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邊讓到來

三月二十日,褚燕返回桃源堡。妹妹的訂婚之事早就籌備完畢,單等他返回了。

經過幾年的都尉生涯,褚燕身上的遊俠氣息已去,顯得更加成熟穩重。

張飛家非常富裕,他的店鋪等都在黃巾之亂前以高價賣出,現在局勢平穩,價格反而比那時候降低了一半還多。而張飛吃住在軍營,除了平時喝酒,沒其它開支。

褚燕是遊俠出身,張飛是屠戶出身,兩家結爲親家,可謂門當戶對,雙方皆大歡喜,對這門婚事非常滿意。

定親儀式由田豐主持,非常隆重,結婚時間約定於明年秋,那時張飛已加冠,褚倩已及笄;隨後張飛在桃源堡大擺宴席。

按照高順的要求,張飛不必在桃源堡按家了,將來直接回涿縣老宅成婚;而這次,褚燕連同家人一併接到任上居住,兩人欣然應允,這樣的話他們算是衣錦還鄉了。

褚燕空出的宅子,正好讓李肅的家人來後居住。

三月底,張飛、褚燕等人護送家屬回涿郡。

此時,桃源堡又迎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大將軍何進的使者邊讓。

邊讓,字文禮,東漢末年名士,兗州陳留郡浚儀縣人;善於辯論,辭賦,年輕時便聲名在外。現任大將軍何進的令史。

高順對其有大略的印象。

此後邊讓官至揚州九江郡太守。

後來因局勢動盪,邊讓辭職回家,成爲兗州士林領袖,與兗州牧曹操不睦,被曹操派人所殺,這成爲陳宮反叛的導火索,引呂布佔據兗州,打的曹操非常狼狽。

高順估計,何進派邊讓來拉攏他的。

上次左豐來時提醒過他,絕不能與大將軍走的太近,避免引起陛下猜忌,遭到更猛烈的打壓;其後與李強、田豐等人商談多次,高順心中早有計議。

而陳琳接到大將軍交好高順的命令,希望能引高順做爲他的外援,而陳琳作爲大將軍府的主薄,不能親自前來,便安排邊讓來做高順的工作,相信以邊讓的名氣和善辯的才能必能折服高順而投向大將軍。

邊讓被接進高順的書房,分賓主坐定。

高順首先發話:“歡迎文禮到來,順不勝榮幸。”

邊讓笑道:“哈哈,君侯客氣了;君侯年紀輕輕,兵強馬壯,打的蠻夷落荒而逃,保我大漢邊境安全,勞苦功高,讓佩服。”

高順不想與他繼續客套,直接問道:“文禮從京城遠道而來,所爲何事?”

這正中邊讓心意,與聰明人談話就是省心,於是說道:“無它,大將軍感嘆君侯爲朝廷守護邊疆,冰天雪地,辛苦之至,特派讓前來慰問;君侯有何困難,讓都可如實向大將軍稟告。”

高順可不敢接住大將軍拋來的好處,笑道:“哈哈,謝大將軍關心,守護邊疆,是順之職責,不敢言苦;朝廷待順甚優,何難之有?”

見高順油鹽不進,邊讓換了個話題道:“大將軍控制北軍,堅守八關,保洛陽安全,君侯對此有何看法?”

高順不想正面回答,笑道:“呵呵,大將軍掌管朝廷兵馬,何止北軍?即便幽並邊軍也歸大將軍管轄。”

邊讓對高順的回答非常不滿,面色不快的冷哼一聲道:“哼,君侯言不由衷了吧!”

大將軍何進對高順沒有任何威脅,不過他也不想與之爲敵,於是正色道:“文禮從京城而來,一定明白陛下打壓順的意圖,估計現在京城早已傳遍。”

邊讓笑道:“哈哈,確有此事,不過對君侯而言,此乃小事,不足掛齒。”

高順繼續引導:“大將軍聖恩正隆,若是與順有沾染,被陛下得知,恐於大將軍不利。”

邊讓自信的說道:“哈哈,君侯多慮了,大將軍掌控京師兵馬,君侯掌握幽並邊軍,若是君侯與大將軍交好,即便陛下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呵呵,此乃順最擔憂的事情,何必引得陛下不快呢?”高順看了一眼邊讓的表情,繼續說道:“順起於草莽,知道邊民在蠻夷鐵蹄之下遭受的連年劫掠之苦,順胸無大志,只願爲朝廷鎮守邊疆,免百姓被異族蹂躪之苦。”

