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賺錢

第177章 賺錢

五月,端午這纔剛過了不久。

汴京習俗,家家戶戶都將艾草釘在門上。

這才過了節,吳十七娘及吳府兩輛車駕即前往了汴京東郊的一座庵堂內。

但見庵堂外栽着數株垂柳,小河環繞,景緻倒是不錯,又有方外之地的寧靜。車駕遠遠在門外停好了,十七娘下了車,命貼身丫鬟散了錢財給迎候之人,這才進入了庵堂。

十七娘經人指引走到旁室內,但見一名女尼正跪在蒲團上打坐參禪。

十七娘在旁等候了片刻,女尼方纔睜開眼睛然後道:“是,是離兒來了麼?”

十七娘這才上前,並跪在女尼身旁的蒲團道:“娘,我來看你了。”

女尼看着女兒的容顏道:“你不該來的,大娘子知道了會不喜的。”

十七娘道:“我是稟了大娘子纔來的,聽聞娘近來身子不好。”

女尼笑道:“都是些積年的病就那樣,你不必顧慮我,庵裡都好人,平日都待我甚好,你不必再佈施錢財了,你月錢又是不多,在府裡也要錢來打點。”

“再說你也到了嫁人的年紀了,多留着錢財在身上,日後出嫁了,婆家人也不敢怠慢你。”

十七娘失笑道:“娘,若是連我這些錢財都看得上,那麼這婆家也不如何。”

女尼笑道:“你沒有管過家,不知開門七件事,不知柴米油鹽醬醋茶多貴,多備着些錢在身上底氣才足。這婚姻之事,說是兩姓之好,但到底還是一個門第與錢財的事。我與你說,你外祖父還有些錢財田宅,我都替你攢這,等你出嫁後一併給你,但此事你不要聲張。”

十七娘黯然道:“女兒明白。但你錢給女兒以後如何辦?”

女尼道:“我在這庵裡吃齋能用上多少錢,我如今最要緊的只有你一人。”

“你可有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了?”女尼察言觀色問道。

“沒有。”十七娘笑了笑。

“你小時但凡不歡喜了,都是如此,可是在大娘子那受了委屈?”

十七娘笑道:“沒有,大娘子平日雖嚴厲,但待我甚好。”

“真沒有?”女尼問道,“是了,你爹爹對你婚事如何打算的?是找媒人呢?還是自己相呢?”

十七娘低聲道:“爹爹前陣子倒是相了一個。”

“相了一個?能入你爹爹眼中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十七娘道:“倒也不是,是歐陽學士先看中的,然後薦給爹爹的。”

“這麼說家裡不是作官的?”

“不是。”

女尼笑道:“不作官好,不作官就沒有官宦人家的習氣,如此說來斷然是書讀得好的。”

十七娘點點頭道:“正是。”

女尼臉上浮起笑容道:“是個秀才?”

“太學生。”

女尼聞言如釋重負地道:“這就好,這樣的子弟雖多有些清高自負,卻有真本事,然而也負心……哎,我擔心什麼,你爹能相看的人不會有差。”

“你這性子眼底容不得沙子,若去了顯貴人家,真是一入侯門深似海了。我還真擔心你日後……落得與我一般。”

十七娘道:“娘,這麼多年了,你還沒消爹爹的氣?”

“過去事不提也罷……我與你說,出身如何不要緊,他雖眼下出身不好,但你爹爹請他到府上來相看,定是有過人的長處。”

十七娘道:“可是爹爹倒沒有如何,但他……倒是想考上進士後再議親。”

女尼聞言道:“當真如此?”

“沒有明說,但已先透這個意思。”

“是齊大非偶,還是另有情由?“

“不知。”

“你見過他了?”

十七娘默然,眼角有淚光浮過,她轉過頭道:“娘,女兒想回去了。”

女尼終於明白女兒不喜的由來道:“既是來了,不妨再陪我說說話吧。”

“好。”十七娘重新在蒲團上坐好。

女尼道:“不要貿然對人下論斷,或許是富則觀其所養,窮則觀其所不受,他真有這番志氣呢?看人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女兒明白了。”

“不過考上進士?科場熬去多少年輕俊才的光陰?多少才華橫溢的子弟一輩子不得意,黑髮蹉跎成白髮,就算得個特奏名又如何了?”

