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逐一接見

初至歷城,沒有接受李洪威的建議先下榻休息,顧不得旅途的疲憊,劉皇帝選擇直接接見河南道官員,位置就選在布政使司衙門後園。

假山靜潭,綠樹黃花,周遭一片生機,開闊的草地上,鋪設着桌席,擺放着瓜果點心,劉皇帝會見官員,基本是以一場茶話會的形式展開。

“河南道,中原腹地,齊魯故土,文化之鄉,朕能削平天下,廓清寰宇,亦仰仗其力!乾祐功勳、朝廷重臣,也多有河南籍者。

朕秉國二十載,一直都有巡撫之心,只是未能成行,深以爲憾,如今,終得東來,一覽齊魯風物,心甚喜之!”坐在一張龍椅上,瞧着腿,以一種悠閒的姿態,看着面前的道州府縣官員,劉皇帝慢條斯理地道。

他這一番話,是對整個河南的讚譽與褒獎,當然,說的也只是場面話。不過,自李洪威以下,對此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皇帝的這種態度讓人安心。

“陛下駕臨,亦是河南士民的榮幸,臣等感懷,自當恭迎陛下觀覽!”李洪威說道。

聞之,劉皇帝嘴角翹起一個弧度,出巡這段時間,他似乎給自己帶上了一張面具,溫文爾雅,笑如春風。不見平日的嚴肅沉重,身邊的人反而有些不習慣了。

李洪威雖然是國舅,但常年在外爲官,與劉皇帝並不能算熟悉,很受當年固有印象的影響,因此,見皇帝言行舉止,仍不免意外。

掃視一圈,這些一道的主官要員,此時都畢恭畢敬,規規矩矩地正坐着,嚴重束縛,拘束厲害。

見狀,劉皇帝繼續開口,以一種近乎玩笑的語氣,說:“朕不是第一次出巡了,此番也算駕輕就熟,不過朕聽聞,在過去,朕下州縣,官吏多戰戰兢兢,惴惴難安,如迎瘟神過境。你們,當不至如此吧......”

一聽此言,所有人臉色便變了,顯然,溫良、和善,實難長久作爲劉皇帝身上的標籤。那目光平靜淡然,卻無人敢迎視。

沒法揣測劉皇帝具體意圖,但李洪威反應也算快了,謹慎地說道:“陛下巡閱,本爲體察官政民生,賜福顯恩,士民無不欣然。只需持身以正,爲政以勤,治事以公,又何懼之有?唯有貪官墨吏,會心虛膽喪!”

“泗水公此言說得好啊!”聞其言,劉皇帝看起來還是那副開懷的樣子,說道:“朕也是此意,因此,在座諸位,若能心安理得,就不必緊張!朕此番過境,由蒲、濟至鄆齊,一路所見,政情民生,甚是滿意。”

這話一落,終於令在座諸臣心下微鬆,每個人的表情也各異,只是劉皇帝也無心情去細心觀察。

這麼多人聚在一塊,如果真要有效地討論出什麼實際的東西來,也是不可能的,劉皇帝聲音也沒有刻意放大,像那些位置靠後的知縣、縣令,只怕聽得也模糊。

因此,這次見面會,持續了半個時辰,劉皇帝簡單地說了些場面話,聽李洪威講了講河南道上吏治民生的情況,也就解散了。

當然,將這麼多官員召集起來,也不是敷衍了事,從四月二日開始,劉皇帝以州縣爲單位,逐一接見,聽其彙報。

基本上,每個人都至少能得到一刻鐘的時間進行彙報,多爲官員們說,劉皇帝聽,隨時提出疑問。這有點像一場面試,一場考覈,劉皇帝就是考官。

而官與官的表現,自然也相形見絀,有準備充足,侃侃而談者,也有見了劉皇帝,連話都說不連貫的。

如此細緻,直面皇帝陳情,對於河南的官員們來說,也是頭一遭體驗。僅第一天,劉皇帝就接見了四十多人。

“陛下,這是明日接見的官員名單!”入夜,行在中,用過膳食,石熙載手執一份冊頁,悄步入內,敬呈劉皇帝。

劉承祐這一天,見了那麼多官員,也有些疲憊,不過,興致猶高,翻看着自己做的一些筆記。

“朕看看!”吩咐了聲,很快,喦脫便把名單呈上。

快速地瀏覽了一番,乃是兗鄆濟單的官員,又是大五十人,目光掠過,劉皇帝突然道:“這個曲阜令......”

