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匈奴反應

立即派人把手下的9位千夫長尋來商量對策。

在其大帳,左大將軍穩坐主位,見人已到齊,痛苦的說道:“諸位,第四千人隊被漢人全殲,且春天失蹤的北方61處邑落也爲大漢邊軍所爲,現雁門郡遣使前來問罪,如之奈何?”

第一千夫長脾氣最爆,問道:“大將軍,他們爲什麼要劫掠我們的邑落?殺我們的人?”

第二千夫長以穩著稱,說道:“大將軍,請您詳細講述一遍事情的起因經過,我們也好判斷。”

左大將軍說道:“好吧,今年元月初,北方那些蠢貨去劫掠雁門郡,被殺敗逃回,漢軍尾隨而至,六十多落被滅,還有幾百奴隸被解救回去;第四千夫長率領部隊北去核查,又貿然進入大漢之地,被漢軍全殲,.........”

大家聽完,都有疑問,這漢軍的戰鬥力怎麼這麼強?怎麼會爲此小事大動干戈?

見大家疑惑的樣子,左大將軍解釋道:“我估計漢軍與鮮卑作戰的過程中鍛鍊了一支強軍,現在鮮卑檀石槐已死,鮮卑各部不和,這纔有餘力對付咱們,以後咱們的日子不好過了。”

第一千夫長問:“大將軍,漢使提出何要求?”

“割地、賠償損失、贖人!”

第一千夫長立即不滿道:“想我匈奴強勢幾百年,縱橫漠南漠北,無所不服,何以淪落到此種任人宰割的地步?我不服!”

“時也,勢也!我也不服,不過咱們匈奴鐵騎的戰鬥力怎麼會如此墮落?一千人隊被瞬間全殲,幾十落,幾千人又如此消無聲息的被殲,何也?我們生活改變,已無當初的野性;我們應盡力北遷,搶回被鮮卑佔領的地盤,否則百年之後再無匈奴。”第三千夫長說道。

第二千夫長又問:“大將軍,割地多少?如何賠償?如何贖人?”

做大將軍又把與杜邊達成的口頭協議說了一遍。

第二千夫長說道:“將軍,這些賠償也太多了吧?我們根本無力承擔。”

“若連此都無力承擔,那漢人豈不得知我等衰弱,更加囂張?”左大將軍說道。

第三千夫長說道:“割去這些土地,實則不多,只是斷絕了我等以後劫掠漢人的通道。”

“呵呵,雁門郡就不要想了,或許太原郡還有機會。”第六千夫長說道。

左大將軍說道:“漢使非常囂張,聲言,此後若再犯邊,則會十倍、百倍的報復,咱們還是暫且交好漢人吧,不要再動小心思了,這可不是鮮卑強大之時,現在咱們對大漢的作用日減,小心爲妙。”

第二千夫長說道:“大將軍無需如此悲觀,邊軍強勢,也只是雁門一郡。”

第三千夫長說道:“將軍,咱們應儘快把第四千夫長贖回,這樣咱們才能瞭解事情的經過,避免被漢使的一面之詞誤導。”

大將軍白了他一眼,說道:“你認爲漢人傻?牛馬羊不送到,他們能放入?”

大家對解救被俘之人皆無異議,或許將來他們有一天也會遭到此種情況,且若不解救回來,整體實力也會受損。

第二千夫長說道:“大將軍,此事必須稟報左賢王定奪。”

“不,我想在咱們內部解決,然後積聚力量,北上劫掠鮮卑,否則咱們的實力會越來越弱。”

第一千夫長說道:“我支持大將軍的意見,劫掠來的漢人只配做奴隸,意義不大,而劫掠鮮卑,其部衆卻能併入我們的部落,增強我們的實力。”

他的話得到衆多千夫長的點頭認可,草原有草原的規矩,這是漢人不懂的。

第二千夫長說道:“此事亦應保密,否則其它各部將對我們極爲不利。且在和談之中必須加入相互貿易的條款,我們近幾年因天旱而實力大損,必須貿易更多的糧食來救助部衆。”

第一千夫長說道:“漢人狡猾無比,必須將此列入條款,否則到時候他們會坐地起價,受損的還是部衆。”

“這個再談吧。”

第二千夫長又問:“大將軍,那賠償物資如何籌集?”