“這種日子,男子也難等得,女子更難得等的。但最後也會船到橋頭自然直的。”

看着十七娘問詢的目光,女尼道:“你爹爹是何等有心機有手段的人,看他安排就是。”

大相國寺,蒐集齋。

王安國照例來作客,這次他還來了個朋友來。

王安國笑道:“三郎,我又帶朋友來打你的秋風了。”

章越聽了心底大罵,你他娘好意思,我還只是一個窮學生啊。厚臉皮的來這蹭吃喝的,還有沒有良心了?

不過有王安國朋友在,章越仍是給足了面子道:“既是平甫的朋友就是我朋友,過會請二位去燒朱院吃炙烤腰子。”

“好!”

二人一併叫好,王安國笑道:“我早與你說三郎是豪爽之人,是個值得交的朋友。”

三人在齋裡坐下。

王安國這朋友名叫李楚,荊湖人士,是作棉紡生意的,看去甚是精明的樣子。

雖對方說得客氣,說是小生意,但章越猜測能與王安國交上朋友應不會差到哪裡。

王安國與章越閒聊,他近來很喜歡至章越的蒐集齋與他聊天。章越雖話不多但偶爾一二句即是能說到點子,而且思路清奇,另闢蹊徑。

即便是王安國的兄長王安石,王安國也從未從他口中聽到如此多新穎的見識。

李楚走南闖北見識多,聽了章越王安國聊天,也能插得上嘴。

期間章越說到李楚在陝州作棉布生意的,突然想起黃道婆來,不由問了幾句棉花脫籽的技術。

李楚的作坊還在用手剝棉籽,章越於是就將軋棉的粗略手段告訴了他。

李楚聽說章越竟有這個辦法,不由是眉飛色舞,當即起身道:“若是此法可成,李某願出厚禮感謝三郎。”

章越笑了笑,沒說什麼。

當即李楚聽了一半,心底癢癢,於是言要做東,請章越與王安國都附近酒樓吃酒,三人答允了。

到了酒樓,李楚要了雅座。

雅座自在樓上,有一副山水屏風與外相隔,裡面擺着一張圓桌,六個座頭。

三人入內後,李楚笑道:“這家的黃河鯉魚湯最好,都現殺入鍋一汆就好,若二位怕腥味,也可將此魚分作魚湯,魚羹,或炸魚鮓。”

章越與王安國都是笑了。王安國道:“我們都是南人,豈有怕腥魚的道理,索性一併都上來!”

章越不由咋舌,王安國果真是大吃貨,自己甘拜下風了。

李楚笑道:“就如此,再切兩斤羊肉來,拿兩瓶好酒篩來,不要大碗,我等要談事。”

席間,李楚不斷詢問章越軋棉的機器,章越沒有直說,但大致告訴方向,至於扯到攪車細節卻沒有透露。

王安國雖說自顧一口溫酒一口魚湯,但這邊的話卻一句不漏地聽了。

李楚咬咬牙言道:“若是軋棉之法可行,吾願給先生五百貫,另給五十貫之酬。”

章越感嘆李楚的爽快,竟也不懷疑自己是不是騙子,居是如此乾脆。

不得不感嘆生意人的就是善於把握機會,自己若有什麼新想法,告訴給李覯那些讀書人。他們一個反應就是你小子說得靠譜不靠譜,靠譜了再想合不合規矩,然後再三考量半天。

至於生意人就富有決斷,只要是切實的利益,立即就幹。

對於棉軋這樣劃時代的技術,五百貫一點都不貴。

章越與李楚聊得投機,這時王安國放下湯碗,不合時宜地問道:“三郎,若依你這麼說,剝棉的人不就沒了生計了?這對他們而言,不是件好事。”

章越一聽,果然,讀書人都這個尿性麼?

李楚一看生怕章越被王安國所說服,不告訴自己軋棉之法,於是立即道:“平甫說笑了,怎麼會沒有好處?”

