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聽而途說

翌日,漢軍營寨裡,隨着號角響起,擂鼓陣陣,各部將帥齊聚中軍營帳,伏泉不情不願的帶着麾下衆將前去,因爲他被告知今日荊州軍的主帥趙凱召集各部議事。

縱然此時的伏泉心中已經有了就此離開漢軍,自尋出路的念頭,不過沒有合適機會,他還是按捺了下來。畢竟憑着他手下的那幾千人,去攻其他兩個還在叛軍手裡的邾縣、西陽縣的話顯然還是十分吃力的,而且這兩縣的兵馬也和鄂縣的兵馬相差無多,伏泉可不會想着自己憑着那幾千兵馬去攻破這兩縣。漢軍兩萬餘兵馬圍攻鄂縣都數番不能破城,自己這幾千人去強攻,除了給對方送人頭以外,估計是很難登上其他城池的。

種種緣故之下,伏泉還是決定暫緩,先看事情是否有轉機,沒有的話他便準備想個趙凱等人都能接受的理由,就此離去。只是,命運總會與人開玩笑,就在伏泉還在考慮要離開的事情,那邊趙凱明顯就不會給他時間,直接用了一個議事的機會讓他速去,軍情勢大,伏泉即使不想去也得去,否則他就真得授趙凱的口舌了。

衆人到了中軍營帳,此刻營帳裡已經站滿了人,伏泉望之,裡面大多數應該都是昨日隨趙凱出營地迎接自己的那批人,看來他們都是趙凱的心腹,與其關係十分密切。

趙凱此時早就坐於上首,目見伏泉帶人前來,臉色頓時一陰,隨後似乎故意對伏泉挑刺一般,語帶深意的說道:“君侯何以晚乎?需知軍情緊急,今日大軍商討破城一事,若耽誤良機,該如何是好?”

狗太監同黨,小爺的事情也是你能扯的?看不慣小爺就明說唄,如此這般拐彎抹角的找理由針對自己,還不是怕自己嗎?有本事你現在就把小爺趕出去,廢得着這般找事情針對自己?

伏泉看着那趙凱,心中惡狠狠的發泄怒氣,然而這趙凱話語說得對,他也沒法反駁,而且自己反駁又如何,他又不知道這趙凱後面是不是還有其他後招,誰知道這次議事會不會有其他意圖針對自己?所以爲了避免再有狀況,伏泉也不發怒,一臉誠懇的回道:“趙荊州所言大善,孤初來營地,不識道路,因此誤期,還望見諒。”

一句話說得不卑不亢,絲毫沒有因爲趙凱故意的針對而發怒,使得原本期望激怒伏泉從而挖坑讓他的跳的趙凱猶如拳頭打在棉花上一樣,一點多餘的話都說不出來。

冷冷的看了一樣伏泉,趙凱也不再多言,而是轉頭巡視一眼帳內諸將,這纔開口道:“幾番激戰,皆未克鄂縣,今伏巴郡遠來相助,招諸君前來便是再議攻城一事。”

話語落下,早有帳內兵卒搬來胡坐,放於趙凱一旁,請伏泉坐下議事。按身份伏泉雖然只是一郡太守,和趙凱這個荊州刺史不能比,但他畢竟是受了聖旨而來的外來客軍,還是列候之尊,這點趙凱比不了,所以給他一個次座以表尊重。

當然,在伏泉想來,若不是怕故意針對自己太明顯,那趙凱恐怕根本連一個胡坐都不給,讓自己和他的下屬一樣,站着和他議事。

隨着這場軍事會議開始,帳內立即議論紛紛,但並未有人出言,過了小一會兒後,便見一個長相魁梧的中年將領出列道:“回稟明公,賊軍城高糧足,兵馬亦衆,加之滾木礌石、火油等物甚多,幾番激戰,吾軍兵士皆爲其阻,如此這般圍攻殊爲不智。以末將觀之,不若深挖地道,直通鄂縣城內,再選敢死之士潛入城中,到時裡應外合,則城池可破。”

“嗯!此言有理。”趙凱點頭應了一聲,隨後環視帳內諸人,再等其他人的回答。不過看他臉色,顯然趙凱也覺得這主意不錯,雖然他是靠着趙忠的關係才當上這荊州刺史的位置,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知兵事。

這些日子漢軍圍城強攻屢屢受挫,趙凱也是看在眼裡,表面上雖然有他這支臨時整合而成的荊州兵士氣不足,加之久未經歷戰事,兵卒不精銳的緣故,但也不乏有對面叛軍太強,不是一般的賊子的緣故。再加上這些賊子顯然對於守城有了明確的應對,各種守城利器準備充足,漢軍每一次攻城都要付出極大的傷亡,所以對於這中年將領提出的不再強攻,以挖地道偷襲的方法也表示贊同,不過雖然他喜歡這想法,但他現在可不敢用,因爲這可不是他今天預謀的計劃,即使這方法再好,他也不會立即才用,只能心裡對這提計謀的將領說聲抱歉了。

隨着趙凱話語落下眼神巡視之後,得到他眼神示意的帳內文武立即有人出列,出聲道:“末將素聞伏巴郡麾下兵馬乃吾大漢精銳,皆有以一抵十之能,其中關、黃二人更有萬人敵之能。今江夏板蕩,戰事困頓,不若明日以伏巴郡所率之軍爲主,再攻鄂縣,末將深信,以伏巴郡之軍,定可一戰而定。”

“是極!是極!”

“伏巴郡乃吾大漢名將,麾下精銳定可輕易破城。”

“叛軍螻蟻之輩,如何可敵伏巴郡?”

