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高順面聖

盧植正與高順等人協商陛下賜婚之事,小黃門前來宣讀陛下口諭,宣盧植和高順速速進宮面聖。

兩人不敢怠慢,立即隨小黃門進宮。

李強和典韋兩人在宮門外等候。

經過上百年的不斷完善,洛陽皇宮金碧輝煌,高順暗歎,皇宮果然是好地方,不知道藏有多少財富,將來讓董卓破壞了真可惜。

東漢洛陽城平面近於長方形,南北約合漢代九里,東西約合漢代六裡,俗稱“九六城”。周長約13公里,共設12個城門。

城內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共24段,寬20~40米不等,均3道並行,公卿尚書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

城內有南北二宮,中間有複道相連。

南宮始建於秦,東漢時爲朝賀議政之所,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上排列着卻非、崇德、中德、千秋萬歲、平朔五殿。

北宮大於南宮,爲皇帝嬪妃寢居之處,宮內德陽殿規模宏偉,可容萬人。

南宮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東郊有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靈臺、太學等建築。

官署區位於南宮之左,東城耗門之內,在南宮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組成了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權貴居住區分佈於上東門之內,如步廣裡、永和裡等。

東漢洛陽城內宮苑面積也達全城總面積的二分之一左右,仍處於以宮室爲主體的都城佈局階段。相比之下,對居民里閭與商市的安排則處於從屬地位。一般居民多居於城外,三處著名工商業區中的南市和馬市也都位於城外

洛陽城周圍,精心營造了爲數衆多的宮、觀、亭、苑;近城地帶,更是各種重要禮制建築的所在地和人口較爲密集的居民區。

盧植感覺到交好冠軍侯之後,皇帝對其越發重視了,心中對高順有感激之意。

劉宏第一次見到高順,內心非常歡喜,文采飛揚、武功卓著、外貌英偉,好一個俊俏少年郎;其白嫩細膩的皮膚,比之女孩子都毫不遜色;若作爲帝婿的話非常合適。

“拜見陛下!”

“哈哈。兩位愛卿快快請起,坐!”

“謝陛下!”

劉宏直接問道:“冠軍侯確定好帝婿人選了嗎?”

“回陛下,已確定好了,臣選定能力最強和外表最爲出衆的護烏桓校尉周飛和濟南國相房良爲帝婿。”

劉宏大喜,對這兩人,他非常滿意;護烏桓校尉保邊郡無虞,濟南國相平定青州黃巾,且治理的濟南國井井有條,更重要的是連鍾繇都讚美房良外表英俊;爲他們封侯也有充足的理由。

“對他們的安排,冠軍侯有何建議?”

“如何安排請由陛下決定,臣建議不爲京官便可,他們性格耿直,不適合做朝臣。”

“房良繼續擔任濟南國相,周飛擔任河東郡太守,冠軍侯可滿意?”

“陛下,雷霆雨露皆爲聖澤,臣無意見。”

“誰可使護烏桓校尉?”爲了維護邊郡安全,劉宏決定護烏桓校尉還是用高順的人,這樣成本最低,否則換個人,每年還需要支付烏桓人賞賜。

“陛下,舉賢不避親仇,臣建議臣的軍師,東郡東阿縣程立可爲使護烏桓校尉,其領兵水平在臣以上。”

“準!”劉宏很爽快的答應了高順的請求,反正不管誰爲使護烏桓校尉,都離不開高順的財力支持,否則誰都玩不轉。

盧植問道:“陛下,兩位帝婿的冊封之事如何定?”

“哈哈,朕已想好,一位爲廣年侯,一位爲廣平侯,食邑皆在鉅鹿郡,這樣兩位長公主也方便見面,不知可否?”

盧植忙說道:“謹遵陛下旨意,那何時招兩位帝婿入京面聖,並舉行訂婚儀式?”

“明天便下旨,招濟南國相進京;至於使護烏桓校尉,則需要程立去交接後進京,明天便給程立下聖旨,任命其爲使護烏桓校尉,即可赴任。”

“是,陛下。”張讓立即應下。

高順建議道:“陛下,臣等爲粗野之人,不懂皇家規矩,臣建議請蔡伯喈入京,與盧先生一起主持定親、迎親等禮儀之事。”

“準。”劉宏爽快的答應了高順的請求,長公主這邊可由宗正主持,帝婿這邊可分別由蔡伯喈和盧子幹主持,兩人皆爲德高望重的大儒,若此,他可對得起兩位長公主,對得起先帝了。

盧植對高順提的這個請求大爲滿意,若此,蔡伯喈便不用躲避在吳郡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回京了。

此時,小黃門稟報,皇子駕臨。

“拜見父皇!”