邊讓聽高順的解釋,心中反而一喜,恭維道:“哈哈,君侯之志天下皆知,乃爲世人之楷模,若是京城不穩,必對君侯有諸多不利影響,若是君侯交好大將軍,則君侯無後顧之憂矣。”

“哈哈,有陛下和大將軍的支持,順已無後顧之憂,可全力對付蠻夷,必遵照陛下聖旨,三年內光復雲中郡和五原郡。”三年之後,陛下將命不久矣,而大將軍也不會存活太久,所以到了那時,高順反而不擔心了,最重用的是先平安度過眼前這三年。

對高順偷樑換柱的話語,邊讓竟無言以對,雖他沒能說服高順與大將軍交好,不過高順承諾不插手朝中之事,還是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很瞭解高順的處境,出身低微,與士族不睦,即便進京,也影響不到朝中政局,能穩重高順,爲朝廷守護邊疆,便爲大將軍減少了很多壓力。

得到了想知道的信息,邊讓心情大好,不再繼續勸說高順,而是高興的與高順聊起了詩詞歌賦等話題,這可是邊讓的長處,而他又很喜歡高順的諸多詩詞作品,不覺間兩人,兩人已聊的非常投機。

邊讓是秘密前來,高順沒有爲其舉辦盛大的宴會,只是兩人在書房旁的小客室吃的;侯府提供的美味佳餚,邊讓吃的非常高興。

邊讓獨自在太平鄉和樓煩縣城閒逛幾日,邊讓震驚於邊郡的繁華和富庶,對高順越發重視;隨後,便帶着高順贈送的諸多禮物滿意的返回京城向大將軍交差。

高順捏了一把汗,採取田豐的策略,但願大將軍能體諒他的難處。

事後,與馬貴和李強談起此事,高順還心有餘悸。

還是李強霸氣,對高順勸說道:“主公,何須爲此小事而擔憂?現在是大將軍有求於主公,而不是主公求大將軍,咱們不找他的麻煩,他已是萬幸了。”

馬貴說的更直接,“主公,實力決定一切,咱們還是執行既定政策,有了強大的實力,別說大將軍,即便是陛下也要依賴咱們;現在那些世家大族對咱們充滿仇恨,卻對咱們無可奈何,就是因爲咱們兵強馬壯,戰力超羣,且能自給自足,不受他們封鎖的影響,反而有大家族有求於咱們。”

高順明白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他只是想以最小的代價,達到統一中原的目的;不過又有些自嘲,現在他的發展已超出當初的目標,且有系統的幫助,瞭解歷史的發展趨勢,再欲求其它,就太過貪心了。

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04章視察轄區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642章正面對決第450章黃衍之策第41章杜邊出使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22章寧城事務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122章大將雲集第512章接收豫州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439章大長公主第490章再佔兩郡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101章各方反應第58章馬邑徵兵第617章征伐非洲第87章士族發難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449章馬超拜師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38章游擊戰術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504章朝廷南遷第492章江南陷阱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60章登記戶籍第335章再次升級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275章黃忠拜主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35章匈奴情報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118章遭遇刁難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79章尋賢遭拒第48章匈奴贖人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124章匈奴備戰第536章張繡投降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599章衆人反應第494章潛伏三年第129章鐵匠鄭財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183章佈網待敵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227章拜會郭縕第177章平定冀州第187章收服典韋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27章呂布出馬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1章穿越漢末第18章縣長來訪第171章高順佈局第326章沮授出兵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44章匈奴反應第413章魯肅拜主第36章嚴陣以待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7章初次殺戮第231章高順賣馬第215章徐榮拜主第194章盧植獻計第301章高順得子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594章施壓高順第400章陳國獨立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19章就任州牧第67章騎兵出戰第640章寒冬對峙第413章魯肅拜主第192章盧植做媒第251章包圍羌人第352章袁紹謀劃第196章高順辭官第197章徵北將軍第198章田豐拜主第481章新設三郡第278章蠻夷使者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123章積極備戰第272章劉宏狂喜第132章穩定後方第295章臧霸請降第172章周倉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