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

“哼!彘頭狗腦,禍國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張遼兜頭就給了楊定一巴掌,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每每思及你這無能之徒壞了太師名聲,我便恨不能將你的彘頭拍到肚子裡!”

堂中衆人面面相覷,他們都是董卓近臣,誰不知道鑄小錢正是董卓的主意,與楊定有什麼關係?張遼這是真的誤聽說楊定進言,還是借題發揮?

“張遼!”楊定不防被張遼在腦袋上打了一巴掌,登時面色赤紫,目若噴火,大罵道:“鑄小錢乃……”

上首沉默的董卓突然咳了兩聲,道:“文遠,罷了吧,也不能全怪整修……”

楊定嘴裡辯駁罵出是半句話登時嗆在喉嚨間,再也說不出來。

“太師仁慈。”張遼大讚了一句,瞪着楊定:“還不快向太師謝恩?”

這下連李儒和田儀也是無語,不忍去看楊定憋屈的神情。

張遼看到楊定憋屈憤怒的神情,卻是心中大快。

他又不是不知道鑄小錢是董卓的主意,他就是借題發揮,欺負楊定。

他此番還不知道爲什麼被董卓召來長安,但多半不是好事,看楊定這幅喋喋不休屢屢質詢的架勢,就知道此人必然在其中摻了一腳,他又豈能讓這廝舒坦了!

“謝太師……”楊定猶豫再三,還是按照張遼的斥責開口了。既然董卓發話了,讓他背這個黑鍋,他心中縱然再委屈,也不敢在說什麼,只能先認了。

“哼!”張遼鼻子裡哼了聲,不屑的道:“昔時關東羣賊興兵作亂,某爲太師傾力承之,乃令關東羣賊對某恨之入骨,某對此亦坦然受之,而今關中因小錢之事多有民怨,爾身爲太師重用之臣,不主動爲太師承擔,莫非還不情願不成?”

衆人聽了張遼此話,不由動容。他們都是知道關東諸侯對張遼怨恨的,其怨恨程度恐怕不次於怨恨董卓,如今聽他一說,登時感到了其中的分量。

劉艾和劉囂臉色不好看,上首的董卓神情卻更加溫和了,滿是橫肉的臉上多了不少笑容,連連頷首。張遼這句話聽得他大感舒坦,對張遼那一點點疑心也消散殆盡。

他和聲道:“文遠,此番招汝來長安,一來是老夫許久未見,想看看汝,阿白也念叨了汝很多次。”

聽董卓提到董白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張遼臉上露出笑容:“太師,小白白還好吧?”

董卓提到孫女,情緒很是不錯:“很好,很好。”

劉囂、劉艾和楊定的神情更難看了,從眼前這情形看,張遼分明與董卓的孫女關係很好,這關係顯然要比他們近多了。疏不間親,他們這次的計劃怕是要失敗了。如果在以前,他們還有董璜,但如今董璜也不得董卓待見,他們便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董卓與張遼說了兩句董白,情緒更是大好,聲音更是溫和:“此番召汝前來,還有一事,司隸校尉彈劾汝任河東太守期間,擅殺郡吏,籍沒地方忠良大家。”

張遼道:“太師擢屬下爲河東太守,屬下到了河東,不敢怠慢,所斬郡吏皆爲陽奉陰違之徒,所籍沒豪強皆爲暗中勾結賊寇的惡霸,此維護地方安定也。莫非劉校尉收了那些惡霸錢財,誣陷忠良?”

劉囂不由怒視張遼:“一派胡言!”

張遼沒理他,而是看着董卓,道:“舊日屬下曾擒過劉校尉,又打過他,他自然懷恨在心,污衊屬下,公報私仇也屬人之常情,屬下以爲,其言不足爲信。”

劉囂聽張遼當衆揭他傷疤,更是大怒,想要斥責,不想董卓看到張遼說的如此坦然,竟然點頭認同了:“此言倒也有理。”

劉囂只能一句話憋在了喉嚨裡,感受到了剛纔楊定的憋屈和無奈。

董卓贊同了張遼所說,又道:“如此,劉重寧彈劾不必再說,卻還有司徒王子師,彈劾汝不交賦稅。”

“太師,河東窮啊。”張遼登時哭喪起了臉。

衆人不由臉頰再次抽搐。

董卓也看到張遼這副神情,也不由失笑,罵道:“汝這豎子,河東有鹽池,豈能窮困?”

“河東是有鹽池,然則爲世家豪強暗中掌控,其中關係錯綜複雜,偷逃賦稅不可勝數,張遼嘆了口氣,趁機又道:“太師,何不如將這鹽池收爲官營,則河東賦稅必然翻倍!”

不想張遼話音剛落,董卓還沒開口,一旁的長史劉艾便沉聲道:“此真妄言也,鹽鐵官營乃於民奪利之舉,實不可爲之,否則必被天下反對。”

張遼心中不屑,什麼於民奪利,說白了還是奪了世家之利而已,與尋常百姓有何干系。

“此事容後再議。”董卓聽了張遼所說,大爲心動,但看到劉艾的姿態,又不由皺起了眉頭。

張遼沒有多說,董卓卻又道:“王子師還彈劾汝未曾上請三臺,便擅自罷免縣令。”

又是王允,還能不能愉快的做同鄉了?張遼嘀咕了一聲,忙道:“太師也知道屬下是嫉惡如仇之人,那縣令尸位素餐,禍害百姓,屬下一時發怒,便免了他,越權之處,還請太師降罪。”

“哈哈。”董卓看到張遼坦然認錯,不由笑道:“此事便就此罷了吧。”

一旁劉囂突然又道:“張遼,太師修建郿塢,諸郡皆募民夫,爲何河東最少?”

“不錯。”董卓也突然想起了這事,道:“此事當時頗令老夫不悅,不過念及汝初到河東,年歲又輕,終是沒有怪罪於汝。”

“多謝太師。”張遼忙道:“實是屬下到了河東才發現,良田荒蕪太多,故而屬下召集百姓屯田,卻也是爲了讓百姓耕種更多糧食,讓河東成爲太師征戰關東的糧倉。”

董卓聞言大笑:“老夫知文遠之忠也。”

張遼這才暗中鬆了口氣,感到危機過去了。事實上關鍵還在於搞定董卓,只要董卓高興了,一切好說。董卓不高興,那你便是再有理也危險。

他早已聽說,如今的董卓越來越喜怒無常,動輒殺人,政令朝出夕該,官吏變幻頻繁,全在他一心之間,看的順眼就重要,不順眼就免去或殺掉,不管你有沒有才能。

“不過。”沒想到董卓話頭一轉,突然道:“汝這河東太守卻是暫時不能做了,司隸彈劾,尚書檯責問,老夫卻也不能全部駁回。”

劉艾、劉囂和楊定幾人幾乎同時露出喜色,張遼心中卻是一個咯噔。

雖然他此來早有預感,但沒想到還是來了。

果然這董卓的心思誰也無法猜測,他前幾次職位變動,就發現了董卓這一點,縱然對你再讚許,但該做的事還是會做,這或許也是上位者難以揣測的地方,要下意識的消解一切不可控因素。

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三百零六章 拿下豪強,度田編戶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七百章 回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十一章 堅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勢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