“平身!”

“謝父皇。”

“拜見皇子殿下。”盧植和高順立即行禮。

皇子又回禮道:“見過先生,見過君侯。”

劉宏問道:“皇子前來所爲何事?”

“回父皇,兒臣聽說冠軍侯進宮來了,兒臣前來希望向冠軍侯乞贈一首詩。”

劉宏看着高順,沒說話。

高順立即說道:“皇子殿下有命,順豈敢不從?請皇子殿下出題。”

劉辯想了一下,說道:“君侯,就以本皇子爲題寫一首詩吧。”他希望冠軍侯爲他寫的詩是獨一無二的。

這個難不倒高順,略微一沉思,便吟誦道:“贈皇子殿下,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盧植暗道好詩,太貼切了,既寫皇子刻苦努力的讀書,也有鼓勵上進的意思。

劉宏道:“好詩,冠軍侯果然才思敏捷。”

劉辯從小養在史道人家,所以本詩寫給皇子劉辯非常貼切。

“謝陛下讚賞!”

“我兒可滿意否?”

劉辯想了一下,說道:“父皇,詩是不錯,不過我感覺與兒臣的年齡不相符;肯請冠軍侯另外賦詩一首。”

“是,皇子殿下。”高順腦海中有上千首詩詞歌賦,難道會被難住?略微沉思後便吟誦道:“贈皇子殿下,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劉辯讚道:“好詩,很好,吾甚喜。”

“皇子殿下喜歡就好。”

劉辯又對高順說道:“君侯,此乃吾之隨從,非常喜歡君侯的詩,也請君侯爲其賦詩一首。”

“是,皇子殿下。”

這時,劉宏被氣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了,這哪是皇子的隨從,其正是萬年公主,這倆孩子太不懂事了,竟然如此調皮,有失皇家威嚴,回頭一定要好好的教訓一番不可。

描寫美女的古詩太多了,這可難不住高順,看着眼前清秀脫俗的美少女,稍微一沉思便有了,吟誦道:“贈皇子殿下之隨從,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洛陽路,萬千佳麗總不如。”

盧植不由佩服,這麼短的時間內高順接連做出三首詩,且全是精品,真不知道他的腦瓜是如何長的。

劉宏見高順如此誇讚他的女兒,心中非常高興,臉上的怒氣也消失的無蹤無影了。笑道:“哈哈哈,冠軍侯文采天下無雙,這三首詩朕很喜歡,很滿意。”

高順忙行禮致謝,“謝過陛下讚賞。”

“謝君侯贈詩。”

“謝冠軍侯。”兩位小孩也向高順致謝。

劉宏揮揮手,道:“既然喜歡,就快離去吧。”

“是,父皇!”兩個小孩行禮後拿着張讓抄錄的詩高興的離去。

而高順和盧植卻不知道剛纔皇子的隨從便是萬年公主。

很快,高順寫的三篇詩傳遍皇宮內外;最歡喜的人非萬年公主莫屬;何後和何大將軍對高順寫給皇子劉辯的詩大爲讚賞。

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327章程武之策第77章獵殺鮮卑第251章包圍羌人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40章輕鬆獲勝第68章圍敵練兵第470章孫堅出擊第500章進軍巴蜀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48章匈奴贖人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64章抵達青州第211章移民定襄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72章戰後獎勵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242章幽州事務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439章大長公主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634章分封諸國第504章朝廷南遷第307章引蛇出洞第336章軍政調整第443章修築潼關第132章穩定後方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164章抵達青州第13章回村第81章栽贓嫁禍第506章秘密協議第616章閃電戰第595章高順妥協第138章幽州出兵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280章高度酒精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440章趙雲選兵第527章呂布出馬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340章志才之謀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650章建設第512章接收豫州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542章南部局勢第55章立足縣城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596章劉協妥協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79章薛銀歸心第127章和連發威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211章移民定襄第567章班超後人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63章萬事俱備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459章中原鉅變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154章張牛角降第209章烏桓之戰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233章蔡邕來訪第31章戰後總結第369章董卓遇刺第531章配合默契第278章蠻夷使者第542章南部局勢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187章收服典韋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192章盧植做媒第209章烏桓之戰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145章喜獲兩郡第562章孫權投降第459章中原鉅變第98章安排就緒第363章聯盟解散第170章強勢黃巾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56章各方反應第475章董卓出兵第123章積極備戰第264章閃擊鮮卑第415章幷州大族第562章孫權投降第117章河東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