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

(求收藏,求推薦票!)

謝慎當然不會捨本逐末,他當即沉聲道:“馬上就是府試,我哪裡還有時間續寫什麼稿子。這不是銀子多少的問題,你去託人告訴那馮掌櫃,這《石頭記》是不會有續稿了。”

王守文一臉無奈,想要再勸謝慎幾句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書是謝慎寫的,他不過是聯繫了書坊抄謄售賣。如今謝慎已經完稿不想續寫,他也不好相逼。

何況謝慎的理由也站得住腳。府試在即,謝慎作爲縣試案首肯定被吳縣令和孔教諭寄予厚望。

對於謝慎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府試,這無可厚非。

王守文有些肉疼的嘆息一聲道:“只怕等過上幾月,琅琊真人的名頭便不那麼好使了。”

這一點謝慎當然知道。筆名這種東西本就是需要維護的,長時間不出續作人氣自然會下降。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爲了府試他只能將寫書的事情暫且放在一邊。

“守文兄按照我剛剛說的和那馮掌櫃說就好。”

見謝慎的態度如此堅決,王守文只好咬了咬牙應了下來。

“對了,守文兄沒有啓程返回餘姚嗎?”

謝慎不想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索性話鋒一轉聊到了王守仁身上。

王守文嘆息一聲道:“不知怎的大兄並未上榜,這殿試看來是不能考了。不過他寄回一封家書,說要在京中陪侍家父,之後還要遊學遠行,短時間內怕是不會返回餘姚了。”

謝慎心中也是暗暗嘆息,王守仁這樣的大牛不能參加三月的殿試實在可惜。要想再參加便得等上三年了。

雖然王守仁還很年輕,但三年的時光畢竟磨人,遊學確實是個消磨時光的好辦法。

謝慎思前想後也不覺得王守仁的文章會有問題,那一定是他性格過於剛硬,得罪了人吧。

“對了,會試的主考官李少卿還誇耀大兄天資聰穎,三年後必定能登科呢。”

王守文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拍腦袋朗聲說道。

“李少卿?哪個李少卿?”

謝慎有些發懵,沉聲問道。

他雖然前世學的是明史,但畢竟不可能對每一個官員的生平事蹟都做到了如指掌。

王守文對謝慎不知道這位會試主考官顯然很是驚訝。他頓了頓道:“當然是太常寺少卿李賓之李東陽了。他可是神童啊,八歲就入了順天府學,天順八年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到了本朝他累遷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講,這次會試的主考官就是他啊。”

李東陽!

謝慎聽到這個名字直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熟讀明史的人對這位閣老都不陌生,作爲弘治三名臣之首,李東陽輔佐弘治皇帝中興大明,立下了不少功勞。

最重要的是此人情商極高,故而在後期謝遷,劉健都乞骸骨卸任後,李東陽仍然能夠穩居內閣之中。

算一算李東陽應該是弘治八年入的內閣,如今是弘治六年,只有兩年了啊。

如果能夠抱上這根大腿,今後仕途必定順風順水。不過要搭上李東陽這根線可是不容易。畢竟人家怎麼說也是大理寺少卿,如果不能進入京師備考會試,怕是連李東陽的面都見不到。

哎,爲了見見這位大牛求他收自己爲學生,謝慎也得好好準備府試院試啊。

進入了縣學並不意味着就可以參加鄉試,還有萬惡的歲試,科試在等着少年。只有科試位列一等二等的生員纔有資格參加鄉試。

謝慎心中嘆了一聲,路漫漫兮其修遠兮,雖九死而尤未悔。如果一切順利,等到他考完殿試也已經是十六了。那時是弘治九年,李東陽已經入閣,抱大腿的最佳時期已經過了。

但好在李東陽在整個弘治朝都不是首輔,弘治九年李東陽只是剛剛入閣一年還不是那麼高不可攀,謝慎還有機會!

“慎賢弟,慎賢弟?你怎麼不說話了?”