……

隨着那將領的話語落下,頓時帳內一片叫好之聲,無數伏泉只有昨日一面之緣的文臣武將紛紛出聲吹捧起來,而且聲音沒有刻意壓低,似乎就希望帳內能夠傳開一樣。

局勢漸漸變得微妙起來,伏泉臉色越發陰沉,看來他事先預料的差不多,今日這軍事議會早就是趙凱準備坑自己的。不然,爲什麼帳內這麼多人要吹捧自己,不就是逼着自己帶兵做此次破城的主攻嗎?

當然,如果強攻沒問題,事情不大的話,伏泉也就認了此事,可是這鄂縣哪裡是這麼輕易就能攻下的?且不說荊州軍兩萬餘人圍攻數日不克,就是自己真的帶人去攻,伏泉十分懷疑這趙凱會不會百分百全心全意的支持自己去攻城,若是他在攻城時候,耍一些陰謀詭計,故意拖延支援,那豈不是讓他手下兵馬去送死嗎?

因此,種種考慮之下,伏泉是根本不敢答應的。不過,如今趙凱已有逼宮之意,他不回答也沒辦法,總不能一直不回聲纔是,最終伏泉還是出聲道:“諸君所言皆傳聞耳,不足爲憑,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孤雖偶立寸功,然並非名將也。加之鄂縣城堅,荊州兩萬兵馬圍攻數日不克,孤又豈敢妄言破城?今諸君聽信此等胡言,豈非謬論?實屬不智也。”

經歷得多了,伏泉如今也算對這種逼宮的套路駕輕就熟了,他知道此時可不能說自己不想做這個炮灰替死鬼,說不得就被人抓住把柄說自己怯戰,那樣等他想要離開趙凱時,自然會有人拿今日他的言論作爲攻擊自己的證據,到時候他可就真的洗不清了。因此,想要此時迴避這威逼自己當炮灰的帳內衆人,唯有轉移話題,如何轉移,當然是謙虛了,反正他自己認慫打不過,其他人還能硬逼着他帶兵攻城嗎?

營帳裡頓時爲之一頓,早有預謀的衆人都沒想到伏泉竟然會認慫,這哪裡是他們印象裡那個在朝堂裡怒罵袁赦的伏泉,要知道今日的計謀是他們早就想好的,爲的就是逼着伏泉去攻城。本來在他們看來,伏泉有少年人心性,再加上又有前科,只要好好鼓搗一番,這位頗有軍功的巴郡太守顯然不會受的了他們的逼宮,輕而易舉的答應他們的要求,最後自己帶人去攻城,然後他們在後面“支援”,只是沒想到伏泉並不接招,就這樣認慫,無疑這使得他們的計劃落空。

之後,帳內算計伏泉的衆人還想繼續勸解,可是伏泉並不接招,只是一直用自己無能這樣的認慫姿態來辯駁。對他而言,任你有諸般詭計,反正他就是不接招,直到伏泉對隨行而來的關羽、黃忠等人使了眼色,他們早就對這些威逼伏泉的人不滿了,本來早就要發作,不過一直被伏泉按着沒敢動。現在得了吩咐,哪還能看着自家太守受這冤枉氣,紛紛橫眉怒視那些趙凱手下的人,手握掛在身上的兵刃,大有一言不合就開仗的趨勢。

這其中,關羽尤其令人矚目,他自從被伏泉派去鎮守閬中以後,也相當於鎮守一方了,掌兵日久,逐漸的也養成了一種上位者的趨勢。這次被伏泉一同徵召來平叛,本來就是想着好好立功,以後封妻廕子的,沒想到了被荊州兵這麼一玩,哪能忍受。

只見關羽也不言語,就睜着一副噬人的雙眼,一身殺氣的看着帳內衆將,他往日的功績早就傳得天下皆知,衆人都知道這是一尊殺神,哪能惹得起,見他如此,紛紛不敢妄言,就連坐於上方的趙凱也是突然失聲,似乎被關羽震住一樣,亦是不敢發言。

就在場面上有些控制不住時,帳內突然走出一人,伏泉望之卻是楊璇,只聽他行了一禮道:“諸君就此爭辯已是無用,依璇看伏巴郡所言亦是有理,昔劉向有言,‘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今吾等未見伏巴郡臨陣應戰,如何言其定可破城?”

楊璇的言語出乎伏泉的意料,畢竟在伏泉心裡這位可是和趙凱一樣要給自己下套的人,怎麼突然之間爲自己說話呢?他用前漢名士學者劉向的名言爲自己佐證,那句“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的意思卻是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之意,他這般引用卻是在反駁帳內威逼自己的衆人,沒有見過自己打仗,就不要聽信謠言說自己能破了鄂縣,換句話說就是讓他們對自己沒把握的事情不要隨意亂說。

帳內衆人隨着楊璇這話靜聲,畢竟話說到這個份上,再去爭辯也沒意思了,就連上首的趙凱也並未出聲。不過,伏泉看他對楊璇的眼神,心中卻有一種深深的熟悉感,因爲這趙凱看楊璇,就和看他的眼神一樣,十分不滿,看來這楊璇和趙凱有隙卻是不假,楊璇昨日所言並未撒謊。

之後,長久無聲,卻是根本沒話可說,畢竟原本針對伏泉的預謀沒有搞定,那裡還能有其他事情?直到趙凱說了日後再議後,衆人這才散去,伏泉是當先帶人離開,今日算是有驚無險,只是他如果再不做應對的話,恐怕終究還是要被趙凱等人算計,這該如何是好?

看來必須要想辦法脫離這困境了,至不濟,他也要找到正當理由離開趙凱營地纔是。不過,就在伏泉想着如何應對時,楊璇竟然出現在他面前,要與他再次一敘……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四章 帝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二百五十七章 雪夜行刺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之肱骨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六章 瘟疫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兩百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四十七章 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