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航行

身穿着四品官服的林晧然率領着官員和武將爲着艦隊送行,眼睛帶着一份殷切,希望這次能順利地開啓“雷州——暹羅”的航線。

暹羅雖然沒有日本那麼多的銀礦,亦沒有呂宋那般充沛的金礦,但卻擁有着最肥沃的土地,那裡盛產着粒大飽滿的大米。

一旦將這條航線固定下來,那廣東地區在面對災害之時,必然能夠更從容地應付。甚至還能借助着暹羅大米,幫助大明其他地區度過難關,這雖然不是黃金航線,但卻是生命航線。

“廣東百姓仍處災荒之中,爾等爲廣東百姓前去購糧暹羅購糧,此乃真壯士也!本府爲諸君送行,願諸君一帆風順!”

林晧然站在碼頭前,高舉着手中的酒碗,爲着這支艦隊送行。

“謝府尊大人!”

林大虎等人亦是高舉着酒杯,大聲地迴應,然後一飲而盡。

聯合艦隊是以林大虎爲護衛隊長,沈六爺爲商團團長,兩人有着不同的分工。除了聯合艦隊,還有徵調而來的護航艦隊,另外還跟隨着很多的商船。

在飲過踐行酒後,林大虎等人紛紛登船,等候吉時炮響便起航。

出航的日子選得很好,是一個萬里無雲的晴朗天氣。

這支艦隊以三艘大黑船居中,大大小小的船隻達到數十艦,浩浩蕩蕩地駛離了雷州灣,致使碼頭送行的人慢慢變成了一隻只小螞蟻一般。

“我們到船頭去!”

身穿着麒麟服的虎妞停止了揮手道別的動作後,又凝望了很久的碼頭,最終實在是看不到哥哥的身影,這才帶領着小豬等人前往船頭。

她這次亦是選擇隨行,爲了這件事,她是哀求了很久纔等到應承的。不過她覺得過程不重要,結果才重要,她終於能親眼目睹哥哥給她描述過的世界。

天空蔚藍,幾隻海鷗在海面翱翔。

吱吱……

小金猴顯得很是興奮,輕鬆地竄到了那根最高的桅杆上,伸爪子到齊眉處,在那裡四處張望,終於是體會到了無邊無際。

“出發囉!”

身穿着麒麟服的虎妞站在船頭前,眯着那張紅彤彤的包子臉迎着海風,高舉着手臂得意地喊道。

這一幕,顯得很是可愛且美好,彷彿暗示着航海時代的真正來臨。

艦隊彷彿是聽到她的指令一般,那一張張帆布揚起,順着海流輕快地前進。艦隊從雷州灣直接進入了浩瀚的海洋中,朝着瓊州島的方向而去。

經過一天半的航行,艦隊成功從瓊州島東部繞行完畢,但到達了三亞。只是艦隊卻突然朝着西南行駛,直接到達了安南的峴港。

這是一個小型的港口,但顯得很是熱鬧,一名威風凜凜的將軍帶着一幫衣着不凡的安南貴族領着僕人等候在這裡,等候着天朝艦隊的到來。

秦朝滅亡後,秦朝舊將趙陀於嶺南建南越國,於安南設置交趾、九真二郡。而後,漢武帝平南越,自此安南正式納入漢朝中央王朝的版圖中,經歷了長達一千多年的郡縣時代。

在歸於中央王朝直轄的一千多年裡,安南慢慢接受了漢族文化、生產技術和政治制度等,像現在安南莫朝亦是推行着科舉制度。

安南初爲交趾,但因唐朝曾於其地設“安南都護府”故又稱安南。只是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特別是唐末時期,中原的割據之風傳到安南,致使安南丁朝建立,從而開始踏上脫落華夏之路。

