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

一邊倒的追逐戲碼開始了,叛軍爭先恐後的返身向山寨跑去,在他們身後,漢軍得了命令,並沒有往死裡追殺,爲的就是不讓這些叛軍感到絕望,從而萌生死志,與漢軍拼死糾纏,畢竟這對漢軍來說可是十分不利的。

當然,爲了保持對叛軍的碾壓性,使他們步步後退,必要的箭矢碾壓還是要有的。漢軍兵卒收到命令,都是控制着攻勢,慢慢的把握尺度,以逼迫叛軍後撤至城寨附近。

最靠近山包處的一處城寨中,此刻城寨裡隨着大部兵卒都被派去支援救火,留下的兵卒也就只有近百名兵卒而已。畢竟他們離的最近,又是在山的內部,留守的渠帥自然認爲大寨安全的很,因此在他們看到火光前來增援時,帶走大多數兵卒,最後也只剩下近百名兵卒而已,當然其實本來這個營寨裡的叛軍總兵力也不過才五百餘兵卒而已。

現在,隨着叛軍集體不要命的回身撤退,可把此時把守營寨後門的觀望戰況的叛軍兵卒嚇呆了,因爲他們知道,這後門只要放進這些叛軍同僚,根本是守不了了。

畢竟那些叛軍同僚後方還有無數漢軍在追殺,可以預見,只要他們開了門,那不僅放進來的是叛軍,更有後面僅僅追殺的漢軍,那時候營寨的未來可以想到根本沒有好下場。

終究那些數千人的叛軍同僚都被漢軍追殺,那麼憑着他們這些把守寨門的近百老弱兵卒,哪裡能是漢軍的對手呢?

“回身反攻漢軍!”

“就地和漢軍拼了,爲將軍盡忠。”

……

很快,本來見事不可爲,也被軍隊裹挾的其他幾名叛軍渠帥,此刻也發現了異常,連忙持刀大喝,試圖把已經潰散的軍隊重新整合,就地阻擊漢軍。因爲他們知道,若是真讓他們手下那些叛軍兵卒去衝破自己山寨,那麼等待這些叛軍的下場就只有一個,就是徹底被漢軍突破營寨包圍,驅殺而出。

顯然,這是那幾個叛軍渠帥根本不想看到的事情,現在山包裡的糧草肯定是保不了多少,如果這時候他們再被這支人數不多的漢軍再從裡往外,將兵力數倍於他們的叛軍突破,並且逃出包圍,傳了出去,基本上他們也就只能以死謝罪了。

因此,他們要在此刻學習漢軍剛纔阻擊他們的樣子,反阻擊漢軍,爲山包另一方前來合圍的叛軍引得時間。畢竟首尾夾擊之下,即使漢軍裝備武器比他們厲害,可是一樣也承受不了他們的進攻,到時合圍之後,漢軍離全軍覆沒也不會遠了。

只是,很顯然這幾個渠帥想得太異想天開了,他們麾下的那些兵卒這時候根本就不聽他們的命令,避開繞開他們向着緊閉的寨門衝去。

這些叛軍也都知道這裡寨門的後門修建十分簡單,要衝破他們根本也不算難,更可況現在是“後有追兵”,根本不容許他們停下思考半分。只見得那些叛軍兵卒根本不需要什麼攻城機械,相互之間大喊幾聲,隨後便集合向山寨後門攻去,他們僅僅就撞了叛軍營寨寨門三下,就聽到“嘭”的一聲,那木製大寨就此倒落一截……

“殺!”

“逃,漢軍殺來了。”

“令各部火速進軍,不得有誤。”

……

各種各樣的聲音在這座倒塌寨門的營寨裡不斷迴響,有漢軍繼續穩進的兵卒叫喊聲,有此刻已經亡膽害怕的叛軍極速逃跑的聲音,更有在後方命令各部加緊進攻的漢軍將帥身。

沒過多久,當那些叛軍被漢軍逼到山寨前門時,漢軍見此就按照先前命令,另各部以弓弩射之,隨後有數百名一直在伏泉身旁養精蓄銳的漢軍兵卒強行殺入叛軍陣營,逼迫叛軍自己逃命。

“打漢軍,別衝。”

“快回身,營寨不能破。”

“找死!別擋路!”

