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

這次,皇帝的動作非常迅速。

首先抓捕中常侍封諝和徐奉兩人下獄,他可不希望身邊出現對他不忠的人,這些宦官貪污受賄皆可容忍,若是背叛、不忠,則絕不姑息。

其次,命令鉤盾令周斌帶領三公、太尉等府的掾屬,案驗宮、省、直、衛及京師百姓,凡是參與太平道者,皆盡抓捕;周斌不負陛下所託,大肆捕殺太平道教徒,誅連千餘人,穩定了洛陽秩序,消除了潛在的危險。

最後,命河南尹何進立即抓捕馬元義,何進不負所望,根據唐周的密報,很快抓捕到太平道荊州渠帥馬元義並一千多太平道信徒。

沒有任何猶豫,劉宏直接命人將其車裂於市;並封何進爲慎侯,以表其功。

荊州渠帥馬元義被車裂的事情狠狠的動搖了太平道信徒的信念。

皇帝的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舉動,立刻化解了太平道直接攻陷洛陽的危機;太平道要想在頃刻之間揮兵洛陽,滅了洛陽朝廷的計劃已破滅。

起義尚未爆發,大渠帥馬元義提前犧牲,喪失了直接摧毀洛陽朝廷的機會,也打亂了張角的一次完美佈局。

計劃中的皇宮政變沒有了,計劃中的洛陽城兵變沒有了,直搗洛陽城的計劃受到很大的影響。

洛陽消息傳回冀州,張角三兄弟得知之後心中大懼。

張樑問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張寶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請大兄下令吧。”

張角說道:“進則生,退則死,我等已無選擇,立即傳令各地渠帥,即刻起事。”

既然計劃被打亂,張角決定提前起義,非常果斷。

二月二十五日,張角等人宣佈起義,自稱爲“天公將軍”,口號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其弟張寶爲“地功將軍”,張樑爲“人公將軍”。

因爲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史稱爲黃巾起義或黃巾之亂。

隨後幾天內,各地渠帥接到張角命令,全部起義,打了各地官府一個措手不及,黃巾軍勢如破竹,所到城池一鼓而下;毫無準備下,郡縣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三月初五,皇帝劉宏見太平道如此厲害,忙任命河南尹何進爲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於都亭,修理器械,以保衛京師;又在函谷關、大谷、廣成、伊厥、軒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關口、渡口,設置都尉駐防,確保京師萬無一失。

皇帝劉宏只想保住洛陽,對各地的黃巾賊並不想立即去鎮壓,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了。

本來各大臣見到皇帝最近堅決果斷、雷厲風行,接下來應該派兵鎮壓各地的亂賊,可是幾天過去了,陛下仍然毫無動靜,各大臣心中不由大急。

北地太守皇甫嵩上諫要求皇帝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以便儘快出兵。

陛下沒有搭理,直接壓下奏章,讓他出錢、出馬,連門都沒有,這老傢伙太不瞭解皇帝的性格了。

而宦官呂強對皇帝建言:“陛下,黨人禁錮多年,積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黨人與黃巾聯合,必將危及朝廷。”

這次沒有提錢的事情,皇帝採納其建議,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

各地星火急報,大臣心急如焚。

皇帝劉宏爲了做樣子,便任命太僕鄧盛接替辭職的楊賜爲太尉,與大將軍共商出兵事宜。

鄧盛初任太尉,一些事情拿不定主意,便尋司徒袁隗協商。

袁隗笑道:“呵呵,鄧太尉還是不瞭解咱們這位陛下啊。”

“袁司徒,此話何意?”

“一切盡在陛下掌握中,我等何必操心?”

鄧盛虛心的說道:“請袁司徒明示!”

袁司徒道:“楊賜、劉陶以及衆多大臣曾上書陛下,言張角信徒者衆,昔日必遭其禍;陛下不信;未幾,唐周告密,言張角欲起事,陛下便雷厲風行的抓捕洛陽太平教信徒,立抓封諝和徐奉等人,車裂馬元義,而未有下文;三月,黃巾賊盡起,陛下命何進爲大將軍,命汝爲太尉,僅僅派軍固守八關,而未派兵橫掃亂賊,何也?”

“何也?”鄧盛不解。

袁隗笑道:“呵呵,唐周乃陛下之人,而亂賊乃陛下掌中刀爾,欲除者乃世家大族,此乃借刀殺人之計也!”

鄧盛被震驚的半天沒說話,不過他也不傻,若唐周不是陛下的人,其作爲太平道高層人士,何故要告密?且其到達京城後徑直去告密,連點猶豫都沒有,非常不合常理,這肯定是演戲給衆人看;若其不是陛下的人,陛下爲何如此輕易的相信一外人之言,而不相信所倚重的大臣?迷迷糊糊中返回府邸,不再上書言出兵之事。

皇宮中,皇帝被上書請求出兵的奏章弄的心煩,問張讓道:“張常侍對此有何看法?”

