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沮授請罪

總共從宗建軍隊中選出了一萬八千餘騎兵,三千餘步兵;部隊中各家族的嫡系成員以及親信,經過官兵的相互檢具和揭發,被挑選出來,秘密處決,沮授可不想遺留禍患。

沮授擅自做主,三千步兵留守袍罕縣,由龐德負責訓練,並守備白石縣、袍罕縣、大夏縣,一直到洮水一線,以及以西到黃河之間的廣大地盤。

龐德不負所望,三天內便佔領並穩定了白石縣的局勢,派人彙報太守麴義,請求派駐縣內官員。

同時,龐德還向西、向北,派出騎兵斥候,蒐集河關縣以及金城郡黃河沿岸的情報,密切關注對手的動向。

沮授帥軍勝利返回狄道縣。

高順在縣城西門親自迎接他們的歸來。

“拜見主公!”

“拜見君侯!”

衆人下馬,向高順行禮問候。

高順爽朗的笑道:“哈哈哈,諸位快快請起!”

沮授沒有起身,而是說道:“主公,授沒有請示而擅自做主,特向主公請罪!”

高順心情很好,估計沒什麼大事,不想在大庭廣衆下令沮授難看,便說道:“哈哈,沮軍師虎步隴右,何罪之有?回府再議。”

“是,主公!”

高順繼續道:“諸位辛苦了,全體官兵放假三天,慶祝勝利。”

“謝主公!”衆官兵一齊高喊道。

程志和馬騰等人的軍隊由各部曲的軍侯和軍司馬帶領回營;新到的一萬八千名騎兵自有文吏和軍官去安置。

高順、麴義與沮授、馬騰等人前往太守府慶功。

酒過三巡,沮授首先講述了一下平叛過程;高順非常高興,如此輕鬆平叛宗建,需要足夠的耐心與智謀,若是強攻,必會損失慘重,軍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於是說道:“”

沮授接着說道:“主公,授沒經請示,擅自做主,把新收編的三千步兵留在了當地,由龐德都尉訓練和指揮,授請主公治罪。”

高順不以爲意的說道:“此乃軍師分內之事,毋須請示,軍師何罪之有?”

“授謝過主公的不罪之恩。”沮授對高順一禮。

高順反問道:“龐德已有五千騎兵,再留三千步兵,是不是多了呢?”

“三千步兵不宜分開,留在當地,更便於訓練成軍,且威懾西部諸盜,有他們防守縣城,龐德騎兵的機動優勢才能更好的發揮,便於穩定西部幾縣,警戒黃河沿岸。”

高順不想在這種小事上計較,便說道:“軍師安排的甚好!”

隨後,沮授講述了未經請示,斬殺宗建和他的文武百官以及他們家屬的事情,向高順請罪。

高順非常惱怒,這沮授太大膽,太狠辣了,不過他還是強忍怒火,說道:“軍師做的沒錯,對於反叛之人,務必斬草除根,不給任何人留下僥倖心理。”

沮授暗鬆一口氣,忙行禮道:“授謝過主公的不罪之恩。”

高順知道了沮授的好意,不過這種生殺之權,還是由他掌控爲好,務必防微杜漸,於是說嚴肅道:“軍師本意雖好,然則,非緊急時刻,妄自做主皆爲重罪,謀略再精通也有失算之時,此類事情下不爲例。”

高順此話不僅是說給沮授聽,也是說給在座的文武高官聽

“是,主公!”沮授立即應下。

程志是老實人,爲沮授辯解道:“主公,軍師如此做,是不想把他們帶回來,讓主公爲難。”

高順怒道:“招降在先,屠殺在後,失信罪名,已危及將軍府威名;先斬後奏之權,非迫不得已,不得亂用,否則,人人爭相效仿,何以爲繼?且一次屠殺幾百人,影響甚大,必掩蓋不住,此後誰還敢投降我等?就是全部帶回,我也不會爲難,可處理的辦法很多,既可送去朝廷定罪,也可將他們賣身爲奴,或者勞動改造爲自身罪惡贖罪;我希望諸位,此後務必不要好心辦壞事。”

