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調整開始

無逸殿,閣老值房內,檀香嫋嫋。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窒息凝神,從緋紅官袍伸出一隻枯瘦的手,正持着一根毛筆,在紙條寫下“請廷臣集議!”五個字。

待將字寫完,他輕吐了一口濁氣,毛筆亦輕輕地擱下,接着吹了一下紙條上的墨跡,然後小心地貼在奏本的封面上。

這些事處理完畢,額頭上卻滲出了汗珠子。

嚴嵩今年已經七十多歲,雖然還是耳鳴目聰,但腦子反應已經遲鈍,體力亦是大不如前。以前一個時辰就能處理的奏本,現在卻要花上多一倍的時間。

得益於聖上的信任,他票擬的奏本往往都能得到批紅,所以他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這每天上百份奏本看起來很多,但幾乎都沒有哪一本是小事,有的更關係到天下的黎民百姓。

這最後一本奏本處理完畢,他亦是鬆了一口氣,午膳的時間亦差不多到了。在工作效率下降後,他亦變得更勤勉,正所謂勤能補拙。

只是在旁邊還單獨擱着兩份奏本,一本是新任戶部尚書賈應春,一本則是工部尚書雷禮。前者提出增加大明財政收入的建議,後者則是建議繼續修建城牆加強京畿的防衛力量。

這無疑是今天最重要的兩件事,前者事關大明的財政收入,後者則關係京畿之地的安危。甚至後者更重於前者,自從宣府那邊出事後,聖上對京城的安危更爲重視了。

正思索着事情,屬吏進來告知司直郎林晧然回來了,便讓他進來。

嚴嵩看着走進來的年輕人,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想起《談古論今》中的那句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雖然他已經身居首輔十數載,享受了執掌天下權力的滋味,但若是能夠交換的話,他絕對會義無反顧地跟眼前這年輕人進行交換。

年僅十七歲便取得了連奪六元的功名,更得到了聖上賜予的文魁匾,這個起步實在是太高了。只要不犯下極命的錯誤,這輩子的榮華富貴是跑不掉了,甚至還能在史書上留下輝煌的一筆。

屬於他嚴惟中的時代漸漸過去,接下來的時代極可能就是眼前這個年輕人的了。只是可惜,他已經老了,看不出大明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稟告元輔大人,賈尚書讓微臣轉告您,等會他會新自過來跟您進行面議!”林晧然從外面進來,額頭還掛着些許淚珠子,拱着手恭敬地道。

嚴嵩頓時一愣,驚訝地反問道:“賈尚書等會來我這裡?”

賈應春跟他向來不對路,在刑部就自成一系,根本不理會內閣這邊。當然,刑部主管的是全國的案子,很少需要內閣過問的,所以沒有過多往來亦很正常。

只是賈應春由徐階推舉,而這些天一直都不來內閣拜訪他,雙方的關係早就僵化。現在賈應春擔任戶部尚書,亦有着關起門來自己打理的意思。

他先前看到賈應春的奏本,其實是有意將他召到內閣商議,但怕這是一個自討沒趣之舉,所以才讓林晧然走這一趟。

但萬萬沒有想到,賈應春竟然選擇來見他了。這事讓他如何都想不通,所以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特別他的耳朵最近總出現轟鳴。

“是的,賈尚書大概會跟您商討先前的提案,不過他似乎覺得那個提議有不妥之處!”林晧然的臉上很是平靜,又是複述一遍道。

嚴嵩深深地打量了林晧然一眼,臉上露出釋然之色,然後擡手讓他下去。

“我真的老了!”

待林晧然離開,嚴嵩靠在椅把上,長嘆了一口氣。

他從來都沒有輕視過林晧然,一個能連奪六元的人又豈是泛泛之輩?只是沒有想到,他還是低估了這個年輕人。

在這個年輕人身上,他沒有看到年少得志的輕狂,亦沒有浮躁之氣,反而如同狐狸般老練,而且極懂得趨利避害。

今天派遣他去詢問賈應春,這自然不是什麼好差事,賈應春肯定不會給他什麼好臉色。但他偏偏就看到了事件中的玄機,而且還能讓賈應春乖乖來這裡。

雖然都說他兒子嚴世藩是大明第一聰明人,但若讓世藩來辦這事,肯定沒有這年輕人做得更好。

大概一盞茶的功夫,賈應春果然出現了,態度亦沒有以往般冷漠。

只是經過交談,他心底其實是很失望的。

因爲這人仍然堅持着他先前的提議,堅持這是解決大明財政唯一的法子。

這個法子確實能增加大明的稅糧收入,大明官員對於官位的執念,其實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強,爲了能升官可以將尊嚴擲於地上。

若下達公文告訴他們,這多徵糧能夠升遷,他們如何會理會百姓的死活呢?

