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香山新城的阻力

二月的廣州城,是一個陰雨綿綿的時節。

經過連日雨水的洗涮,廣州府衙的屋頂顯得溼轆轆的,而後院呈現着一片生機勃勃。那幾棵高大的花樹掛滿了嫩綠色的新枝,一些嘰嘰喳喳的鳥兒落在上面覓食,一條錦鯉親吻着湖面。

在那個湖中的小亭中,一個身穿着四品官服的年輕人和一個身穿三品官袍的小老頭坐在石桌前飲茶,兩人顯得很親切的模樣。

林晧然親自給按察使丁以忠倒茶,漸漸熟悉了新的官職。跟着在雷州擔任知府的絕對話語權不同,在廣州城無疑是要懂得協商,做事的手段亦是更溫婉一些。

原以爲由着他這位廣州知府推動,在濠鏡修建香山新城的事情會很容易落實,但當他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卻是遇到了一個不小的阻力。

這個阻力來自於廣東海防最高長官按察副使兼廣東巡海道副使嚴如鬥,嚴如鬥以“在濠鏡興建香山新城會招來倭寇、令香山百姓極可能生靈塗炭”爲由,公然反對了林晧然的提議。

卻不能指責嚴如鬥,畢竟這確實是一個實情。一旦在濠鏡修建香山新城,有着濠鏡港口的便利,確實令香山新城很容易被倭寇攻陷。

只是明白歸明白,但林晧然卻是勢在必行。

亦是如此,他需要謀求更多人的支持,而這位按察使丁以忠便是他所要拉攏的對象,希望他能夠上奏本支持自己的方案。

“下官恭賀臬臺大人高升了!”林晧然嘴巴噙着一絲微笑,倒沒有急着說出自己的企圖,而是朝着丁以忠拱手祝賀道。

丁以忠身材高大,濃眉大眼,相貌堂堂,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氣色卻很好。他端起茶杯睥了林晧然一眼,卻是苦笑地搖頭道:“林府臺,這吏部的調令都還沒有下來,一切都沒有定數呢!”

“呵呵……這消息來自京城,豈能有假?”林晧然保持微笑地望着他,知道這事絕對是跑不了了,丁以忠是高升在即。

到了丁以忠這個位置,所謀者無非是巡撫、六部侍郎,至於布政使則是備選,最壞的結果自然還是被髮配南京養老。

現在從京城傳來了很明確的消息,丁以忠即將高升至山東巡撫。

巡撫並不是地方官,而是屬於京官。由於丁以忠已經是正三品官員,所以在都察院的職務不會是右僉者御史,而是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

如果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是自然的法則,那些大明官員的自然法則是“外官想回京,京官想尚書,六部尚書想入閣。”

只是外官回京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難於登天。

像汪柏、丁以忠這種高官,汪柏回京就要匹配六部尚書,丁以忠回京就是六部侍郎,但這六部尚書、侍郎哪可能輕易落在這些沒有根基的地方官員頭上呢?

丁以忠現在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撫山東。雖然他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京官,但無疑有了重回京城的可能,這次升遷算得上是一種最好的升遷。

丁以忠輕啐一口茶水,笑了笑道:“若是老夫真能擔任山東巡撫,肩上的責任並不小啊!林府臺,你到廣州府短短時日就能贏得民心,當真是令本按察使佩服至極,老夫亦是想要請教於你呢!”

跟着很多官員一般,明明就是興奮得飄起的升遷,但卻偏偏提及“責任”兩字。

林晧然如今是有求於丁以忠,自然不會進行敷衍,但保持謙虛地說道:“臬臺大人山謬讚了!下官所做之事,大人亦是看到了,這無非是堅持一個公義罷了。”

“好一個公義,但做起來又談何容易!”丁以忠端着茶盞,略有所感地說道。

林晧然靈機一動,卻是趁機道歉道:“臬臺大人,上次對令公子之事,下官確實是小題大做了,還請大人別放在心上!”

那天在田雞店中,丁以忠的兒子丁呂揚言要拆店,結果虎妞給丁呂一頓收拾,這難免會給丁以忠落得不痛快。特別人家馬上就是巡撫了,很多人的賬都可以不賣了,自然是要消除這位巡撫大人的芥蒂。

“那不成器的東西,倒是讓你給見笑了!”丁以忠臉色不變,似乎是在說着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一般。

林晧然卻在這份安靜中看出了一些端倪,便是微笑着道:“我聽聞丁公子的才學不錯,恐怕是跟那刁慶生呆久了,所以才染上一些惡習!”

