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難料(第一更)

在後世,八歲的孩子正是向父母撒嬌的年紀,享受着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可眼前的小太子卻不得不在一衆東宮輔臣的督促下唸書,讀書。

太子讀書可和旁人不同,旁人讀書是爲了功名,太子讀書是爲了治國理政。

這之間的差別用言語實在很難形容。

謝慎仔細觀察着書案前正襟危坐的小太子,發現此時的正德完全就是一個乖寶寶,一點沒有後世歷史描述的不羈。

也是,人之初性本善。正德的性格變化也是因爲長時間宮禁生活的壓抑,一種逆反心理所致。

謝慎不由得感慨自己任職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的時機非常好,小太子還“有的救”。

講課無非就是儒家的那一套,小太子就像個木偶一樣聽着左右庶子講經,雖然心中十分厭煩卻得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

東宮輔臣衆多,但真正能給太子講課的卻一隻手數的過來,左右庶子、左右諭德......至於謝慎這個六品贊善,實在是沒有什麼地位,更多算是東宮辦公室主任的角色。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爲諂也。”

左庶子張天瑞張老大人幽幽唸了一句,發問道:“太子殿下以爲,此句何意?”

由於太子剛剛出閣讀書不久,自然不能講太深奧的東西,不然不易於理解,反而會打擊太子進學的積極性。故而張天瑞選擇了最通俗易懂的《論語》作爲講學教材。

小正德似乎之前讀到過此句,當即沉聲道:“這句是講,如果對君主以禮侍奉,人們會以爲是在諂媚。”

張天瑞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問道:“殿下怎麼看?”

正德歪着腦袋思忖了片刻接道:“君爲臣綱,父爲子綱。臣子以禮侍奉君父,是恪守本分。以爲此舉是諂媚的,多是小人奸佞。”

雖然小太子的這番對答不算完美,但也算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張天瑞十分滿意。

當今陛下在做太子時就顯露出了明君之相。而在張天瑞看來,本朝太子一樣有成爲明君的可能。

謝慎心中則是暗暗嘖嘆。

他在讀史書時,就知道正德年幼聰穎,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這麼一個好苗子可得愛護些,萬一又按照歷史的軌跡發展成爲一個好逸惡勞的君王就太可惜了。

......

......

侍班東宮這四個字在有的人看來猶如萬鈞之石,但在謝慎看來東宮侍講也不過是一種職業罷了。

從文華殿侍講回來,謝慎照例和芊芊在府中撫琴聽曲,陶冶情操。

弘治朝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太大的變動,這既是指軍事,也是指政治。

沒有那麼多烏七八糟的東西,人就可以靜下心來做一些實事,而不會掣肘。

侍班東宮,編修會典,再加上陪芊芊撫琴聽曲寫寫故事,謝慎的小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來到了弘治十年。

這一年從一開始就十分不順,三月以來,京師、真定、寧夏、榆林、鎮番、靈州、太原、海豐等處便相繼地震,屯留最爲嚴重。

這可嚇壞了弘治皇帝。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地震是可以解讀出很多東西的,最直接的便是天子無德。

畢竟天子是老天爺的兒子,老天爺發怒了,自然得做兒子的背鍋。

欽天監這種閒散機構這時候就派出了用場,一番對天意的解讀後,陳寫好的奏疏便遞到了宮中。

弘治皇帝看過欽天監對地震的解讀後長鬆了一口氣,只要不讓他下罪己詔就好。

三月二十二日,弘治皇帝在聽完經筵後,派遣貼身太監韋泰到內閣召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幾位閣臣到文華殿議事,

議事的主題自然不會對外宣揚,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天子針對最近頻發的地震,向閣臣們詢問意見。

