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

長樂宮中,自從皇太后竇氏死了,入主永樂宮的竇太后正在瘋狂的清點殿內錢財。皇帝兒子逐漸親政後,她所得錢財日漸減少,心裡十分難受,可又無可奈何,只能每日點錢緩解。

這時殿內宮女來報,“殿外有伏氏郎君,陽安長公主外侄求見。”

伏氏郎君?陽安長公主外侄?

伏泉!!!

年近不惑之年的董太后愣了一會兒,纔想起這人是誰,暗道這少年所來何事?想到近日宮中傳聞,念及伏氏與宋氏關係,難道是宋皇后哪裡派他來做說客?只是其爲何自己不來,卻派一小孩來呢?當然了,伏泉早慧遠近相傳,“治瘟郎”之名天下皆知,還真不能將其當做普通孩子。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董太后命人將宮裡財物收拾下,後又命宮女將伏泉引進來,畢竟算是自家親戚,還是個孩子,自己不見,傳出去名聲反而不好。

伏泉入了永樂宮裡,見到正襟危坐的董太后,上前恭恭敬敬以兒孫之禮行禮道:“見過太后。”

董太后右手虛扶,笑道:“起來吧,都是一家人,勿需如此客套。”董太后雖然這樣說,但伏泉可不會當真,其老老實實規規矩矩跪坐下首,與董太后閒聊。

未久,一番談話,兩人都未進入正題,伏泉也察覺到董太后似乎在摸清自己來意。想了想,他還是開門見山道:“太后,吾有一世叔,乃徐州東海人,名曰麋良,其意欲仕途,奈何卻無門路。”有些話不能多說,點到即止便行,畢竟賣官說起來也真不是什麼好事情。

伏泉說的隱晦,但董太后對於賣官一事早已熟捻,聽到又有錢可得,立即眼前一亮,笑道:“汝這孩子,就是孝順,這事吾已知了,改日吾讓人出宮,汝便讓麋良與其接觸便是。”

“諾。”原來給你拉賣官的生意送錢就屬於孝順,伏泉心裡不由得對着這太后鄙視不已。

稍後,伏泉又與董太后談了一些宮外趣事,拉近了些關係,便告辭離開了,至於讓董太后立即站在宋氏這邊,無疑現在不是時候。

看着伏泉離去,董太后眼中思緒萬千,然後轉頭望向長秋宮方向,心中不知所想何事。

時光匆匆,又接近年底,伏泉感嘆時間之快,不知不覺已來於此世已過一載。這一年,經歷了太多事情,感嘆之餘,想起後世生活,不由略顯惆悵,自己已基本融入了東漢,或許再也回不去了。

十二月,已是冬日,雒陽城不同於去年冬日溫暖,今年是冷的異常。北風凜冽呼嘯,大雪紛紛落下,風雪過後,外面一片銀裝素裹,天地爲之一白。

伏泉一家人皆於府內後院一物安坐,只因是府內唯一一間的“溫室”。

何謂“溫室”?

到了漢代伏泉才知古人竟然也有防寒保溫的屋子,其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爲主,設火齊屏風,火齊即是雲母,有鴻羽帳,地上鋪着西域毛毯,端得是保暖異常。不過因其造價過於昂貴,普通小民難有餘錢建造,因此“溫室”多出現於貴族世家之中。

此時伏泉正帶着自己兩個堂弟看書,他心裡非常不快,若不是府裡只有這屋子暖和,他是根本不想來的。畢竟有伯父伏完這個書呆子在,你想玩樂都不行,而且還不能裝模作樣的看書,伏完可是會結束後來考校的,是以非常鬱悶。

伯母劉華正於堂前案几上躺坐,其一舉一動都觸及衆人心絃。爲何?蓋因其又有喜了,看來伏完最近因日子漸冷,不理越騎營中事物,一心一意撲在劉華,耕耘頗多。劉華身邊有劉堅陪同,生怕其出事,而伏完此時卻單獨一人坐一案几上,獨自飲酒,端的是逍遙自在,令伏泉看得羨慕不已。

劉華懶懶道:“檀奴做的這‘暖壺’端是不錯,睡時溫暖安逸,閒時亦可攜帶,保暖舒適,倒不像往年那般畏寒。”

“是極是極,吾用後,也如女兄這般喜愛不已,前兩日還託人送了幾件予陽翟,想那幷州苦寒之地,有了此物其應會好過許多。”劉堅笑着回道,然後眼神突然往伏泉這裡一瞥,含意莫名,讓伏泉錯愕不已,心道這女人不會又想如何捉弄自己?

陽翟是指桓帝所生另一位公主,陽翟長公主劉脩,劉華劉堅之妹,其嫁予幷州一世家豪族,因是小妹,故劉華二人甚喜之,伏泉記得往年劉華都會與兩位妹妹通信,不時送去財物,可見姐妹情深。

至於劉華所說“暖壺”,則是伏泉靈機一動,後世經常出現的暖手袋,此時尚未出現。後來伏泉想到家中瓷器,便尋了匠人花了張草圖令其燒製,經過幾番磨鍊,倒也製成了幾件能裝熱水的小壺。

小壺模樣扁而圓,上方開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用時倒入熱水,再蓋已瓷制螺帽。倒水口小,呈南瓜形狀,後來發現會有水滲出,便於蓋子內做了厴子,防止滲漏。平時用時,再於“暖壺”四周套上相似大小的布袋,白日隨身攜帶,夜裡放於被窩,保暖之極,用得十分方便。

當然伏泉有了此物,怎能獨享?他不止送了府中親戚,又帶了一批送入宮中,倒是令劉宏和宋氏以及董太后誇讚不已,紛紛贊其孝順。上有所效,下有所好,雒陽貴族見了,也尋了匠人打造,畢竟工藝不高,很多權貴人家都用了此物,到讓伏泉好一陣感嘆,原來古人就學會“山寨”了,放在後世他們一個個都得給自己付版權費了。

—————————————————————————————————————————————————關於溫室:

漢代有宮殿名叫溫室殿,據記載一在長樂宮中,《三輔黃圖》:“溫室殿,按《漢宮闕疏》:‘在長樂宮’。”又《漢書·孔光傳》晉灼注:“長樂宮中有溫室殿。”一在未央宮中,《三輔黃圖》引《漢宮閣記》雲,溫室殿“在未央宮”。漢武帝時建,位於前殿之北。《漢書·霍光傳》:“(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即指此殿。溫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設備。《西京雜記》記載: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爲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着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漢書·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溫室。”此殿也曾是宮中藏書之所。《隋書·經籍志》載:漢哀帝時,“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

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十二章 隱憂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五百五十四章 古之惡來誓效死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六章 瘟疫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三百六十五章 樅陽小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