王安國搖了搖頭道:“此間有什麼沒說得明白的。”

下面王安國一直不言語,在困惑之中。

吃了酒,李楚告辭離去,應是實踐章越方纔所言的軋棉之法去了,不過章越深信李楚最後還會回來找自己的。

王安國看向章越道:“一個名楚,一個名越,你們兩個楚越人,一談到言利之事就如此投機?三郎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有些見錢眼開。”

章越心道,好啊,不見錢眼開,你就別來蹭飯啊。

王安國與章越的年紀本是差一個輩分的,但因佩服章越的才學,故以平輩交往的。這是頭一次說道章越。

章越聞言道:“平甫兄,你先前說疑惑之事就是這些啊!”

王安國正色道:“是也不是。”

章越道:“我倒覺得其實平甫想說的是,利不歸百姓,只歸於商賈,故而言恥於言利。”

王安國拍腿道:“對,三郎,我正是此意。”

章越笑道:“這正如鄉間地主之土地。你說地方官員修水渠灌農田於百姓又有何益?僱農不一樣要交租給地主麼?”

王安國搖頭道:“不然也,僱農也得利了。原先畝收兩石,一石給地主,一石給自己,若得灌溉畝收三石,己得一石半。”

章越道:“畝收再高,僱農只可得一石。”

“怎可?”

“你再想想?”

王安國一怔,尋思片刻隨即道,“真是蛇心不足……。”

最後王安國道:“人心概莫如此,但我想還是有宅心仁厚之人,否則我們也不必講厚德載物了。”

章越道:“非也,地主因灌溉得了土地,得錢更多,就可買更多的田地。至於更多的百姓賣掉田地,只能淪爲僱農。”

“之前的僱農或許還能拿一石半,但因僱農越來越多,最後只得一石了,甚至半石,最後餬口也不能,只能賣兒賣女。”

王安國愣了半響,已不能言語。

“如此官員修水渠灌農田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王安國道:“當然是好事,但只能緩得一時,最後到底,還是會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

章越道:“正是,大亂之後爲何有大治,因國初時,戶口稀少,四處都是閒田,若人口滋生,則百姓去耕閒田即可,家有田耕,稱爲自耕農。”

“後無閒田了,遇到災年荒年了,百姓賣田就淪爲僱農。田多者,則僱農來耕,即爲地主。”

“僱農,自耕農,地主這三者有何之別?”

王安國想了想道:“無田,有田,田多。”

章越道:“然也。這就是孟子所言,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無恆產者越來越難買田,最後要麼餓死,要麼淪爲盜賊流寇,有田者遇天災即售其田,亦淪爲無田,如此地主之田只會越來越多,此乃當今的大宋,若你在朝爲官當如何處置?”

王安國道:“當限田,抑兼併也!”

王安國又想了想問道:“三郎如何主張?”

章越心道,當然是復王莽舊制,將天下田畝皆作王田啊。

不過章越面上道:“抑兼併只可緩也,卻不足以釜底抽薪。只要家無田產的百姓越多,遲早……”

“如何釜底抽薪?”

“當用申商(申不害商鞅)之術!”

王安國不由道:“還要走至這一步麼?三郎說,用申商之術分既得利益者之利,憂從何補來?”

章越道:“從修建溝渠灌溉農田而來,也從攪車軌棉而來。”

王安國聽了瞠目結舌,原來繞了半天,章越是爲了自己謀利的事正名啊!

這廝實在太過於狡猾了。

但王安國轉念一想,不由覺得章越說得又很有道理。

當日章越在陳襄那讀完書後返回太學。

又過了數日,章越正在太學吃飯,聽聞同窗說外面有一個叫李楚的商人來尋。

章越料到是對方會來找自己。

二人在太學旁一間茶坊見面。

李楚叫了壺茶,又拿了錢讓門前坐着的閒漢去食肆買些餚饌來。

章越知道汴京風俗,茶館酒肆都有這樣的閒漢供差遣。

平日說吃酒吃茶時要叫歌妓,或者想吃哪些大酒樓的酒菜啊,都是給些小費催這樣的閒漢跑腿去買來。章越當初還誤以爲大宋居然如此發達,都有外賣小哥了。

李楚笑道:“那日初識甚是冒昧,重新認識一番,在下李楚,家母姓楊,乃當今官家身邊楊修儀的侄女。”

章越心知對方有點來頭,如此算是確認了一二,不知還有無其他底牌。

章越道:“原來李兄國戚,失敬失敬。”

李楚笑道:“不敢當,這次冒昧來找三郎,還是爲了那攪車之事。我願加至八百貫買下這攪車之圖,再每月給八十貫。”

章越聞言笑了笑,沒有答允,這時閒漢已提着食盒過街,帶回一盤炒肝,一盤雞絲簽到茶坊裡來。

李楚賞了錢道:“三郎,還有什麼顧慮不成?”