“漢軍勢大,快逃。”

……

這時候還在營寨前門的叛軍守門兵卒一直在大喝着,希望他們那些潰兵同僚能轉身而去,不然的這大寨前門也保不了。僅憑他們幾個,是很難守得住山寨前門的,畢竟根本不是他們那些人數有着數千人的潰兵同僚的對手,一旦動手,這幾人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事實也正是那幾名守門兵卒想得那樣,他們的叛軍同僚根本就不理會這幾人的話,直接向他們殺來,口中高呼着“逃命”之類的話語,同時也在握緊手中兵器,相信只要這幾個守門兵卒敢阻止他們,他們也就不介意送這幾個守門兵卒永遠離開人世。

最終,“明白事理”的那幾名守門兵卒只能躲到寨門遠遠的,以避叛軍的鋒芒。而那數千叛軍潰兵,見自己同僚識趣,並且他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索性也不管那幾名兵卒了,打開了山寨之門,便直接出門繼續亡命,因爲他們的背後是一直追殺他們的漢軍。

短短數刻功夫,堵在伏泉以及他麾下漢軍兵卒面前的第一座山寨,如此輕而易舉的就被攻克,真是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因此,漢軍上下士氣一下子高昂起來,在各部將帥的引領下,快速驅趕着叛軍潰卒,往山裡的第二座營寨攻去。

驅趕的路上,漢軍也遭到了一點兒麻煩,有不少躲于山間的叛軍暗哨突然出沒,偷襲了近百名只顧着往前方驅趕叛軍潰卒的漢軍兵卒將領,也是造成不小的傷亡。不過,隨着叛軍大部都敗退,那些零散進攻對於漢軍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一波箭雨弩雨外加各部漢軍兵卒的肉搏進攻,這些叛軍暗哨除了送死之後,也就只有撤退逃命的選擇了。

之後,依然是攻城,對於漢軍來說,此時時間緊迫,根本容不得他們其他的攻寨選擇,只能用已經成功證明的可行的方法。所以,雖然是和剛纔如出一轍的攻寨方式,但是效果卻一點兒也不差,如法炮製的漢軍,輕輕鬆鬆的直接再次又連破兩寨,突圍成功。

當然,漢軍之所以能這麼輕鬆,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和第一次攻破叛軍山寨一樣,其他兩座寨子裡留守的叛軍兵卒也不多,在漢軍驅趕叛軍兵卒破了後面的寨門以後,在寨子裡,兩個寨子也都只有百餘留守兵卒而已,面對已經拼死了要逃命的同僚潰卒和他們身後人數遠大於他們的漢軍,這些叛軍兵卒只是掀起了一點兒浪花,就再也守不住營寨了。

厚重的濃煙味道在黃忠鼻尖不斷環繞,再帶兵將營寨裡最後幾十名自不量力前來追殺的叛軍兵卒殺退後,看了眼此刻火勢稍減的山包,在他想來這一定是一直被他阻擊的另一面山包的叛軍兵卒此刻再救火。

冷冷的笑了一聲,黃忠轉身命令幾人將兩個受了不小傷勢的弟兄兩兩託着,看了眼後面暫時已無追兵,這才下令“撤退”。他們是被伏泉留下斷後的,故而和大部隊還有些距離,但是問題不大,加快腳力就可以追上。

出了叛軍的山寨以後,黃忠這支斷後部隊便按照原定撤退路線,一路南往,追隨伏泉所率的大部隊的腳步而去。

當東方終於綻露出一絲魚肚白的時候,黑暗終於開始消退,新的一天再次到來,本應該給人點燃新的希望,可是對於山包此時許多人來說,這將會是非常痛苦的一天。

策馬而來黃穰深深地吸了口氣,空氣裡瀰漫着令人窒息的灼熱,雖然相隔還算遠,卻仍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殘留餘溫的熱力,可以想象得到,昨夜那場大火的火勢。

一想到自己搜刮了兩郡,爲麾下十二萬餘大軍籌集的糧草,一夜之間被焚大半,黃穰原本對昨夜再此把守滅火的兵卒的惻隱之心就轉爲無邊的憤怒,他的眸子裡一股怒火熊熊燃起,就像昨夜那場大火燃燒糧草一樣,燒着被他所看到的將領兵卒的內心。

下了馬,帶人沿着狹窄的山道,走到山包裡,山裡依舊還是飄散着不少的黑煙,地上滿是冒着黑灰的麻袋,走幾步路,運動中所帶起的灰燼塵埃,直接讓黃穰捂住了嘴巴,差點嗆得他咳嗽起來。

“將軍,無礙乎?”

“咳、咳,無妨,把人帶來。”

“諾!”

