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目標大理

廬外崗哨林立,廳間君臣三人落座,趙普繼室和氏親自奉茶,劉皇帝還很有禮貌地表示感謝,這樣的態度,自然讓趙普心頭生出些火熱。

別看趙普已近知天命之年,但功業名利之心,遠未放下,甚至汲汲於此,想要繼續幹一番大事,而皇帝的態度如何,對他自然極爲重要。

“你選的這個地方,很好啊,崗上翠廬,茂林修竹,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頗有隱士高人的風采啊!”劉皇帝睜着眼一通說瞎話,面帶笑意。

邊上,劉暘嘴角都不禁抽動了兩下,方纔劉皇帝才表示,這地方一般。趙普呢,不知其裡,表表現得謙虛恭敬,應道:“陛下謬讚,愧不敢當。臣居於此,不過三件事,守孝、讀書、育人......”

“朕聽說了!”劉皇帝露齒一笑:“你這個教書先生,做得倒也閒適自在!”

閒侃幾句,劉皇帝表情變得認真起來,話題也轉向正事:“卿巡撫西南多年,奔走諸方,協調軍政,川蜀得以安定,卿的貢獻堪稱卓越!”

“陛下付臣以權柄,託臣以重任,臣自當勤懇致事,不負君恩!”趙普當即道。

“你我君臣之間,就不必說這些謙虛客套之辭了!”劉皇帝則擡手打斷他,道:“川蜀平定之初,朕看中的三道之寧定恢復,秩序重建,典制推行,這些你與三道主官做得不錯,尤其是財稅的整頓。

近年來,朕更關心西南諸夷,偏僻之所,蠻夷橫行,叛服不定,治安往往是個大問題。西南的民族形勢,雖不如西北那般嚴重緊張,但同樣複雜。

開通吐蕃商道,以茶貨易馬,滲透諸族,拓地數百里,這開疆闢土之功,也多仰仗卿之操持。至於土司的推行,朕更加滿意,前不久,朕還接見了播、黔二土司,效果不錯......”

“你在西南的辛苦成績,朕都看在眼中,記在心裡!”劉皇帝語態間流露出的,盡是肯定。

聽劉皇帝細數自己的功績,趙普自是一陣心熱,也生出一種感動的情緒,拱手鄭重道:“得比陛下信重如此,臣感懷之至!”

見他拘禮,劉皇帝拾起茶杯,向他表示敬意,飲罷,方纔道:“西南的情況,這麼多年,地方彙報,欽差視察,朕也算了解。到如今,朕仍有一事,還需請你指教,聽聽你的看法!”

聞言,趙普立刻拱手,試探着問道:“陛下是在爲征伐大理之事疑慮?”

“卿果然機敏啊!”劉皇帝露出了點笑意。

趙普則坦然道:“王老將軍坐鎮黔中地區,磨刀霍霍,前後已近十年了,南征之志堅決,臣也是瞭解的。如今,西南局勢安定,諸蠻臣服,吐蕃來附,能讓陛下遲疑難決者,想來也只有此事了!”

聽其言,劉皇帝點了點頭,直接道:“前幾日,朕又收到王全斌的奏表了,其言南征時機已至,請命攻伐大理,一舉消滅段氏,收復南詔舊地!”

說着,劉皇帝也不禁發出幾聲感慨:“王全斌戍西南十載,長處蠻荒,與洞溪密林爲伍,任勞任怨,朕思之也頗爲感動。這十年間,朕收到他關於大理及西南兵勢的奏章,也有好幾十封了,始終未予正面答覆。

卿是從西南迴來的,又曾深入黔中,與大理國的交流也不少,卿覺得,該不該出兵大理?”

聽劉皇帝問策,趙普一臉認真的神情,思忖一會兒,拱手道:“臣斗膽試言陛下疑慮所在!”