到了南宋時期,內憂外患的南宋這纔給予安南國王的冊封,正式承認了安南的獨立地位。

永樂四年,成祖朱棣以恢復陳朝爲名,派張輔率年夜軍進入安南,然後將安南設爲交趾布政使司,將其收歸中央統治。

但安南地處偏遠之地,而大明的政治中心北遷,最終於宣德三年,大明主動放棄了安南的統治權,選擇從安南撤兵,致使黎利撿了一個大便宜,成功建立了後黎朝。

只是到了本朝,權臣莫登庸奪位,在安南建立了莫朝。

後黎朝的安南國王將狀子告到了嘉靖那裡,嘉靖當即派兵征討莫登庸,莫登庸率大臣投降。

最終,嘉靖安南降格爲安南都統使司,而任莫登庸爲安南都統使,採用了比較實惠的做法。

現如今,安南呈現着南北對峙的格局,後黎朝佔領着南方的領土,而莫朝則佔領北方的領土,雙方都在尋找機會將對方吃掉。

聯合艦隊按着林晧然的指導,前往後黎朝進行貿易。只是他的貿易對象並不是後黎朝的國王,而是後黎朝的權臣鄭檢及那些貴族,並將四萬匹雷州布進行了交付。

鄭檢是華族姬姓鄭氏的後代,自稱是後黎朝開國功臣鄭可的後代,更是後黎朝權臣阮淦的女婿。

在阮淦病卒,鄭檢繼承了他的官職,掌握後黎朝的軍政大權,成爲一代權臣。

嘉靖三十五年,黎中宗黎維暄駕崩,沒有兒子,鄭檢便擁立後黎朝開國皇帝黎利的哥哥黎除的五世孫黎維邦做傀儡皇帝。

亦是如此,現在的後黎朝並不屬於黎氏,而真正的掌權者爲權臣鄭檢。

林晧然選擇親後黎朝而非莫朝,卻不是因爲個人喜好,而是地理因素決定的。

莫朝毗鄰廉州府,對雷州府有着不少的威脅性。只是跟着後黎朝相交,那就能形成夾攻之勢,對莫朝會形成比較大的壓力,致使其不敢輕易進攻雷州府。

而選擇後黎朝的權臣鄭檢,則是鄭檢是後黎的權臣,而他外有莫朝虎視眈眈,內有傀儡皇帝這個不安定的因素,則會更需要外界的幫助。

正是如此,林晧然在安南採用了“遠交近戰”的外交政策,選擇疏遠了莫朝,選擇了權臣鄭檢。

當然,疏遠是相對的,像安南前來採購雷州布,雷州府還是歡迎的,但關稅要比後黎朝多上一成。

從雷州碼頭出發,經過後黎、占城,到達了暹羅。

當到達了暹羅的大城,暹羅國王隆勃略剌坤利息尤利亞親自接見了衆人,得知廣東市舶司重開的消息,顯得極爲高興。

第107章 震怒第1475章 提價?第1244章 理財會議第143章 接濟第1375章 水浸街第1651章 平常之諾第1522章 心扉第1329章 石室第1152章 政治主張第1445章 真相第1205章 解憂第383章 知府第57章 怒起第873章 又一年鄉試時第139章 獨此一份第711章 虎妞查房第735章 丁惡少第345章 清廉、兇悍第1784章 十月第885章 阻力第815章 新官一把火第1059章 賭徒第856章 延爭第1606章 三座大山第1514章 謀算第859章 一千萬的目標第22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554章 城破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392章 升堂審案第1590章 大明第一家?第858章 新年第94章 肉香起第1512章 衝擊波第682章 奏本第1542章 造福於民第1367章 且慢第1133章 取號第289章 分歧第14章 石城縣第1380章 驛站第1781章 麻煩上身?第385章 讀書人第211章 考覈第1598章 禮部堂議第955章 變通第1278章 動盪第900章 告誡第1555章 青天歸來第1746章 林晧然的對策第1154章 何九案第685章 暹羅晚宴第1686章 介橋村第142章 玩不下去第1760章 治國第一人第1416章 冬花沒死第288章 古怪的邏輯第1099章 淮鹽之殤第475章 林雷公第688章 新的挑戰第349章 辦事效率第1512章 衝擊波第1736章 董份之劫第1061章 徐階出手第1671章 方案第760章 京城紛爭第1372章 一場好戲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1546章 見聞第1485章 局面第1519章 新星隕落第263章 獻策第889章 虎妞的直覺第1327章 異常第94章 肉香起第35章 論商第507章 交鋒第622章 升官不快樂第1015章 擔當第678章 江員外的悔第154章 鹿鳴宴第1005章 以次充好?第597章 圖窮匕見第1174章 嚴嵩的憤怒第37章 勸詩第561章 江夫人的小九九第836章 虎妞的好主意第1460章 控場?第1642章 任人唯親第432章 年姑第600章 新長老第1312章 京察日第482章 憤怒第1243章 林晧然的謀算第375章 轉身後第74章 邋遢道士第944章 嚴世蕃的算盤第828章 說客第1316章 匿喪不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