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北使南歸

白馬渡頭,一艘巨大的官船,強勢地“排擠”開其他船隻,靠岸停泊。船上人員陸續登岸,領頭的是一味老者,顯是官宦人家,穿着堪稱華麗,連日的行船,旅途辛苦,面容間也有幾分憔悴。

停船登岸,隨行人員,都做着休整,在埠頭做着補給,老者則徑往白馬驛,以作休整。也算是朝廷的高官,在皇帝面前都說得上話,又是使命歸來,得到了地方上極其恭敬的照顧。

這名老者,不是旁人,乃是崇政殿學士、太中大夫王昭遠,去歲奉詔出使遼國,隔年乃歸。這個王昭遠,自然就是那個蜀國降臣,把蜀軍玩脫了的那位。

哪怕到如今,很多人仍舊不能理解,像這樣一個名過其實的繡花枕頭,何以能夠得到皇帝親信。

Www .тt kǎn .℃o

但是,再多的非議,但無法影響事實。入朝將滿十年了,雖然不像在孟蜀時期的大權在握,但享受的待遇,還是不錯的。

僅將之當作一個謀士的時候,覺得此人還是不錯的。在劉皇帝看來,王昭遠此人,人確實聰明,見聞也多,口才更是出衆,這樣的人,只要放對了地方,就能發揮出不俗的作用。

比如在對北方民族事務上,王昭遠就十分有見地,並且逐年成長,爲此,他還專門去學了契丹語言文字。這麼多年下來,在對契丹事務上,朝中已少有能超過王昭遠的了,要知道,僅僅代表朝廷出使北方,這已經是第四次了。

白馬驛中,特地讓驛吏安排了一處安靜的位置,自飲自酌,單獨品嚐着酒菜,驛內的喧囂與熱鬧於他而言,彷彿不存在一般。

比起在孟蜀,在大漢做官,王昭遠明顯沉穩了許多,也低調了許多,沒辦法,作爲一個降臣,身上始終一套隱形的枷鎖束縛着。

而當這個降臣,得到了一般人得不到的皇帝的寵信之後,各方面的壓力就更大了。再加上,當下大漢的官,也並不算好做,每年因爲各方面原因被處置的人,可是不少,尤其在進入開寶年之後,很多乾祐時代不值一提的問題,都得到了重視。

尤其是現如今,掌管吏部的是竇儀,主管刑部的是李業,而這兩者,都不是好惹的。竇儀的剛正是海內知名的,而李國舅由道州及省部,手腕早已展示出來了,前番京中“張龍兒案”,就是在他的手上,進行一番強硬而嚴厲的處罰。

就拿此時來說,王昭遠那沉穩的眼神中,卻也不時流露出少許的憂慮。憂慮的緣由,在此番出使,來自於朝中。

此番北使,他是去歲八月就起行的,前前後後在遼國待了半年多,到如今才返回。於是,朝中就有人拿此事說事了,沒有直接攻擊,只是提出一種懷疑,說王昭遠久在契丹,恐有背漢投遼之意,再加上他本是個降臣......

很多時候,這種似是而非的流言,中傷效果是極好的。自歸漢境,南來之後,經過一些周折方纔得知了此前的一些情況。

對王昭遠而言,自然大感委屈,在大漢他已經夠本分了,然而總是不缺針對的人。這其中,除了他爲降臣而受過分寵信,引得嫉妒之外,也在於崇政殿學士的位置。

到如今,崇政殿的官職也已成定製了,大學士下設一承旨,輔以兩學士,再兼十二郎官。而崇政殿學士,則是正五品的職位,地位權力暫且不提,僅距離皇帝近這個優勢就是很多職位沒有的。

在不少人看來,區區一個王昭遠都可以,他們自然也行。

“唉!”悶下一杯酒,王昭遠也不由重重地嘆息一聲,蒼老的面容上,隱現憤懣。如今的王昭遠,也已過知天命之年了,比起當年的意氣風發,也是兩種形象,歲月往往帶來巨大反差。

“使君,滑州知州呂端求見!”在王昭遠慢飲悶酒之時,隨行的僕人前來稟報。

“咦?”王昭遠來了點興趣,嗤笑一聲,說道:“這是呂餘慶的兄弟吧!他有個深得聖心的哥哥,也要來逢迎我?”

