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劉繇的崛起

呂布被調回京城,內心很不爽,成廉被任命爲濟陰郡太守,更分散了他的軍事力量,讓他更是惱火,對董卓產生了很大的怨恨,不過看到豫州軍閥苦苦掙扎,他還是選擇老老實實的返回洛陽。

傳旨人員借道魯國,到達徐州,然後去沛縣傳旨。

被任命爲豫州牧,對公孫瓚來說是個很大的誘惑和挑戰,他只能先接下聖旨,然後再仔細尋找對策。

傳旨人員宣旨完畢,便快速離開,直奔下邳,由陶謙陪同去尋劉繇。

陶謙得知朝廷按照他的上書任命公孫瓚爲豫州牧,不由的對冠軍侯高順更是佩服,如此簡單的便甩掉了公孫瓚這個包袱,避免了公孫瓚對徐州的威脅。

對朝廷任命劉繇爲揚州牧,陶謙也非常高興,他與劉繇性情相似,都對大漢忠心耿耿,有劉繇來牽制袁術,必然會減少袁術對徐州的威脅,若是與劉繇結盟,對徐州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劉繇便在下邳國居住,接到聖旨非常驚訝,他的兄長劉岱被董卓的女婿牛輔殘殺,現在董卓又命他爲揚州牧,簡直不敢讓人相信。

不過現在揚州名義上皆受袁術節制,且兵強馬壯,而劉繇單身匹馬,如何上任?

他只能求助於徐州刺史陶謙。

陶謙當仁不讓,承諾給予全力支持。

首先,調陶謙不喜歡的彭城相薛禮帶三千丹陽兵,歸於劉繇部下;此舉既協助了劉繇,又能安排他信得過的人接管彭城國,一舉兩得。

劉繇當即任命薛禮爲丹陽郡太守,安撫薛禮對陶謙的不滿,此舉卻獲得了薛禮對劉繇的忠心。

其次,陶謙命令廣陵郡太守笮融對劉繇全力支持。

按照當時的情況,劉繇不可能去揚州州治壽春上任,他與陶謙商量後,決定把揚州治所定在曲阿,近在咫尺的丹徒城與長江北岸的廣陵城交通便利,能非常方便的獲得徐州的支援。

最後,陶謙出面請來前揚州刺史周乾和前九江太守服虔等人協助劉繇;這些人皆在揚州任過官職,對揚州情況極爲熟悉,對劉繇有非常大的幫助。

如此以來,劉繇信心大增,他與兄長劉岱在士人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只要他安全到達江東,便能很快拉攏團結當地的士族,驅逐袁術安排在江東的官吏,甚至能抵抗江北的袁術,割據江東。

爲了完成他心中的大業,在得到陶謙資助的同時,劉繇不斷拜訪徐州大族,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持,其中,與劉繇關係交好的陳家,給予了劉繇很大的支持,不僅提供錢糧,還援助了兩千部曲。

九月底,劉繇攜帶衆人到達廣陵郡,太守笮融隆重招待諸人。

廣陵郡被孫堅劫掠過後非常衰敗,太守笮融內心非常憋屈,陶謙將其從繁華的下邳國相調到如此破敗之地,使得他對陶謙也充滿了怨恨;交好揚州牧劉繇,也是爲他將來留條後路。

面對千瘡百孔的廣陵郡,笮融積極宣揚佛教,穩定民心,並利用陶謙的資助,用大量的糧食資助民衆,使得他在廣陵郡百姓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不管是官兵還是百姓,皆對其非常支持。

對劉繇南渡長江之事,笮融非常上心,積極組織船隻,並協助劉繇在江北招募水兵和步兵,並贈送劉繇五千官兵。

待到十月中旬,加上此前招募的部曲以及衆家族和陶謙援助的官兵,劉繇擁有了一萬五千步兵,三千水兵,已有一戰之力。

在這期間,劉繇派別駕周幹悄悄過江,秘密聯絡吳郡大族,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

周幹做過揚州刺史,對吳郡的情況非常熟悉,沒費吹灰之力,便得到衆多家族的支持,樊能、張英、於糜、陳橫等人積極擴充部曲,準備迎接劉繇的到來。

消息傳回,令衆人信心大增。

劉繇與陶謙的秉性相似,喜貴厭賤,對這些豪族的支持,非常歡迎。

吳郡緊靠長江,東臨大海,人口有七十多萬,非常富庶。

劉繇順利南渡長江,輕鬆掌控吳郡,心中便有了底氣。

隨之,派人接管會稽郡;劉繇的叔父,太尉劉寵,曾任會稽郡太守,在當地頗有威名;在接管吳郡後,會稽郡也被輕鬆接管。

會稽郡面積巨大,繁華之處便在錢塘江東岸,只要控制吳郡,會稽郡便無險可守。

劉繇親任吳郡太守,服虔被任命爲會稽郡太守,迅速掌控兩郡。

在穩定兩郡之後,爲了抵禦袁術的軍事壓力,劉繇調樊能和張英兩位校尉,協助丹陽太守薛禮進攻丹陽郡。

經過一個月的戰爭,薛禮控制了溧陽和蕪湖一線,沿江與袁胤對峙,形成了暫時的實力平衡。

劉繇人揚州與當初劉表入荊州的情況類似,都得到了當地豪族的支持,差別是劉繇得到外部勢力陶謙的資助,而劉表是匹馬入荊州;還有一個差異是當時荊州沒有非常強大的勢力,而揚州卻有袁術這個強敵;由於這些差距導致劉表很輕鬆的掌控的荊州,而劉繇僅僅掌控了揚州兩郡。

