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建成不久,空氣裡還瀰漫着樹木的味道,光滑的地,細膩的紋理有着天然的美麗。牆壁也如是。陽光從落地窗闖進來,把屋子裡照的亮堂堂的。一張原木的小方桌上,擺着兩個瓷杯。一個放在張涵面前,一個放在少年面前。
葉沁娜燙過了茶杯,麻利地在杯中放中一小撮茶葉。正在此時,隨着一陣咕嘟聲響起,紫砂壺裡有一股水氣嫋嫋升起,水開了。
陽光照在葉沁娜白皙的臉龐上,她精緻的小臉晶瑩如玉,有種透明的質感。青絲如雲偏垂向一側,是很常見的墜馬髻。一身淡雅的襦裙,將她的腰身裹的嚴嚴實實。很尋常的打扮,配合葉沁娜爽朗的氣質,卻不覺令人眼前一亮。
斟好了茶,葉沁娜安靜地坐在旁邊,時不時的添些茶湯。每次給那少年斟茶的時候,少年人總是拘謹地欠欠身。少年那靦腆的樣子,葉沁娜不由想起了她的小弟弟。過兩天,要找個時間回家去一趟了。葉沁娜若有所思,半晌纔回過神來,心中對少年充滿了好感。
坐在那裡,聽張涵詢問少年的家世、家人什麼的,葉沁娜忽然起了一個好笑的念頭。她忍耐了一會兒,終於咯咯的笑了起來。
“怎麼?”
張涵奇怪地看着葉沁娜,少年也不由看了葉沁娜一眼。
葉沁娜不好意思地笑笑。輕聲說:
“您好象是在看姑爺一樣……”
張涵愣了一下,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諸葛亮,你有沒有定親呢?”
“……”
諸葛亮性格沉穩,終也是個少年,聞言不由羞紅了臉膛。他喃囁了幾句,也不知在說些什麼。
張涵看着有趣,卻也不想他尷尬,便岔開了話題:
“這幾天事情很多。一再延期,勞你久侯了,還請你見諒!”
張涵微微低頭,很是鄭重其事地樣子。諸葛亮大感惶恐,立刻忘了尷尬,連忙俯下身去:
“將軍大人。您可別這麼說,這讓小子如何敢當?!”
無論是年齡和身份,還是地位和學識,諸葛亮與張涵都相距甚遠。可以說,兩者根本不在同一個層次上。尤其,諸葛亮此時尚是個少年,沒有及冠,連表字都沒有。張涵這樣待他,諸葛亮自是感到不安。
況且,諸葛亮能夠想象張涵有多忙碌。
上元節的焰火使一城人欣喜若狂。也突然激化了張涵與獻帝的矛盾。牽一髮而動全身,張涵要因勢利導。將朝中反對派徹底打倒,要控制影響。要追查事情發生的經過,要善後處理,自然沒有工夫見他。能夠想着通知他,已經是很將他放在心上了。
這三天以來,信都城裡氣氛有些緊張,背地裡隱隱暗潮在洶涌。禁軍和北軍都提高了警戒,隨時準備出動;衙役們滿街遊走,出沒於酒肆茶樓之中。人們不由自主小心翼翼,多處茶樓貼出了“莫談國事”。各種各樣的流言在暗地裡悄悄流傳。人們都在揣測。張涵會否大動干戈,在朝中大肆清洗,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住在同學趙夏的家裡,諸葛亮的感受更加明顯。議郎趙天天都能帶回來不同的消息劉虞、馮碩等人被投入天牢,隨即這幾家人滿門被抄。之前有人發表一些不合時宜地看法,這回也都被人提起,張涵一股腦處置下來,發配的發配、免官的免官。看來,大將軍這回是動了真怒云云。
趙看他的眼神有點怪異,說不清是慶幸,還是什麼別的。諸葛亮覺得,應該是有幾分慶幸的。以此及彼,至少趙今後地仕途會大有裨益。
別說趙,諸葛亮自己也是暈暈糊糊。想不到呀想不到,想不到他一不小心,竟然參與到了這樣一件大事之中。竟然,還在其中扮演了極重要的一個角色。趙夏非常羨慕他,諸葛亮大言不慚的對好友宣稱:“我,就是個天才!”但在內心深處,諸葛亮也覺是神差鬼使。那天氣氛狂熱,有人大喊聖天子什麼的,諸葛亮很不以爲然,隱約察覺到其中有問題,便大呼大將軍……
