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

八月中,已是秋分,天氣微涼,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落下,原本悽切鳴叫的寒蟬也住了口,在這秋風秋雨的寒意中靜伏無聲。

長安城,北闕甲第,蔡府後花園中,一襲月白衣裳的蔡琰怔怔的看着秋雨中那一簇簇金黃綻放的秋菊,人比黃花瘦,如今的她又消減了許多。

每當下雨之時,她就會來到這裡發怔,寒雨中,她彷彿又看到了那個高大的身影,那個熟悉的笑容,那個清朗的聲音。

但一切終究還是化爲虛有,仍是那一簇簇秋菊在雨中搖曳。

“文……”蔡琰脣間輕輕呢喃着,幽幽嘆了口氣:“如果不是西遷路上那一次相逢,或許儂不會那麼痛苦,可是,如果沒有那次相逢,儂或許永遠不會遇到他,永遠不知道什麼是喜歡吧……”

時下風俗,女子及笄而嫁,而她已經十七歲了,算是老姑娘了。父親多番催促,可是她心中只是不願,她心中總有那麼一份念想,縱然知道這是杳不可及的。

遇到了那個男子,再讓她嫁給其他男子,她卻是怎麼都不願意,寧可一直等下去,遙遙無期的等下去。

蔡琰明眸中透着愁思……此生不知還能不能再相見?

身後腳步聲傳來,一個聲音嘆道:“癡兒……”

正是蔡琰的父親蔡邕,他臉上滿是心疼和慈愛,對這個自幼便跟着他輾轉奔波了十幾年的女兒,蔡邕最是疼愛,超過了小女兒蔡瓔和藏在老家的幼子。

“可恨的張遼!吾此番定不與他善罷甘休!”

蔡邕一想起罪魁禍首張遼,一個慈善儒雅的老頭卻恨得咬牙切齒。

蔡琰咬脣搖頭道:“這是女兒的錯,又怎能怪他?”

蔡邕咬牙切齒了片刻,終究是不忍讓女兒這麼消瘦下去,哼道:“張遼應該是要來長安了!”

“什麼?”蔡琰嬌軀一顫,驀然擡頭看着父親,眼裡露出驚喜和不敢置信的神色。

蔡邕看到女兒這般神情,長嘆了口氣,哼道:“據爲父所知,此番他這個河東太守是被人彈劾,董太師是召他來問罪的,他怕是討不得好!”

蔡琰輕搖螓首,俏臉上綻放出一抹許久未曾有過的嫣然:“他要麼不來,但要來了,就定然有應對辦法。”

蔡邕看到女兒露出笑容,心中不由歡喜,一張老臉卻黑了下來,頗有幾分吃味的感覺,這張遼就有這般大的魅力?他這次倒要看看。

一個已經娶妻的傢伙竟然趕來招惹自己的女兒!他蔡邕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卻也絕不善罷甘休!

……

長安城,司隸校尉府中,司隸校尉劉囂看着進來的親信,沉聲問道:“情況如何?可曾刺殺了那張遼?”

下首那人忙道:“稟校尉……一百個高手都沒了?”

“什麼!都沒了?!”劉囂神情一僵,臉色登時鐵青,喝道:“據本校尉所知,張遼此番來關中不過二十騎,一百個高手,還是伏擊,竟然全軍覆沒?!”

那人低頭不語。

“真是奇恥大辱!”劉囂忍不住大罵,臉上滿是猙獰:“滾!”

那從事慌忙退出。

只留下劉囂一人神色連連變化,低沉的聲音在室內迴盪:“本是要尋個理由將那豎子召回,途中暗殺了他,一勞永逸……如今暗殺失敗,卻要用第二個計策了,只要他留在長安,機會便有的是……哼!豎子,昔日汝爲軍將,司隸校尉監察不到,而今汝爲官吏,卻怎能逃得吾手!”

……

幾乎同時,長安城另一處住宅中,董璜面無表情的看着董六:“全死了?”

“是……”董六也是緊緊低頭。

董璜握緊了拳頭,拳背青筋畢露,嘴裡吐出兩個字:“張遼!”

董六低頭不語,那個謠言散發開來後,公子被太師幾乎削去了所有權柄,若非董老夫人迴護長孫,恐怕後果會更嚴重。自那以後,公子便低調了很多,除了這幾個月又去蔡府外,其他地方几乎很少去了。

但他卻知道,公子暗中養着不少門客,此次刺殺張遼,便派去了數十人,沒想到皆是無功而返。

屋中靜默如死,好一會,董璜的聲音才傳來:“用第二個計策吧,把張遼留在長安。”

……

位於未央宮一側的太師府中,後院一間側屋裡傳來陣陣喘息聲,還有女子如泣如訴的宛轉嬌啼聲。

良久,屋裡靜了下來,彷彿雲消雨散,一個女子嫵媚的聲音傳來:“好孩兒,可比太師厲害多了呢。”

啪!

一個清脆的聲音傳出,伴隨着一個低沉的笑聲:“美人兒,早些回去吧,免得被義父發現了,你我二人都性命難保。”

那女子輕哼道:“你這義子做的好事,奴這身子軟得走不動了,郎君抱奴回去吧。”

那個男子聲音有幾分急切:“外面人多眼雜,務要小心。”

“嗯哼。”那女子道:“也罷,郎君先離開吧,奴卻要再躺一會兒,奴一個人,便是被發現了,卻也不怕什麼。”

很快,屋門打開一條縫,一杆方天畫戟露了出來,隨即是身形高大的呂布疾步而出,迅速走向一旁廊道。

……

太師府前院正堂中,董卓眯着眼睛靠在躺椅上,幾個丫鬟在一旁小心的給他捶腿敲背,又有剝着水果,喂着蜜餞的。

今年二月,董卓回到長安後,由相國進位太師,位在諸侯王之上,無論名份還是實權,都可謂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了。

下面田儀、李儒、劉艾和楊定都在,卻是在翻看着一些文書,還有一些佐吏。

須臾,半躺在那裡的董卓睜開眼睛,哼道:“命令傳到河東已經快一個月了吧,張文遠還沒來嗎?一個月,他便是爬也爬過來了吧。”

下面一衆人面面相覷,李儒和田儀眼裡透過憂色,縱然如今的董卓越來越喜怒無常,但他們還聽出來了,董卓對張遼很是不滿,而且有了懷疑。

恰在這時,下面楊定開口道:“早就聽聞張文遠在河東肆意妄爲,又與河內張楊勾結,此番多半是他不敢來了吧。”

董卓的臉色更加陰沉。

李儒忙道:“張文遠曾拼死相救太師,志慮忠純,與關東羣賊更是仇深似海,此番遲遲不到,必有因由,且等他到了再說不遲。”

董卓臉上的陰沉卻是絲毫不減。本來張遼曾拼死救過他,而且因爲張遼酷似自己的兒子,故而他對張遼的忠心並不懷疑,但此番命令傳到河東,已經一個月了,張遼還不來,他不由不心生懷疑。

“太師……”

楊定還要再說,突然外面一人來報:“河東太守張遼求見太師。”

李儒和田儀臉色不由一喜,楊定和一旁劉艾卻皺起了眉頭。

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五十一章 踩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二百九十七章 使君上任(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七百章 回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五十一章 踩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