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第一次科舉(九)

能夠考上第五榜,那自然都是宰相之才,再看看上面的名字,第三名是瀘縣嘉明鎮人董允,也算是少有名氣能考上這第五榜大家也服氣;第二名是江東陸家子弟陸遜,江東四大家族之一,家學淵博考上第二也是理所應當;其叔陸績也來應考,居然也得了第七名,更是應了‘家學淵博’四個字。

唯有榜首諸葛亮,卻是耐人尋味。

琅邪諸葛家也不是沒有名氣,只是在大漢僅能算是中小型的家族,其祖諸葛豐最高當過光祿大夫;其父諸葛珪當過泰山郡丞;其叔諸葛玄任豫章太守。

只是到了諸葛亮這一代,除了一支族人留在琅邪看守祖屋,其他的族人已經遷徙到了荊襄之地,在那裡,諸葛家就沒那麼出名了,或許在大家的眼裡,諸葛家年輕一輩,已經沒什麼傑出的人了。

諸葛玄長子諸葛瑾,已經出仕江東,不過聲名不顯故而很少人知道;諸葛亮年紀尚幼,在荊襄之地求血自然尚未聞達於諸侯;至於幼子諸葛均,二哥都那樣了,本來就不是很聰明的三弟自然就更是不出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僅參加了科考,而且在州試五榜居然得到了第一名,大家不由得驚異,這到底要多麼高的才華,才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

不由得,大家對諸葛亮的答題紙非常的好奇。

不僅僅是一般的士子,就連第四榜的第一名司馬懿,也是非常的好奇。

如大家所願,第五榜的答題紙很快就被拿了出來,衆人頓時將公告欄圍了個水泄不通,只盼能夠看看這十多個宰相之才,到底寫了些什麼。

“和我居然不謀而合,諸葛亮那小子,有點意思。”司馬懿看着諸葛亮第四題的答案,頓時朝着他所在的位置看了看。

諸葛亮就一個全才,數算、天文、地理、農桑、工商和軍略兵法都懂,最多是到底哪個更擅長的問題。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王道謀士,主運籌帷幄,把戰鬥計算到算無可算之境,比的是最有效的應用手頭上的資源,併發揮出最高的效率以擊敗對方。

他們第一次見面,在這個時刻就是在這一次科考開始,此刻他們還不是敵對關係,不過也算是本次科考的競爭對手,故而敵意姑且不算,競爭意識卻是不能免掉的。

雙方如今都看到了對方的答案,發現對方和自己的答案並不相差多少,故而就算是科考的競爭對手,心底下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惺惺相惜的意味。

“本次州試結束,上榜者請進入考場領取憑證,前往鄴城參加會試。”小吏按規矩來到大家的面前,連續重複通報了三次。

諸葛亮等人聞聲,紛紛離開人羣,朝着考場之中走了去。

“會試聽聞只錄取五十人,我在榜首等你。”司馬懿經過諸葛亮的身邊的時候,低聲對他說道。

“感謝你幫我佔位置。”諸葛亮笑了笑,倒是回答得非常的誠懇。

榜首的位置是司馬懿幫諸葛亮佔的,那諸葛亮坐下了,司馬懿自然不可能再能坐在榜首那裡。

在考官那裡取了憑證,一行人拜謝考官之後,轉身便要離開,唯獨諸葛亮留了下來,來到了劉銘的面前,直至所有人都離開,他才朝着劉銘笑了笑,恭敬的拜了拜,轉身離去。

“主公,他這是什麼意思。”王高疑惑的問道。

“他知道我是誰了,也知道我看重他,故而剛纔已經明確表達了自己的善意,但也僅僅是善意,若是已經服氣,他應該叫我‘主公’了。”劉銘撇了撇嘴,顯然對諸葛亮的不識趣而不滿。