當時,諸葛亮一個人的聲音,被淹沒在吶喊聲中,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不過,張涵安排的大量人員控制秩序,有人便隨之喊了起來,很快便聲傳四方。滿城的人都隨之而呼喊起來。說起來,張涵這些年免徭輕稅、廣興學校、扶助貧弱、救濟孤寡,受其恩惠者難以數計,聲望之隆無以復加。這可不是落泊的少年天子能夠比擬的。人們也許會同情獻帝,可感激地卻是張涵。
當然,狂熱的人羣齊聲呼喊“大將軍萬歲”地時候,諸葛亮是那個汗呀,汗流浹背的汗。這種敏感地話,可不是他帶頭喊的。張涵之心,路人皆知。可是,諸葛亮也知道,大將軍張涵還沒有立刻取而代之的想法。太史令王立之前拍馬屁,就曾拍到馬腳上。幸好,事情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
張涵伸手虛扶了一下:
“起來吧!你的父親(諸葛珪)與我也是舊識,我們兩家也算是世交了。你不必這麼拘於禮節,就當是在自家好了。我就託大一下,叫你聲賢侄了……”
張涵這話自然有很多的水份。那諸葛珪見過倒是見過,只不過是點頭之交而已,沒有深交的。諸葛亮清楚,張涵這是有意結好,不禁有點受寵若驚。諸葛亮是個胸懷大志的主,不知張涵何以如此看重,但想來也不可能加害於他。既然如此,這麼好的機會不抓住了,他也就不是諸葛亮了。
“世叔,那我就高攀了……”
諸葛亮大大方方長身而起,重新給張涵又行了一禮。至此,兩人關係又近一層,不覺大爲親近。
接下來,張涵就詢問起諸葛亮地學業來。說起了牛山學鄉的種種,張涵也很熟悉。岑晊是他地老師,很多的講師也都是張涵一手教出來的,而那裡使用的課本多多少少也都出自他的手筆。二人這一說起來,都倍感親切。
諸葛亮也曾請教一些問題,然而,張涵久不做學問,不免生疏了許多。將問題大略講說了
張涵只得以自嘲解圍。但是,張涵廣博的見聞,豐▋|張涵只得以自嘲解圍。但是,張涵廣博的見聞,豐▋|張涵只得以自嘲解圍。但是,張涵廣博的見聞,豐▋|張涵只得以自嘲解圍。但是,張涵廣博的見聞,豐▋|張涵只得以自嘲解圍。但是,張涵廣博的見聞,豐▋|張涵只得以自嘲解圍。但是,張涵廣博的見聞,豐▋然令諸葛亮大爲欽佩。不管怎麼說,張涵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以他的眼光見識,蒙個少年人還是措措有餘的。
……
由始至終,張涵都沒有提起過上元夜裡發生的事。諸葛亮卻沒有半點失望。臨別的時候,張涵勉勵他要努力做到,有空常來玩。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暗示了。一扇直通最高層的大門已經爲之洞開,諸葛亮還能有什麼可失望的呢?!
……
“諸葛,大將軍不會是要招女婿吧?”
聽完諸葛亮前去拜訪的經過,趙夏冷不防冒出這麼一句話來。諸葛亮惱羞成怒,滿臉通紅,揮舞着拳頭猛地撲了過去,同時怒喝一聲:
“去死!”
……
“嗯,去查一下,諸葛亮有沒有定親?”
張涵對此不報多大期望。諸葛亮都已十六七了,就算尚未結婚,十有也該定婚了。再怎麼樣,他的叔叔諸葛玄身爲濟陰國相,也是二千石高官。他應該不會不給自己的侄子找一門好親事的。
然而,娶媳容易嫁女難。張涵難免要爲自己的兒女打算。迄今爲止,張涵已經有十九個兒女了。
順便說一句,諸葛亮尚未定婚。張涵把第六個女兒張壽。許配給了諸葛亮。這些都是後話了。
……
正月二十日,張涵大發請柬,遍邀文武百官,名士大儒。要在三天之後,大擺宴席慶祝自己地四十一歲生日。
“張涵在搞什麼明堂,他不是三月的生日麻?”
