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

五天之後,鄭芝龍、鄭鴻逵率兵到達,勒克德渾所部前鋒,逼近延平,福州城,由此陷入危境。

雖說鄭成功勸止鄭芝龍投降清廷未果,至孔廟哭廟、焚儒服,與其父分道揚鑣,可血脈親情割捨不斷。

事實上,在歷史中鄭成功也不是與其父反目成仇,只是鄭芝龍欲投清,鄭成功反對無效,然後鄭芝龍要北上福州進見多鐸、博洛,而鄭成功勸阻,認爲清廷爲因此對鄭芝龍不利,然而鄭芝龍不聽,他執意北上,這纔有了鄭成功率己部脫離南下廣東之舉。

所以,在剛開始時,鄭成功並不全是因爲忠誠於隆武朝,而與父親反目。

而到了鄭芝龍在福州被博洛軟禁,攜往順天府之後,鄭成功這才正式全力抗清,名義上是爲了光復大明江山,可實際上,至少有一半是爲了他的父親。

試想,鄭芝龍在清廷手中,如果鄭成功無力抗清或者也投降了,那麼鄭芝龍對清廷的作用就沒有了,只有鄭成功始終堅定地抗清,鄭芝龍才安全,鄭成功越把清軍打痛了,鄭芝龍在清廷心中的份量就越大,這也是鄭成功自始至終堅定抗清的原因之一。

當然,誰都有私心,亂世之中,能自始至終守得住心中底線者,都是英雄。

說這些,只是說明,鄭成功與鄭芝龍最多隻是意見相左,並沒有仇怨可言。

何況鄭成功與其叔父鄭鴻逵一直交情頗深,鄭鴻逵雖說在鎮守仙霞關時,得知清軍逼近,未發一矢,聞訊逃竄,致使清軍直入福建。可在鄭成功舉事之後,鄭鴻逵也是追隨鄭成功抗清的,而且鄭成功能率部脫離鄭芝龍,如沒有鄭鴻逵暗中私放,鄭成功也帶不走那支軍隊。

所以,這種血親對陣於城牆之上,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折磨。

鄭成功由此整個人恍惚起來,抵抗變得消極。

南城門一度失守,幸好張煌言有備,派一支吳爭當時留下用來保護張煌言的軍隊,組成一隻數百人的敢死隊增援南門,經過一番浴血拼殺之後,纔將鄭芝龍所部趕下了城牆。

可能救得了一時,卻救不了一世。

鄭成功過不了心中心魔,就無法形成抵抗合力。

而三面都在交戰,城中一時無法調整部署,否則將李成棟一部調防南門,也可阻止鄭芝龍部的進攻。

緊急關頭,黃道周與鄭成功進行了一次深談。

最後做出的決定,讓人大跌眼鏡——撤退,明軍以撤出福州城,來換取清軍不追擊。

張煌言聞訊愕然,連李成棟這個叛將都爲之憤然。

可古怪的是,隆武帝朱聿鍵竟同意了鄭成功和黃道周的決定,答應派人與鄭芝龍、多鐸談判撤軍事宜。

兩日之後,一萬多明軍有序撤離福州,至港口登船南下廣州。

至此福建全境被清軍所佔,可嘆的是,福州一城百姓,因全力襄助明軍守城,被清軍秋後算帳,五天之內,被屠殺者,多達一千多戶,近萬人,福州城內與城外一樣,屍山血海。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更可笑的是,以爲隆武帝朱聿鍵已經殉國,原本奉旨在廣州招募新軍的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聯絡大學士何吾騶、廣東布政使顧元鏡,侍郎王應華、曾道唯等以“兄終弟及”爲名,擁立朱聿鍵的弟弟朱聿鐭爲監國,以都司署爲行宮。

可這時,在肇慶已經監國的朱由榔大爲驚怒,立即宣佈登基爲帝,史稱“永曆帝”。

消息傳來,蘇觀生等人立即應對,兩日後擁立朱聿鐭爲帝,史稱“紹武帝”。

登基事起倉促,連龍袍都來不及準備,去借了套粵劇伶人的戲服將就將就,這就成了皇帝。

而當隆武帝朱聿鍵率軍到達廣州上岸時,這一個廣州,就有了三個皇帝,而永曆、紹武兩個皇帝正刀兵相見。

起因是永曆朱由榔派遣兵科給事中彭耀、兵部主事陳嘉謨前往廣州,以藩王禮節拜見朱聿鐭,規勸其取消帝號。

紹武首席大學士蘇觀生大怒,下令斬彭、陳二人,再令陳際泰督師攻打肇慶。

於是雙方暴發戰爭。

照道理,隆武帝朱聿鍵率兵在廣州上岸,那麼這場風波應該平靜下來了吧。

因爲朱聿鍵登基在先,在福建以南,都奉朱聿鍵爲正朔。

而不管是朱由榔還是朱聿鐭,登基的前提都是朱聿鍵殉國,國不可一日無君。

二帝麾下那都是隆武朝大臣。

可問題是,朱聿鍵的到來,反而讓這亂局更加混亂。

好嘛,紹武朱聿鐭、永曆朱由榔都不肯退位,由此一場內戰越演越烈。

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

慶泰元年(1647)二月初五。

凌晨,天色將明。

江風依舊刺骨,長江上萬舸爭流。

二萬明軍依託水師火炮掩護,向江北儀真方向,發起了大規模反擊。

兩岸火炮互射,江中萬矢穿梭。

無數個生命在瞬間殞落。

直至薄幕降臨,清軍終究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明軍突破江防,錢肅典、錢翹恭部二萬禁軍登陸江北,由此向儀真連夜發起了突擊。

清廷聞訊炸了鍋,多爾袞也震驚了,原本佔領鎮江府的喜悅,一掃而空。

順治小兒更是急得再次想要北逃。

順治立即召見洪承疇等人,詢問應對之策。

這是個很好的反擊機會,對洪承疇等一直受多爾袞壓制的明降臣而言,就是如此。

這不是說他們想要再次反覆,而是爭權奪利,是他們的目的。

既然降了清,本人就沒有什麼大義或者正直、忠誠可言。

爲得無非是利益而已。

降清的明臣,一直受多爾袞爲首的清臣壓制,他們大多都聚集在洪承疇麾下,試圖抱團取暖,有朝一日扭轉這種小娘養的苦日子。

很顯然,機會來了。

洪承疇義正詞肅地抨擊了多爾袞的擅動策略,指出清軍不應該在福建、廣東和陝甘未定之時,開闢第三個戰場,這極大地增加了朝廷的壓力,由此引發明軍突破江防,直入朝廷腹心之誤,當由攝政王負全責。

一衆漢臣隨即齊聲應和,聲勢之大,從未有之。

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