制敕房、內閣、誥敕房都挨在一起,在文華殿南面。

天子下詔後,幾位閣臣立刻便動身前往文華殿議事。

與先帝成化天子很不一樣,弘治皇帝十分勤政,在這一點上簡直可以和工作狂魔太祖皇帝相媲美。文華殿作爲給天子講經的場所,也時常會被用來召見臣子,當然因爲距離的原因,天子通常只會召見閣臣。

地震過後,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撫民心。

天子要做的便是反省自己的言行,諸如有沒有失德的地方。而地方則要對稅賦進行一定的減免。這些都是套路,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行了,實在沒有什麼難度。

卻說謝遷謝閣老在家中和兒子謝丕閒聊時,無意間將天子要外放謝慎到山西布政司潞安府的消息說了出去。

謝慎這日正自在翰林院品茶,聽聞謝丕來了,連忙叫人把好友迎了進來。

二人平日都要在衙門坐班,故而不太常來往,如果要聚那也是私下去聚。

謝慎頗有些好奇道:“怎麼,丕賢弟竟然有工夫來翰林院,屠老大人那裡不再盯着你了?”

謝丕猶豫了片刻還是壓低聲音道:“恭喜慎大哥了,你可能要升官了。”

升官可是個好彩頭,翰林修撰是正六品,這是狀元標配。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也是正六品,雖然極爲清貴,但從品級上講確實沒有什麼提升。難不成皇帝陛下看不下去了,要給他生個右諭德噹噹。

謝慎知道謝丕的老爹是聖眷正隆的閣臣,自然會有第一手的信息,這消息應該假不了。

“託丕賢弟吉言了,只是不知是什麼官職?”

шшш ☢TTκan ☢c ○ 謝丕無奈道:“陛下似乎有想法將你外放,應該是山西那邊的。”

我靠!

謝慎險些喊出聲。這可着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啊。

大明一甲前三名的仕途軌跡都是定好的,那就是先在翰林院混資歷,再去東宮混資歷。混着混着就可以成內閣儲備幹部了......

這樣的工作又清閒又不容易犯錯,簡直是美不可言。

而那些二甲靠後和同進士出身的,則不得不去外放縣令、知州以熬資歷,能不能回京還是兩說,更別提進入大明朝廷中樞了。

......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夫君休要再提!第六十五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微服採花(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錦衣晝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二)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五百零九章 匕現第一百九十八章 碩鼠(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三百六十三章 謝遷被參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魁會(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態(二)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五百三十七章 殿試連捷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輔弼賢臣(第四更 )第三百六十五章 謝遷反擊與徐溥致仕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爲進(下)第二百零一章 修築堤壩,改造海塗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這一輩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朋黨是要不得的第四百章 借勢分寵第四百七十四章 謝慎獻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第五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四百九十三章 錢寧出逃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會(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刀子第四百七十章 退敵之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報仇(一)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二百零四章 請賜匾額第四百四十三章 欽差第五百二十六章 算無遺策【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雙倍月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內臣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惡揚善的縣學生員第二百九十二章 廠衛之間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三十九章 結交韓晅第五百三十六章 會試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籤第二百五十章 謝修撰的第一課第十六章 青年版陽明先生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四十一章 巧論倭患第二百四十三章 餘姚三傑第五百七十四章 泰山封禪(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六十三章 營造一場偶遇(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廠緝查第五百三十七章 殿試連捷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六章 孫家惡奴第二百九十五章 漏網之魚(第一更)第二百零八章 科試前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賜死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四章 暗中角力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紳頑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五十章 謝修撰的第一課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零三章 劉娘娘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醫他爹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牆頭草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官啦第二十章 水芸姑娘第一百七十六章 鄭訓導的過往(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謝慎的改革模式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於人(第一更)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九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四百八十章 老相識第四十四章 紹興惡痞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試點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和人情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三百五十六章 開海禁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五十一章 玄學與攻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放榜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八十三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魁會(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誰說太監不如男!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二百二十七章 救救小生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陰謀論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與縉紳交鋒(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五百七十二章 攻守之勢異也【4000字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