獻帝眉頭緊皺,他的臉色很是難看,蒼白的臉龐。大大的黑眼圈。看得出來,這幾日他過的很不好。張涵不顧他的反對,強硬地要處死劉虞等人,給了他很大壓力。但是,他卻絲毫沒有辦法。
“是呀,大將軍是三月的生日……”
伏完低頭不語他是伏皇后地兄長他也不知道張涵爲何要正月過生日。張涵四十歲生日都沒有操辦。卻不倫不類地要過四十一歲生日。顯而易見,張涵是醉翁之意不在生日。肯定是針對上元節的事。不過,他的推理也就到此爲止了。
……
正月二十四日,大將軍府前車如流水,馬似游龍。來賓的馬車擠滿了門前的廣場。在這個結骨眼上,張涵發出了邀請,沒有誰敢不來的。
趙揣着兩份禮物,來到將軍府前。雖然知道他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光明地前途就在眼前。他也不能不動心。大漢國是有很多人一再拒絕徵辟的。但是,那十有是爲了出名。而出名的目的。歸根到底還是爲了當官。至於是爲國爲民,還是爲了自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無論如何,如今有機會更進一步,趙也不由得患得患失。按照規定送份薄禮,還是送份厚禮給張涵留下深刻的印象,討張涵歡心。趙拿捏不準。法律不外戲人情,規定這東東哪裡當的了真的。於是,趙就揣着兩份禮物來了。
“趙大人,請您把那份禮物拿出來吧!”
柳來福笑容可掬。躬身小聲說道。
“……”
趙大驚,難道大將軍府上的管家都如此厲害了。
“呵呵。好些大人都帶了兩份禮物來……”
柳來福沒有說下去。趙臉上一紅,把禮物換完之後,剛要走,他又想起一件事來,拉住柳來福的手:
“等等,有沒有帶一件禮物來的?”
“有呀,廷尉鍾大人,大司農許……”
柳來福手裡一沉,心知不是銀子就是金子,份量還不輕,只笑地見眉不見眼,隨口就數了十幾位。
“切!都是將軍的心腹,那鍾地字是有數的,自然不用送什麼……”
嘀咕着,趙便進了將軍府。
……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
張涵準備了豐富地酒宴,節目豐富多彩,比新年皇家宴會還熱鬧,但“毒藥宴”鼎鼎大名,許多大臣自覺所處地位不尷不尬,吃起東西來便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這一頓過後,就得站着進來躺着出去了。
這一場酒一直吃到夜晚,華燈高懸,張涵迫不及待過生日的原因才初露端詳。絢爛的焰火將夜空點綴的七彩繽紛、瑰麗無匹。張涵不惜工本,整整放了兩個時辰之久,比那日上元節還久。聲勢浩大的焰火晚會,驚動了方圓百里。在張涵的刻意引導下,消息迅速在青冀闖開了。愈傳語遠,飛過關山,越過大江,傳遍了南北東西,整個大漢國沒有不知道的。
這樣一來,張涵總算把祥瑞與獻帝分開了。儘管還有餘波盪漾,說張涵驕橫跋扈欺凌天子什麼地,可終究無干大局。反而,張涵能令天花亂墜,還給他增加了幾許神秘色彩。這些不過是愚民罷了,稍有見識的人都不會相信。然而,人要是被煽動起來,那還真是令人頭痛。想那張角所爲,尚不及此,也有無數人癡狂不已,爲之捨生忘死。加之,天子尚有大義之名,張涵不能不慎重從事。
稍微晚些時候,張涵將劉虞、馮碩等人,連同成年子孫,盡數處死,家產全部沒收,妻子家人也被髮陪到邊疆地區。當然,這些人地罪名裡,沒有一個字牽涉到上元節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劉虞爲人素有清廉之名,穿着打扮都很簡樸。平日裡,衣冠破舊了,就縫補之後繼續穿。但是,在抄家的時候,發現劉虞的妻妾都穿着上好的絲綢,佩帶着華美的首飾。張涵使人廣爲宣傳,以破壞他的名聲。其他人也多類此。
建安二年(197年)三月,張涵罷免了三公,重新恢復丞相的職位。
三月十二日,張涵自爲丞相。自此,張涵徹底控制了朝廷,所有政事毋須經過廷議討論,便可以自行決定。獻帝只剩下蓋璽印的權力了。
PS:一直碼到現在俺也是創紀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