“是,主公!”衆人一起回答道。

高順又說道:“反抗和鎮壓,是人類社會杜絕不了的永恆主題,以前有,現在有,以後也會有,單靠殺戮、震懾是解決不了的。”

對此,程志深有感觸,便說道:“主公,不排除有野心之人趁亂造反;但是敢於冒着生命危險,參與造反的人,都是活不下去人,不造反只能餓死,造反或許還有活命的機會;主公說的不錯,靠殺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爲這些造反的人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馬騰開始就極力反對沮授殺戮投降之人,造成無義之舉,便說道:“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裡,大部分人四季勞作,尚不能足衣飽食,加上官吏蠻橫,官府橫徵暴斂無度,起義造反是被逼無奈之途,所以,靠殺戮是震懾不住的。”

沮授忙再次請罪道:“主公,授差矣,請主公責罰!”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望諸位引以爲戒。”

“是,主公!”

沮授問道:“秦始皇帝統一六國,橫徵暴斂,大量徵發徭役,百姓無以爲繼,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秦二世而亡;當今確如壽成所言,與秦末類似,起義遍地,軍閥橫行,皇權衰落,亂世之兆;如何才能避免呢?”

衆人都想知道答案,皆好奇的看着高順。

高順略一沉思,反問道:“諸位想一下,若是天下穩定,沒有戰爭,且官府禁止土地集中,也沒有橫徵暴斂,結局會如何呢?”

程志笑道:“主公,那便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那是人人都向往的生活啊。”

麴義道:“主公,還有這種好事?”

沮授不解的反問道:“主公,我們北疆不就實行這種政策嗎?現在不是百姓樂業嗎?”

高順笑道:“沮軍師只看到了問題的表面,卻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即便北疆的政策持續實行下去,早晚還是會發生起義的。”

“何也?”

高順道:“諸位想一下,咱們就拿北疆來說吧,地盤是固定的,土地是有限的,若是長期穩定,人口必然會穩定增長,逐年增加,當北疆的產出不能滿足人口所需之時,便是起義爆發之時;通過起義以及改朝換代的戰爭,大量消耗人口,此時土地多,而人口少,社會矛盾解決,便再次穩定下來,社會又進入一輪新的循環,人口逐漸增長。”

衆人對高順的說法不置可否。

沮授又問:“主公,難道沒有解決之法?”

高順笑道:“呵呵,辦法是有,不過現在還不便於透露,順還在思索、完善中,希望到時候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主公大才!非我等能及。”沮授讚道。

“諸位不要多言,今日吃好喝好!”

沮授大喜,內心暗自慶幸高順沒有怪罪他,高順年紀輕輕,看的長遠,非他能比,此後務必慎重。

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30章兇猛文丑第637章新計劃第638章盛大聚會第414章魯肅之謀第432章陳宮來訪第409章結親趙雲第227章拜會郭縕第164章抵達青州第76章首次出塞第500章進軍巴蜀第265章一觸即發第648章勝利迴歸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549章統一江北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78章王允之死第206章亂點鴛鴦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222章寧城事務第1章穿越漢末第203章聯姻郭家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40章輕鬆獲勝第130章兇猛文丑第451章宗建之憂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4章系統升級第209章烏桓之戰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466章挺進中原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22章高手在民間429李儒的規劃(下)第448章馬騰投靠第532章曹操之策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610章國內情況第469章荊揚水戰第209章烏桓之戰第36章嚴陣以待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6章曹性到來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166章卜己敗逃第432章陳宮來訪第584章稅賦改革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11章初次升級第459章中原鉅變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409章結親趙雲第278章蠻夷使者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156章養寇自重第223章諸人婚事第188章高順進京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60章董卓病死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65章關門打狗第177章平定冀州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73章何進思變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231章高順賣馬第80章完全歸心第329章意外投降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341章謀誅宦官第194章盧植獻計第616章閃電戰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29章意外投降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01章高順得子第647章滅亡鮮卑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596章劉協妥協第28章感情風波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118章遭遇刁難第37章再戰匈奴第298章文丑出兵第297章北疆異動第48章匈奴贖人第261章低調結婚第237章劉宏怒火第582章武舉考試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358章討要賈詡第647章滅亡鮮卑第60章登記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