如果執行這個意見,大明的財政是增加了收入,但當地官員恐怕會對一些老百姓敲骨吸髓。大明財政少一些稅糧還能活,但百姓少一口糧就是命。

“你先回去吧!我跟徐閣老再議一議!”嚴蒿擡了擡手,有些無奈地道。

只是這話落在賈應春耳中,眼睛卻閃過一抹喜色,然後告辭離開。

嚴嵩看着賈應春沒有直接離開內閣,而是到了徐階那裡,頓時不由得暗自頭痛。

其實他是不同意這賈應春接任戶部尚書的,這賈應春以軍功晉升,做事有魄力,但爲了所謂的勝利卻能犧牲一切,恐怕亦沒有足夠的智慧打理好戶部這個爛攤子。

這種人在刑部尚書作沒有什麼問題,只要足夠公正便能夠勝任,案件幾乎不需要刑部尚書經手。但這戶部尚書卻是不同,需要進行資源的調配,更需要方鈍的那種圓滑和能屈能伸。

他甚至覺得,由林晧然這個小毛頭來擔任,都要強於賈應春。

只是他究竟是老了,如今已經把持着吏部和工部,吃相亦不能太難看。特別他已經管不了他兒子的手,戶部不能落在他們嚴黨手裡,否則整個大明都要亂套。

到了子時,他領着徐階、呂本向着紫宸殿而去,打算進行今天另一項重要工作——商討翰林院的人事調整。

第963章 信息量好大第650章 迷之虎妞第507章 交鋒第817章 收穫第890章 高升?第1089章 謀劃第1188章 定策第56章 幫主虎妞第87章 小三元第488章 找死第226章 召見第798章 粵鹽的浩劫第322章 行動第254章 司直有缺第487章 江夫人探病(月票加更)第603章 新想法第400章 關於未來第194章 情誼(月票加更)第331章 義氣第129章 科考第1278章 動盪第479章 新計劃第1442章 甕中捉鱉第543章 珍珠惹的禍第1480章 平息第745章 友誼萬歲第341章 五雷轟頂第1341章 吳山的人選第1152章 政治主張第1749章 爭與不爭第1507章 老狐狸第690章 爭執第1371章 魚死網破第859章 一千萬的目標第1178章 運籌帷幄第1722章 好夢易醒第333章 三期第102章 虎妞的無奈第1312章 京察日第1611章 張四維的試探第322章 行動第112章 恩科第1644章 動盪的北京城第810章 一隻蝴蝶第1385章 攔轎第920章 修劍第113章 近在眼前第5章 莫名憂傷第334章 人事變動第126章 應變第1532章 帝心難測第1424章 道路第1756章 三方得失第614章 有眼無珠第1635章 謀巡撫官第668章 誰的地盤?第1147章 吳山的新官職第1657章 隱憂和放糧第33章 跟屁蟲第573章 深入虎穴第1137章 爭奪第929章 好人難做第1758章 戶部第631章 艦隊和航線第1159章 波瀾起第1018章 巧借東風第415章 紙條第414章 民心第674章 衝擊波第1537章 副使到!第821章 王炸第647章 狂妄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1721章 傳承第678章 江員外的悔第1495章 醉與不醉第855章 年關第1735章 狠招第1443章 撲朔第974章 金庸其人(月票加更)第1047章 反抗一下?第1042章 擔憂第1770章 耽羅島第1569章 宿命第1400章 營救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724章 上任第817章 收穫第538章 憤怒第1494章 癡人說夢?第694章 黎九的抉擇第1220章 暴雨天(求訂閱)第436章 遠謀第579章 我來了第670章 亂第1604章 京城輿論第1145章 官場真諦第744章 惡魔第500章 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