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杜邊出使

能繳獲這麼多物資,高順非常高興,只是這七百多匹戰馬,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正好用來擴大騎兵部隊。

回到桃源堡,受到在此避難村民的熱烈歡迎。

高順一高興,宣佈給每戶發放2石糧食,擬補他們這幾天的損失;激動的很多村民立即給高順下跪磕頭感謝,這比縣衙更有責任,不僅在這幾天管着他們吃喝,臨走了還發糧食,更重要的是又打了勝仗,消除了威脅。

隨着村民的離去,勝利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樓煩縣,在縣城避難的村民也陸續返回家鄉。

到桃源堡避難的人,不僅免費吃好,而且臨走還每家發了2石糧食,讓到縣城避難的人後悔不迭。

三老等人也沒想到護村隊竟然這麼厲害,把一個匈奴千人隊都幹敗了。不過不由他不相信,俘虜的那幾百匈奴人,在桃源堡避難的人可都見到了,而且只是繳獲的戰馬就有幾百匹,這都做不了假;而且不只一人這麼說,所有到桃源堡避難的人都這麼說,三老只能認爲護村隊走了狗屎運。

遊徼杜邊這幾天住在桃源堡,配合老村長管理諸多村民,減輕了老村長的工作,也減少了馬貴的很多麻煩。他對桃源堡充滿了好奇,在閒暇之餘,在老村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桃源堡和碧波堡,能建設這麼大的工程,他對高順非常佩服。

匈奴一個千人隊來襲,他估計以護村隊的實力,能自保就不錯了,沒想到僅僅幾天時間,竟然全殲了敵人,讓他對高順等人的佩服程度再上一個高度。

要知道戰勝敵人本就很難,一次俘虜這麼多匈奴人就更加困難,還有那幾百匹無損的戰馬,更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杜邊感覺高順等人實在神秘,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肯定有不爲人知的秘密;在請示老村長後,他決定留在桃源堡幾天,再仔細觀察一下。

當天下午,高順宣佈慶祝勝利,在城主府招待諸位將士和有功之人。

老村長向馬貴請示,得到肯定答覆之後,邀請杜邊一起參加,杜邊欣然應允,讓他感到非常榮幸。

宴會還是在城主府舉行,參加人員爲都伯以及以上級別的軍官和老村長等出力之人。對杜邊的到來,高順早就接到馬貴的彙報,沒有多少排斥,還讓老村長陪同,在主桌就坐。

杜邊對這種新穎的就餐方式感覺非常新鮮,比那種跪坐模式強多了。

而且宴會上的菜品,有幾道是他沒見過的烹飪方式;品嚐起來,味道確實好,他確信今生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東西。

酒至半酣,老村長突然問道:“阿順,與匈奴人的矛盾逐漸升級,開始是百人隊來襲,後來是千人隊,如果再來一個萬人隊,汝有何應對之法?”

老村長的話,讓高順一愣,他確實沒想這麼多,不過在他的印象中,漢族與異族的戰爭,從春秋戰國以前一直打到滿清入關,整整持續了幾千年,從沒間斷過,當中甚至有幾個異族在中原建立朝廷,漢人成爲異族的奴隸,甚至是兩腳羊,於是說道:“叔公,與異族的戰爭,是永遠不可能消除的,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除此之外,別無它法,雖玉石俱焚,在所不惜!”

高順的話讓在座者熱血沸騰,這纔是他們軍人該有的生活;連杜邊都爲之動容。

老村長搖搖頭,說道:“現在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你身後站着很多人,有士兵和他們的家人,牽一髮而動全身,做決定以前要全面考慮;按照現有發展趨勢,不用多久,就有對抗匈奴萬人隊的實力,何不忍一時之怒,免長久之憂?”

高順反駁道:“與異族的戰爭,不容妥協。”

老村長說道:“阿順,現在大家剛過幾天安穩的生活,如果與匈奴人玉石俱焚,那大家又回到以前的狀態;我的意見是何不借助異族壯大我們的實力?然後再尋機與之決戰,再說了,匈奴人明面上還是大漢的子民,朝廷還需要匈奴人對抗鮮卑;我們目前不宜過於消耗自身實力,而是迅速發展壯大。”

“叔公,這兩次戰爭都是匈奴人強加給我們的,我們是被迫迎戰,不得不戰,必須把匈奴人打疼,否則便是永無止境的騷擾,我們永無寧日。”

老村長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想與匈奴人和解,爲發展爭取時間。”

高順對老村長的話感到很意外,於是說道:“叔公,請您詳細說說您的想法。”

老村長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高順問道:“在座諸位有何意見?”