“倒是如此,所以我叮囑他,要跟你多些親近才行!”丁以忠放下茶杯,捋着鬍鬚微笑着說道。

林晧然卻是尷尬一笑,他現在是什麼身份,丁呂亦哪裡配來跟他親近。

不過轉念一想,丁以忠這升遷在即,說這話倒不是要埋汰於他,而是在丁以忠的心裡,他的獨子丁呂恐怕有着極重的份量。

一念至此,他倒還真擔心因爲上次的事情,丁以忠會記恨於他。

丁以忠倒沒有林晧然想的那般小氣,很快就意識到剛剛那句話不妥,便是主動對林晧然賠了罪,呈現着君子之風。

喝了一盞茶,林晧然亦是單刀直入地道:“臬臺大人,不知對下官推動的在濠鏡興建香山新城的計劃,您有什麼看法呢?”

“嚴大人說得其實有幾分道理,這個計劃確實有些冒險了,可能給香山百姓招來惹事啊!”丁以忠將茶杯放下,很是認真地望着林晧然說道。

林晧然迎着丁以忠的眼睛,卻是認真地辯解道:“下官認爲事情的結果恰恰相反!若是一再想着遠離倭寇,反倒像江浙更容易招來倭寇,倒不如挺進海防線,恢復成祖時期的海上威儀!現如今,聖上既然讓本官前來廣州府負責開海,自是希望我能做好一個示範作用,而在濠鏡修建香山新城有着非凡的意義,所以本府一定會盡全力推動!”

丁以忠聽着林晧然這番話,知曉這事情並不簡單。實則已經上升到開海派和禁海派之爭,而廣州府作爲大明開海之地,確實應該更激進一些,便痛痛快快地應承道:“好!等老夫的調令下來,老夫就幫你上這道摺子!”

“多謝臬臺大人!”林晧然拱手道謝道。

若是有着丁以忠的聲援,只要汪柏保持着一貫中立的態度,而兩廣總督王鈁不進行表態。單是嚴如鬥進行阻止的話,縱使他是嚴黨中人,亦很難阻止他的香山新城項目。

當然,這種事情無疑充滿着變數,尤其傳聞兩廣總督王鈁被調走,這無疑會大大增加嚴如斗的底氣。

第1482章 嚴峻第922章 命好第511章 政治秀?第1255章 利器第1732章 吳山兩難第787章 吳家有女初長成第1546章 見聞第1092章 善念第1566章 楊選的主意第1127章 爭鬥不息第1446章 威脅第677章 徐楫的未路第1211章 剛正和民心第1668章 林府家風第571章 大年初一第242章 瓊林宴第800章 風波起第142章 玩不下去第1606章 三座大山第44章 難題第1565章 暗涌第1540章 天意第1809章 東宮三師第1502章 難唸的經第231章 玄機第427章 抱負第1166章 應對第1452章 弊病第1793章 協商?第1550章 身份第305章 愕然第1313章 考語第1774章 高興和意外第391章 氣暈?第1455章 林晧然的抉擇第963章 信息量好大第368章 又見竹詩第1484章 話事人第520章 金屋藏嬌?第1152章 政治主張第1689章 年關第1804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5第639章 螃蟹和蜈蚣第251章 暗流涌動第911章 京城漩渦第192章 怒火第23章 呆子與精明人第178章 煙起第886章 萬民書第339章 聖旨來了第558章 不好的事第219章 會元(月票加更)第1764章 帝心何方?第1794章 撥亂反正的決心第807章 見面禮第468章 主動出擊(舵主加更)第199章 舍之則藏第1507章 老狐狸第1175章 驚濤駭浪第621章 聖旨第412章 兩難第1415章 林算子之名第142章 玩不下去第1489章 團結第1223章 上善若水第381章 棘手第127章 中秋燈會第1120章 高耀的生財術第448章 青虎幫第600章 新長老第499章 步步緊逼第383章 知府第1355章 新勢力第894章 拿錯劇本第984章 王弘海的犟第246章 消息第436章 遠謀第1505章 平靜無波第571章 大年初一第1298章 攤牌第722章 爲官之道第822章 新時代第951章 林算子的謀算第413章 並指第927章 高府第1690章 火字第1098章 風雨欲來第1660章 童謠起第184章 哥哥沒死第51章 無趣的虎妞第1793章 協商?第831章 均平裡甲法第855章 年關第322章 行動第150章 終於等來了第535章 卑鄙第551章 硇洲島第300章 改觀第1747章 嘉靖的反應第1124章 錢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