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蘇珂便聽見收拾走碗筷的聲音。
他依然沒有睜開眼,直接聽見發題的聲音傳來,他這才睜開眼。
從小窗口遞進來的除去幾個紙卷,額外還有一竹筒清水。蘇珂取來展開,見紙卷裡一卷是草稿紙,一卷是題目。他拿起題目,迫不及待查看起來。
在春闈之前,恩師便就往年的題目給大家講解過往年的試題。
由於這場春闈是建泰帝登基後第一次出題,各個書院都在摸索當今聖上的習慣和喜好。不過,在主考官確定之後,恩師更是就幾位出題的考官的喜好仔細分析過。禮部侍郎是新近才由戶部侍郎高大人兼任。高大人早些年的寒門學子,最爲重視水利。而今年在聖上確定了高大人做主考官的同時,也確定了要增加兩到三道水利考題。
前來盛京趕考的考生大多都是五穀不分的百無一用的書生,要麼是豪門世家教導出來的,要麼是傾其全族之力供養出來的希望,如何會讓這些書生有機會接觸所謂的水利?可着實讓不少學子頭疼抓瞎,臨門抱佛腳惡補了一番。
縱觀大周朝歷史,每次上位者剛剛登基時,都是廣大苦讀詩書的學子的福音。
假使真能如恩師所言能高中前十得蒙上金鑾寶殿,成爲天子得意門生,那當真光宗耀祖了。
當然,蘇珂不會給自己這般壓力,他的目標是進士及第,在這基礎上自然是排名越高越好,當然,只要能進入副榜也不枉他辛苦這些年了。
至於什麼連中狀元、探花一類的事,則完全是看個人運氣了,他可不會認爲自己有那麼幸運,好運會落到自己頭上。
蘇珂將考題從頭到尾掃了一遍。
春闈的第一場考試,依然是沿襲大周朝早年的習慣,考四書和五經,和秋闈的考試範圍沒啥區別。四書四道題,五書五道題,題目和秋闈類似都是填空題,試卷從書中選取一行,然後把其中一些字留白,讓學子補充留白的位置,其用意是考校考生的基本功。更有題目問及哪句話出自哪本書第幾頁第幾排,這樣的試題完全是測試學子對經書的熟練度,委實夠刁鑽,也更深刻些。
蘇珂能從秋闈走到現在,這些基本功自然是有得。
他看了題目,並沒有急着做題,反而直接把鋪蓋一卷,呼呼大睡起來。
睡到半夜被凍醒一次,他哆哆嗦嗦抖了許久,撐不住起身,摸索着在窗口處找到兩根白蠟燭,點上,把帶來的四件厚厚的單衣都穿在身上,這才囫圇着再度睡去。
這一覺就睡到第二天天亮,還是考號裡傳來一陣肉香味兒,肚子裡的饞蟲將他鬧醒。
他這才睜開眼,驚覺外面已經天亮了。
趕忙起身,天寒地凍,他也顧不得整理儀容,端起窗邊的熱湯,直接灌了一肚子水。
熱湯進了肚,從腹部生起一股暖洋洋的熱氣來,蘇珂感覺整個身體都活泛開來。藉着磨墨的清水,就着恭桶勉強洗了把漿糊臉,吃了早飯,這纔開始答題。
第一場的題目,一般來說只要基礎功紮實,就沒有什麼難度。
在進入考場前,恩師便就今年的考題作出了大膽假設。學子考卷中答題得分的比重,三場應該都是相同的,不論基礎功文章文采,若有學子哪一道考題寫偏題了,肯定會被直接刷下去。
今年參加春闈的學子是近來之最,一般年份大多隻有三千六百名學子,而這一年卻有一萬餘學子前來參加春闈,是歷年來的三倍。錄取人數卻只有三百六十人,只比往年多一倍。說起是恩科,實則錄取比由原本的三千六百錄取二百人,變成了今年一萬餘人錄取三百六十,實則三十取一,競爭更激烈,選取更殘酷。
更有甚者,各路各道都有被錄取的名額限定,還要以應試人數及道路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
這些能來參加春闈的學子自然都不是泛泛之輩,能過五關斬六將,殺入春闈裡,最起碼都是中了舉成了舉人老爺的人才。若卷宗中有偏科抑或錯漏,還妄想中進士,那是斷然不可能之事。
蘇珂到了下午天色漸暗時,就全部答題完畢。
波瀾不驚。
等到第三天一大早,纔有主考官出聲可以交卷了。
蘇珂也學着別的學子那般,輕叩窗口,很快便有官兵來窗口取走了試卷。收走的卷宗當場糊住學子的姓名、籍貫,等三場全部考校完畢後再着人抄錄閱卷,決定錄取卷後,再開拆彌封覈對考生資料。
蘇珂早上交了試卷,下午便無所事事,人不能離開考號更不能出聲說話,否則便剔除考試資格,蘇珂只能在考號裡來回走動試圖取暖,活動一下全身血脈。
第二場考試是第四天的早上發下了試卷。
這一場考詩賦,要求每個學子作詩一首、賦一首。
這一場極其重要!
如果說第一場是考基本功,那麼第二場則是看你的學問深淺了。也就是說看你讀書後,能不能將學到的內容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作詩論賦對蘇珂來說算不上強項,卻也並不怯場。
試題作詩一首的題目看着很簡單,是爲:《黃花如散金》。
蘇珂拿着卷宗思索片刻。
眼下大周朝出考題,大都喜歡“去頭掐尾”,所謂去頭掐尾,就是將兩句好不相干的句子拼湊在一起。
比如後來的那些:“桃花潭水深千尺,我爸是李剛。”“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老夫聊發少年狂,我爸是李剛。”“兒童相見不相識,我說我爸是李剛!”這樣的句子,也就是去頭掐尾,胡亂拼湊而成的題目。
審題出現黃花如散金,而他的腦海裡立刻閃現出《禮記.月令》裡的句子,“季秋之月,菊有黃花”的名句。
此文中的黃花就是菊花,下筆多從秋景立意,順帶歌頌大周朝一番。
蘇珂仔細磨了墨,攤平草稿稿紙提筆想寫,可轉念又想起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