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仁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向岸邊,望着已經漸漸成爲黑點的艦船,王之仁欲哭無淚。
撤兵,無疑是能撤的,至少將中軍、後軍撤回應該不難。
可真要立即下令撤回嗎?
王之仁同樣不甘心。
正象他自己說的,他曾幾何時,也想與士卒同命。
將數百將士丟在江對面,不聞不問,這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將領,心中無窮的煎熬。
王之仁呆呆地癡了半晌,霍地站起身來,望着江對岸,自語道:“無論成敗,僅此一次,就算是圓了你我心中一個夢……吳爭,你若死了,老夫就算是把這支人馬,給你陪葬,也不枉你我交往這一場。”
……。
шшш▲ тт κan▲ c○
吳爭此時,那叫一個狼狽,從未有過的狼狽。
被千人敵騎在身後追,沒一個人會不狼狽。
曹操當時不也被追得棄袍割須嗎?
好在發現得早,如果沒有那具明軍斥候的屍體,吳爭一行數十人,就得一頭栽進清軍的口袋。
可相距二、三裡,對於騎兵,也就一眨眼的距離。
吳爭不得不狼狽而逃。
可問題是,吳爭一行,本就是急趕慢趕前往丹徒的,馬力有限,奔逃一個多時辰之後,戰馬已經乏力。
可清騎卻絲毫不見疲憊。
距離漸漸逼近之際,吳爭身後傳來親衛大聲道:“我等在此與主公訣別,主公保重!”
吳爭霍地回頭,數十親衛已經向左右兩側撥轉馬頭,兜了一小圈之後,向中間匯聚成一股,加速向追來的清騎迎上。
一股酸意直衝鼻尖,吳爭的眼睛模糊起來。
他沒有絲毫猶豫,揚鞭策馬,繼續奔逃,此時他的身邊僅有四人四騎。
五十餘騎,面對敵人千騎,發起了悍然自殺式衝鋒。
這就如同一石頭扔進巨浪之中,只濺起一抹水花,瞬間化爲烏有。
但敵騎的速度確實被阻滯降低了,由此,雙方的距離再次拉開了一些。
可戰馬乏力的根本得不到解決,追上只是時間問題。
當眼前出現一條河的時候,吳爭眼睛一亮,下令衝入河中。
或許是吳爭命不該絕。
河對岸正好駛來一條渡船,吳爭五人策馬衝入河中,可這河看起來不寬,水卻很深。
衝入河中沒多遠,水已經淹達馬背,戰馬再也不肯往前。
吳爭五人只好跳入河中,向渡船游去。
駕船老頭嚇得差點就要用槁撐開去,調頭逃走。
吳爭見狀大喊道:“前面老丈,我等是明軍,被韃子追,渡我過去,定有重謝。”
駕船老頭遲疑了一下,終究是沒有撐開,他將船緩緩靠近吳爭五人,而這時,清軍騎兵已經到達岸邊。
眼見有河攔路,清軍隨即彎弓射箭。
無數的箭矢如同飛蝗向渡船射來。
這渡船不大,樣子與紹興烏蓬船有些相仿,船艙很矮,是竹篾紡織的遮攔,哪經得住鐵箭頭?
一時間,船篷立即被洞穿,成了一面篩子。
駕船老頭猝不及防之下,被一箭射中肩膀,掉入河中。
正好落在吳爭身邊。
駕船老頭拼命地掙扎着,“官爺救我……官爺救我。”
吳爭一把拽住老頭胳膊,將他拖至船舷另一側,同時指揮着河中親衛,將渡船調過頭來,慢慢推向河對岸。
所幸清軍不敢下水,而騎弓的射程不遠,在吳爭五人泅渡了沒多久,箭矢就已經夠不着。
不甘心的清騎,開始順河轉向,這是要尋橋過河,繼續追擊的意思。
吳爭五人這才爬上了船,並將船老大也一併拖上船。
由於奔逃,自然是不能走官道,吳爭五人甚至不知道,此地是何處。
“老丈,這是何處,與丹陽有多遠?”
老頭感激地答道:“多謝官爺相救。此處名陳家埠,離丹陽倒不遠,越過前面山頭,走着也就一天的路。”
吳爭點點頭,靠岸之後,給老頭留了些銀子,“老丈趕緊找地方躲起來,韃子過河之後找不到我等,怕是會尋你泄憤。”
老頭感激地道:“官爺是好人,定有好報。從此處往南十里地就能見山,山不高,越過山崗,就能望進丹陽城,下山之後,也就三、四十里地了。”
……。
吳爭五人拼命地往南跑,專挑小道,往戰馬不能行之處奔逃。
好在如那老頭所說,十里地,就見了山。
吳爭五人一頭栽進山林,這才吁了口氣。
就算清軍能從周邊百姓口中逼問出地形,要想在這山中搜尋五個人,怕也是不易。
稍做休息之後,吳爭五人開始登山。
即將登上山崗時,意外發生了。
從山樑上出現了一隊人影,直向吳爭五人撲來。
吳爭五人甚至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被團團圍住,看那陣式,不下百人之衆。
想逃怕是難了,吳爭苦笑起來。
可打量着對方人馬,面目看起來皆是漢人,身上所穿的也都是明人百姓的衣着。
這讓吳爭心裡燃起了希望。
他抱拳道:“我等五人是明軍,不知諸位爲何阻攔我等?”
那些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好在有一人答話道:“是不是明軍你說了不算,等我家主帥來了,自能分辨。你等不敢妄動,否則後果自負。”
吳爭奇怪這羣人居然還有主帥?於是問道:“你家主帥是何人?”
“問什麼問,閉嘴!”
吳爭只好沉默下來,與親衛施了個眼色,席地而坐,而那些人見吳爭等人沒有敵意,也就放鬆下來,只將吳爭五人圍成一圈,倒也沒有爲難。
等了大概半個時辰,山下有人聲傳來。
而圍住吳爭的人也紛紛站起身,有幾個向山下跑去報信。
沒過多久,一個聲音傳來,“明軍?此處怎會有明軍,莫不會是清軍奸細吧?”
聲音越來越近,吳爭感覺這聲音似曾聽過。
於是也站起身,望向聲來處。
這一看,吳爭愣住了,“孫大人?”
“鎮國公?”
二人面面相覷,瞪大了眼睛。
好一會,吳爭回過神來,問道:“孫大人怎會在此?”
孫嘉績黯然道:“一言難盡!鎮國公又爲何會在此?”
吳爭亦是苦笑,“一言難盡啊。”
可吳爭迅速道:“軍情緊急,孫大人隨我去丹陽,有話路上再說。”
孫嘉績遂應道:“遵國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