“等!”

“等?何意?”

張讓說道:“陛下,幽州刺史曾報,他們早就猜測太平道會作亂,聯合廣陽郡太守劉衛,委託高順招4000強兵,分別駐守薊縣和涿縣,已嚴陣以待,必保幽州無虞;廣陽郡太守劉衛報,高順以護烏桓校尉府的名義在幽、冀兩州招兵近萬,屯兵薊縣;臣想等待幽州的奏章,看其是否忠於陛下,若沒有陛下的命令,其便順利剿滅幽州黃巾亂賊,保幽州平安,則證實其忠於陛下,可爲陛下所用;可隨時命高順帶兵南下,亂賊必被一掃而空;若其不忠於陛下,則宜早做打算,臣建議,剿滅黃巾亂賊之後,攜新勝之兵,將其一併掃除。”

“那何時滅掉黃巾賊爲宜?”

“最晚不能拖至冬季,否則持續時間過長,久則生變!”

劉宏考慮了一下後說道:“那好吧,先等待幽州的消息;傳命,於今年10月前秘密除掉張角,則餘賊不足爲慮!”

“是,陛下!”張讓立即應下

看來,在張角的周圍還有皇帝的密探,且獲得了張角的信任,能輕易的接近張角。

劉宏又問:“衆大臣每日上書請求出兵清除亂賊,朕很煩,這些亂賊就剩這點價值了,要是輕鬆除去,不就白白浪費這麼多年的扶持了?張常侍對此有何良策?”

“陛下,此事易爾,可命那些欲出兵者捐助錢糧、弓弩、鎧甲、武器、馬匹等,並要求每家至少提供1000強壯家丁,編進北軍,等準備充分之後再言出兵之事。”

劉宏大喜,這樣的話既能得到衆多的錢糧等物資,又能組建一隻強大的軍隊,且堵住了那些想出兵者的嘴巴,還能減弱各家族的實力;讚道:“哈哈,張常侍,此計甚妙,一舉多得,明天便以此頒旨;另外,很多大臣皆言命各地組建義軍,共同剿賊,張常侍對此有何看法?”

張讓道:“陛下,此乃他們私心作祟;現有一高順,兵強馬壯,已讓陛下心憂,若其有異心,必爲朝廷一禍;若允許衆臣私自招兵買馬,必出現衆多高順之流,且他們位居中原,則禍事不遠矣。”

皇帝不傻,要是傻的話也做不了這麼久的皇帝,張讓的話他一聽就明白了;高順不來中原,願意爲國衛疆,若有異心,禍害較小;若允許中原地區的各位大臣招募義軍,他們戰後肯定不會遣散義軍,事後必爲中原更大的不穩定因素,將來對朝廷的危害更大。

劉宏心想,有一個高順便夠了,不希望再出現更多的高順,否則更不可控;且現在太平道起事未滿一月,響應的人員太少,還沒有危害到多少士族,不急於鎮壓。

第198章田豐拜主第156章養寇自重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59章高順買官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09章結親趙雲第481章新設三郡第97章人員安排第278章蠻夷使者第186章程立拜主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332章大獲全勝第573章飲馬北海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157章鉅鹿對峙第270章闕居請降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255章安置奴隸第98章安排就緒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217章圍困柳城第41章杜邊出使第584章稅賦改革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154章張牛角降第304章視察轄區第414章魯肅之謀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355章李儒之謀第147章冀州老將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596章劉協妥協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49章王允之計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538章劉備崛起第331章先登出擊第35章匈奴情報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206章亂點鴛鴦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596章劉協妥協第367章洛陽局勢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632章歐洲聯軍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12章和連斃命第248章關羽出兵第298章文丑出兵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82章張讓心思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129章鐵匠鄭財第33章震驚四方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504章朝廷南遷第589章南下航海第197章徵北將軍第67章騎兵出戰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320章西園八校第312章和連斃命第350章酸棗會盟第484章袁術南渡第266章瘋狂殺戮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602章平定益州第536章張繡投降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135章鄒靖來投第275章黃忠拜主第88章張讓發威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183章佈網待敵第256章各方反應第333章智擒魁頭第26章商業發展第49章王允之計第533章胡軫投降第326章沮授出兵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66章結親孔融第457章一戰成名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82章諸人論政第119章徐晃發威第577章呂布逃跑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163章孤立廣宗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172章周倉出使第116章關羽認主第327章程武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