“第四千人隊承擔一份半,我承擔兩份,剩餘由諸位分擔。”這樣的話每個千人隊皆壓力稍小,且左大將軍已經做表率了,他們不好再說什麼,這也是左大將軍部有凝聚力的原因之一。

第三千夫長問道:“就這樣與漢人和解?我不甘心。”

“不甘心就儘快壯大自身實力,近幾年我們衰退的太厲害了,秋後,咱們與大漢邊軍聯手劫掠鮮卑,鮮卑混亂,這是我們的機會,也是我不願意聯繫左賢王的原因。”左大將軍解釋道。

第一千夫長說道:“將軍,漢人奸詐狡猾,其話未必可信,我反對與漢人合作,否則被其賣了也未可知。”

“此乃後話,當先解眼前之危。”

左大將軍與諸位達成一致意見,再次與杜邊商談,對於商貿之事情,他不能做主,若回去請示,則耗費時日。

於是左大將軍接受第二千夫長的提議,由其代表左大將軍前往漢地,最終確認協議,順便觀察漢人實力,根據其實力做出相應調整。。

杜邊對這樣的要求非常贊同,便接受提議,一起返回桃源堡。

杜左大將軍的使者,高順還是好好的接待,並親自與其商談貿易往來,且定好價格。

使者言:“肉谷比價爲1比10,便以此爲交換比例可好?”

“呵呵,使者言之不錯,不過那是淨肉之比,若爲活物,可出不了這麼多的肉。我提議,以後每年8月交易一次,此時牛羊馬最肥,而這裡糧食也是最便宜的時候,我定爲過百斤的羊分別兌換上等粟米或大豆2石,或者兌小麥3石,您要清楚,邊郡之地,百斤羊僅價500錢,而每石粟最低300錢,我這已經是賠本銷售,主要是爲交好汝部。”

對交易時間的選擇,第二千夫長非常贊同,這樣他們的牛羊是最肥的時刻,而糧食是最便宜的時刻,他們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且這樣還節省他們大量的飼料。對交易價格,雙方又談判一陣,最終定爲百斤羊換3石粟米或者大豆,或者換4石小麥;犍牛和上等戰馬每匹換40石粟米或者黃豆。

其它如麻布、陶器等分別商定價格,雙方皆大歡喜。

對於其它事宜,皆無異議,雙方順利簽到協議,等使者回去趕來牛羊馬匹等後這邊則會放回被俘之人。

使者回去之後,所有人對商定的價格非常滿意;左大將軍嚴令保密,就是部落之人也不允許得知,否則取消其貿易資格,他希望擁有獨家貿易資格,榨取其它部落的利差,實現本部落的利益做到最大化。

第一千夫長問:“羊價如此之高,牛馬何以如此普通?”

第二千夫長說道:“鮮卑、烏桓截斷幽並,豪右壟斷,馬一匹價至二百萬,大漢馬匹奇缺,無論貴賤皆不能售,否則乃資敵行爲,故此提高羊價,壓低牛馬之價;漢人還認爲吾傻,他們賺了大便宜,其實我根本就沒有銷售給他們牛馬的想法。”

衆人皆曰:“妙哉!”

“他們實力如何?”左大將軍又問。

“我們確實被誤導了,該勢力乃爲地方豪強,擁有巨大的城堡,比郡城更難攻克,且有強健的部隊,不易招惹。”

第一千夫長蔑視的說道:“地方豪強有何可怕?爲何向其低頭?”

第二千夫長說道:“呵呵,地方豪強更難對付,他們可以隨時來偷襲咱們,而咱們對其無可奈何;要是邊郡官府,他們會擔心咱們報復邊民,有所忍讓,而豪強則不會擔心咱們報復,行事毫無顧忌,這纔是他們可怕的地方。”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各部籌集物資,馬上贖人。”左大將軍對此已經非常滿意了,且視此爲部落崛起的良機。

“是,大將軍。”

第56章接風洗塵第74章處理內奸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15章關羽參軍第121章張讓之憂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264章閃擊鮮卑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178章黃巾落幕第377章中原局勢第227章拜會郭縕第57章張遼現身第99章杜邊歸來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331章先登出擊第251章包圍羌人第59章高順買官第265章一觸即發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414章魯肅之謀第160章驚喜連連第380章歷山大學第4章規劃未來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188章高順進京第335章再次升級第491章新收四將第105章整頓軍隊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508章大敗高幹第271章鮮卑動態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363章聯盟解散165章救援北海第476章孫堅戰死(上)195高順面聖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572章出擊漠北第127章和連發威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284章強勢呂布(四)第335章再次升級第163章孤立廣宗第438章招降之策195高順面聖第376章劉岱殉國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106章寧城改革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97章人員安排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220章見公孫瓚第54章馬邑密謀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363章聯盟解散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538章劉備崛起第13章回村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88章謠言四起195高順面聖第473章劉表援兵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423章笮融反叛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423章笮融反叛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145章喜獲兩郡第415章幷州大族第96章呂布基情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451章宗建之憂第199章田豐之計第107章烏桓使者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176章平定青州第332章大獲全勝第61章抓捕內奸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54章馬邑密謀第297章北疆異動第532章曹操之策第153章圍點打援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133章拜見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