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變法從太學起

第580章 變法從太學起

太學對於章越可謂是舊地重遊。

章越就讀太學時,當時管勾國子監的是‘鐵御史’吳中復。

如今章越新官上任,國子監的監丞,主簿,直講們都陪同章越至‘至善堂’拜見至聖先師。

拜見先師之後,衆人在堂上坐下聊天。

八名直講負責教學的事,監丞,主簿負責錢穀出納,文簿。

他們都是普通京官或是選人,其中劉監丞,本官不過是太子中舍,還是蔭官出身,也就是雜出身。

說來有些巧合,這位劉監丞便是當初差點將女兒嫁給黃好義的那位……

至於管轄國子監的,並不稱國子監祭酒,原本官位最高爲判國子監事(判監),同判國子監事(判國子監),是由兩制以上大臣出任。

至於兩制以下官員,一律只是管勾國子監公事,簡稱管勾。

章越雖是待制,但沒有升到兩制只能稱管勾。

管勾國子監擁有一定人事權,比如國子監說書,國子監講書都是可以自行徵辟的,不必經過朝廷的任命。

與此相似的是縣學,府學的學正,教諭,也是由縣令或知州自行徵辟的。

當然還有學生代表,如國子監正,國子監錄是由太學生中選出,被朝廷授予官職的,給予威信,協助校方管理學校校風校紀的。

章越當初在太學讀書時便是如此,都是學生自行管理,下面到各齋還有齋長,齋錄管理,老師除了教學外一般什麼事都不管。

最後就是書庫官,監廚官,知雜(打雜),胥長(胥吏中官位最高的),胥吏,吏佐(負責抄書)這些都是雜事官,今日沒有資格出現在至善堂中。

官吏之間是涇渭分明的。

同時還有國子監丞與國子監博士的官職,不過只是用來作爲本官升遷之用,實際上不在國子監裡幹事。

衆人坐下閒聊了一陣,按照道理他們官職與章越可謂尊卑懸殊,應該十分的恭敬。

但其實不然,除了監丞,監主簿外,幾位直講對章越都是不亢不卑,平禮相待。

直講各個都是貫通經史,平日十分受學生尊敬。他們除了教書育人外都不用求人,故而比起其他官員,身上自然少了那等對權力的膜拜。

直講之中有焦千之,顏復……

焦千之,章越對他畢恭畢敬的,因爲焦千之是歐陽修的門下,同時對方還是呂公著請來教諭自家子弟的塾師。

嘉祐六年焦千之被呂公著推舉成爲了國子監直講。

至於顏復乃顏子的四十八世孫,也是被歐陽修所提攜,賜予進士出身,治平四年爲國子監直講。

此外還有樑師孟,盧侗,盧侗當初還教導過章越,資歷絕對的老,還有一人看起來最不好相與,此人名字竟叫蘇液……是蘇舜欽的兒子,張詵的女婿。

蘇液第一個道:“聽聞王介甫言太學是三代時所設,其實當時不過是貴族們學習禮儀地方,不是傳授知識和研究學問之處。”

“一直到了漢武帝時這才真正興辦成如今意義上的學校,也是真正的官辦學校,不知待制以爲漢武帝如何?”

章越知道蘇液是在試探自己的政見,章越不喜歡這般事事要表態的氛圍,如此很容易形成官場上的傾軋。

章越模糊地道:“漢武帝雖舉太學,但不如漢順、質二帝之時,當時太學校舍五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太學有三萬之衆,豈是今日可比。”

這時候焦千之道:“聽聞章待制是贊成興辦學校的?”

章越心想,自己可從未這麼說過,但也從未否認過。他這一次是藉助章衡上疏,推動自己的主張。

章越道:“焦直講,學校之事乃官家所命,執政之所希,務必使用學者專意於經術,以待朝廷興建學校。”

“學者專意於經術,以待朝廷興建學校?此話莫非是朝廷以學校以誘天下俊傑不成?”樑師孟問道。

樑師孟是嘉祐二年進士,歐陽修的學生,同時爲吳奎舉薦爲太學直講。吳奎與王安石也是不對付。

章越還未說話,一旁盧侗道:“正所謂有益於國家,豈有崖也?只恨我等爲功不竟啊!”

章越對盧侗點點頭,知他是爲自己解圍,說來說去還是自己老師最可靠。

章越道:“學校之事,是朝廷選拔人才之要,我新管勾國子監本正要與諸位商量,但時不我待,此番來管勾之事,我在政事堂聽參聆訊,只好先將未成熟之見公之於衆了。”

章越這一次便是奉着旨意來的,先要把王安石的事辦妥了,自己纔有施展的空間。

章越也不想因給王安石辦事得罪人,索性就把事情都往他的身上推:“相公的主張,先王之取人,必於鄉黨,必於庠序,故而說是不是用學校誘天下之士,諸位可以見仁見智了。”

“至於取士之道,必須本於學校,這也道德於一上,而習俗成於下,這改詩賦爲經義之事,如今還在廟堂上討論,但國子監爲朝廷之庠序,必須先行,以爲習俗風漸於下。”

衆人聽了章越的話知道,什麼是一道德,如今科舉改革的政令還在討論,但朝廷已決定通過官學國子監往下推,通過庠序(學校)影響鄉黨(士人),再通過鄉黨影響風俗(學風民風)。

顏複道:“怎麼改?朝廷要以經術取代詩賦,但是從唐時起,天下以詩賦取進士數百年了,一旦科舉易之,天下如何能服從?”

章越道:“故而必須從學校而漸,太學先從詩賦改爲經義,之後便是州縣學校,再之後則是天下的士人,如此風氣也改變。數年之後科舉從詩賦改爲經義也就水到渠成了。”

“這是中書之意,不容我等更改!”

章越說完之後,堂上皆是沉默。

這新法從太學而起,但僅僅數年功夫,便可以改掉從唐朝起幾百年的詩賦取士的習俗嗎?

“若數年後朝廷又改回詩賦……廟堂上難道都是王相公一人說的算嗎?”蘇液質疑道。

沒錯,科舉改革一直是改來改去。

從范仲淹,歐陽修一直都在改,從重詩賦到重文章輪流變,如今到了重經義了。

章越道:“諸位放心,這一次不會再變!至少你我在太學時,便是不會變了。”

章越不想與他們繼續爭論下去,索性問道:“還有其他事沒有?”

劉監丞起身道:“啓稟待制,是關於朝廷拖欠國子監的錢款……”

(本章完)

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39章 恩情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304章 光陰第184章 好事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161章 手段第178章 韓相公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571章 章衡回京明日更新第409章 貪婪第353章 卻扇第123章 章府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335章 選房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10章 暢談第1012章 投機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1051章 王半山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295章 期集第319章 擔憂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711章 將兵法第263章 真相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55章 考試第816章 銘記請假第118章 真先生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882章 政事堂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37章 團圓第342章 五百貫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343章 下聘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請假第50章 行卷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748章 補償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22章 傭書第445章 霸道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445章 霸道第563章 蹀躞帶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930章 表態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469章 青衣第675章 擂鼓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243章 心意第871章 提攜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220章 開掛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851章 抵京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413章 抄底第365章 拜師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930章 表態第30章 用六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29章 寓教於樂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28章 授等第326章 入對第29章 寓教於樂第58章 考取第817章 市易所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463章 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