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棉稻,後疾

“陛下!”

“皇后病情如何了?”坤明殿內,劉承祐用力地抓着太醫手腕,惡狠狠地問道。

吃痛之下,老太醫面目都不禁抽搐扭曲,但不敢反抗,只是趕忙緊張地回道:“聖人只是過分勞累,身心疲敝,再兼小染風寒,故有此恙,只需多多休息,少事操勞,輔以調養,便可康復!”

聞之,劉承祐心下微鬆,放開了他,確認一般地問:“定無大礙?”

“當無大礙!”踟躕了下,太醫還是咬牙答道,雖然這個回答,有些擔風險。

“退下吧!”擺了擺手,劉承祐吩咐道。

“臣告退!”如蒙大赦一般,太醫躬身而去,已是冬季,但額間竟生細汗。

此時的劉皇帝,衣着簡單,只一身白錦袍,頭髮也沒怎麼打理,僅用一個玉笄紮起,顯得隨意,也是聞大符病倒了,匆忙而來。

當然,身上還披有一件棉襖,不是那麼地精細華美,但保暖效果極佳。自當初盧多遜西使,帶回棉種棉農,已經超過十年了。

在這十來年的時間,棉在帝國也迎來一次大發展。一開始,只是在中原開闢了一些試驗田,進行棉種的培育,前前後後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初見成效後,便開始向民間推廣。

這種由官府主導的引進與推動,比起過往民間的自由交流傳入,效果自是不可同日而語,可以用爆發式來形容。到開寶五年,在京畿、河南、河北地區,已然開闢了大量棉田。

就同占城稻在江淮地區的推廣一般,劉皇帝前次出巡,還專門去視察過,結果還算喜人。雖沒有過於驚豔,但總歸達到了心理預期。

衣食冷暖,百姓生計之所繫,而冬季的禦寒問題,從來都是個大問題。別看如今這個世道太平了,各地上報,一片安定祥和,欣欣向榮,但劉皇帝心裡也清楚,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在那些窮鄉僻壤,每年有凍死餓死,絕不是什麼罕見的事。

而棉作物的引進與發展,則是劉皇帝兼濟天下飢寒百姓的一大利器。到如今,棉製品也開始流傳開來了,從官府、軍隊,傳播於民間,用過的人,都說好。

當然,就時下而言,棉產業在帝國,仍舊只是個起步階段,還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棉種還需進行改良,種植的技術還需要提升,棉製品的運用也需要大加開發。

就拿棉布的質量來說,比起過去自西域傳入帝國的布匹,土產的確實要差上不少。並且,因爲稀有的緣故,市場上的價格也十分高昂,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導致,要達到讓天下百姓人手一件棉衣的目標,還有一段既漫長又久遠的路要走。

但不管如何,找得準方向,看得見希望。當初被盧多遜帶歸的回鶻棉農,因爲培育有功,如今也成爲了朝廷的棉監,田寨財貨,賞賜頗多,爲帝國棉事推廣發展奔走,可謂功成名就。

而在西域戰爭中,一些避難中國的西域人士,也有不少長於棉事者,應徵官府,爲大漢的棉事盡力。

就在前不久,劉皇帝還專門下了一道詔令,官民之中有對棉物種植、紡織有功勞者,皆重賞,並曉諭天下,如有大貢獻者,不吝以封爵彙報。對調動官民對棉事的積極性,劉皇帝也是費了不少心思。

在出巡歸來之後,在國政方面,劉皇帝給太子以及政事堂最主要的諭命,也是對棉花以及占城稻的推廣種植。

棉稻二者,一食一衣,都是劉皇帝的重點發展目標。宮廷之內,對於棉製品的使用,也在增多,劉皇帝這也算是身體力行,帶頭培養大漢上下用棉的習慣。

“官家來了!”大符正躺在榻上,氣色不甚好看,極爲虛弱,見到入內的劉承祐,掙扎着要起身。

“你還是躺着吧!”劉承祐趕忙止住她,看着她憔悴的面容,很是心疼地道:“太醫讓你休養,你便好生休養,安心痊癒,不要再勞神傷體了!”