劉繇當然對當前的局勢不滿意,所以,在控制兩郡後便派人出使荊州,連續劉表,共擊袁術。

劉表也希望聯合劉繇的力量,將袁術的力量驅逐出長江以南地區的豫章郡,這樣的話,荊州與袁術的邊境線將大大縮短,更利於防守;北部的南陽郡有董卓的軍隊佔領,嚴防豫州的軍隊,揚州的廬江郡與荊州的江夏郡之間還隔着一座大別山,只有南部地帶的陸上能通行,或者從長江而來,荊州水軍實力強大,更不害怕袁術。

更因爲劉表和劉繇同爲漢室宗親,共同的利益訴求,使得劉表與劉繇順利結盟;荊州衆官員皆支持劉表的決定,這樣的話能更好的保護各大家族的利益。

這時的袁術還沒有建立強大的水軍,而荊州此時的水軍卻到達六萬多人,分別由蔡瑁和黃祖管轄;黃祖爲江夏郡太守,屯兵西陵縣、鄂縣和下雉城,控制柴桑城,水軍往來長江與彭蠡澤,對袁術勢力是個很大的威脅。

彭蠡澤,爲鄱陽湖古稱,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劉表與劉繇結盟,不僅令劉繇高興,也令江東士族有了底氣,加大了對劉繇的支持力度;劉繇迅速招募三萬官兵,前往丹陽郡支援太守薛禮;劉繇同時派人遊說豫章郡和丹陽郡的各大家族,獲得他們的支持。

十二月中旬,劉表命令江夏太守黃祖和長沙太守劉磐共同出兵豫章郡,逼迫袁術。

豫章郡和丹陽郡的士族對局勢的把握非常及時,面對這種情況,他們爽快的選擇支持州牧劉繇。

這不僅是因爲劉繇與劉表結盟,形勢對袁術不利,更因爲袁家多次採取卸磨殺驢的手段,令衆多士族對袁家的行徑不恥和傷心,在逼迫下,揚州的那些大家士族和門生故吏表面順從袁術,真實情況卻是若即若離,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自然會拋棄袁術。

外有東西夾擊,內有士族不穩,且沒有強力的水軍,袁術知道江南兩郡無法堅守,他雖然心有不甘,還是明智的命令部隊撤回江北,保存實力。

不過,袁術和孫堅對劉表的怨恨更大了,當初頂着壓力除去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爲佔領荊州鋪平了道路,沒想到劉表突然殺出,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現在又協助劉繇搶佔江東四郡,使得他只能龜縮在廬江郡和九江郡的狹小地域。

要想養活現有的軍隊,單靠廬江郡和九江郡非常吃力,袁術只得橫徵暴斂,爲進軍荊州做準備,若是不能擴大地盤,他早晚會被困死。

迅速達成了目標,掌控江東四郡,自成一股勢力,且有長江天險阻隔,遠離中原戰火,劉繇沒有了外部威脅,開始整頓內部,建設軍隊,發展民生,招納流民,打擊山越,平定叛亂、山賊,使得揚州江東四郡成爲暫時的世外桃源之地。

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7章初次殺戮第576章李儒被殺第264章閃擊鮮卑第193章高順要求第117章河東徐晃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102章代郡局勢第95章衆人認主第82章張讓心思第351章強勢袁術第209章烏桓之戰第488章上虞朱家第373章兩郡來投第583章取消封國第239章鮮卑內亂第39章巴豆立功第631章匈奴現身第320章西園八校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439章大長公主第583章取消封國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304章視察轄區第358章討要賈詡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81章新設三郡第470章孫堅出擊第88章張讓發威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331章先登出擊第246章徐晃出兵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3章回村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381章青州人才第364章智者雲集第65章關門打狗第652章一晃十年第168章卜己心思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261章低調結婚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112章張飛醉酒第253章羌人投降第414章魯肅之謀第616章閃電戰第335章再次升級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36章涼州局勢第172章周倉出使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7章初次殺戮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41章趙雲發威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279章兵進荊州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296章房良改革第159章意外之喜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3章再次升級第644章勝負已分第577章呂布逃跑第234章高順驚懼第120章呂布決定第128章精明蘇雙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637章新計劃第438章招降之策第113章張飛心動第609章再次升級第530章成廉投降第96章呂布基情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372章天下大亂第418章高手史阿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166章卜己敗逃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502章益州矛盾第53章再次升級第505章李儒有恃無恐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204章家中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