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

王謀的一番話令伏泉沉思良久,最終還是決定用他的計謀,這番做法雖然冒險,但是收效的利益卻是最大。不然自己這次平了廣漢縣蠻亂,其他蠻兵得了消息,此時恐怕早已守株待兔,等着自己軍隊前去平亂,他不能如此被動,必須佔據主動,而王謀的話計策便是最好的能讓自己佔據主動的計策。

翌日,大軍於廣漢縣外漢軍大營集結,伏泉站在臨時建造的木製點將臺上,目光一一掃過衆軍,最終停留在新調來的蜀郡三千兵馬身上。

看着他們精神飽滿的樣子,伏泉暗暗點頭,看來未與蠻兵交手,這些蜀郡兵倒是不慫,只是不知道一旦兩軍對戰,他們還有多少戰力。細細思索一番後,伏泉決定將這支蜀郡郡兵調入自己中軍,畢竟蠻兵悍勇,其他與蠻軍戰鬥過的兵馬完全有經驗,倒不至於抵抗不了,而蜀郡兵馬,沒有戰鬥過蠻軍,若是被蠻兵搏命般的樣子嚇到,說不得會全軍崩潰,爲了將一切隱患驅除,伏泉還是決定保險些將這隻軍隊納入自己的中軍,先在後方接觸了戰場氣氛再說。

“出兵!直搗閬中!”

一聲令下,漢軍近三萬人馬出發直奔閬中,向着板楯蠻人的老巢而去。櫻紅的流蘇在他們頭頂兜鍪上的隨風而起,一隊隊披甲執銳的兵卒陸續出了漢軍大營,雖然精神面貌不錯,但總是讓伏泉感覺缺了一股勁,一股悍勇的肅殺之氣。

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之譽,是巴郡板楯蠻聚居的主要地點之一,漢軍打算先克閬中,之後以閬中爲跳板,將巴郡內,例如巴中、充國等板楯蠻的聚居地一一攻克,板楯蠻人知道老巢被漢軍抄了,不愁他們不回軍救援,畢竟他們的妻兒老小全在後方。

漢軍一路平穩前進,不快不慢,同時伏泉令人四處放話,言道漢軍欲直入蠻人後方,大軍一路招搖之下,數日後便到了充國地界。

充國縣,地如其名,先秦時候便是古充國的地界,與當時的巴國打的難解難分。後來古蜀國和充國結盟,兩國共同侵犯巴國。巴國向秦國求救,秦惠文王派著名謀臣張儀、大夫司馬錯、都尉墨獾等領三十萬大軍入川援助巴國,秦、巴聯手,先後滅掉了充、蜀兩國,之後,秦國背信棄義,趁巴國慶賀一統之際,順手滅掉了盟友巴國,統一了巴蜀之地。後來,秦國依仗“天府之國”作爲經濟大後方,國力日漸強盛,又取得了長江上游有利地勢,爲日後擴張進攻楚國打下了堅定基礎。

這些暫且不提,充國境內板楯蠻人較多,因爲先秦時候充國時常受到閬中的賨人的騷擾掠奪,賨人便是板楯蠻的祖先。他們從小生活在川東大山裡,擅長奔走與獵射,卻不會種糧食,每到秋收糧食時,居住在山裡的賨人就會集結人馬,前來掠奪秋糧食,帶回大山裡過冬,充國百姓苦不堪言。後來,充國設計抵抗賨人成功,賨人遲遲劫掠不到糧食,最終沒有辦法投降充國,從此賨人也成了充國人,掌握了農耕技術,慢慢被同化了同文同語。

如今板楯蠻叛亂,充國縣裡的蠻人在聽到漢軍主力集結向充國進發後,紛紛北逃,逃往充國緊鄰的閬中地界。伏泉帶兵趕到時,充國除了被劫掠一空,任蠻人肆掠完的縣城,也就是滿臉悲愴,等待王師救援的漢家百姓而已,一股蒼涼的氣氛油然浮現在漢軍兵卒面前。

命手下文吏出榜安民,取出兵糧救濟縣內百姓,蠻兵使出了堅壁清野的政策,縣內幾乎一點糧食都不剩,幸好蠻人還有良心,可能充國也是他們的聚居地,是他們的家鄉,所以只是劫掠走錢財物資,沒有大肆破壞。

伏泉想來,若是板楯蠻離去時破壞了充國的所以水源,再一把火將充國縣城燒燬,恐怕自己這三萬兵馬,還沒到閬中就要撤退了。沒了水源,充國縣城又成了一堆廢墟,充國一縣就成了雞肋,駐紮此地根本沒用,反而要擔心大軍缺少淡水的可怕後果。

入了縣城,伏泉再次嚴明軍紀,令手下諸將管好自己的兵卒,違紀者斬,又令人整修城池,這才入城。州事勞頓幾日,先讓兵卒休整,積蓄體力,這樣出兵才能萬無一失,只能事先派出的斥候傳來消息,便可兵伐閬中。

兩日後,斥候來報,閬中有似乎蠻人數萬,多爲老弱婦女,能戰蠻兵不多,具體數量不明。伏泉得了消息,當即大喜,下令出兵閬中,獨留徐晃爲主,田猛、易固爲副,統蜀郡郡兵三千鎮守充國縣,同時護衛己方糧草。

因充國與閬中距離近,所以充國縣被伏泉定爲大軍的屯糧所,畢竟是一縣縣城,城池高大,防守的好地點,而且又有徐晃這已經慢慢展現出他後世魏之“五子良將”的風采了。至於蜀郡郡兵,伏泉最終還是沒有帶他們出征,幾日觀察,這些人防禦有餘,真要出城與蠻兵野戰,還是差了幾分火候。

軍隊出城一日,將要走進一處不知名山林中時,前方氣氛便微妙起來。作爲大軍先前的關羽遣斥侯來報,前方兩側林中,似有敵蹤。伏泉不敢怠慢,便命全軍戒備,集中精神,慢下速度,緩緩結陣而行。

行不多時,果然便有小股蠻人呼喝怪叫着在兩側樹林出現,然後弩矢、羽箭、竹矛便不要錢似的,一陣陣的如雨拋下。每次蠻人忽然的在大軍左右閃現出來,漢軍軍陣便不由的出現一陣騷動,幸好有軍將隨後約束衆軍,不然說不得漢軍會就此大亂。

蠻人如此出現十數次,大軍走走停停,這才安然過了山林,伏泉看着後方此時早已沒了人影的山林之地,嘴角翹起一絲微笑。看來閬中的蠻兵部隊不會太多,不然這些蠻人爲何要用“游擊戰”呢?還不是爲了拖延自己行軍的速度?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爲先。……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摘選自《三國志》

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十四章 考校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十三章 獎賞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灰獨不復燃乎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