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

宋江被李逵背出了火場,吳用也跟在他們身後,或許是對方的火攻給宋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離開戰場之時,還忍不住回頭對董平下令道:“換用火球回擊對方!”

在一片火光中,梁山軍也不再使用霹靂炮,而是改用巨大的火球,用浸油火布裹成的大球,梁山軍士兵點燃了火球,二十餘架大型火砲一齊發射,只見二十餘隻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向敵軍方向砸去。

火球只射出兩百步遠,當一隻只巨大的火球落地後,又高高彈起,繼續向前飛出百餘步,砸向人員密集的官軍,士兵發一聲喊,紛紛趴在地上,儘管如此,巨大的火球還是砸翻了幾架投石機,近百名士兵受傷,官軍隊伍中出現了一陣陣小小的騷亂。

种師道卻不爲所動,他面無表情地望着遠處已經開始熊熊燃燒的梁山軍營牆和數架巨型火砲,冷冷下令道:“弩軍結盾陣保護投石機,改用震天雷射擊!”

兩千弩軍在大將何灌的率領下衝到了投石機前,他們用大盾結成盾牆,保護投石機,與此同時,梁山軍的又一輪進攻開始了,巨大的火球呼嘯着飛來,砸在盾牆上,越過了投石機陣地,彈向更遠的弩軍,每一隻巨火球飛來,都會引起官軍的一陣騷亂。

官軍的火油被梁山軍士兵用泥土有效進行地掩埋滅火,而梁山軍的火球反擊也能發揮出一些效果。

但隨着官軍正式使用震天雷,局勢便驟然改變了。

第一批十五枚黑黝黝的震天雷射入了梁山軍大營,其中三枚啞彈,十二枚震天雷接二連三爆炸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徹百里之外。

火光迸射,濃煙瀰漫,上千梁山軍士兵被當場炸死,兩座眺望塔在爆炸聲中轟然倒下,二十幾架火砲被炸得粉碎,一段五十餘丈長的營牆被炸倒塌,營牆百步範圍內一片狼藉,沒有一個活着的人。

數百步外,梁山軍大營中的帳篷因爲防火的緣故都已收拾乾淨,數萬將軍都被震天雷的爆炸聲驚得魂飛魄散,捂着耳朵蹲在地上,宋江也不例外。

良久,宋江慢慢站起身,目瞪口呆地望着被炸得粉碎的火砲以及坍塌的營牆,他終於反應過來,一旦梁山軍大營的防禦被破壞,就是种師道大舉進攻之時。

宋江長長嘆了口氣,回頭對董平道:“董將軍,集結兵力和敵軍血戰吧!他們很快就要進攻了。”

董平點點頭,“將軍請去後營,這邊我來指揮,就算种師道親自殺進來,我也要讓他付出慘重的代價。”

他回頭喝令道:“速送將軍去後營!”

宋江和吳用以及另外十幾文官被送去了後營,三萬梁山軍在董平、呼延灼、魯智深、孫立等大將的率領下開始迅速集結,前面是五千弩兵,排列成五排,後面則是數萬長槍兵。

此時營牆已被炸開百餘丈的缺口,無法在營牆上防禦,只能等營牆倒塌,敵軍衝進大營後,再用強大的箭陣阻擊對方。

隨着一條搖搖欲墜的營牆轟然倒下,梁山軍最後的防禦線也爲之消失,种師道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隨即令道:“全軍撤回大營!”

投石機紛紛被裝上牛車開始跟隨大軍向南撤離了,不多時,官軍便已消失遠去,留下了一片狼藉的梁山軍大營以及驚魂未定的數萬士兵。

......

深諳用兵之道的老將种師道無疑成功地運用驚兵之計,第二天,被震天雷嚇破膽的宋江便做出了決定,放棄濟州,全軍撤回須城縣,包括鉅野縣七千林沖率領的士兵以及任城縣的三萬盧俊義軍隊。

當天下午,林沖便放棄了鉅野縣城,率七千軍隊跟隨宋江向北撤離,與此同時,宋江的撤軍命令也送到了任城縣梁山軍大營。

得到消息的种師道一改平時穩重謹慎的作風,他立刻修書一封,急派人以八百里緊急軍報的速度趕往鄆城送給李延慶。

同時,种師道令宗澤率五千軍進佔鉅野縣,把後勤重地改爲鉅野縣,他則親率兩萬精銳大軍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向任城縣撲去。

