章 狙擊綱法第1194章 風暴來第215章 發榜第183章 血書生第365章 不如歸去第1230章 虎妞的沮喪第748章 虎妞的哨子第1270章 取捨第232章 審卷第1564章 論功第1185章 畏罪第121章 啓程第273章 新視角(月票加更)第1135章 孫家莊第1451章 暗流第647章 狂妄第486章 平淡生活(月票加更)第267章 小白犬(月票加更)第955章 變通第1222章 君與臣第833章 以薯論海第480章 動手第1190章 生存之道第1074章 衝擊波3第1265章 守株待兔第1373章 揚州暗涌第577章 江府的底氣第1348章 王者歸來第1363章 雨村驚魂第1326章 硬骨頭第842章 宿霧島第33章 跟屁蟲第1515章 回揚州第1687章 破家知縣?第1590章 大明第一家?第985章 嚴世蕃的胡鬧第99章 苟知縣第724章 上任第1677章 友誼?第297章 犯諱?第661章 關於未來第1241章 吳山的難題第640章 安南世子第910章 天下烏鴉第505章 刁三的淚第129章 科考第1719章 暗鬥無處不在3第1652章 柳州城第911章 京城漩渦第1475章 提價?第1205章 解憂第702章 年底第656章 底氣所在第1032章 順天公堂第288章 古怪的邏輯第1250章 輿論造勢第49章 給乞丐第851章 艦隊朝西第697章 師生第1351章 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