見黃穰咳嗽,他身邊的親信文士連忙問他身體狀況,在明白黃穰只是被牆柱之後,這才離開,很快,原本把守山寨的幾名渠帥被兵卒五花大綁的帶了過來,看樣子,就明白,黃穰這是要教訓他們了。

“見過將軍……”那幾人被綁着無法行禮,只能口中喊着,聲音響亮,希望藉此能免過懲罰,只是很顯然,大軍糧草被焚這等大事,可不是態度表現好就可以挽回的。

“啪!”

“啊!”

“啪!”

“啊!”

“啪!”

……

隨着一連串連續的聲響,黃穰握着馬鞭對着面前的這些壞他大事的渠帥一人給了幾鞭子,直到看到他們臉上都印着血紅的鞭印,聽到他們因爲疼痛而叫喊,心中才算解氣。

“黃奇何在?”將他們個個都抽了鞭子以後,黃穰才覺察到不對,他那遠房侄子黃奇怎麼不在這裡,雖然他不待見自家侄兒,不過畢竟是族人,黃穰心中還是有他的,不然也不會在明白黃奇是個窩囊廢后,調他來後方守禦糧草。

那邊被綁幾人面面相覷,並未出聲,他們都知道黃奇已死,但卻是不敢說出來,因爲了解黃穰性格的他們知道,剛剛糧草被燒已經讓黃奇心情不好,此刻若是再告訴他侄子黃奇被殺,那告訴他消息的肯定又免不得挨批一下,這時候誰也不想再受那一鞭子之苦。

“啪”的一聲,黃穰直接對着最近的一個渠帥打了一鞭子,然後大喊道:“快說!黃奇何在?”見幾人如此吞吞吐吐,神情掩飾,黃穰心中就感到一絲不妙,不由心中焦急。夜裡火勢知道天色發白纔將將滅了,山包情勢又十分混亂,所以他沒有第一時間得到這裡的消息,此刻來也是明確舒縣的漢軍沒有異動,大營周圍也沒有異常,這才帶人趕來查看的究竟的。

“啊”的一聲,那渠帥因爲又被打痛叫了一聲,此刻他的手腳被綁,不能動彈,否則肯定要伸手摸着臉護衛傷口。

不過,因爲他的叫喊,更叫激起黃穰此刻的暴虐之氣,又喊道:“還不說?”說完,手中用力,看那樣子又要來一鞭子。

“將軍饒命!小人說、說,黃奇昨日已叫漢軍一紅臉將領殺了。”那渠帥見自己又要被打,嚇得連忙求饒,把實情道了出來,此刻他們還不知道這支軍隊是伏泉麾下的兵馬,因此自然猜不出那殺了黃奇的紅臉漢子是關羽。

“哼!”黃穰冷哼一聲,隨後又道:“速將昨夜之事一一道來,若有不實,好自爲之。”

“諾!”

隨後,那渠帥便一五一十的把漢軍扮成叛軍潛入山包處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一絲也不敢遺漏,包括叛軍裡面有秦川的存在。

“秦川、秦川,賊子誤吾,壞吾大事!”黃穰此刻哪能不明白,定是那秦川投誠漢軍,然後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把大軍的屯糧處泄露出來,這纔有今天的事情發生。

想到自己昨日纔得到馬胡那邊的消息,可恨那不中用的東西竟然近兩萬人伏擊一支三千餘人的部隊,還被反擊,甚至本人也被亂箭射死,而這秦川,定是那一戰之後就投降了漢軍,不然漢軍怎麼可能這麼快殺來。

如果這是伏泉那支漢軍的話,那一切就解釋的通了,若是說現在江夏、廬江二郡的漢軍之中那支軍隊能如此驍勇。能暗夜潛伏,焚燒糧草,並從裡到外把數倍於己的敵軍殺退,那就只有一支軍隊了,那就是伏泉的這支巴郡客軍了。

不然,以他黃穰肆掠二郡的氣勢,江夏、廬江的郡兵他都對付過,根本不可能有這樣戰力的軍隊出現。如果有的話,又怎麼可能被他帶着手下泥腿子軍隊,靠着人數和驍勇之氣完虐呢?

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詐門前夕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二十章 人情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殺服人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三十章 外戚士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六章 瘟疫第十二章 隱憂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流失悲劇張燕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十七章 月兒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六章 瘟疫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五百一十三章 無地百姓出塞屯田第一百九十五章 士氣血勇何人敵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