王守文見謝慎神情嚴峻連忙問道。

此刻進入賢者模式思考如何抱李東陽大腿的謝慎方纔神遊回來,淡淡道:“沒什麼,只是覺得這李少卿是一妙人。既然他覺得守仁兄天資聰穎,爲何不讓他這次會試就上榜呢。”

王守文翻了一記白眼道:“聽說是有人覺得大兄太過狂傲,要壓一壓他的銳氣。這李少卿應該也是奉命行事。他愛惜大兄的才華,這纔會說出那麼一段話,讓他莫要灰心吧。”

這個解釋倒也說的過去,但是究竟是誰看不慣王守仁孤傲的性子,要打壓整治他呢?

哎,本來謝慎這次會試結束後還想和王守仁好好聊一聊,這下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了。

“既然你不寫書,便得跟我一起出去轉轉,整日窩在閣樓裡怎麼行。”

王守文似乎覺得十分無趣,便計劃着利用空閒時間好好放鬆一下。

“聽說陳家明日要辦一場詩會,慎賢弟要不我們一起去吧。”

謝慎皺眉道:“不就是一場詩會嗎,有什麼好去的。”

王守文嘿嘿笑道:“這可不是一般的詩會啊。陳家大小姐這是要通過詩會擇婿呢。誰的詩作的好,便能被陳家大小姐當場點爲夫婿。慎賢弟你是不知道啊,這陳家大小姐長的貌若天仙,簡直是個大美人啊。誰要是能夠娶了她,嘖嘖,真是此生無憾啊。”

這下謝慎更是無語了。王守文怎麼這麼容易被這種事情吸引啊,雖然聽起來確實不錯......

“反正詩會只有一天,不會太過影響慎賢弟溫書,你便答應了吧。”

謝慎挨不過王守文軟磨硬泡,加之他確實有些好奇這個陳家大小姐有何出衆之處,便去瞧上一瞧也未嘗不可。

“那便去吧,最好也叫上謝丕,咱們幾個一起也能有個照應。不過守文兄有句話我可說在前面,你可別意氣用事真的要爭當那陳家大小姐的夫婿啊。”

王守文笑罵道:“我便是想去爭也沒有那個實力啊。”

......

......

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書第十二章 蘿莉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子禁臠【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賢侄要代筆嗎?第四百四十一章 鴻門宴第五十三章 與巡撫對飲第二百一十七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內訌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大文魁第二百零七章 從私塾開課到科試開考第六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五百二十三章 國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雙倍月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與立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蚍蜉撼樹(第二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與軍戶制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閣尊乎?第三百九十四章 過河卒第四十五章 私錢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章 超越時空的棉花種植技術第三百四十二章 解拿巡撫進京開個單章推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與沈娘子的合作第八十九章 滄浪之水濁兮第五百七十五章 泰山封禪(二)第七十三章 院試風波(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亂用詩詞啊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下反轉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改造神機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六十六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三)第四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輔弼賢臣(第四更 )第二十二章 龍陽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這不公平!第一百八十九章 劇本不對啊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輔的善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簡陋的號舍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內宮助力第四十八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鄉(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守仁回京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臉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軟肋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九十章 風華絕代杭州府第五十二章 巡撫按臨第三百七十八章 弘治駕崩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詩會(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廠緝查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淵閣失火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貴的謝修撰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王守仁坐而論道第一百零七章 煎餅煎餅!第二百一十六章 輪番上陣的徐家父女(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謂儒學第六十七章 詩香勝荷香第六十章 拜謁座師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鳴宴上的言志詩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廣倒臺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議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會(四)第九十九章 縣學原來是這樣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問題是頑疾第五十一章 狀元居第三百五十四章 儲君好纔是真的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五百零五章 蛛絲馬跡(第九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宮中有人好辦事第六十六章 我來作詩給您聽(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五百零八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報信第五百一十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五十六章 突然殺出的錦衣衛第二百零三章 興文教第五十章 積攢聲望第九十四章 崔光祿第三十八章 會試考官李東陽第一百八十九章 劇本不對啊第六十一章 府尊點撥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撫院第二十九章 豐厚酬金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燒吧,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