章越道:“李兄,你既有攪車,打算在何處軌棉?”

李楚道:“當然是陝州城中了。”

章越道:“陝州之中可有其他棉布貨商?”

“有。”

章越道:“那你建在陝州之中,要麼被人偷學,要麼被眼紅之人砸了。”

“誰敢如此?”李楚厲色道。

章越道:“我當然相信李兄的本事,但是你斷了人家生路啊,你用攪車比不用攪車快了五倍,以後機工熟練,八倍也是不止。到時候豈非砸了別人飯碗?”

李楚失道:“對,這是斷人財路啊!”

章越道:“不錯,除非所有商賈都用攪車,否則只你一人用了就是斷人財路,傳到他人耳底必是毀之而後快。故而我勸你要離城遠遠的,同時嚴守秘密,切莫外傳出去。”

李楚想了想,正色道:“三郎果真謀事深遠,多謝指點了。”

李楚之前還有些不信服章越,但如今對他有些服氣了。

“那攪車之圖?”

章越道:“一千貫,每月再拿一百貫。”

李楚聞之色變道:“太多了,一千貫,你知有多少麼?”

章越道:“知道,買不起汴京一間房。”

李楚聞言失笑道:“三郎,我雖很想交下你這朋友,但一千貫實在太多了!”

章越道:“既是如此,那我就告辭了。李兄什麼時候想通了都可以來找我。”

李楚起身道:“三郎,我沒那麼多現錢,不如我分你乾股如何?”

章越心想過與李楚合股作棉布生意也是個不錯的打算,若是擴大規模,自己一定可以賺取更多的金錢。但章越自己重心還在讀書上,經營棉布之事會牽扯自己太多精力。

合股之事風險太大,自己若有依持,當然不怕合股,但沒有依持,一介寒門子還是不要牽扯進去纔是。

倒不是信不過李楚的人品,是因爲從來沒打算相信。沒有什麼制約的手段,真肯每個月平白分你一大筆錢麼?替你打工?還不如取了眼前看得見的好處。

“抱歉了,李兄,我對乾股沒有興趣。”

章越走出了茶坊大門,正要入太學,卻覺得肩膀上被人一搭。

原來李楚已是追上,鐵青着臉道:“一千貫就一千貫!”

章越面露笑意道:“好,要立字據,同時請王平甫來作個見證。”

李楚道:“平甫最恨言利,三郎,找他來不怕……”

章越笑道:“無妨。”

數日之後,二人立下了字據。

章越交上了攪車之圖,至於李楚也是給了章越一千貫錢,承諾投產之後再每個月給章越一百貫錢。

章越也是感觸良多。

身上有了錢,是一千貫啊!

然後章越被王安國拉去樊樓大吃了一頓用去五六貫。

(本章完)

第780章 下岷州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32章 學霸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376章 好朋友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344章 姻親第327章 奏對第163章 恩惠第526章 光耀門楣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638章 出身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51章 小溪西流第84章 招攬人才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701章 章黨第469章 青衣第456章 王韶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519章 民望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733章 獨樂園第139章第138章 見面第113章 入汴京第967章 遼道宗第509章 皇太子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713章 抓人第871章 提攜第87章 星河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456章 王韶第267章 念頭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314章 六論第632章 呂公弼第166章 青花瓷第226章 盡心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9章 孟子第179章 買房第253章 王珪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262章 官家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415章 暴利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80章 莫欺少年窮單章第710章 幕下第109章 琴聲第17章 山間歲月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162章 除夕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53章 挑戰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97章 翻山越嶺第1052章 山頭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808章 書信第211章 同窗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321章 御試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54章 饒我狗命第236章 如何辦第286章 東華門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212章 照料第695章 軍歌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