“就那麼笑一笑,行一禮就能夠代表那麼多意思。”王高訝然。

“聰明人最擅長的,就是把簡單的複雜化,把複雜的簡單化。”劉銘聳聳肩。

“那要不要我把他綁來。”王高和劉銘是發小,更是親信中的親信,見劉銘那麼說,立刻自告奮勇要把諸葛亮綁來。

“不需要,他或許是對我之前對他露出殺意而耿耿於懷,會試和殿試之後,再看看情況吧……不能爲我所用的話,那我也沒必要留下他,對了,我給你的名單,你送回去了沒有。”劉銘再次露出了殺意,但旋即對王高問道。

“今日已經收到回信,說是已經安然抵達。”王高正色回答道。

“既然那些諸侯的官吏,喜歡過來參加科考,那麼就讓他們留在我們這裡好了,管他願不願意的,不願意就給我去倭島或者西域當幾年差再說。”劉銘陰了臉壞笑了起來。

旁邊的王高聽見了,都不由得被此刻劉銘身上散發出來的寒氣刺激得打了個寒顫,心中卻是爲那些沒事找事的士人默哀。

州試之後,一個月之後纔是會試,司州距離冀州並不遠,洛陽前往鄴城更是隻需要四五天的時間就能抵達,難得考試合格,哪怕三天前已經吃過一頓,此刻合格的考生還是自發的組織起來,召開了一次簡單的慶祝宴會。

不僅僅是合格的,那些沒合格的也紛紛到來,大家都知道,這些合格的人裡面,或許有那麼幾個是可以出仕的,如此,這就是一條很不錯的人脈,此刻搞好關係,日後就算自己不能出仕,有這條人脈幹許多事情都會方便很多。

於是乎整個宴席,卻是不合格的考生出了錢,卻是趁空吃了不少的酒食;合格的考生疲於應酬,不出錢卻也吃不上喝不着多少,心中怨念得緊。

酒到酣處,卻是偶然聽到了一陣哭聲,卻是一名落地士子,喝高了之後終於無法壓抑心中的悲憤,哭了出來。

十年寒窗苦讀,爲的不過是一夕出人頭地,可惜第一次科考,他通過了縣試,卻在州試這一環節落了榜,他的哭聲,卻是觸動了更多的考生,不知不覺,周圍哭聲就多了起來。

合格的考生們見狀,卻是不知道怎麼去安慰的好,或許在這個時候,他們這些勝利者不管說些什麼,都有種矯情的意味吧。

“讀書難,千軍萬馬過獨橋,行路難,執着仕途苦白頭,讀書只爲做官乎,還是爲了做官而讀書乎,。”一個聲音傳來,卻是非常的叫人熟悉。

循着聲音看了過去,卻是劉銘站在了大廳外面,正看着他們。

“本來覺得這裡挺熱鬧,想過來蹭杯酒喝,卻不想只看到了一羣官迷在這裡嚎啕大哭,士農工商,天地之間何時只剩一個‘士’了。”劉銘嘆了口氣,轉身離去。

“他,這是什麼意思。”石韜覺得自己摸着了什麼,卻又說不清楚。

“我們是讀書人,沒有手藝沒有本錢,故而沒辦法務農或行陶朱之事,其實我們的本錢,我們的手藝就是我們的知識,天下何處沒有讓我們大展身手之處,千萬人只看到了那隻能容許五十多個人的小舞臺,卻忽視了天下這個大舞臺,是我們被人上人未來矇蔽了雙眼,還是我們讀書本來就知識爲了當上一個人上人而已,恩,他要表達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了。”諸葛亮想了想回答道。

“他的意思,是讓我們不要執著於出仕嗎,行行皆可出狀元,我們的舞臺其實無比的廣闊,但我們卻只看到了一小塊立錐之地。”石韜大概明白了。

“或許是這個意思吧,聽聞大將軍治下多設書院,想來隨着時間的流逝,天下的讀書人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十數萬人爭奪百來個位置,樂了百來個人,那十數萬失敗者又該如何自處。

有這個才華者,自然可以順利出仕,但沒有那麼高才華的,總不能在科考上空耗光陰,否則老了一無所成,也只能追悔莫及,或許我可以明白,爲什麼四十歲以後,就不能繼續參加科考的原因了。”司馬懿感慨道。

