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伏泉吃完飯食,換了新衣,便帶了黃忠、徐晃、史阿三人,前去臧旻府中拜見。
黃忠本欲多帶幾人,畢竟美稷城中胡人繁雜,若是不慎,指不得出了事情,多帶些人手畢竟有備無患。
不過被伏泉拒絕了,自己只爲拜訪,帶那麼多人去是何道理,在外人眼裡這是很失禮的事情。
四人騎馬而行,因臧府在美稷城南,路上路過南市,裡面商肆頗爲熱鬧。肆,販貨之處,又稱市井,古人云: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
肆內商品無所不有,多以中原之地的漢人特產爲主,而遊逛商肆者皆多爲胡人,夾雜少許漢人,畢竟美稷多爲胡人,其購置漢人用品用已嚐鮮比之漢人自己不知多了多少。
伏泉望之,這些胡人多爲衣着較好部落貴族,很少看見身穿普通衣服之牧民。暗道遊牧民族底層之民亦不好過,怪不得東漢以來有不少內附匈奴牧民逃離漢朝,再歸草原,畢竟在長城內活不下去,不如再回到長城外,加入其它部落,一起去漢朝搶掠一番,說不得還能車馬載得幾名婦女暖牀,豈不快哉?
不由自主,伏泉眼中透出一股仇恨的目光。
到了臧府,向守門蒼頭遞上名刺,不一會兒幾人便被接引而入。
大概是臧旻生性簡樸,又或許是美稷乃邊郡之地,非是久居之地,臧旻府內不算很大,但卻十分簡樸清幽,常人望去,倒不像是堂堂大漢秩比二千石的軍鎮大員的府邸,更像是某個隱居雅士之所,頗爲令人詫異。
到了正堂,便見堂內有一威武中年,正捧着竹簡看書,其雖一身儒袍裝扮,但身上卻流露一絲殺伐之氣,想來必是臧旻無疑。令黃忠幾人呆於堂外,伏泉單獨入見。
“流川見過世伯。”
伏泉行禮說完,那人擡頭問道:“汝便是伏兄遺子伏泉?”
“正是。”
“流川是汝字?”
“是也。”
“甚好。”
伏泉恭恭敬敬的在堂下回話,臧旻見其模樣大笑不已,其生性便是豁達開朗之人,臧洪個性便遺傳於他,對伏泉如此拘謹頓感十分有趣。
“吾與汝父交好,勿需如此多禮。前番聽子源來信,言汝已外放,既已牧守一方,切記保境安民,不可爲非作歹。”
“諾。”
臧旻隨後又對伏泉一番教育,伏泉唯唯諾諾不敢頂撞,最後終於罷了,便聽臧旻問道:“汝一路來可否與人爭雕耳?”
伏泉一愣,暗道臧旻如何知道,不過還是回道:“有此事也。”
“何人所射?”
“乃吾門下賓客南陽黃漢升也。”
“汝令他來,待吾見識一番這位勇士。”
“諾。”
伏泉令黃忠進堂,臧旻打量黃忠半響道:“汝便是黃漢升?”
黃忠臉色沉穩道:“正是。”
“真壯士哉!”黃忠雖然面相老辣沉穩,但此時年輕的他身子骨可是健壯之極,臧旻常年領兵,看人極準,一眼便能看出黃忠武力幾何,不由感嘆之極。半響後,才又道:“昨日南匈奴單于子左賢王於夫羅告知,漢升有射鵰之能,可讓吾見識漢升之技耳?”
“固所願爾。”
“善。”
美稷縣城外,蔚藍的天空下草地豐茂,綠浪起伏,牛羊遍野。伏泉等人隨臧旻而行,後面跟着數十騎尾隨,其皆臧旻之兵。
“漢升竟能拉三百斤強弓?”黃忠此次拜訪當然未帶你隨身之弓,路上臧旻讓黃忠選弓,便欲讓他就地展示,但聽黃忠要二石半弓時,卻是驚呆了嘴巴。
“正是。”
臧旻道:“吾這卻無這等強弓,二石弓倒有,不知漢升可用乎?”語氣似有懷疑,應是不信世上真有人能拉開此弓。
“請中郎尋來。”
臧旻頷首,隨即與身後一騎示意,那騎隨即取出其之長弓,又抽出一箭,旦見起臂膀寬大有力,想來應是其弓無疑。
黃忠接過弓箭,張手變拉,很快弓弦已滿,這時遠處草地有野兔竄出,其略一對準,箭矢便已飛出,隨着箭矢沒入草叢中,便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
這時自有臧旻手下騎兵前去尋那兔子,很快,那騎回返,衆人便見到其手中的兔子,皆是驚訝非常。
陽光清晰的照射下,那灰白的兔子此時已經死透了,黃忠之箭竟將它射了個對穿,箭簇帶着一絲血跡從兔子身子傳出,一半的長度都已刺透,聯想到其拉的可是二石強弓,卻是如此輕鬆隨意射出,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加之其準星又高,的確有些恐怖。
“傳聞唯開國名將蓋虎牙,祭遼東皆拉得開三百斤強弓,吾一直不信,今日見了漢升,方知此言不虛。”黃忠如此輕易拉二石弓射箭,臧旻哪能不信其可拉二石半弓,不由感嘆說道,語氣裡敬佩之意明顯。
蓋虎牙即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蓋巨卿,名列雲臺二十八將,祭遼東名肜,字次孫,曾任遼東太守,其兄長就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徵虜將軍、潁陽侯祭遵。
“中郎妙贊,此小技耳!”黃忠臉上露出笑容,更有一絲傲氣道,其雖平日不喜炫耀,亦無爭鬥之心,十分低調,但剛纔被臧旻如此輕視,換了誰也都不會高興。
此時,用實力讓對方閉嘴,免不了自得一下,畢竟在他面前的可是大漢秩比二千石的高官,能得臧旻讚歎感覺自然是不同的。
之後衆人騎馬向北而去,據臧旻言,南匈奴單于庭就在美稷城外北部。路上伏泉所見部落越多,不斷有匈奴遊騎巡邏,亦有上前前來詢問者,不過在看到臧旻後皆避開離去。
很快,他們便到了單于庭外,此時單于庭外已有數人等候他們,前來接迎。
“黃君,吾等又見面了。”單于庭外,左賢王於夫羅似乎早已等候多時,此時見了一下人格外高興,上來便拉扯黃忠。
黃忠當然不會就此理會於夫羅,而是拿眼望向伏泉,伏泉隨即道:“琅琊伏流川,見過左賢王。”
——————————————————————————————————————————————
漢代一石爲一百二十漢斤約現在三十公斤,漢代弓一般分爲一石、二石,最多二石半,二石半也就是三百漢斤,只有猛將才拉得開,當然也有人能拉開更重的弓,不過卻不利於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