劉皇帝的臉色看起來並不好看,原因很簡單,曲阜令姓孔,名宜!

注意到他的表情,石熙載稟道:“孔宜乃孔氏嫡傳,年二十七,自幼聰穎,十歲能文,開寶三年吏部擢爲曲阜令......”

“呵!”聞之,劉皇帝直接打斷他,語氣都冷了幾分:“開寶三年,那不是才二十五歲?不知何等的青年俊才,能讓竇儀破格提拔至此!哼!”

顯然,不消石熙載說透,劉承祐便一眼看穿了,這定然是竇儀的決定。略作沉吟,劉承祐近乎嗤笑道:“十年前,就有人上表述其家世,要讓朕以官爵賜之,朕以其年弱拒絕了,沒曾想,晚了十年,還有人記得,並替朕做好決定......”

面對劉皇帝的誅心之言,石熙載臉色微變,躬身拱手,開口喚了聲:“陛下!”

“你又有話說?”劉皇帝看了他一眼。

石熙載面態莊重,認真地道:“官吏選拔升遷,本爲吏部職責,陛下若以其身世年齡,就非吏部抉擇,臣以爲不妥!”

“那你覺得,如其非孔氏嫡子,能在這個年紀,就當上曲阜令?”劉皇帝反問。

“陛下素來提倡唯纔是舉,今若以家世年歲而鄙之,是否亦有失公允?”石熙載說道。

聽其言,劉皇帝臉色頓時冷了下來,狠狠地盯了他一眼,石熙載卻面色從容,只是稍稍埋下頭,腰低了些。

“看來,朕是不公了?”劉皇帝變得淡漠。

深吸了一口氣,石熙載沉聲道:“臣只是覺得,陛下似乎對孔氏有所偏見!如今,陛下未見其人,不知其能,如何斷定其無法治一縣?若對其才幹有所懷疑,陛下何不接見之後,再作論斷?”

“也就是你石熙載,還敢這般對朕說話!”聽其勸,沉吟了一會兒,劉皇帝終於感慨道,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消散一空。

“臣冒犯之處,還請陛下見諒!”見皇帝語氣好轉,石熙載心下也暗自放鬆。

“罷了!”劉皇帝擺擺手,道:“明日就先見這孔宜,朕倒要看看,此人究竟有幾分成色!”

迎着劉皇帝特地投來的目光,石熙載還是那副正氣凜然的模樣,只是應道:“臣去安排!”

翌日,一大批官員早早地前來行在候召,劉皇帝起得也早,心中帶有一股氣,直接召見孔宜,還專門給了兩科鐘的時間。

然後,接見結束之時,劉皇帝笑容滿面。孔宜其人,雖然身上揹負着孔氏的榮耀與名望,但其人確實是個人才,人聰明機敏,應對得體,在治政上也不是那種空談之輩,可以說,當個縣令,才具是足夠的。

事實證明,劉皇帝確實是帶有一定的偏見,一種打心底的蔑視。但不管如何,孔宜其人,不可大用,這也是其身份帶給他的限制。

孔宜通過自己的表現,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皇帝的偏見,算是取得了認可,但很快,劉皇帝便下詔了,遷孔宜至河北任職。

當官可以,就別在曲阜了,那裡是朝廷的領土,不是你孔氏族地。

第118章 查抄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311章 李沆第91章 作別西行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455章 見聞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41章 劉信遭貶第2章 父母兄弟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59章 明貶實升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134章 東路軍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9章 新官上任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79章 長教訓第48章 耿崇美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1811章 歸來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45章 移鎮之議第136章 趙都帥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5章 王樸走了第52章 對峙第274章 厚葬之第9章 王峻歸來第361章 “龍宮”第1769章 影響力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328章 默認第385 禮賓館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361章 “龍宮”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17章 鼓譟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349章 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