“這段時間,着實辛苦你了!”說着,劉承祐握着大符的手,道:“你此前常勸我,爲何對自己的身體,卻不愛惜?”

“你可不能,再出問題了!”

劉皇帝平日本不是個多話的人,然而此刻,一番話,卻顯嘮叨。大符聞之,雍容玉面之上,也不禁露出幾分紅潤,低聲應道:“我知道了!”

她這副聽話的姿態,也令劉皇帝不好再“責”她了。

“讓官家擔憂,是我的過錯!”大符說道。

替大符理了下被子,將身體蓋嚴實,劉承祐道:“你我夫妻一體,何需說這種話。這段時間,國事都交給劉暘與諸公操持,我時間寬裕,也可抽出來,多陪陪你!”

“我身體不便,難以侍候,還是多往其他殿閣走走看看吧!”大符說道。

“我現在,正值清心寡慾之時!”劉承祐這麼說。

“這段時間,劉暘做得不錯,我看了一些他批覆的一些奏章,大事瑣務,雖不能面面俱到,但持重穩妥,有人君之像。將來,把江山社稷交到他的手上,我也可放心了!”劉皇帝在榻邊嘀咕着。

聞之,大符意外地看了劉皇帝一眼,只見他一臉認真像。不過,她可不是普通的宮廷婦人,極具政治智慧的她,言語顯得十分保守,說道:“劉暘還年輕,不足之處還有很多,萬事萬務,都還需歷練,還需跟着你這個父親學習成長,更需朝中文武的幫襯,你對他期許也莫要太深重了......”

“既是太子,自要肩負千鈞重擔,期許怎能不思深!年滿十八,也不算小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都已經率軍討擊,執政秉國了!”劉承祐說道。

大概是覺得自己的語氣有些嚴厲了,注意了下大符的表情,又轉而柔和地道:“你放心,我已調教了他這麼多年,終有一日,能成才的。現在,他不就表現得不錯嘛!”

“符王快六十大壽了吧!”劉皇帝又轉變話題道。

“勞官家記得!”大符以一種感激的語氣道。

“屆時,我也備一份禮物,親往!”劉承祐道。

“明歲,我打算再抽時間南巡,去兩湖看看,或許還要去嶺南走一遭。南方溼熱,環境惡劣,你身體不爽,更慮水土,不便遠行,就屆時就留在東京吧,主持後宮,也照看着劉暘......”劉承祐說道。

對劉皇帝又打算出巡,大符還是有些意外的,不過,感受到其意堅決,也並沒有過多的勸阻,只是道:“出去散散心,也好!”

這一回,如果成行,或許就是真爲散心了,自太后崩逝後,劉皇帝的心情便一直不佳。

夫妻二人,閒談許久,劉皇帝就這麼陪着大符,親自伺候她用藥,一直到她困頓了,方纔離開,返回萬歲殿。

又是一年涼冬,不知覺間,開寶五年又要走完了。早年劉皇帝經常覺得時光易逝,但如今才覺得,過得太快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

迴歸開寶五年,似乎就兩件事,半道而返的出巡,以及太后之喪。更多的,也難以在劉皇帝腦海中留下太深的記憶了。

不得不說,年紀雖然還不算大,但劉皇帝已時有遲暮之感。越是經歷得多了,劉皇帝也越發有體會,當一個明君聖主,着實不易,想要長時間保持熱情、集中精力而不鬆懈,太難了......

冬十月中,開封漢宮中還是發生了一件喜事,“清心寡慾”的劉皇帝有了第十四個兒子,取名劉昕,母順妃耶律翎。

第331章 泰來樓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9章 求援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347章 談話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22章 稱帝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40章 濮州案(3)第34章 驚陶谷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59章 不知死第338章 爭執第93章 升遷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無題第216章 初夏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771章 襄陽王第167章彈冠相慶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84章 虛了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87章 兄弟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98章 山道第83章 抉擇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98章 事泄了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497章 重拾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713章 機遇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章 乾祐滅佛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248章 西撤!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1703章 如釋重負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36章 李業告狀第77章 嚇人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