“您終究是天子使節,代表大漢出使,這些地方官吏,豈能不小心侍候着!”隨從恭維道。

在朝中,王昭遠或許處境不那麼如意,但在地方上,可沒人敢怠慢。這大抵就是京官的優勢吧,尤其王昭遠這個京官,還是崇政殿學士,還是奉詔使遼的正使。

“引他進來吧!”王昭遠笑了笑:“我倒要看看,這呂餘慶之弟,又準備了什麼禮物......”

王昭遠端坐於案,拿捏着高姿態,靜待呂端入內,嘴裡還慢條斯理地咀嚼着菜餚。很快,呂端那張不喜不怒的面容露出來了,只不過是空着手來的。

見到酒杯都沒有放下的王昭遠,呂端面無異狀,拱手一拜:“下官知滑州事呂端,見過王使君!”

“呂知州免禮!”王昭遠老臉上也洋溢着笑容,打量了他兩眼,說道:“果然才俊之士,後起之秀啊,三十出頭,入仕六載,便爲一州之長,這在如今的大漢,也屬少見了!”

聞言,呂端微微一笑,以一種謙虛的姿態說:“下官自覺德行淺薄,不配其位,身兼其任,亦感戰戰兢兢啊!”

王昭遠笑了,搖了搖頭:“老夫在崇政殿也曾與你兄相交,他就提到過你,厚重其外,而內秀於心,何以自謙?”

“不敢當!”呂端還是不便的風度。

擺了下手,王昭遠直接問:“老夫使遼南歸,僅作歇腳,不欲久留,你前來,所謂何事?”

呂端稟道:“行營移文一封,命轉達於使君!”

說着,呂端招了招手,一名衙差端着一個托盤入內,上邊擺放着一封詔書。見狀,王昭遠臉色頓時嚴肅起來了,立時放下酒杯起身,動作過急,酒水都灑了半杯。

理袍衽,正衣冠,王昭遠恭敬應道:“臣王昭遠奉詔!”

接過詔書,王昭遠恭敬地打開,逐字逐句地瀏覽了一遍,緊張的表情化作一抹釋然,所幸,不是什麼壞事,是他自己憂思過甚了。

收起詔書,王昭遠擡眼看向呂端,說道:“老夫奉詔,有事還需麻煩呂知州了!”

聞言,呂端當即表示:“請使君吩咐!”

王昭遠道:“使團棄舟改路,所攜器物,還請知州調集人手從速卸下,另外徵調幾架車輛,一應費用,由使團公資承擔!”

“下官這便去安排!”不是什麼難事,呂端淡定地應下。

很快,使遼團隊,在王昭遠的率領下,棄舟登岸,轉道東南,追趕了足足四日,方纔趕上行營。來自行營那道詔書,只是得知王昭遠將歸,特地命人傳詔喚他至行營覲見覆命。

而等王昭遠趕到時,御駕已抵臨濟州鄆城縣,同他的嬌妻美妾,泛舟於梁山泊上。

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25章 冬至宴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257章 龍舟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95章 遼帝第40章 濮州案(3)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68章 撤了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32章 郭氏之慮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67章 遺表第17章 武德司第200章 禦敵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73章 紙上談兵第337章 特權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313章 日常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17章 修法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02章 絕境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61章 北使南歸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81章 功臣閣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76章 去鄴都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43章 事畢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180章 過鄴都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459章 挫折第251章 壽國公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62章 兵事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397章 指點第345章 剝削者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291章 酬功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33章 面聖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17章 潑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