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的氣氛有些怪異,最後還是弘治皇帝率先打破了靜默,幽然道:“先生不說朕也知道。罷了,朕信先生便是。”
謝遷胸口懸着的石頭終於落下。
天子這麼說,就意味着王華的事情就此揭過了。
“臣代王日講謝過陛下了。”
謝遷連忙沖天子謝恩。
毫無疑問,翰林修撰謝慎的那封奏疏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天子一度情緒失控,但最終選擇了寬恕王家,將事情抹過。
君臣二人又閒話許久,皇帝覺得睏乏便叫謝遷退下了。
乘上軟轎離開乾清宮,謝遷只覺得脊背一陣發涼。
方纔那形勢若是錯落幾分,怕就是完全不同的局勢了。
浙籍官員如今在朝中得勢,隱隱有總攬朝局的架勢,這恐怕犯了天子的忌諱。
看來,凡事還是應該低調一些。
“謝閣老,是要回內閣嗎?”
謝遷猶豫了片刻,卻是擺了擺手道:“從東華門出宮吧。”
......
......
轉眼間三日即過,王家與壽寧侯之間的風波漸漸平息,但王家宅院中,王華卻是冷冷注視着垂頭喪氣的三子王守文。
“孽障!”
王華還是忍將不住,將墨玉鎮紙狠狠砸向王守文。若不是王三郎閃的及時,當即就會被砸中面門。
見自家三子還敢躲,王華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抄起藤杖便要去打。
王守文自知理虧,索性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道:“父親大人,千錯萬錯都是孩兒的錯。父親大人切莫氣傷了身子,若是那般,孩兒可就萬死莫恕了。”
王華手中的藤杖停在了半空中,沉然嘆息了一聲。
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散佈消息的人竟然會是自己的三子王守文。他本以爲王守文突然開了竅這纔會進士登科,不曾想他還是這麼不爭氣。
“父親大人要打便打吧,打了孩兒出了氣興許能好受一些。”
王華癱坐到四出頭櫸木官帽椅上,搖了搖頭道:“你做都做了,爲父再責罰你又有什麼用。再說了,你也是爲了爲父好,爲了王家好。”
王華總會不經意間把長子王守仁拿來與王守文作比較,可是到頭來他卻發現他最爲喜愛的長子時常不在身邊,真正常伴他左右的反倒是這個不太受他待見的三子。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王守文在一點點的改變王華對他的看法。
王華當然也明白,這次風波歸根到底還在壽寧侯身上。
王守文只不過是忍不下去,作出了反擊。
有血性這一點三子還是很像王華的。
他王華不也在乾清宮暖閣中與天子據理力爭嗎。
“父親大人切莫因爲這次的事情心灰意冷。父親大人只要還在朝中,我王家便有崛起的可能。只要父親得到天子恩寵,壽寧侯即便對我王家懷恨在心也奈何不得。但父親若是萌生退意,那王家反而會萬劫不復。”
“爲父哪裡心灰意冷了。”
王華難得的笑了笑道:“放心好了,這件事爲父心中有數。”
王守文長鬆了一口氣。
“這件事情應該就算過去了,以後再莫要惹事了。”
王華神色悵然,幽幽說道。
“天子沒有責罰父親?”
王華笑罵道:“怎麼,爲父沒有受到天子責罰,你還不樂意了。唉,說來爲父這次能夠全身而退,多半是謝於喬的功勞。”
“這樣啊。”
王守文撓了撓頭尷尬道。
一場父子危機便在不經意間化解,王華與王守文有說有笑,彷彿剛纔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老爺,謝大人來訪。”
便在這時管家在屋外十分恭敬的問道。
“快把謝大人請到偏廳。”
王華咳嗽了一聲,沉聲吩咐道。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王華思忖了片刻道:“爲父去偏廳見過謝大人,你便在這裡待着吧。”
說完,王華便起身往偏廳去了。
卻說這邊謝遷被引到了偏廳好茶好水的伺候着,又有貌美婢女打扇,自然十分愜意。
故而當王華走進偏廳時,謝遷還正自閉着眼睛享受着。
“於喬兄,你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王華和謝遷雖然是同鄉,但事情涉及到國舅爺,謝遷能夠仗義出手在天子面前替王華求情,還是很讓王華感動的。
王華坐下後便向管家示意把今年的新茶沖泡一壺招待貴客。
“德輝兄,這件事可是把謝某驚得一身冷汗啊。”
謝遷淡淡笑道:“不過現在事情已經過去了,德輝兄也算因禍得福。”
“這次若不是於喬兄仗義出手,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謝遷搖頭道:“這功勞卻是不該歸到謝某身上,德輝兄倒是應該好好感謝一番謝修撰。”
“謝慎?”
王華微微一愣,沉聲問道:“怎麼會是他?”
謝遷沉聲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德輝兄還不知道這首詩是誰作的吧?”
原來謝慎那日除了將詩寫在上呈弘治天子的奏疏中,還命陳虎兒叫人在京師各大酒樓傳頌。
一時間這首詩成爲了媲美《臨江仙》的絕世之作,其轟動效應十分巨大。
王華恐怕是京師上下爲數不多的沒有聽過這首詩的人,這大概是因爲他這三日來忙着和兒子置氣,沒有工夫離開府邸。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王華默唸了兩句,拍案讚歎道:“家國抱負盡在兩句詩中,年輕人能有如此志向實爲不易。”
“這便是那謝修撰的高明之處了。他這兩句既可以看作爲德輝兄仗義執言,也可以理解成爲己明志,卻是一舉兩得。”
王華點了點頭。謝遷說的不錯,如果單看這兩句明顯是言志的,但若在那種關口放在奏疏裡上呈天子明顯就是在替他王華說話了。
王華對謝慎一直印象不錯,但這侷限在經文詩賦的層面。換句話說,王華對謝慎的品行並沒有一個全面瞭解。
但這首詩讓王華不由得感慨,大明朝廷又多了一個有擔當的年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