李強說道:“哈哈哈,區區匈奴有何可懼?就算來個萬人隊也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馬貴說道:“我不反對和談,但是必須達到咱們的要求,否則他們還認爲怕了他們。”

“你想達到什麼要求?”高順問道。

馬貴想了一下後說道:“無非土地和馬匹牛羊等財富;首先,我要求三岔口以東的土地是咱們的,向西50裡內不允許匈奴人存在;其次,被俘之人必須讓他們拿馬匹贖回,每人至少2匹上等馬,否則的話就留在這裡爲奴了;最後,他們是戰敗一方,必須再拿出1000頭牛,2萬隻羊用於和解,否則我們會不定時的偷襲他們的邑落,讓他們不得安寧。”

高順笑道:“你的胃口太大了,如果這樣的話,他們的大軍旦夕可至。”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高順心想,如果能從匈奴左大將軍那裡勒索一些物資用於壯大自己,不失爲一妙策,於是問道:“何人敢出使匈奴左大將軍?”

徐震起身說道:“將軍,某熟悉匈奴,願往。”

高順搖搖頭,反對道:“你對匈奴仇恨未結,不宜出使匈奴。”

老村長說道:“意見是我提出來的,我去最合適,再說了,即便有什麼不測,我這把老骨頭也無所謂。”

杜邊想加入到桃源堡,高順年紀輕輕便有如此作爲,未來成就不可限量,越早加入越合適,正愁沒有機會,現在機會送上門來,必須把握住,於是站起身來說道:“高里正乃高隊長至親之人,若匈奴依此爲要挾,事反而不美;如果將軍信的過我杜某,由邊出使匈奴再好不過了。”

不僅是高順驚訝,就是在座者也都吃了一驚,沒想到杜邊會這麼說。

高順再次查看杜邊的屬性,武力值僅有38,不過智力卻達到76,讓高順非常吃驚,怪不得是老狐狸,果然有兩下子;他想,杜邊有正式的官方身份,出使確實合適,於是說道:“杜遊徼,此次出使危險重重,稍有不慎便遭不測,此乃桃源堡之事,您可置身事外,何必沾此麻煩。”

杜邊固執的說道:“此乃西鄉百姓之事,樓煩縣之事,大漢邊疆之事,我豈能置身事外?”

“哈哈,杜遊徼說的好,既然如此,就勞駕您跑一趟,一會咱們再詳談相關事宜;諸位,誰願意護送?”

這次徐震、魏巍、許林等衆多武將都站起身來申請護送杜邊前往匈奴和談。

高順分別看了一下徐震和魏巍的屬性,發現魏巍的智力更高一些,且這次需要一會說匈奴語的,於是高順決定到:“那就由魏都伯從所有騎兵中選擇10名官兵,明天一早護送杜遊徼出使。”

“是,東家。”

高順說道:“好了,大事談完,大家繼續吃喝。”

第198章田豐拜主第169章歷城對峙第123章積極備戰第151章囚禁甄家第203章聯姻郭家第183章佈網待敵第648章勝利迴歸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294章合圍之勢第82章張讓心思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327章程武之策第453章沮授請罪第552章滅亡匈奴第332章大獲全勝第630章征伐歐洲第272章劉宏狂喜第229章高順謀劃第228章暴亂四起第56章接風洗塵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27章悠閒生活第610章國內情況第351章強勢袁術第560章董卓病死第130章兇猛文丑第321章呂布崛起第50章左豐到來第365章諸人心態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23章戈虎拜師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84章袁術南渡第494章潛伏三年第274章華佗到來第37章再戰匈奴第83章王允籌劃第386章高順陽謀第538章劉備崛起第54章馬邑密謀第66章夜襲敵營第366章郭嘉之策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93章高順要求第567章班超後人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126章異族之戰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375章昌邑之戰第420章魯肅的山寨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456章痛擊韓遂第77章獵殺鮮卑第4章規劃未來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76章劉岱殉國第24章系統升級第199章田豐之計第297章北疆異動第375章昌邑之戰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297章北疆異動第264章閃擊鮮卑第443章修築潼關第263章擴大商貿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652章一晃十年第27章悠閒生活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324章政治鬥爭第187章收服典韋第567章班超後人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57章一戰成名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199章田豐之計第189章拜訪何進第644章勝負已分第71章鐵血軍師第83章王允籌劃第279章邊讓到來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70章孫堅出擊第376章劉岱殉國第148章蘇雙拜主第508章大敗高幹第94章聖旨到達第256章各方反應第512章接收豫州第169章歷城對峙第595章高順妥協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55章立足縣城第271章鮮卑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