“直言無妨!”劉皇帝一派開明表現。

“其一,大理承統南詔,段氏立國三十載,無暴政苛治,根基可謂深厚牢固,討之不易,又素與朝廷通好,卑辭厚禮以結國誼,若興兵伐之,恐師出無名!”趙普道。

“有名無名,朕說了算,豈在意些許非議!”劉皇帝當即表示道,不過話是這般說,但從其表情可以看出,算是認可了他的說法一。

趙普則繼續道:“其二,川南、黔中地區,已是僻遠,而大理則更甚之。山高林密,道路艱難,糧草軍械轉運不便,若貿然發大兵伐之,容易勞師彌衆。一旦戰事進展不順,則空耗國力,地時間若久,則成大唐伐南詔之舊事,且往後西南難安了。

兩國若兩年征伐,那麼眼下黔中地區的穩定也將遭受破壞,甚至整個西南都將陷入糜爛的局面,取一無利可圖之大理,而將朝廷陷入戰爭的泥潭,此等風險,當仔細權衡!”

“大漢不是大唐,朕也不是唐玄宗!”劉皇帝這麼說道。

瞄了劉皇帝一眼,趙普仍舊一副淡定的姿態,繼續道:“其三,自南北一統之後,大漢雖則奉行息政養民之策,然這五六年間,征伐之事,並未真正停息。河西、党項、安南、流求,雖然只是局部戰爭,但仍舊投入了大量人財物力。

尤其到去歲,安南方有個初步的結果,時隔不足一年,再度興兵於西南,軍事過於頻繁。再兼,這些年朝廷以惠民之故,財稅未有大幅增長,朝廷大工不少,直道、河工、西京,等等事務,也消耗了朝廷大量的錢糧,因此,再動刀兵,恐給朝廷財政帶來一定負擔......”

“卿所論這三點,看似在說朕的意思,實則爲你個人看法!”待趙普說完,劉皇帝沉吟了一會兒,微微一笑道:“如你所言,朕還是當回絕王全斌,罷討伐大理之策?”

聞之,趙普還是搖搖頭,不過這回十分肯定地道:“朝廷攻伐大理,不論何時,都將面臨此等難題,但這些困難,並不是不能解決,尤其在王老將軍坐鎮西南多年的情況下,知己知彼,定能克服。

陛下與朝廷多施安治西南之政,使川南諸蠻臣服,得以安定,這本就是在爲攻伐大理打造一個安穩的後方。

且言大理國,段氏興起於南詔分裂之際,多沿襲其制,其國內部族頗多,段氏爲國主,對各部族並沒有強而有力的控制,其仍屬於一個部族聯盟的國度。

另外,大理的世系繼承,仍舊是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當代國王段思聰承繼由段思良,而段思良當初勾結權臣,篡奪侄位,這也是難以抹除的污點。朝廷如伐大理,此事可以大作文章,以其分化其王室內部的作用。

大理另一個問題,則在於諸氏貴族的崛起,族人遍及朝野,把控朝政,與王室爭權,而段思聰難以制之。從早年的董氏,到如今日益膨脹的高氏、楊氏,這也是其內部一個嚴重的問題。

最後,大理國內三十七部族,對大理王室,難談忠誠,這些年與其交通的過程中,也有不少較好意圖投靠朝廷的。大漢的土司制,如在大理推行,強弱形勢鮮明的情況下,可以盡服之,甚至引其爲進軍的臂助。

因此,征伐大理,最大的困難,僅在於地理地勢對軍事的限制,而如論用兵,臣相信,王老將軍必不負陛下所託......”

聽趙普這麼一番陳述,劉皇帝回味了一番,呵呵一笑,顯得很開懷的樣子,道:“趙卿的意見,朕明白了!”

說着,劉皇帝站起身,劉楊與趙普也趕忙跟着起身。四下看了看,劉皇帝問道:“有沒有什麼需要收拾的,如沒有,趙卿就同朕一道回洛陽吧!”

聞之,趙普退後兩步,躬身一禮:“謝陛下!”

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5章 馬楚內亂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62章 二代勳貴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240章 城塌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75章 恩威齊下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24章 人事調整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3章 考校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417章 輕狂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43章 接見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80章 京觀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16章 馬政無題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145章 了結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7章 鼓譟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70章 御宴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269章 愛將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483章 南巡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7章 小張探花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84章 夏州降第35章 楊村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70章 御宴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