“好了,大家別哭了,四十歲前,我們還有機會,還有希望,哪怕是超過了四十歲也不要忘記了,我們的本錢就是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手藝就是我們的學問,如何在最合適的舞臺,發揮出我們最大的能力,這纔是我們價值的最大表現,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哪怕垂垂老矣,也不要爲虛度光陰而遺憾,不爲碌碌無爲而惱怒,如此纔是最完美的人生,最無憾的人生。”崔鈞高呼。

或許是受到了鼓勵,原本苦的人都停止了哭泣,他們很多其實還很年輕,還有一拼的能力,在還沒有完全失去希望之前,他們覺得自己不應該絕望。

哭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去坦然面對也罷。

做人嘛,就要做得無怨無悔,這纔對得起自己的本心。

第四章 請纓打前鋒第九十八章 劉備的目標第十三章 董肥肥殺到第十一章 黃忠戰呂布第九章 董卓要遷都第四章 請纓打前鋒第四十二章 大賢隱於市(2)第八十五章 初步的動作第十七章 花魁卞玲瓏第七十七章 萬馬踏連營第六十七章 刺史的好處第七十六章 開掛也難打第八章 主角光環現第八章 先破而後立第二十五章 袁紹領便當第五十六章 劉銘的竹槓第六章 一戰定乾坤(下)第五十五章 大家都在忙第三十一章 小航海時代第一百零八章 王牌軍仍在第十七章 西涼硝煙起第一百零五章 陸遜的圈套第四十九章 這就叫恐龍第十章 戰神呂奉先第三十三章 俘虜的處理第六十五章 勿惹王侯怒第二十九章 奪回族長位第一百二十五章 感謝你帶路第八十五章 初步的動作第四十三章 大賢隱於市(3)第十八章 諸侯的好處第六十一章 夢中授寶第四十八章 最兇攻城戰第一章 五年神功成第十五章 黃忠到碗裡第十七章 西涼硝煙起第六十三章 暫時的屈辱第十章 詭異黃巾軍第一章 劉宏要省親第一百一十一章 龐士元發狠第三章 卿乃大忠臣第十八章 經濟的制裁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四十九章 收穫還不錯第十二章 使者見聞錄(2)第十九章 趙雪的表白第三十二章 甄氏欲聯姻第七十二章 求援卑彌呼第七十四章 徐福還活着第十三章 功勳送上門第二十五章 入侵的序曲第二十五章 猛人的效忠第三十一章 太平教暴露第二十二章 搞掂丈母孃第二十六章 混亂的時代第一百一十六章 關羽投降錄(上)第三章 五階的狂想第七十章 呂布的豁達第一百二十六章 底線又再降第五十三章 雙喜齊臨門第十七章 西涼硝煙起第七十章 文明構築成第十九章 太欺負人了第二十八章 吏治的整頓第一百二十六章 底線又再降第一百一章 世家的整肅第六十章 第一次科舉(十)第二十四章 休矣回家去第八十二章 讓你爹贖你第四章 真正的五階第四章 總有人犯二第六十四章 張寧的決心第七十二章 狩獵開始了第八十四章 江陵郡情況第二十七章 劉安的厚顏第八十章 溫泉鴛鴦浴第十三章 武道有人投第一百一十一章 龐士元發狠第三十九章 去西北玩玩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上的碾壓(下)第九十二章 關門好打狗(上)第四十二章 大賢隱於市(2)第十九章 十分鐘殺敵第三章 初次見劉焉第三十七章 名士招攬法第七十七章 關羽vs黃忠第八十三章 初聞修煉界第九十二章 關門好打狗(上)第一百一章 世家的整肅第四章 屠戶張翼德第五十八章 告急書信到第一章 少村長劉銘第五十九章 不行就搶親第五十五章 第一次科舉(五)第五十二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六十九章 彈JJ到死第二十六章 居然過來了第一百一十章 郭浪子發威第四十二章 夜宿羌人營第八十三章 四方聚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