.......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雖然送信士兵將震天雷的威力描繪得十分恐怕,但沒有親眼目睹的盧俊義卻不太相信會有威力如此大的火器。

尤其讓盧俊義不滿地是,一種新式火器便將宋江嚇得放棄了濟州,退守鄆州,簡直讓天下英雄恥笑。

雖然盧俊義心中對宋江極爲不滿,但他還是在一天後便拔營北撤了,當天夜裡,盧俊義大軍臨時駐紮在孫家鎮南面的一片曠野裡。

大帳內燈火通用,扈誠勸盧俊義道:“我估計震天雷也只是一個藉口,真正原因還是鄆州吃緊,宋江很難維持兩線作戰,只能選擇撤軍保鄆州了。”

盧俊義眉頭一皺道:“李延慶還是個二十歲不到的毛頭小子,他真有這麼厲害?”

扈誠苦笑一聲,“他從小就與衆不同,落一次井使他如神靈附體,變化之大,恐怕除了他父親李大器外,就只有我最清楚了,那時我就感到這小子長大後將非同尋常,卻怎麼也沒想到他竟然率軍參與圍剿梁山軍,說起來恐怕和王英的湯陰屠城有很大的關係,否則他一定會迴避,我很瞭解他,他就是那種恩怨極爲分明之人。”

盧俊義哼了一聲,“宋江任人爲親,是非不分,王英強行奪取柴進的軍權,這麼嚴重的事情他居然默許了,還派吳用警告柴進,這樣的人做梁山衆豪傑的首領,梁山軍能成什麼大事?”

就在這時,遠處居然傳來一片慘叫聲,大營內頓時騷亂起來,盧俊義和扈誠面面相覷,盧俊義暗叫一聲不好,抽出寶劍衝出大帳,只見大營南面一片火光,喊殺聲震天,士兵們狼奔豕突,亂成一團。

這時,一名軍士跌跌撞撞奔來大喊:“不好了,敵軍攻破大營,殺進來了!”

盧俊義驚得頭皮發炸,他被敵軍偷營了,扈誠卻經驗豐富,立刻大喊道:“將軍,南營已經不保,速帶北營弟兄撤退,否則我們會全軍覆滅!”

盧俊義頓時醒悟,立刻翻身上馬,在親兵的簇擁下,向北營疾奔而去,遠遠聽他大喊:“速跟我撤退!”

扈誠卻不放心女兒,他翻身上馬,猛抽一鞭戰馬,向女兒扈青兒所在的西營疾奔而去.......

种師道率領兩萬大軍就在半路等候盧俊義的軍隊,當盧俊義夜間宿營時,种師道率領兩萬大軍夜襲梁山軍的南大營得手。

此時,种師道的軍隊已經殺進了軍營內,他們四處放火,分兵追殺四散奔逃的敵軍,盧俊義的軍隊沒有準備,在兩萬大軍的強勢進攻下全軍潰敗了。

士兵們丟盔棄甲,沒命地向北面奔逃,官軍一路追趕,殺得敵軍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投降者不計其數。

一直追出三十餘里,种師道才下令收兵,這一戰,盧俊義軍隊損失極其慘重,糧食輜重全部被敵軍繳獲,三萬大軍被斬首七千餘人,投降者萬餘人。

天亮後盧俊義只收集到了五千餘敗兵,想到三萬大軍一夜間便崩潰了,令盧俊義羞憤萬分,欲拔劍自刎,燕青眼疾手快,一把抱住義父大喊道:“義父常說,漢高祖屢敗於項羽,唯垓下一戰成功,義父卻爲何要苛求自己?”

衆親兵也一擁上前奪取盧俊義的劍,這時,一隊千餘人的惶惶奔來,正是扈誠和女兒扈青兒,兩人盔甲上都染紅鮮血,顯得十分狼狽。

扈誠見到盧俊義,連忙道:“我只收集到一千三百餘人,大量濟州士兵要麼投降,要麼趁機逃亡回家了,副帥不必再等候了,後面已經沒有敗兵!”

盧俊義長嘆一聲,只得與扈誠合兵一處,惶惶然向鄆州撤去。

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見易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